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civil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企、国企、私企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6-12-21 14:59:37 | 只看该作者
握手!!
我也是在今年六七月份离开了工作了六七年的外企,同样跳槽到目前的民企,虽然刚开始有些不适应,慢慢也就适应了民企的文化和节奏。
对于外企篇第五段的观点,不能同意更多,除却私人因素外,基本就是我下决心离开外企的根本原因。

外企规范的运营流程以及解决技术问题的态度对我而言不知道能否收益终身,但至少将影响我很长时间。外企的流程规范和职责明确对企业自身来说绝对是好事,是欧美企业先进管理理念的体现和成就,可是对员工而言,螺丝钉的命运必然的致命的,拖的越久就好比温水煮青蛙,等你四五十岁忽然觉醒却为时已晚,时间没法倒退。

话不能说死,毕竟这世界变化很快,说不定哪天我又回到外企那个环境里去。可是当前我只想在民企里抓住机会多磨炼磨炼,虽然很辛苦,环境也是这么多年经历的最差的,加班也家常便饭,可是,再不对自己残忍,当你人到中年时就业环境将对你很残忍。

居安要思危!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1 15:45:43 | 只看该作者
wydabl 发表于 2016-12-21 14:34
中法合资?或者是从开始就是抄法国直升机的全套?既然元帅你认识这么多所长,何不讲讲发动机那些零部件是 ...

是不是说别人发明了4个轱辘的汽车,我就不能造4个轱辘的,造了就是抄袭?
别人造出来飞机中间一根管,两边各一个大片儿,你就一定要造出中间一个大片儿,两边都是管儿?
结果导向,能造出来是第一步,能自己进一步改进,那是现在和未来的事情。
十年前你能想象如今日本手机品牌已经几乎绝迹于中国市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1 17:43:14 | 只看该作者
wydabl 发表于 2016-12-21 16:01
这种老生常谈的问题,以及说了半天不知所云的话还是不要多讲了当年看不到日本厂商绝迹于中国,同时也看到 ...

屏幕已经被中韩两国搞定了,你去北京看看京东方;镜头,浙江也有企业搞出来了

点评

我在外企待过,当然知道即便一个简单的改进,各种流程走下来可能要5、6年时间,何况有些之前没有搞过的大项目,但中二就抓着这个不放,其实也是浮躁的一种表现  发表于 2016-12-22 07:39
高端领域  发表于 2016-12-21 23:49
大侠,有些不必太较真,认真你就输了……很多好短领域的确在走等比例模仿、原理探究、小范围改进、尝试性创新。这可能要走几十年……  发表于 2016-12-21 23: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6-12-22 09:09:29 | 只看该作者
wydabl 发表于 2016-12-21 13:35
不代表造不出来,那倒是造个航空发动机出来?仙人一定有,藏在深山里,就是不出来,到死都不出来

一个 ...

呵呵,这年头还在用航空发动机来说事呢,就可以知道阁下根本就不关心国内制造业,你就只是出来装逼打击UP,刚开始的论点是TG能不能自己造,这里你又跟我扯差不差,相对于英美来说,咱的航空发动机不如他们,对于俄罗斯来说,差不多,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没有任何比较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6-12-22 09:15:35 | 只看该作者
wydabl 发表于 2016-12-22 09:05
一汽1953,本田1948年。莫非一汽不是普遍现象,而是特例,那元帅何不列举别的逆袭的领域来看看?
你既然在 ...

哥真心笑了,那高铁华为大疆腾讯阿里巴巴之类的被你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09:37: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iviling 于 2016-12-23 11:31 编辑
wydabl 发表于 2016-12-22 09:05
一汽1953,本田1948年。莫非一汽不是普遍现象,而是特例,那元帅何不列举别的逆袭的领域来看看?
你既然在 ...

外企的研发,通常需要一个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和战略规划专家组成的团队。
规划未来5~10年的某款产品,应该做到什么样子,确保5~10年后发布出来是世界最领先的。
然后写报告给公司高层,希望启动某项技术的研究,然后花两年左右时间进行技术可行性论证,有的公司叫做ATD(advanc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这时候走T milestone,就是预研的项目节点,一个个节点走下来,可能有细节上的增减,基本可以摸索清楚这个技术是不是可行。
T milestone走完流程,找高层海内外广泛开会讨论,审议通过,开始走正式的项目NPI(new product introduction)流程
也是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按流程走下来,从M0开始干到M3开始卖,中间有设计阶段,图纸发放加工阶段,测试验证阶段,评估阶段。
整个流程折腾下来,大概4、5年。记得比较清楚的两个例子,一个是09年就已经开始的一个项目,到12年评估,认为当时两种方案一种过于超前,暂时不发布,另一款直到14年底才在各种忙碌中彻底解决各项技术细节问题,投入市场开售。另一款设备则是从2008年开始研究,2015年初才开始上市。
国外大企业做大项目基本上都得经历这样的漫长流程,为什么最近几年手机反而中国商家比较抢眼,因为中国私企商家那种短平快思维,适合手机行业这种日新月异的短周期研发。而对于轴承、发动机之类,需要长期高额投入,砸很多钱不能立马听到响的领域,国内的民企多数都不愿意干,只能由国企去干,国企如果没有心气够高的领导在那,很容易成为“养老院”,研发长期止步不前。
就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1 18:58 , Processed in 0.04668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