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智能医疗器械可以大致分为数据服务产品和智能机械产品,两类产品切入角度不同,最终都指向为健康服务。( j/ C/ j( {7 `" S3 x$ P- {! }- D$ I2 T
咨询公司埃森哲今年4月份曾发布报告称,在老年人当中,希望获得互联网医疗健康工具以便于在家也能够获得医疗服务的需求的比例达到了67%。 差不多70%的老年人认为科技对管理他们的健康十分重要,而这些认为科技“非常重要”的老年人当中,75%的人会监测自己的体重,50%的人监测他们的胆固醇情况,41%的人会追踪身体活动的各项数据。0 i! y* e. x/ u/ O/ d, ~# @# P7 N& N
在数据服务产品中同样可以细分: 一、数据显示类产品。这类产品只做数据呈现,例如众多手环和苹果的Apple watch。
. \! x6 G i: Y0 Q8 n+ u8 B, J' \* |! i0 v1 p$ i4 R# ]0 k- h
这类产品的逻辑其实很奇怪,应用的场景往往是用户看到了数据,而不知道该干什么。
$ O3 E% Z) I5 P* Q% M) {) o9 v) V5 H' s+ X: K# a
与穿戴类产品不同的是,这些数据不管是否准确,都反映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很多用户如果只看到一个异常的数据而没有相关的医疗建议跟进,则会给情绪带来波动,从而再次反馈在监测设备上。! _9 k4 X- s1 p' `" H1 E
6 _2 B8 i6 o$ n2 G" {3 m& c# n7 ?# I4 a
而且在临床上,低成本,高效能的心电图已经取代了脉搏成为了检测心肺功能的基本手段,所以这类智能手表和手环的服务对象进一步收窄。 }' z# r' j* w
二、智能升级类产品。相关产品有糖护士手机血糖仪,久安医疗和小米联合推出的ihealth血压计,康康血压计,腾讯的糖大夫智能血糖仪等。
$ N+ p# [6 ?6 p5 H5 S 这类产品的模式是将传统的血糖仪、血压计、体重秤、心电仪等等进行智能化改造,加入蓝牙或者无线模块,连接手机APP提供服药、饮食和运动建议等家庭护理服务。
/ ~8 j% p; T3 M% G1 U3 U) {* p
; J7 E, {/ P2 T2 l 这类产品面向的是心血管疾病、慢性病、妊娠期妇女、糖尿病等患者,需要长期对自身疾病监测护理。例如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一个月做一次连续动态测量,而医院的预约、挂号、排队等都是困扰,像康康血压计这样的产品抓住的就是便携和贴身需要。( _8 l" }/ w, u2 Y/ {/ m
6 x# A8 `) g- s' P+ R 毕竟互联网擅长的就是性价比和人性化的体验,动辄万元的血压测量设备买不起,一部能够随时检测血压的小硬件和一份简洁明了的数据报表总是用户喜闻乐见的。$ }2 S% A& Q; e: Z- R
1 W9 V: u2 H; _, H2 Q- F
而像腾讯的智能血糖仪还可以通过绑定微信,让子女查看父母的血糖指标,做到预警、亲情提醒等功能。- [7 l# c1 M: |" V+ h
, n. X( k: |% m5 B {
传统生理指标的监测本身就有固定的市场,智能化改造之后,更多的是借助数据在设备本身、手机、医院、云端等各个入口的交流和呈现,为疾病分析、诊断和预警提供依据。
0 i4 ^& g2 V$ v* q梦想是好的,但是与当地的医疗资源如何对接,显然是个浩繁的工程,O2O的资本泡沫不是轻易能吹得起来的。
6 T! d! U) @% T8 X: M 2 } G+ Q' r& ]+ M1 w/ F
, P- I3 {# b% ?7 P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