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23129|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49:寿司店聚餐之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5-3 13:43: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20-5-6 15:37 编辑
; J! r! M+ R1 E1 a& s7 Y" k6 m1 ?% r; F6 H0 o
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49:寿司店聚餐之后2 w; s3 H+ k4 o% Z/ f* D% F  j
, k5 g; H4 r- q' U% j' I, M
Chapter 1. 5 S; S8 `$ Q+ b$ y
这天下班后,我和小E,还有一位前辈一起聚餐,
+ l0 E8 j7 _- i. c% c. l5 o! [1 N: s我们去了一家回转寿司的连锁店。
, D5 L. {. G- e8 p他们俩点了啤酒,我要了一杯橙汁,1 u# U( [7 x% t! S! U4 J8 H
旁边移动的传送带上,盛着寿司的小碟子一直在移动,. U1 [4 d; m* {% L& y2 D& z& \7 f
我们看到喜欢的生鱼片,就取下来,滴上酱油来品尝。) A: |5 f! U- L/ {' y
8 @* q! c4 e8 O3 T, D2 P1 h! I: \
! N- i7 t: c6 J( `, l8 p
吃饭的时候,听小E讲了一些他在公司里遇到的事情。# `, z9 h/ O3 ~  s; ~8 T" M
他说公司没有教他一些东西,不给他安排具体的工作。
1 |7 I0 i5 E/ d: O$ r公司给他安排了一个tutor,说是要带带他,/ J& |2 d4 y# k
但是那人经常出差,基本见不到面,也不给他安排事情做,也不带他出差。
' I2 {2 T5 A0 q/ _* u公司给他安排一些简单的活儿,他干完活之后就只好干坐着,看着电脑发呆,
% w* O0 l/ R4 ?& i6 g2 S9 o6 v然后上司说他没有干劲儿,汇报给了他所属的派遣公司,他觉得挺无奈的。; w+ G# B3 [( ]2 H3 F, X- h  B/ h

3 C' ~# {7 M, N听到他的话,我觉得,我和他不是通一个部门的,
' k  [9 b; T% ?$ P8 ]3 w所以我也不太知道有哪些能够提供给他参考的。
$ j4 w$ @: ?8 Q( b- `吃饭的时候,听了他的话,我简单说了几句,顺着他的话说了一些。
- X& I0 w8 Y, H" r& j' d$ ~3 k在饭局之后,关于这件事,我又想到了一些相关的内容。; `6 z6 {# u4 D3 l- m. v

0 X% K$ v9 |9 b在日本,以前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教:6 A1 M  ^3 Y0 W# {9 D! T" J
学校是收钱然后教你知识,但公司是给你钱让你把任务完成,
3 n- t* S3 Y( `6 U- |因为公司是花钱的,所以公司可以教你一些东西,但是没有那么多的义务来教你。
8 R( T. F* P1 l7 ^) s5 e/ r5 B5 G后面没说的话是,你是收钱的一方,所以你得自己“想办法”努力多学一些东西。" I( s5 l& @: y, H

& Q6 [9 P% Y( o* ^) S我在日本公司做事时,这句话听到过好几次,
# G+ @4 j. a+ r/ \一开始是有上司说我的,后来是听到上司说别的新来的年轻社员。9 I  t0 f% Y5 u
实际情况也差不多,日本公司的培训,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2 T4 N/ ~% O& b% C. H6 A
不过像学校那样掰开了揉碎了来教你,基本是不怎么存在的。+ t! Y- t2 v6 Y' P' Q1 H+ U

2 N7 [, C* F7 g8 b7 L4 o网上也会有一些关于日本公司培训的内容。- u( l( i4 w# {
在日本,中型或大型公司,在新毕业学生进入公司的时候,
; v. D' H1 {& q- F- g公司有安排一些集中培训,主要包括社会人礼仪方面的培训。% Y, Q5 y4 P6 d4 ?' K! d) w, g
然后制造业的工厂,会有一些现场研修。7 R; |( P1 o0 X' J) W) o
集中研修的期间结束之后,每个人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 H8 B/ Z0 D9 }- Q, D. s5 Z
在部门里,会安排一个人(tutor)来带你,给你讲一些业务流程。
- H" F2 @+ A8 b( Z1 g但是安排的这个人,只是一般的员工而已,1 S" B+ ?+ X$ B
他也是第一次带别人,他有时候不知道怎么教授别人。; y8 N, g) _) y0 Y
以及,别人教你,只能教你业务上的事情,
9 [" Z$ a* K0 E, @* Z. G对于个人的办事风格,事情的考虑方法,是个人素养方面的事情,没法教你的。( _. F, J  ^) G! r7 M8 p$ z7 y
等着公司把一些东西给你教得很透彻,是有局限性的,
$ `" F6 }! R3 {7 d+ p9 S/ b* R: {更被期待的,是看新人“自己学习”的能力有多大。, U  a% V4 G$ ~

+ `4 w4 W, I7 d5 `大学毕业后,有一次我和一位北理工的前辈吃饭,我们关系比较好,经常听他喝酒后吹水。他说,别人问他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有什么不同,他的感受是,一门课,自己能把他学会,这就是本事。当时我还没把这话太当回事儿,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觉得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和学校没什么关系。但是后来发现,能去自发地学习一些东西,确实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能力。大学里面讲课没那么细了,好多东西要自己课后重新啃一遍,逼着你去自己把一些内容去分解掌握。' t* W' Q! S& o
  F$ X, Z+ Y" _, _
在大学里,大一的时候有高等数学的课。开始上课之前,我把新发的教材看了看,预习了一下,我看了五六页,觉得差不多了,结果第一次上课,老师直接讲了二十页,我们很多人都很吃惊。与其说上课是给你把知识点讲明白,不如说是,告诉你这些范围是需要学的,课后请自己消化然后写作业。这时就是没人把公式掰开揉碎了喂给你,而是要求你自己把这些东西读下来理解后变为自己的东西。在这点上,和小学中学的感觉,是不相同的。: P; I6 a# P2 n, j

4 I  d: r9 }$ J  I我在日本留学读硕士的时候,想想也是类似的状况。进到研究室里,副教授给了我一个课题,给了一本参考书,给了一个计算程序,但是没有什么像样的讲解。然后只能自己去琢磨,自己去猜,猜那个程序是怎么一个结构,有哪些部分,分别是做什么的,对于自己的课题,有哪些地方是需要修改的,然后去找相关资料,对相关内容进行确认,然后去修改程序,去进行计算。/ b' X+ U/ L  x& b* [
: p6 N8 O( Q6 p% D
然后是网上提到过的剑桥牛津的故事,你去找教授,要自己提出一个题目,然后解释为什么提出这个题目,然后教授同意了,你就自己去找资料,然后到教授这里来发表,教授提出问题,你要回答出来,答不出来的,继续找资料,之后才让你写论文毕业。说是从这样的方式训练出来的人,都是牛人。估计这是用传闻来猎奇的,但是,自己去学习的能力,确实是需要的。
8 z6 M3 c# w; Z9 C1 e* t
( [8 p; }2 l! w, w" M再有就是一个网上盛传的“蘑菇理论”,说是蘑菇长在阴暗潮湿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有能力者会自己长高长大。意思是说,把一些新人放到公司里,安排一些打杂跑腿的杂活儿,甚至对其批评指摘,制造不良环境,任其自生自灭,然后有些人会脱颖而出,那样的就是人才。
6 s" n; Z4 L7 U, ]4 f  c% W( U; B' {0 d
把话题扯回来,在公司里,细致板牙的讲解基本是不太容易存在了。如果能有人教你,就给你教点儿,不过好多公司都不怎么教,让你自己去观察去揣摩。日本的公司不怎么教,国内的公司也不怎么教,偶尔会有些公司的培训做得很好,如果遇到了自然是好事,但是更需要考虑的是,如果没遇到善于培训的公司,自己应该怎么去学东西。" Q( t, C2 v; k" K) s. @. r% Q/ X
9 n! l! R3 E% }) \
Chapter 2. ) Y+ p& O( O" h' }+ z1 i; t
小E说到在工作中,没人去教他东西,
/ M. f9 J! R( T7 y7 X# _当时我说,你可以自学一些,像我和你谢哥,刚开始上班也是没人教,
9 U6 T* J5 o: g我们都是自己想办法,从手头做的事情中学一些东西。+ E# a0 y6 q. K: H; g- e; d# f& G, o
听到我的话,小E说,子子哥你们做设计,可以自己学点知识什么的,7 H( T% j' W2 t% R* s
但在他自己的岗位上,需要的是流程和客户信息,这些东西,是没法自学的,% [$ d. C+ @' q, `9 }3 }
如果没人教这些,就没啥可学的了,只能干坐着看电脑。  O0 {" e* m! ]/ m4 ]
( h$ Y# l% [1 a8 E
听到这些话,我随口应付了一下,没有再说什么。
0 G7 l& ?$ G+ M% D0 m% n( a关于技术与流程,这些东西也许公司没有系统的教材,甚至没人带你,8 B+ u) K& b' Z2 M
就算是公司安排不好,别人不教你,那么考虑一下你还能学些什么呢,
3 f5 q0 H/ x) Q. ^7 F" E( K+ @至少还可以学一学:社会人的交流方式。7 W8 ]- z+ E! R" t) ?

0 O) l, ~$ P% V; X在公司里,周围人总要说话的,
* v6 c! v; m# n; f" G( j, Z要么是直接和你说话,这时你怎么回应,回应的好与不好,
# E9 H) m8 F  x4 C4 R要么是他们之间谈工作的事情,你可以旁听,7 y( W0 e# S5 s6 F/ u& F, U
要么是他们打电话,要么是他们开会,要么是他们闲聊,
  \4 |1 c" q0 x8 T7 K听到之后,想想哪个说法好一些,好的东西自己去模仿,就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7 V2 J7 M. f7 B2 j! S
6 n# r) D$ p- n2006年,我从日本飞北京,办事后坐火车回辽宁,0 J( R0 p$ I! @( c3 Z7 K8 D
当时坐的是红皮火车,座位是面对面的那种,
4 D) S7 Y0 m1 D( ~我坐在右边靠窗户的座位,座位是三人的,
3 I/ x/ a! Z( l) S我左边两人,是两个在校的大学生,2 b$ j. v. _4 i4 Q' d
我面前,小桌板的对面,是一个女的,
+ I/ j4 X: C% w( s途中大家聊了一会儿,随便说了一些话,; I9 k. J$ ^) ~2 A2 E7 t" @
那几个大学生,提到他们的学校生活,然后提了一些当时的新闻,
1 Y" }% U8 w! y/ A3 N: k9 e后来提到那位姐姐平时是做什么的,; d4 d' `3 V/ X( m( Z
为了给妈妈治病,她自己去接手一个桶装水的工厂,等等。7 \4 B- w" o0 q
然后我也提到了我的工作,+ l& B% g& ]/ B' m' u" H( v
这时那位姐姐说,一开始以为我和那两个大学生是一起的,! S5 w  O7 G2 X: O8 @* z: @2 u
但是她感觉我说话和他们不太一样,说上过班的人是感觉不太一样。+ C( P/ I/ r7 |4 p* P1 ^

5 |. U' c9 K- j那次旅途就那样结束了。
) [& z' ~- h1 N9 Q. W自己谈不上被夸奖,但是可以从侧面说明,
, n: A+ g) J  r$ w! y自己那时说话比学生时代提升一些了。
8 O8 K- N% u0 L& F4 n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的谈话是仅限于学生的水平,8 J6 D! Q! _2 I' _5 F8 T
来日本留学之后,接触见识到各种人,才多少有点进步。3 B- m* ^( u' U: `3 a
之后我也会想,反过来看,学生的谈话,和社会人的谈话,会有哪些不同呢。3 A- c2 Y! L" d/ m/ b' h; A+ }

, Z: f1 h; Y& R  D8 G4 K4 Y- ^' Q在学校里的时候,耳边听到的,大多是学生之间的对话,- p- G1 w' v! e7 S6 ^6 i# ]
所以对于“学生模式”的对话了解得多一些,7 D, C5 p1 g8 ^/ H2 `0 h9 f
所以说话的时候,也会倾向于“学生模式”。
$ m& ?6 T; b( Y然后毕业之后到了社会里,空气中是另一种云团,
0 }5 I5 p- D0 @/ z8 Z# T  |社会里大家的谈话,给人感觉是一种“社会人模式”的氛围。* F+ z" T- I$ o
如果继续用“学生模式”去表达,就不够理想。7 P* A; V7 r9 F# P
这时就需要去注意到这一点,然后去模仿去学习“社会人模式”。6 k) {  K2 a( |1 [+ ?3 C- z9 t
' k) j3 \3 c! h' o7 n
回头来看,关于两种模式的不同,4 Q* q& ]; _+ I. o/ P# i1 M& ^
可以通过以下一些角度来进行观察。
. |& V/ U. Z" k" \* x( Q% q
  d& w0 g1 E3 n2 h, u) R0 ^' s: X1)
% V# h0 o3 P/ v, k6 w5 M" M  m说话是只为有趣还是有些内容,
, l$ e; y0 C+ X7 J2 }是否炫耀自己知道而降低对方,, H% t" c/ P1 W6 p# v' S! O
是否只是做出单纯无谓的讥讽,
* T. \; _- S3 L  ]9 T& R是否抓住点儿失误就赶紧嘲笑,3 q/ c# k+ {9 m2 N
2)
% z5 [' n' N3 i是否做出无意义的怀疑及反问,
6 d  V- E2 Z0 r( W对别人的话第一反应就是否定,
, C" p- O6 H$ z, T8 U是否从否定对方来获得成就感,8 V" B, I4 J4 }5 b1 N
否定发言能否给对方带来价值,
8 L. t. i# @4 k% |3)
0 x  I1 |0 D9 D1 t9 p: B被指出错误时是否马上找借口,4 L5 p6 }1 ]' Q! ?
能否适当地表达出一定的歉意,
- U  r2 G( b5 V$ {有合适理由时候如何适当反驳,
7 p7 ~, R, @- h; L7 J. X对于善意的指正能否表达谢意,& `- N# H2 ~; U
4)- ~/ K8 n# P1 r  _7 C, v% o
平时有没有收集一些知识阅历,
9 H& T% ?) Q' M( l8 A! {能不能提出与实际有关的话题,
! i5 [9 y, p' C  c2 d+ I. i, q表达的只是空想还是符合现实,
& S/ Q3 o1 i5 q2 s$ R为说而说还是要传递有效信息,
/ {6 \0 {" p' ?1 Q5)
+ _+ t: j# ]  R在适当时机能否合适地打招呼,$ d) M) C- O. F3 W; `
说话时是否带有不尊重的感觉,
& u! Z, n; P7 y5 I: L听人说话时是否看着对方眼睛,
5 a. X  q. b! k# |. Y& Q& G6 F自己说话的时候能否带点谦虚,+ Q& V4 @$ p% S& L8 B  V
6)
+ P# j6 r/ i2 x$ A1 D6 |对别人的话有回应还是不吭声,
" j, [2 S7 n0 O5 ^- K) ^能否作出合适的回应以便继续,
( r4 [7 b& x4 K回答时是否只说自己相关事情,
9 C1 N& y, x" G! v9 J; ~收到提问后也问问对方的事情,# E. S' h9 g/ y* B, \4 V
7)1 _+ l: E0 j' O  v  m- m3 b
能否看出对方表达重点在哪里,2 r* h/ _( e, u5 `( U: U
自己是否拥有及想到相关信息,0 S! ~# q1 V- J9 @" ^, q
说话是否是貌似相关其实无效,  l  {8 g( F6 S1 X8 C3 P9 _5 o0 S
能否让对方收到明确有效信息,+ j; S+ ~3 q7 w
8)
$ i5 A, \$ e9 R6 Z* m* [能否耐心听人把话说完再回话,6 F# d! O. i% s. b
能否有意识去听取对方的讲话,; q* |: Q9 P( [; H
能否去关注收集对话有效信息,
/ s( k; \6 F8 v- L  q能否感觉出对方说话中的善意,7 L& q7 c! Z8 i8 v. ~
9)
$ j* H# Y3 r9 `4 Z1 K, ?提出问题是否符合现实及逻辑,
- M3 M: j  B5 j3 R) b' P; K5 a提的问题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  s5 S, u# B# M' ?  j1 O
提出话题时能否详细交代清楚,( Y! \; j# x! K: ^# S) L+ C; d1 l
是随便问问还是有所思考预想,
; q, x$ ]4 T% V" k10)4 \3 D9 i3 H* O' k+ J
表达中是否有引起歧义的地方,$ V$ H/ F  Y2 c4 t# N* M
能否附加说明以避免带来误解,
: Z4 M6 `0 t6 C- s能否照顾到周围空气以及感受,
" J7 ?! R: L5 j+ W6 I2 A! d- W4 @/ }能否考虑到之前及今后的影响,& i4 T8 L3 g% C+ E5 Z+ k
11)
5 Q, Z; j: L0 ~- K& }是否有点成就就马上显摆自己,
6 K0 v$ l, I8 E( B- }: N总希望得到关注得不到就郁闷,
. x7 \( z5 j# `" X& w( W+ g被夸奖之后是否能够放平心态,1 M1 ^, O% R( s9 P9 g$ C
被不当批评之后能否斟酌表达,
  @. p( Y- U, t7 y# T7 D12)' @# B- T& F& e+ C
说话里是否有多余无意义的话,
( L8 P  S1 ^$ K2 r+ {# f/ y同样的话没人回应就去说两遍,
2 w8 Q3 ~/ X9 g无谓地说让对方感受不好的话,0 H8 [9 m0 N% ?9 i  A
是否会说一些容易被识破的话,
+ K5 m5 p0 w5 y( `/ f13)
7 g# C+ @, ]+ P5 L$ W说话只顾自己还是和对方有关,: M$ A. o4 q, N$ O
能否从对方的立场也进行思考,9 a8 g# m/ X; Q, T/ G% V
否定别人的话题采用什么方式,& N" A/ `1 V2 h; ]* n
涉及降低对方面子时怎样表达,! }7 X7 ^$ q5 {
14)
8 S/ D$ o" `3 q$ P! e% M9 ~考虑的递进深度能做到哪一步,
; X0 \6 k5 N6 U! c# c5 _思考时非黑即白还是找平衡点,
2 \7 a  [. k6 G8 Q以为对方想不到某事而特意说,
5 k* m8 M4 c2 b' V拿常识以为对方不知道而炫耀,* {/ C8 Z6 c( F  ~1 ^- Y
15)
  ~. f* k' s1 S: }% S) {4 l: S8 p是否能够谈出具体详细的内容,
- q: o1 r4 O4 n, v; l: k2 H( |是否凭借有效依据来做出表达,2 P7 _: {" Y4 C6 T: c! t( `) G/ Y3 R
是否以因果关系进行逻辑阐述,- w. T! |: K8 I+ v+ Q: f" L
话题最后是否能落地得到结论。# ^! m, D7 ]. R! U- J$ ^
7 Q) T& D: N9 \- w8 U0 D
这些都是“学生模式”与“社会人模式”不同的地方。! h; `$ I1 S) ]  n
这个模式对于某些新人来说,1 e( G( V# B+ S( _
一开始是不会的,或者说是做不好的,1 d7 Z" J$ C$ U/ I' r/ B5 s" z
说话之后会被别人减分的。
+ r. a( T% N2 U  G5 w3 ^0 C, T5 @
* q6 a( _2 d( S8 J) S3 p+ R2 k9 H0 p# S, l) @
那么怎么办呢,
0 x2 U6 U2 y% ?/ @% P一个可以被考虑到的就是,
  `2 g' ?, _) Q* `$ L, r1 ?" P要去听听社会人之间是怎样的对话模式,
8 u; T0 Q5 c/ t1 N* A然后自己说话也逐渐使用“社会人模式”,/ l! _, _3 C& c. x3 T
这样给人的感觉就会好很多,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
( T: X  t+ ?, `/ U; X
. E  x/ I( q" j, r* i$ M努力人人在做,结果各有不同,% a# o! Y/ B  E. D( T0 t, o4 b: o
事实上,所谓的提升,不是一个“单方向”“单一动作”的努力过程,
9 u: B# ~8 c' c/ M- N- ?还需要有“反思”和“见识新事物”的部分,& C6 _; K2 ]$ o. `9 L

$ h& u4 J) f" Z这里也是一个PDCA的理论,
, C1 h' O, @* N! r$ pPDCA理论往往被用在工作之中,
' _$ n* P/ T$ C5 Q9 c: JP是Plan,表示计划,$ ^$ g4 W# H; I) P2 j
D是Do,表示执行,) M6 v, Y1 w, L. r  d; a
C是Check,表示确认,$ o- Q- A* w3 [3 T5 c% b2 u
A是Action,表示调整。
7 O6 h+ Z  i6 l3 _2 l3 i一般来说,工作中做好PDCA,那么将会是一个良性循环。1 J( \- e  e( m
; f8 h2 M: \5 E6 u' ]! x
5 T1 N# n1 _3 [

% _2 S' @" i% k6 w# i/ _
# c4 ~8 b2 {8 ^9 ^% X然后回到我们的话题,
% x; ~' V6 [4 l所谓“努力”,只是一个D的过程,
# ?7 J) Z7 @% t6 v( g只做到D还只是一个单线的过程,+ t- Z# j; S" B5 J. B" z$ _5 S
如果就此结束,那么下次还会用同样的方式,大概率还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 H; u: z+ Q" g5 B需要做的还有C和A,& x) H7 i9 K  ?; N7 p: y8 R
这样才能得到一个闭环的,改善的系统。
. s/ W1 W, u2 N- N5 ^3 W. Y9 g4 p; O- R  i( ^
所以需要有C,也就是确认反思,; J1 R' t+ W; D5 q0 I. y1 ^1 ~
还需要有A,也就是调整修改改善方法," m2 _9 g% O; G
这个“调整”,可以有两种方式,
  v( r" l( Z% e. u0 |或者是从内部,自己思考出新的好的方法,) H3 D6 c" k9 u, n3 H  P# b0 J# f, W3 H
或者是从外部,要见识到新的事物以及好的方法,
+ x. k9 L8 H) E然后才能够做出有效的改善,实现自己的成长。
3 ~4 j, M7 C4 l8 @3 e6 t/ j  |/ S! O
5 X* Q; g/ }( vChapter 3.
0 i2 W4 i* L! b, d. r* w对于公司教得不多,这件事情,如果单纯地抱怨公司,往往是不容易得到改善的,
  m) V( W0 ^8 {6 I% ^$ x8 l  Z0 K相比之下,如果自己把某些地方转变一下,或许会更有效一些。
: u, p' R  V, s3 }5 i事实上,很多时候,别人教你一些东西,不是自然而然就走过来的,
2 p( Z/ {* J4 n你是要先表现得好,然后别人才会教你更多东西,给你更多机会,; |. H% o5 q6 `/ C' R
如果你第一步做不好,只期待下一步,那么下一步也就得不到了。2 W0 e+ E" F* \! i& \

7 [: C1 P4 h; L& \) T- ?那么怎么才能让别人多教你一些东西。
8 u7 [1 y8 Q3 |. C* h; b/ X' E所谓有人来教你,一般没有人能够这样,
# @( P, v- i+ r/ C走过来哗哗哗地,把你需要的东西都教给你,( P3 _$ ^0 {' b" T4 f; R
如果有,那是幸运,
& n! n' ]0 G# s# Y& ?大部分的时候,是自己做出一些努力,
& `  H* [  C7 G; h  g4 O, e' M让别人觉得,即使教给你也没什么不好的感受,然后人家才会教你一些东西。
7 j3 n; u8 g* c) ?2 w也就是说,想让别人教你东西,关键的一点是:( `& T3 o+ S6 I8 ~3 G* ~- {9 u
要去注意,自己做的,有没有不足的地方,
$ O4 z8 M& I' `) f# F要去考虑,你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否会导致“别人没法多教你一些东西”。
  h" Y+ {3 F1 y; t$ a! ]* q( I/ H把这些地方做好之后,别人教你的概率,才会更大一些。$ O7 |" K; Q& w5 x
# {. h) _; n% i% l4 Q& p' r( s
说到了“态度”,这是一个总结性的词语,7 I( l4 M6 z& Y% w/ y+ ]. {
所谓的“态度”,具体说来是什么呢?
% T: p# a4 X) C( [' ?+ U9 V) |展开来说就是“表现出来的样子,给别人留下的感觉”。* s9 b, h9 [* j: R) e: f# d6 p, q
那么这个“样子”再展开来,包括哪些东西呢。' K0 O% A, M7 K% P* S
在工作中,下面几个方面是可以被想到的:
8 z0 b$ K) B  B8 H& m6 s: q, N6 q& V# b/ ~
表情: i+ k$ ]5 n& s* w5 b6 ?7 a
" A- p( T3 C# @5 C
主动说出的话
# Y% Y' `$ X! a% J! p0 E" w9 p, D- e2 I7 \
被动说出的话
$ d) W6 o+ T% t' e4 r+ F2 H# d/ d% g; d7 A& \
理解程度  C, @9 _# q" {0 s6 @' N( d
& c& \$ y+ A# W
交出结果的完成度- L8 T# \# J% m, M; [

, M6 t7 M$ y, R7 l+ _2 d成功和失误后的表现- A$ p. A' ]" M7 v- m2 c, x

9 X: h5 B; G4 x  u7 i7 q) O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是否关注7 t: N$ z* b+ K7 g
5 s* Y) e/ l2 Z9 g5 {
1.表情: j! l, ~4 T. m& b" B0 @
( W+ }5 |7 Q( @  U* t
这个主要是指,# b+ }( J4 g% e( i( i
是否面无表情,# s5 F: A, h9 L0 ]
眼神是否合适,
5 r0 k$ Y, ~- y( U5 s- J该笑的时候面带微笑,4 b. j! P0 `, E& V7 d2 f' J- I
是否面带嘲笑,等等。
0 l) O' s& y5 O& W
6 n2 e2 O, a8 i( D  [9 k/ h6 |3 r这一点看似平常,不过小E说过一个故事。! _; n0 Q$ t5 P, c5 ?: H
有一次,好不容易有人带他出差了,去外协单位检查零件,% Z3 t1 Q: P0 F9 N# A/ E
回来后他很高兴,到部长那里汇报的时候脸上笑嘻嘻的,* o. a* l9 Q, ]# ~  F1 l6 j
部长就觉得他笑嘻嘻的,挺奇怪,# q6 \, M! U( D/ W% A
就说,别人出差回来都是挺累的样子,你怎么这么开心。3 p, r/ W. v" c
他听到这话,感到无所适从。
4 ~* D% r7 @: s: y这个估计也是由于他刚参加工作,所以一开始出差有点兴奋是可以理解的,' [  d! z. c" H$ f
如果时间长了,看看周围人都是什么表情,然后照着做就好了。9 A. p! @, @9 g: [
所以说,即使是简单的表情,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 k0 g7 k& T& m; u别让别人觉得太奇怪就好,这也是需要一点学习的过程的。+ L/ a5 `5 z2 A$ O) v0 L. |; Z

6 P% N+ w" S6 z) {然后想起了我自己,在日本硕士毕业后,我找到一家派遣公司就职,9 V/ c$ ^! _4 F
进入新公司,一开始有一些社交礼仪培训课。5 y) e) @: [1 z9 X
找一间教室,公司从外面培训公司请来两位讲师,给我们这些毕业生培训。
- ~" }& B1 J9 [0 z培训课上,除了听导师讲课以外,每个人都会有一次被点名,站起来回答问题,
1 v  \: X. E' Y这时候,要看的是什么东西呢,当时我们不知道,之后才意识到:
) M  `* }% p! a这里回答问题的内容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表情。
, G2 h1 u8 w2 {2 H9 I/ _" g- s在上课前,我们每个人走进教室的时候,讲师有用摄像机对着我们拍摄,0 {0 Z. V7 z- l& b* Z! @
包括在课堂上,我们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讲师也有把我们的样子录下来,
" @# q8 ]1 I- m4 }+ d" v& C7 x) k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讲师在大屏幕上,将录像播放出来,
! e, ~6 |4 c* t& l2 R. ]/ b# A  A每个人可以看到自己当时的表情。" R  M! q9 [# `
当时看了录像,我确实有点儿吃惊,那时候自己的眼神会游离,不太好,1 z: V6 i- s, ^6 ]
有了那次培训之后,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才慢慢注意一些。3 S! K/ U7 l* M2 e% F9 T- L
2 Y% b1 ^1 o/ Q
话说回来,在办公室里,即使学不到知识技术,至少在职场里,看看别人的表现,
& w  z/ m6 J* g) s, o' y$ F什么情况下展示什么样的表情,模仿一下社会人的感觉,是有必要的。! v) d2 {  o. J

9 q7 i/ I% h. d/ A  L0 O2.主动说出的话
+ v9 p* m* g" O( I  j
4 i, d# p# l3 B* ]/ E& z$ T在公司里,大家开会讨论一个事情的时候,你是否会主动开口说一些相关内容,  o2 d3 q5 |$ X) p& ^
或者在办公室里闲暇聊天的时候,你是否会主动说出一些新话题,
; T7 f7 Q+ I2 K1 I9 \7 h/ C8 F* [你主动开口说出的话,能够反映出你头脑里有多少内容。, f0 O  j+ I; N/ q; C3 }1 s$ @
你头脑里有没有一定量的基础知识,是别人对你判断的点。
' c& F$ ^5 x9 G" N, H9 R一般来说,开会的时候,新人知道的东西有限,一开始往往没什么可说的,
* Q7 K+ p; D7 l+ w那么至少可以留意,听一听别人会主动说什么样的话,然后可以用来借鉴模仿。
( I: [+ V$ C& q) D, s另外,你好不容易开口说的话,是否和对方有关系,
4 \! a# L& T9 b还是和对方没什么关系,而只和你自己有关,
6 L* C% N# v. ?/ Q0 U+ |  `7 d这是另一个判断的点。
% X* R0 o  F7 n' X- E" z2 \+ }# e0 X% z) T5 C
3.被动说出的话' x$ J) ?. }/ d0 W3 V  K

5 n$ R1 p- e7 O; `5 c5 T在职场里,即使你不开口,周围人也会有对你说话的时候,8 b+ D; I  \/ |+ k" q9 e& f6 p
或者是给你交代商量工作上的事情,或者是闲聊," e6 w, A9 N8 i1 ?7 t& @& s& J
这时候,你能被动做出什么样的回应,是一个表现水平的地方。
! v4 j( N5 E( x* _别人说出一句话,是有着预期的回应的,
1 }8 o, |( O8 B, N- w2 O4 Y如果你的回应和他预期的差不多,那么会话成立,
! k2 ?: ]2 G/ K' Y可以有可能继续谈更多的东西,9 j) n3 Q. W/ l# n2 \' h
如果你的回应答不到点子上,那么就会被减分。
% |4 t7 y' m* y7 E) Z0 F7 ]* ]% x" X& ^
上司或者同事对你说一句话,. F: G; e0 D* S0 v* }
对于这句话的回复可能有ABCDE五种表现,4 v& ~1 ]) }* H" c0 c' ^
说话的人在心里期望得到的回应是C或者A和B,! R" a8 w  s) `5 h  n6 k' S
如果你的回答确实是A或B,那么对话是成立的。, B* F* v# V/ X- ]6 P/ t
但如果你的回应是D或者E,那么对方就会在意。
: R+ W8 {! A9 i7 G+ n* n( k那么下次别人想给你教一些东西的时候,就要远虑一下了。
3 B# y9 u' T& b* f: }+ W9 K* e8 y- n: ]7 ^, l
有时候,你的回答是D和E,
, D- d5 X" Q; i. [/ f3 ^+ S但是你注意不到自己的回答有什么问题,
7 P, D& I- h& l% M2 |因为你只知道D和E的回答方式。
/ y$ K8 V# z! a2 u5 Y5 o你认为自己尽力了,但是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 A2 Q$ u1 F; l% b+ ^
而实际上,你没见过或者不知道A或者B的回答方式,4 N1 x+ q, f9 V8 O4 p8 _
所以自己觉得努力了也没有好结果。
6 ^! j7 W  m- r9 W$ j- }( _( h; o. c
这个时候,怎么去知道A和B的方式呢,% c3 q6 l/ f: R- x! C
一个可以被想到的是,去听取别人的谈话," j+ x( c% a8 ^2 Y7 T' P% w
去注意旁听别人的谈话,找出其中好的地方,变为自己的东西。$ N  ^) Y4 _" _# l+ {  @
如果,既没有去听取话语的慧耳,又没有竖起去旁听别人的天线,
9 Q, X* _: Y1 P* r( [9 y( d8 o1 `那么进步就会被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
( F1 _9 \% Y; F
3 Y0 s; q2 l. a- `: L6 q3 V  H说话的时候,除了内容之外,还有就是说话的语气和样子。
% u1 j" G( b0 s  S7 H7 s是让人觉得舒服,可以继续和你交流,
+ ~. \2 h( X% a; z7 i还是说,让人觉得在意,下次要远虑一下。
+ B# m2 C  V2 d( t7 D  C7 ]# y语气,语速,眼神,这些软件的东西,也是重要的。这和上面的第1项是相同的。
2 i# ^/ F8 {8 F2 u) O6 d以前有一话写过“社长的失败”,
. j: J& ^  j3 X3 H7 M就是说,我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感觉,没有达到对方心目中想象的要求。& N! a. B( v; l$ E8 F6 I4 Z4 u5 @
所以社长当时会认为把我招进来是“失败”的。+ t/ m- P$ a" Q; ]+ @6 W1 o8 m
* g7 Y! y1 V+ G1 `1 N0 n3 ~8 v
初次见面,别人不会直接拿出一个专业的业务问题来看你的水平,2 f$ w+ g8 L% m1 z, l& l, H+ N
但是他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对话,
. ?# J4 j# l- o, k4 V5 a. E1 U从你的语气语速眼神表情那里,来看出你的斤两。
$ L' [3 Y# G. ~' X所以这些方面的锻炼与提高,是有必要的。
' A" n* R7 D  {3 A这些东西,在平时和朋友谈话的时候,没法去锻炼,$ O, `/ s9 A+ L1 d* |/ k+ v
那么在公司这种正规的场合,每一次谈话都会是一次锻炼机会。
+ I+ l/ l+ L! ?: j' ^8 v% K  [2 K0 R9 o- L3 P8 H- M( n5 u4 N
再有就是被动回答的时候,回答的方式是“顺接”“否定”“岔开 ”的哪一种。
# \+ ^2 X9 ]/ Q别人讲了一些东西,
" Y' r. e$ o) }+ K  E4 s: X9 R如果听的人,能够“顺接”,那么将会是理想的。
6 {) N8 f  P( S5 c5 `# n如果听的人,做出“否定”而且带来新的有用的观点,那么也是极好的。
8 a6 w! a2 a3 t' b$ w% u+ K6 t如果听的人,是做出无谓地“否定”,而没有带来什么有效信息,那么他会被减分的。
* P, U% ?+ F' }0 W# f9 v如果听的人,将话题无谓地“岔开”,说一些貌似有关系实际没有用的话语,那么也是会被减分的。
, j& B1 G6 `. p6 r
4 z, D- @- R0 I# |- x" `1 \% n; l前面第45话里,我给小E讲机械图纸里的“第三角法”,- l/ Q. @9 j6 D, x8 e# a1 D
我告诉他,这是日本画图纸和中国画图纸不一样的地方。
  b& [% r* r3 \( i8 f. @然后他顺口就说,这个都一样,放到工厂里都能做出来。
& A; a7 q4 p( ~3 K; ^/ n6 v这就是无谓的否定,或许是他有这样的表达习惯。7 z9 a- n" D$ t1 Z4 a: _6 E' }
如果是别人给他讲东西,他也这样说话,! w; Q* x" g, ~& V8 @( ?
那么即使别人嘴上不说,心里也会对他有敬远的倾向,
( d' A: K* Y! J8 }. d* m7 L: {6 j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别人不教他东西,原因或许在于他,, y- B8 S( V; g  l
他需要改变一些才会更好一点。
7 K' ]3 o2 x, B0 V0 T+ J
! L" z5 |/ y  E  t. B( L( Y4.理解程度
0 g+ v* v) a  f  V
% L. m" L. f4 H6 {1 N上司在讲解或者介绍一个新事情的时候,比如说是12345678的递进关系,, B' _: f: L' T# I% [6 u& R
有时上司说了1458,新人如果听懂并且正确领会了,那么就会加分。$ a+ U" U: h( f- P3 ^! P5 `
有些情况是上司把难点456说出来,新人有123的基础知识,且能推理出后面的78,那么也是加分的。2 L7 B+ P: f9 F. s8 x
如果需要从1讲到8,这是普通的。+ R$ ~+ b3 L% t4 |. U  z0 `2 g: G
最不希望的是,今天从1讲到8,下次要做的时候,5 P" a7 [+ P- f; l$ {
从456开始说,新人就反应不出来,还需要要从1讲起,这是要减分的。
) W0 U0 k# G4 {7 X8 W" F" J" M- ^* y
8 g9 [: x+ ^2 M6 H1 [
5.交出结果的完成度' t5 a4 u1 @) ^; F

. Q& n1 d  o2 {5 ?  [, D7 L工作得到的结果,有没有出错,是否做到彻底的程度,是否达到被要求的程度,这些是硬指标。% P, l$ x7 i$ T: u- ^

' ?4 w2 K9 w& E6 Z2 @“有没有出错”,这个事情一般都会去注意,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概念。# b$ o- c7 ^# B+ l0 C1 T/ i8 h
“是否彻底”,这个事情是不容易自己注意的,
/ u$ j, w# W8 \$ m& X$ f- }自己觉得,做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但是对方要求的,可能会在意一些细节,% y: r% t+ S& R4 w
这就看干活儿的人,是“差不多就行”,还是会尽量做好。2 Y+ R. a4 U: `" f
这个“是否彻底”,你的结果会使别人看到你的做事逻辑,
3 e' ]$ u6 O3 s/ f- ]从而决定下次怎样对待你。- C  C7 {; I7 ^" z) L
; H% H, _9 e0 U/ Y
6.成功失误后的反应4 U; f' m& |/ W, k' [4 B3 f3 n

6 n$ A* _2 L# _8 J: }! K1 @" J这个也比较重要,一开始参加工作,表现得不够合适,是有可能的。% c( r* d9 B1 V
成功之后,有什么样的表现,
0 Q0 K4 ~* F, z0 K2 O失误之后,有什么样的表现。- z  g, S# w" W! G3 v: }8 U7 O
按照自己的感觉去做,然后看看周围的反应,再考虑是否需要调整。4 u4 s. V7 y) w3 k8 j, i
什么时候有了良好合适的表现,就是褪去了青涩的感觉。
9 U, U5 W. B: A& |  Q' p( q0 g0 c; f) B: y
7.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是否关注7 W: u* r6 A8 K: {

! P4 p5 \8 t* m  T5 {' X这个在前一话里也有写过,就是要有眼力价。
5 D2 Y/ ]7 e, d, w如果能对周围的人和事有所留意,那么这将是一种被期待的行为。. _6 }1 B; k, H2 Y/ d6 I0 a$ r( u
一个老人带一个新人干活的时候,说到某处有什么东西,希望新人脑袋里面有印象,+ }( x! f4 `2 J6 Q2 D6 J5 N
比如说会议室墙边的书架那里有一排蓝色的厚版文件夹,% D$ \! _& q1 w0 d7 @: N
或者是说休息区圆桌旁边的架子上有一个扁盒装的扳手,; m7 b+ a# P, D5 x& P
或者是是说上次去某公司会谈时桌子对面坐着的某个人,
# _9 q: j2 U- B说到这里时,都希望新人头脑里能有那些信息,可以继续谈下去,
" X2 B6 R4 k9 |( d如果没有,提示一下也反应不出来,那么就会略微减分。' _" g8 ?" M( c. N/ t
) X4 V4 O& y& J7 d! x
说话时,提到干活的某一步骤,4 e5 H  Y" G$ }, h" c
如果新人能想到以前见过的相关信息,那将是会得到较好评价的。1 s/ [. |! F9 N& P6 q
有些新人,是对别人的事不去注意的,那就不够理想。
6 _% l% K& |- e- s3 X如果对别人的事情表现得完全不在意,那么别人可教可不教的时候,就选择后者,* m. w( Y/ M0 t/ h6 i9 k+ w
有些新人是过分注意周围人眼光的,太过了也不够好,别人也会在意。, t( k0 ]' o0 w) e: Q
需要在这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4 `; L- O: u! v$ X% {* F3 G+ I+ q
, Y6 C8 c. f% R7 }
上面说的这几个点,虽然看起来说的是职场里面的事情,
3 ^& w- ?% c: a, c但是实际上,这些事情在生活之中,也是需要注意的,8 m2 w; p  y: y4 o
对于家人对于朋友,如果表现得好一些,将会得到更多的关照与帮助。
7 O0 W/ d+ U6 E1 Z
. @' J$ q  k) r; u: e4 kChapter 4.- c! K! q% Z3 \# c# I8 O* T
小E还提到,他现在的身份是派遣社员,所以有些待遇是有限的。
* e$ x' E; }% `0 a- `) S比如说没有欢迎会,
' {& [! u! r9 N* y; j比如说公司里有某些地方,他的门卡是刷不进去的,
/ L  k% ]7 \8 v5 M) ?* E0 E/ ~1 x以及有一次他染发之后被上司谈话,等等。3 I1 Q* _9 G6 T2 E, S0 F1 B
他会在意这些东西。
9 Z* q2 U. `$ k
0 G5 P0 L2 Y- y4 W/ u' t% ?( q) ?其实,这些东西,就让它那样吧。: v) \5 ~. x$ i! \
有些是客观的不能简单转变的东西,可以选择性的跳过,
$ A! r, E2 J0 `& n2 R在这以外,还是想想有哪些可学的,自己能吸收什么东西,这样才好一些。
% ^/ N; ?/ M; ]" m+ K% n" R, Y- [同样,一种想法是公司有培训员工的必要。- M" ?, E/ Q. G! Y
但是,现阶段的情况是,他属于派遣社员,也是类似于试用期的性质,3 x: G& _. N; l4 I! s$ F
公司在观察阶段,即使不教太多,也是可以客观存在的情况。
% B" ^  x9 X; G7 j( x" m如果在这一点上纠结过多的话,或许是没有结果的。% a( @. L) T# j" ~. f4 Y+ \
+ V2 w9 ]) E1 Q  M. A
所以说,在考虑事情之前,有一个方面,就是“着眼点”。* V8 N% @5 o' B. d
别人对你做的一件事,
& ]& p( y1 e8 y8 C你着眼点在于“是不是对方用意不好”,
- c+ b& a+ I& X, u7 w还是着眼点在于“自己做得够不够”,! J% d! R& q4 Z! e) e4 T4 N
这两种思维方式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 l" }/ t1 ~' }9 U着眼点的不同,决定了你的思考方向。
3 w/ x2 Q9 [3 m& R如果着眼点有不够理想的地方,那么思考的结果也是有偏差的。% W" ~" X( E5 P* M
$ K4 R; u  q4 L* a1 F
有的时候,自己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自己做得让对方不满意,不知道自己怎么做才好,
% s* g- G  e+ m/ f* {这时,关注点可以有两个方向,
3 F- c0 |# ]5 ^: q$ s一方面看看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
( y2 ^" A$ N4 H2 @% P' p/ [5 d找到其中的平衡的,然后用合适的方式去寻求帮助,是需要考虑的事情。3 W% c. h& M" b5 r, K7 s2 L

6 c/ n6 m3 J: q, n. q2 N, }7 X3 Q8 @! o( ~
Summary- g( H& c4 J4 P1 I* N
关于小E的故事,以上写了五话内容。
3 a2 r7 U* X8 z. O' b8 x4 a+ G在这里写下这些事情给大家看,目的不是为了去说,他这个人有哪些不好,3 y7 g4 x& b, N! Q+ ^& G$ w0 c. }
而是说,希望大家可以淡化人物,也可以淡化作者,把着眼点放在故事提及的道理上面,
* o' P& l+ l0 q3 m' w$ S$ D, \" H大家可以把小E想象成一个虚构的人物,或者是几个人物特征的组合,
3 V7 y5 V, e! ?( }) _* L9 G通过他的角色,把这些故事串在一起,然后从具体的事例中,引申出一些道理。
* E4 {& j" {: X6 w% a& K如果有朋友能够对这些故事的引申意义有所了解,那么就达到目的了。" x# W3 M/ _  v8 {  R& @6 x
( r5 q: E, [4 Y1 _
感谢各位朋友的阅读。0 q& d( m$ e7 T# Z" n) R2 O6 r
: I: ?3 W3 I* \- _& t$ B
以上。# W  ]% N& @. @2 A
1 ~' p/ v0 p. n0 e9 ^
By子子7 c2 |6 S$ s: W7 F

' T$ V5 u. S; n2 i; b' H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收起 理由
黑暗圣使5 + 1 见解深刻,文中观点值得借鉴,感谢!
王奋斗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举报

2#
发表于 2020-5-3 14:49:08 | 只看该作者
可是很多阴暗潮湿的地方长出的“蘑菇”有毒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举报

3#
发表于 2020-5-3 15:35:40 | 只看该作者
疫情当下,ZZ前辈居然还在聚餐,注意安全啊。

点评

谢谢回帖,这次聚餐是疫情之前的事情了,最近才有时间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  发表于 2020-5-6 14: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4#
发表于 2020-5-3 17:39:52 | 只看该作者
读完以后我感觉到巨大的差距,相信子子君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 R  w; m  U1 H: m5 n+ H    但说实话,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生活颠沛流离,工作有时候还变动,没有过多思考,确实做的很不好。。。。5 K4 \2 E$ K' \% a0 f
     谢谢您的赐教,感觉子子君技术好,做人做事也很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5#
发表于 2020-5-3 20:53:57 | 只看该作者
zz大侠就把做事的道理掰碎了喂给一些刚入职场的小白,实属难得,而且有些东西对职场老鸟也有帮助,感谢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举报

6#
发表于 2020-5-3 21:44:29 | 只看该作者
在校学生,职场新人,职场老人工作方式,交流风格各不相同,这里面的学问真大。
( m- ^$ X  r- o4 b* ]# D% y* B) k, w- F* w1 w& H: P
子子先生在里面提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上学那会,给我们教机械原理课的老师,把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学习做了个比喻:比如山上有一只老虎,学生要把那只老虎逮住。本科生学习中,老师不但告诉你山上有老虎,还告诉你怎么上去?用什么方法去逮住老虎;而对于研究生,导师说:山上有一只老虎,老虎在那个确定的山头,你去逮住它;但是,对于博士生,经过了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导师只告诉:这一群山脉可能有老虎,你去试试逮住它。

点评

很形象!  发表于 2020-5-4 09:2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子子61961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7#
发表于 2020-5-4 11:11:2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ZZ桑分享的故事,每次看都会有不少的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8#
发表于 2020-5-4 16:18:11 | 只看该作者
晓昀 发表于 2020-5-3 21:447 r  u! q% [4 {" A3 D! u4 T
在校学生,职场新人,职场老人工作方式,交流风格各不相同,这里面的学问真大。' k+ T2 i2 W5 ?9 `+ L5 V

) a& u  K# ?: V0 W" @" `# h8 a子子先生在里面提了一个 ...
' w6 Q9 ~2 ^5 w! h; N; _
那是不是就可以引申为在工作中上司只会和你说要你去抓只老虎' r  {( l3 }  r5 D6 ?! B" ^2 ?5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9#
发表于 2020-5-4 16:20:0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子子大佬,受益颇多,一直默默关注中
5 X; k; t; {/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10#
发表于 2020-5-4 17:26:04 | 只看该作者
小E还是太单纯了,也许这就是职场新人的特征,磨练一年半载会呈现完全不同的状态;难道日本没有拜师这一说吗,有个师傅罩着,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智,成长起来也会更快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1 17:01 Updated at 17:01:12, Processed in second(s), Queries,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