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度思考,你需要克服这4个误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6-30 10:0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nsigne 于 2018-6-30 10:03 编辑 5 T$ X# p% d- P2 A6 \3 y8 O
- J( [% r/ \  f/ l  q; o" a
回想一下: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情景:3 n! O& e; @' {8 r. _) ^
' A' G9 [# c; ~1 c/ y3 J
  • 遇到一个稍微有点陌生的问题,就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只能搜肠刮肚,试图用熟悉的经验来「套」;
  • 面对同一个话题或事件,总是难以打开思路,直到看了别人的分析,才恍然大悟「啊,原来还可以这样」;
  • 讨论交流时,别人思路清晰、鞭辟入里,自己明明肚子里也有很多想法,却总是不知道如何表述;
  • 读了一堆书、文章,却始终没形成自己的观点,只能拿别人的内容当做谈资,拾人牙慧

    : u6 d) Z+ L- o0 u
……
为什么会这样呢?
: [. S7 L+ s' N7 k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正确的思考方法,养成良好的思考模式。
大多数人的思考,都是遵循着习惯性的路径,按照惯常的模式,在「差不多」「大概吧」的时候就浅尝辄止。这样得出来的结果,注定只能是平庸的。

1 ~' d: C1 q/ f
甚至,为了偷懒,我们会直接复制别人的想法,把别人的结论、观点当成自己的,以节省自己动脑的成本。
这样的后果,就是你只能人云亦云 —— 你的思维都是由别人所影响和决定的,很难真正有自己独立的想法。
3 F2 A; R, \, P" J2 R$ P
那么,我们该如何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呢?
我归纳了几个常见的思考误区,不妨一起来看看。

- D0 e; ~. [$ x7 R8 R7 E% y4 m: s
1. 把资料搜集当作思考
我经常碰到这样的人:阅读量并不算少,但特别容易依赖于自己读到的内容、搜集到的资料。
他们的思维模式是:「某某书上是这样讲的,所以我要这样做」。
" B9 H. c5 E6 {: {. g
无论是后台还是训练营,都能看到这样的提问:
老师,某某书上讲了某某内容,但跟您讲的不一样/跟我感受到的不一样/跟其他书讲的不一样,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应该如何理解呢?

  m  ?- T; p6 k, a4 V, A
其实,他们大多都忽略了两点:

1 ~8 ]- u/ B/ m8 ~, D( X' \
1)书不一定是对的。
2)即使书是对的,也受限于众多变量,未必广泛、普遍适用。

2 M, A2 k# N5 H; d" w# j
展开来说:

; L" ]$ n. h) q  u8 |) r# T
每本书都有观点和立场。你所看到的,只是作者基于他的观点,用来自我证实的框架。说句不太好听的话:每一本书都有偏见,只是有的偏见不那么严重罢了。
不仅仅是书,任何一种载体的信息,比如课程、节目、文章,都是如此。
" h/ A0 R# G7 Z& S; ^5 e
如果你没有「以我为主」的思维,就很容易把这些偏见当作真相。
所以,我经常问:读了这么多的书,对于某个主题,你的理解和思维框架是什么?抛开任何一本书,不要告诉我「某某书上如何如何写道」「谁谁谁如何如何说」—— 我想知道的是你的看法。
1 n9 a0 o) Q, C4 g# h1 k9 M

7 e- ^5 {3 b: a" j3 ~' E
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
它的逻辑和原理是什么?
它分为什么,每一部分如何影响?
我们如何应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动?

, w( _$ n9 V. k8 p7 e) ]0 H
其实,无论你是阅读,还是听课,还是看文章,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一种搜集 —— 你所搜集起来的,也不过是资料而已,并不是知识。
什么才是知识?只有把这些资料,组织、整合起来,再从中进行归纳、解读、对比,得出你自己的观点和结论,这才是知识(Knowledge)。
, y* o" ?2 ?9 g9 g9 Q
知识一定是整体性的。它来源于基础的质料,但高于这些质料本身。
把这部分知识,再进行延伸、迁移、标准化,转移到新的问题、新的领域上,内化为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这就是「智慧」(Wisdom)。
* F8 u- v# D+ _3 V1 `
缺了这两点,读再多信息,搜集再多资料,也只是在进行数据的复制-粘贴而已。
7 Q! g, ~& z  C
2. 把分类和标签当作思考
$ ]8 z2 a+ X5 x! Z* f4 [5 `
回忆一下,在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听到这些话:
A:他的文章写得真好。
B:因为他是学文科的呀。
A:为什么你不太喜欢跟别人交流呢?
* c( e/ ~6 p7 q9 D; U
B:大概因为我的性格比较内向吧。
A:这家公司的成长比较慢。
B:没办法,因为他们是做传统快消行业的。
……

6 N: @6 R. _* U! B+ p9 G
标签和分类,本来是我们发明出来、用来辅助我们思考的工具,但很多时候,它们却成了我们「停止思考」的理由。
如同上面的例子。学文科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吗?文章写得好跟学文科一定有关联吗?不一定,也许有,也许没有,这个因人而异。
同样,内向是「不跟人交流」的原因吗?实际上,这只是把「我不喜欢跟人交流」重复了一遍。

  D3 |0 N- f  a  M
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思维惯性。我们总是喜欢给事物安一个原因,哪怕这个原因并不合理、不准确,也不会在意 ——只要给出一个原因,我们的大脑就会感受到「稳定性」,从而安心下来。
如何快速给问题安一个原因呢?很多人的做法就是,提取它的主要特征,从类别里面去寻找,试图对它进行归因。
但实际上呢?分类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 a  {- R4 v. p+ b5 L
一样事物被归到一个类别里面,是由于它呈现出来的某个特征,而这个特征的源头跟这个类别,很可能是毫无关系的。
这是一种因果颠倒的逻辑谬误。
举个例子:他的文章写得好,是由「读文科」造成的吗?未必。很可能是因为他从小喜欢阅读、写作,因此文章写得很好,所以才报了文科。

0 v+ t; ~4 t  I* H
这家公司成长慢,是由「传统快消行业属性」造成的吗?也未必。只是因为很多「传统快消公司」成长都比较慢,我们就建立了这么一种刻板印象和联结。
但「很多公司」能否直接推及到「这家公司」?当然也是不能的 —— 它成长慢完全有可能是因为别的原因。比如管理、战略、执行,诸如此类。
& M" u4 ^) A* _
但在这种思路之下,我们就很容易停止思考,把错误的原因当成结论。
所以,思考问题时,不要满足于「分类」。
分类永远不是原因,它会丢失大量信息,使得你的判断落入大众化、庸俗化的陷阱之中。
( D. q. u" s* z
3. 把启发式当作思考" h+ R/ d. w" a# s1 f, l
什么是启发式?就是构筑在我们大脑之中,由经验所组成的直觉模式。
它们更容易被我们所调用,能帮助我们节省认知成本,也能应对一些一般性的问题。
. a& K" m0 E6 D5 n! K2 M# ^8 l  y
但启发式结果,永远是粗糙的、直觉的、简单的,它只能得到「一般解」,往往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满意解」。
举个例子:
6 ]' a! J# t& n9 @
A:我最近变胖了,怎么办?
B:少吃、多运动。

" d5 s+ b' B' S, C- B6 H; b
这个说法一定是没错的,它符合我们的直觉和经验。但是,A变胖的原因一定是多吃、少运动吗?有没有可能是压力过大、精神焦虑、作息不规律,甚至是生病了?
同样,A摄入过多热量,一定是因为吃得多吗?有没有可能不是量的问题,而是饮食结构的问题?
6 `% s* r4 D) I
诸如此类。
你会发现,大多数时候,启发式的结果往往「没错」,但是「不够好」。
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 S! M9 ~# L" J+ R
产品销售不理想 —— 一定是销售人员不用心,KPI加倍。
最近阅读量跌了 —— 一定是推广没做起来,全都给我想办法涨粉。

- _* S. ?& P, U# q
最近总觉得疲劳、没精神 —— 一定是睡得不好,今晚早点休息,不要熬夜。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更好的方法是「算法式」。也就是避免先入为主,而是用一套思维模型和体系,全面地、逐一地去审视所有可能性,对每一种可能性进行溯源和追问,找到真正的根源。

8 i  m( ]$ T, }8 V% w" R; u
当我们满足于启发式时,往往就会忽略背后真正的原因。相反,去走一条更曲折、更迂回的道路。
它们或许也能解决问题,但通常不是最有效的,也未必能持久,因为真正的症结并没有被找到。

& @+ ?1 ^& ]+ ?8 ~
记住:当你在「直觉」处停下时,你往往也就远离了「本质」。
/ ~" R8 @) }1 I, }  B
4. 把一般性归纳当作思考
4 G8 f% w$ F0 F5 z: G: {) B; Y5 o
我写文章的时候,偶尔会看到这样的留言:
  • 这不就是xxxxx吗?
  • 这和xxxxx究竟有什么区别?
  • 这几点不是讲了同一个问题吗?
    1 I% o- g) N! B2 U. o
诸如此类。
这其实是一种偷懒的做法,我将其称为「一般性归纳」。
什么意思呢?它指的是:提取事物的主要特征,模糊掉细节和个性,试图将主要特征归纳、整合,放到自己熟悉的框架里面去理解。
它跟「分类和标签」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一样。
, h2 T4 M% U1 N) Q0 O. q! v1 B, _
用大家熟悉的话来说,就叫做:手里有一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学了一个概念,就倾向于用它来解释任何事物 —— 尽管很多时候,它们只是看起来相似罢了。

9 t7 M9 c" @5 @5 u4 l
比如:
学了「巨婴」,看到一切依恋、不成熟,都给他戴上一顶「巨婴」的帽子;
学了「防卫机制」,看到一切拒绝、封闭,都定性「你这就是防卫机制」;
学了「幸存者效应」,看到一切数据统计谬误,都用它来进行解释。
……
5 ~/ t" y3 |1 w8 J/ x! e4 O& M
最需要避免的是什么呢?就是你过度依赖于某个框架,用它来看待、思考别的事物,碰到任何一个新对象,都试图把它放到旧框架里面套用。
这就是把思考的权利交给了别人。

$ t5 ?! ^; F7 O9 r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极其常见。
举个例子:我带团队的时候,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份策划、文案,看起来似乎没问题,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换成其他一家公司,似乎也能完全成立。

" s$ d4 U; o& ]" T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他们在做策划、写文案的时候,只停留在「一般性归纳」的层面 —— 这个方案是投放在什么媒体的,目的是什么,期望结果是什么,受众是什么,等等。

3 K- _' z9 \$ z* _0 L
然后,去套「套路」和「公式」:要涨粉,就做一点激励;要打品牌,就搞一点噱头;要刷屏,就做一些互动……诸如此类。
他们考虑的,都是「相似」,很少真正去考虑「不同」和「独特」。
因此,这样的思考只能流于表面,很难真正击中问题的核心。

5 R5 o5 o' M: l. u+ @
那么,如何破除这些误区呢?

, y3 ^( f4 ~3 \2 q2 z
仔细分析它们,你会发现,这4个误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思考的过程当成了结果。
无论是资料搜集、分类,还是启发式、一般性归纳,它们的本质是什么?都是辅助我们思考的工具,而不是思考的结论。
% {+ n/ I  x* H
但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节省认知成本,就很容易在路上停下来,把过程当成结果,告诉自己「到这里就好了」。
这就是深度思考的大敌。
5 P7 s) r0 e4 i: L; R
下面分享几个建议,帮助你在思考的时候,用来规范和警醒自己。

8 w) `( d" @2 p9 k
1. 多问「为什么?」
  Y, F  s  @5 R9 ?& |- f: }
我们对「为什么」有一个天然的抵触:我们渴望稳定,渴望已知和可控,但追问「为什么」,就是在质疑和打破这种确定性。
但很多时候,我们所得到的原因,未必是真实的 —— 它往往只是因为我们急于得到一个原因。
所以,只有不断地向上追问、溯源,打破内心的排斥和抵触,才能真正抵达问题的核心。
7 k* c# u: G! F2 O3 I
2. 审问「还有吗?」
& k' a0 s5 O. f1 q3 e- t
让思考更全面,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断地问自己「还有吗?」
这非常难,因为它需要让思维不断转动,不断「无中生有」—— 但这个过程,也正是锻炼思考能力、不断打开思路的过程。
. y& q4 n2 n7 z, T, l9 N5 w
你可以用一些方式来辅助:模型,案例,现象……可以试着把这个问题跟其他概念、对象结合起来,不断尝试各种可能性,不断问自己「如果这样,会怎么样?」
重要的是,不要让思维停下。

8 ~( ~3 b2 U4 x& M. {
这样,才能拓展思考的边界,让你的思维更全面,也更容易理解事物的复杂性。

+ l! N3 ]. i) u( ~! X1 [
3. 质问「真的吗?」4 g+ }. k+ J/ a0 ], J. V7 {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来源于各种信息、经验和信念,它们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的基本框架。
所以,我们的思考过程,也是建立在这些框架之上,受到这些框架的束缚 —— 这决定了每个人的视野。
" l- f! y( x4 a: [  b
如何打破这种束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断追问「真的吗?」
尽可能从相反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正 - 反 - 合」的模型,不断去消解、解构自己的认知框架,减少偏见和盲区。
2 Z1 ~2 c1 F) K, z: c' D3 P9 z
这在思维方法论中,称为「零基准思考」。
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看到更大的世界。
L先生说

1 \% K8 `( n' T. L, [8 T2 f% y
9 }2 u( n# a! ]0 ^: z(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8-6-30 10:10:46 | 只看该作者
三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8-6-30 10:28:0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1-25 22:38 , Processed in 0.04996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