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6-4-11 13:29:33
|
只看该作者
今年2月,一段由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拍摄的使用“陶”2反坦克导弹攻击俄制T-90主战坦克的视频出现在网络上。近日,这辆被击伤的T-90主战坦克的近照也展示在世人面前。通过视频和图片,笔者力图解读下现代战场上主战坦克生存能力的诸多方面,本期“讲武谈兵”首先聊聊主战坦克的主动防护系统。
1 y7 d0 V* M* o5 c5 [3 b$ D9 e& c- P) t6 J/ T" C X
7 v) Y: h4 G1 a/ M# @& |
1 N7 X, n: d, ^9 o" W9 H: Q$ Z近日重新在网络上现身的“21-4”号T-90A主战坦克,可以见到炮塔右侧的主动干扰仪和顶部的激光感应器损坏,说明弹着点在其附近,但主装甲安然无恙。
" Y4 k& I7 a- u. o# G1 X: U% T9 z
; E9 v/ c7 d \' Q3 t3 ~硬杀伤型是主流趋势
! t; F" J. R* M8 ]4 l- t7 A8 P& H, L9 k$ {% v$ k: c' {: x
3 Y3 k" M1 E/ |3 D* F0 Q
俄制T-90是世界上第一种将主动防护系统作为标准配置的第三代主战坦克。根据俄罗斯人的说法,T-90装备的“窗帘”-1主动防护系统可以使“陶”和“海尔法”等美军典型反坦克导弹的命中概率降低75%~80%。
; a/ d5 [: x3 Z4 m
) A* ^6 @0 t% m$ m/ w8 Q- r% k" j# X! Y$ M
6 u9 X- }! U5 A+ R* ~7 e但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这辆叙政府军的T-90主战坦克自始至终都处于静止状态,连炮塔都不曾转动,火炮防盾两侧的TSHUL-7红外干扰机也“瞎了眼”(这种红外干扰机工作时会发出非常显眼的红色可见光)。因此,面对来袭的“陶”2反坦克导弹,T-90主战坦克完全是一副“坐等狗带”的架势。好在关键时刻炮塔正面安装的“接触”-5爆炸反应装甲救了车内乘员一命,使其得以逃出生天。如果不是叙利亚反政府武装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这辆T-90主战坦克恐怕就成了他们的战利品了。
" Y1 L2 c1 m9 {6 r0 h ~5 C
- g; r5 y3 |1 {" U2 H) }( _) L& S% e6 X+ ] j% M# P$ B/ r- ?
8 c, J7 @" q2 j7 l6 V9 B武装分子使用的“陶”式反坦克导弹,从编号看是新一代的BGM-71E3-B“陶”2导弹。7 S1 r4 w" U) e! G0 g
- \# h& _; @0 T/ R4 \ |
( |' Z! P+ w+ ?: P那么问题来了,以往被军事专家们视为装甲战车“护身符”的主动防护系统真的可以让乘员们高枕无忧么?显然,在情况非常复杂的现代战场上,尤其是类似于叙利亚内战这种游击战中,主动防护系统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仍值得商榷。9 l$ K/ {- [4 i) }/ F5 Q
/ L: O( t4 ~# H2 o" D5 o0 T
! c: A; |! A* C: x4 j9 X, x按照防御手段的不同,主动防护系统可分为软杀伤型和硬杀伤型。软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利用烟幕弹、激光诱饵和红外干扰、水雾防护等手段,使来袭弹药误入歧途,偏离预定攻击目标,T-90主战坦克装备的“窗帘”-1就是此类主动防护系统的代表型号。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是在对方弹药击中我方坦克装甲车辆之前,发射杀伤性弹药(榴弹、火箭弹等)或其他类型的拦截器将其摧毁或偏离预定弹道,如俄罗斯“竞技场”和以色列“战利品”。# a9 q! e1 A! Y- g$ r' y! s
6 G* s* N4 t8 D( e2 U! Q
5 L. ?2 [! w8 ?# j$ F; d此外,还有一种主动防护系统同时集成了软杀伤型和硬杀伤型两种手段,被称为综合型主动防护系统,从去年俄罗斯阅兵式上首次亮相的T-14“阿玛塔”主战坦克上就能看得到。
9 s, q7 l% P* v) `3 }. G) U: \1 m2 e) h4 @3 f6 v( C% \! @
3 ~4 H3 Q0 P6 Z从目前各国主动防护系统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硬杀伤型能够直接摧毁来袭弹药,作战效率更高,因此已经成为主流趋势。相比之下,虽然软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也发展较早,但是型号要少得多。而综合型主动防护系统的系统组成更为庞大,软硬两种不同杀伤手段之间的配合使用也较为复杂,尚处于起步阶段。1 z2 O1 S: v7 z; h2 m- @- G! H
: H% S% R4 y0 K7 ?6 q; X" o) C. q5 J, { E5 T/ V; Q
9 i$ B, m' W l" B
致命缺陷:可能误伤己方步兵4 L/ K% d2 B# L& F- @9 X: |9 j# v
, x* o3 b3 ?1 j. {% S, @- @* x5 `# U9 P9 @
虽然主动防护系统被视为未来坦克装甲车辆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其自身并不是完美的,依然有着某些固有而无法克服的缺陷。
0 T% W5 {) R/ f% H" @7 |5 k8 o" _+ Y
p' j% e' ~( c7 Q7 F( g5 W, v从此次事件来看,T-90主战坦克被“陶”2反坦克导弹击中,“窗帘”-1主动防护系统的“罢工”无疑是首要因素。曾经有一种说法,称“窗帘”-1主动防护系统之所以未工作,是因为炮塔舱盖处于开启状态,这一点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不过,这个说法只是以讹传讹罢了。事实上,拥有这一设计特性的并不是“窗帘”-1,而是苏联时代就已研制成功并装备的世界上第一种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鸫”。“鸫”式主动防护系统采用炮塔固定角发射KAZ火箭弹并距离车体7米处引爆,由此产生大量高速破片的方式拦截来袭弹药。如果此时有任何人处于拦截范围之内,则瞬间就会被无数破片撕得粉碎。因此,为了保障乘员以及伴随步兵的安全,“鸫”式主动防护系统特别设置了一个安全开关,当有任何一个坦克舱盖打开时,将自动切断发射电路。而当坦克所有舱盖关闭后,也就等于给伴随步兵提了一个醒,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位置,躲在炮塔侧面和后部的安全区域内,以免误伤。
1 j4 O. s" K; \$ O! h. u1 Z; w
, h# L; Z1 v ?8 P
& v) a% z3 k! R" I4 ^% I* {2 `: P+ a" W! u0 G% Q2 H
BGM-71E“陶”2式反坦克导弹示意图。/ N2 h1 k9 \! ]( j: ^& W2 e
$ ^% O- Z+ Y( D& @+ P% M. N
. }( x8 v* h, b8 U8 E2 t# s, R9 C6 k P4 N2 ?( d% m1 B! \1 Y
从左到右依次是T-90A焊接炮塔、T-90铸造炮塔、T-80UK铸造炮塔的装甲模式。4 A. ^! i; F0 K8 s' G( n
' o# L$ S$ m* m$ v7 g
! B1 X7 @' J o+ @' p) a+ u4 m- \* A, {6 P4 D( w+ O
导弹命中点位置估计在炮塔正面反应装甲或炮塔顶部反应装甲处,最终未击穿主装甲。7 G! ^' h8 N/ U( h, L7 P
, t/ d4 D% S4 h$ ^! J5 a4 V, s% W
事实上,尽管软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只能干扰来袭弹药,而且只针对部分制导弹药,对于火箭弹等非制导弹药毫无效果,具有很大局限性,作战效能远不如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T-90的印度出口型T-90S就彻底舍弃了“窗帘”-1,转而将资金投入到更实用的炮塔防护和动力部分的提升)。但是,从伴随步兵的角度来讲,他们更愿意同装备软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的主战坦克作战,而非装备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的主战坦克。这其中就涉及到了前文提到的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的致命缺陷——有可能误伤友军。在战斗中,没有人会保证自己时刻都能处在己方主战坦克的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的安全区域内。尤其是对于俄罗斯“竞技场”这种覆盖范围270°、距车体20~30米,以及以色列“战利品”覆盖范围达到360°、距车体10~30米的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来说,几乎是伴随步兵的噩梦。/ Q9 X3 [ H1 `7 C6 A8 v# s: Y
# l. U; W: Q# u, y+ \
) y2 o; E( x# N F
从实战角度出发,在山地及城市战环境下,坦克装甲车辆十分依赖于己方步兵的协同作战。因为坦克装甲车辆自身受到观瞄系统的限制,对外界感知能力很有限。这时,伴随作战的己方步兵就等于坦克装甲车辆延伸出去的“眼睛”和“手臂”,担负指示目标和清除敌方反坦克步兵的使命。反过来,坦克装甲车辆凭借良好的防护力和强大的火力,可以为己方步兵提供防御掩护和火力支援。
* G* Z W! t$ D! q9 p+ q/ f: j5 T7 t& @( D: `0 e
% f8 R7 ]7 Y; M但是,随着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的出现,坦克装甲车辆周围50米内都会成为致命的杀伤区。己方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拦截弹引爆后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再加上敌方来袭弹药被引爆后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将使与坦克装甲车辆伴随作战的步兵面临重重危机。$ x3 i, T1 K- S/ x6 e+ j) M! s% S
& u; Y9 F) A- Y, x! i9 E& h3 y2 v. D! d1 L" v
& a& V% F+ n! `' P" Y$ g
叙利亚的恐怖分子大量使用“陶”式反坦克导弹。
+ P0 O8 h, I! y$ q
5 S3 B* j7 o+ T) z4 S# ?
- z, c9 S4 C, W" _ w6 M3 m更有甚者,如意大利“盾牌”这种采用双层拦截体系的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将会成为己方伴随步兵唯恐避之不及的梦魇。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很多主战坦克装备的爆炸反应装甲模块内都没有安装炸药。根据相关人士的说法,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就是俄军考虑到爆炸反应装甲模块一旦被敌方弹药引爆,将不可避免地伤及己方步兵。因此,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以色列,这两个目前在主动防护系统研发领域占有领先地位的国家都对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的装备使用持谨慎态度。以色列军方是在2006年黎以战争中坦克装甲车辆遭受重大损失后,才下决心为部分“梅卡瓦”4主战坦克装备“战利品”的。俄罗斯则要等到以T-14“阿玛塔”主战坦克为代表的新一代战车批量服役后,才会实现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的普及化。7 X3 h+ T% q. _" R7 d" G
z4 `- z1 w# m3 }4 V, ~' s& f1 K0 ]- J# `; T3 Q
6 Q% C/ X( n3 B+ W& J9 A
/ [6 @+ e- m2 @4 ]
: ?( p- V( D+ }) Z4 E( S( {* \/ N# h
光电传感器极易受损- [0 ]) e" k( j
- H' B% U# }% d+ H( l
+ y M' T* U. G# S此外,无论是硬杀伤型还是软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都存在光电传感器易损的问题。在此次事件中,“窗帘”-1主动防护系统的TSHUL-7红外干扰机之所以未启动,很有可能已经被事先埋伏好的反政府武装狙击手击毁了。 l) D$ z& b3 X5 a N
3 W+ X8 L$ Z) k) [3 H
. p) v- \$ A% u) N+ b5 z j, Y
从视频中“陶”2反坦克导弹发射到击中T-90的时间推算,反政府武装与坦克之间的距离应该为1000~1200米,正好处在12.7毫米反器材步枪的射程内。而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就装备有性能十分出色的中国产M99型12.7毫米反器材步枪(该枪是如何流入到叙境内的,不在本文讨论范围)。根据国内某军刊的报道,“在风速为4米/秒时,用M99对1000米处目标射击能命中半径为0.5米的圆;对1500米处目标能命中半径为2.5米的圆;射击2500米处的目标,能命中半径为5米的圆。”TSHUL-7红外干扰机的正面尺寸为280毫米×380毫米,如果采用多支M99集火射击的方式,还是有一定的概率能够将其击毁(事实上,在视频中可以看到T-90坦克乘员竟然把NSVT型12.7毫米遥控高射机枪作为狙击步枪与反政府武装对射)。对于T-90这种1995年就已经批量装备的“老式”坦克,在网络信息极其发达的今天,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不可能不知道炮塔正面两侧怪异的方盒子是做什么用的。在这辆T-90坦克的近照上,也能够发现炮塔右侧相对完好的TSHUL-7红外干扰机镜片上有疑似弹孔的痕迹。3 @2 R9 Y% K0 f+ j
: U6 l: F/ t, n
% a- `' @5 G, E5 W) [; [7 D5 N
# e; p) h3 X4 r4 ?# e9 K战斗中,这对亮着红眼睛的ОТШУ-1-7光电对抗器并没有工作。
! c* Q- h6 [) `, J1 y$ S7 W# z, ^
3 a% d7 B- n6 v3 T- O* W0 N% C! e7 V6 ? ~
除了“窗帘”-1,其他型号的主动防护系统也是将雷达和光电传感器安装在炮塔和车体比较显眼或较高的位置。更为极端者,如“竞技场”和“竞技场”-E的毫米波雷达就安装在较高的支架上。这一设计虽然获得了很大的探测范围、大大减小了盲区,但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毫米波雷达这一精密设备被流弹、破片或敌方直射火力毁伤的危险。以色列“战利品”和“铁拳”则是采用4面雷达天线分开布置的方式,如果敌方了解其系统组成,只要利用中口径狙击步枪或大口径反器材步枪将雷达天线击毁,整个系统就会形成盲区甚至瘫痪。* G/ ?9 N7 `% G
5 F7 D3 g5 w, l8 H. r: a1 L
5 W& r- U. ?/ L! A; b
3 d" n% V) ~* D b2 t1 E
中国96坦克& j& o! j& T; `
, K6 j$ }' ]; ` e
; ^4 T4 e% Y! ~0 n9 \( ?综合型主动防护引领未来?; Q) i/ i5 o+ d+ |. ~6 |# d0 _- m
$ n7 h) @, R. O
- k) C2 t7 r" K; L' b5 e从未来发展来看,软硬结合的综合型主动防护系统要比单纯的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作战效能更高。
0 {9 ~7 U4 e( r C' G- s- s/ y1 y( d3 m, c/ U
+ w( R, g6 t! n- J$ C
首先,在某些不利于使用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的作战环境下,可以开启软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
* F, n' _/ E4 `: a0 N( [3 S% C9 |, Q; ] K4 ^, }0 ^
0 o, e$ o1 N' ~9 ~其次,可以在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中集成敌我识别装置,在己方步兵身上配备应答机,这样,当己方步兵处于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的杀伤范围之内时,系统可以暂时关闭拦截功能,从而保证友军安全。6 {2 x, b4 r7 W5 H
$ g9 H, m$ O; j- v% s, {& V& P# ?0 W5 X% l
再者,目前大多数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都只是作为坦克装甲车辆的附加防御部分,受到坦克装甲车辆原始设计的影响,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有时并不能完全发挥其作战潜力。因此,未来新一代硬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应当从坦克装甲车辆的最初方案开始,就融入到整体设计中。
; I2 M) ~0 J- k E& T4 D$ i$ o- t( |" Q
$ s( }. ]1 G1 [- D' Y2 w
最后,针对无法拦截高速弹药、存在天顶盲区和拦截弹数量少等问题,可以通过引入“金属风暴”技术来加以解决。
6 f, e* F. j; _, m+ U
8 F/ c1 Y% x& @
: T/ Y- l* `# z- G% H" e反观自身,我国在主动防护系统的研发方面起步不算晚,至少ZTZ-99主战坦克就是继T-90之后第二种将主动防护系统作为标配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只不过ZTZ-99主战坦克所配备的激光压制系统属于比较另类的软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在全世界范围来讲也是十分独特且神秘的。到ZTZ-99A主战坦克公开亮相时,国产激光压制系统发展到了第二代,其外形尺寸有所减小,性能很可能也有大幅提升。但是除了ZTZ-99系列,我国尚无第二种现役主战坦克装备主动防护系统。
. M* e4 X0 V% ~+ Y$ X
4 p. e0 w; l1 `) D3 A/ d6 o: z2 X" p( T" l
反倒是用于外贸出口的VT-4主战坦克赶上了时髦,不仅装备有12.7毫米机枪遥控武器站,还配备有相对简易的以烟雾弹为主要干扰手段的软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从而以较高的性价比竞争国际军火市场。& w5 V' ~% E1 A
3 Y T) V* ^% E2 \* v7 x# M
! h3 `0 j( D% `0 q! D) f
事实上,当初中国军工研发单位在研制改进型96主战坦克时,曾经一度将类似于“窗帘”-1的软杀伤型主动防护系统作为备选设备之一。可惜的是,限于成本以及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最终批量装备的96A主战坦克并没有装备主动防护系统。
7 l4 v# Q; v$ C2 z
+ J$ ~- h6 `+ c0 j* ]* m, r
! b5 U: o; c8 B7 j$ x未来中国的新型主战坦克是否会像俄罗斯T-14“阿玛塔”那样装备如此奢侈的综合型主动防护系统,让我们拭目以待。
# t1 G1 j- ?+ X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