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无论是中国机床产业还是中国制造业都处在一个时间窗口,既是一个结束,又在期待开始;既是个敏感和关键的时间点,也是个总结过去思考未来的契机。
# |, G3 ?) L. R% N- y 这个时间窗口有着许多标志性事件,例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即将执行完毕,国家推出“十三五”规划之时;“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展开下一轮“走出去”宏伟蓝图,亚投行顺利建成为亚洲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支持之时;国务院高调推出《中国制造2025》 战略,智能制造成为下一轮政策导向的风口产业之时;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之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宏观 经济运行正在持续降速的过程中接受考验之时。上述一系列重要机遇和挑战的时间点,形成了当今中国机床工业转型升级、探索由大变强的时代背景,这时候的观察 与判断将直接影响未来道路的选择和产业的命运,而此时也正是思想活跃、议论风生、见仁见智的一个特殊时期。
6 s S; q2 j+ F- g$ h+ D+ D1 l& v 为此,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传媒部记者对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惠仁先生进行了专访,请他对当今中国机床工业的现实境遇和矛盾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 G' X" ^! P( ?
第一:形势判断
1 F) D5 ?+ u) P. Q: F- G 传媒部记者:中国经济增速从2011年下半年起告别过去近10年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回落到年增长率7%左右,宏观上呈现出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在此期间,国内机床工具市场需求总量经历了一个持续的跌落过程,行业遇到了许多困难,具体情况和形势如何?' ~- q: L) `$ l b7 u0 q
陈惠仁:就行业整体而言,我国机床工具制造业的下行始于2011年下半年,至今已经整整持续了4年时间。行业下行的直接原因是国内机床消费市场发生了显著且持续的变化,而市场变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需求总量的明显减少,另一方面则是需求结构的显著升级。; J! q) G" Y+ `+ \$ m
据协会统计数据,与开始下行的2011年相比,2014年国内机床市场消费总额下降了18.6%。 必须指出,市场需求总量的下降是结构性的,即低档通用型产品的需求下降最为突出,属于大幅下降,甚至称为“断崖式”下跌也不为过。而这一类产品的市场恰恰 是我国机床产业过去赖以实现高速增长的主要依托。我们在这一市场领域长期占据绝对主导的市场份额,因此该类市场需求的大幅下降,给大部分国内机床工具制造 企业带来极大的冲击。因此4年来,行业企业一直承受着巨大的下行压力,并且从目前情况看,这种下行压力还在进一步加大。5 \8 j1 N/ X }7 s1 ?* X3 O" b% H
根据协会重点联系网络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金属加工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6.3%,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4%,机床产量同比下降15.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9.9%,其中金切机床领域的利润总额更是同比下降了207.1%。今年上半年,全行业亏损企业已占四成(39.4%),其中金切机床领域企业亏损面已接近一半(48.6%)。由此可见,上半年除出口指标(同比增长2.3%)外,全部呈下降走势。在持续下行的压力下,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少数企业已处于半停产甚至停产状态。
( ?* Q8 n9 s) D! D! v- j 同时必须指出: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经营困难,不能代表行业现状的全貌。要全面准确地判断行业形势,必须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观察和分析,在刚刚结束的协会理事长工作会议上,我代表协会对行业现状提出了四点基本判断,并对今明两年的行业走势做出了四点基本估计。
' b1 g8 W+ H, x9 ^! K 对现状的基本判断是,
' @2 K3 ~2 u3 e8 m第一:行业主体仍然处于下行区间,并且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 [. }2 I) X% m9 H) Q* l4 ~+ h! P9 w第二:需求总量明显减少、需求结构显著升级的市场变化基本特征日益明显;5 S) D' Y, V$ U; c: a
第三:多方面的行业结构分化开始显现;, H7 o: C/ R s& c
第四:行业转型调整过程中呈现积极变化。5 C, n' d# F4 M: a4 ~, }
对今明两年的基本估计是,3 k% v1 n- q# N0 m+ U- E
第一,中国机床市场偏向消费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将更加明显;9 R+ @/ Q$ B3 I" ~' g3 Y+ c, x' W
第二,行业运行还将承受更大的下行压力;
) d" g9 s, `* h* V g" J第三,市场格局、企业竞争的结构性分化将进一步显现;0 B% }& E* z; p! t X) A1 k/ P
第四,政府和企业的积极作为将有效对冲下行压力。; U, y* i# `9 n/ ~
传媒部记者:在经历了10年高速增长之后,机床行业陷入了4年持续下滑的逆境。按理说还是处在能够接受的上下波动区间,但我们很多人已经觉得受不了,没有思想准备,所以大家很关注底在哪儿。因为触底会回升,情况不会更坏。但这毕竟是感性的表达和反应,那么导致这些困难甚至危机的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 Z) d. }, u% A8 l
陈惠仁:我们对当前困难形势的认识应该保持理性客观。用“危机”一词来形容有点儿过,叫调整更合适。因为这是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一个必然的阶段,从长期角度看问题,调整是正常的,甚至是必须的。历史发展的逻辑不会是一条直线,经济增长也是上下波动式的。
7 Q! q4 s% Q, f0 e' |3 W4 F' x& ? 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床工具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机床行业不可能有我们行业这么多数量的机床厂家。以日本为例,和二三十年前相比, 日本机床厂的数量减少了一半。按照这个发展趋势,中国机床企业在结构调整中将经历一轮严苛的优胜劣汰。事实上,这一调整正在随着形势变化而展开。
8 s' C) @7 n( ]$ O6 H 正如调整之初2011年10月, 我们在机床协会常务理事扩大会上做出的判断:行业已经开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预计到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企业的分化和重组。无论从历史的角 度,还是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样一个淘汰的过程是迟早要经历的,绕不过去,也不会舒舒服服就实现。而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就是一种外在推动力,在其作用下行业 结构进行深度的调整。
- j5 D0 H5 V" ^: r3 O+ u% K9 S* V 调整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有许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表面上看是需求严重不足,实际上还是低端过剩和高端不足的结构性矛盾难以解决,是国内市场需求结构的快速升级与机床行业不能适应和满足这种需求的矛盾。现在看这个结构性问题,依然是主要矛盾。. y1 r/ d* e! l1 v: W" Q
造成结构性缺陷的原因,一是过去多年来,尤其是最近10年 来,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追求以量的扩张为优先。这样一个大的经济环境对我们行业的影响很大,单纯追求量,而忽视了质的发展。二是机床企业多年来的战略趋同 现象,造成了企业无论大小轻重,几乎都是以“做大做强”为战略追求,战略趋同带来的后果就是低端产品的同质化竞争。三是多年来制造业的发展生态存在不健康 因素,突出特征就是浮躁,静不下去,稳不下来,风风火火,祈望一日暴富。例如看到重型机床好卖,就一窝蜂去搞重型,弄得重型机床很快就严重过剩。
/ \- s- S3 c* R3 @. b; i& P# t 第二:问题分析
2 E3 Q7 j& Y7 T: x% \% D8 Q 传媒部记者:中国机床行业确实一次次咽下了结构性缺陷的苦果,现在外部经济环境也在倒逼我们调整升级。其实“高端失守,低端混战”之痛早已是行业痼疾,大家不是没有认识,也不是没有努力,但为何且败且战,又且战且败呢?7 a9 _0 j% r! }+ g. D
陈惠仁:正如2011年底我们在协会常务理事扩大会上指出的,“不可否认,市场环境的显著变化是导致目前行业面临困难局面的直接原因,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行业过去10余年的高速发展进程中,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大环境的驱动和裹挟,以及行业发展阶段性的限制,发展方式转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对于规模增长的巨大成就而言,结构调整则明显滞后。这是不容回避的又一重要原因,也可以说是更具根本性的原因。
2 j2 C( b6 n3 r' e6 j5 d$ b( N6 x( Y 4年之后的现实境况,起码从两个方面印证了当时的判断。一个方面是外部环境的结构性失衡愈加严重,由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宏观经济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 经济资源的脱实向虚,经济体征的实冷虚热。另一个方面是许多企业受累于前期规模扩张过猛,产能过剩,效益下滑更甚,显然是结构调整滞后带来的恶果。4 z' |" Q% E- a0 q. `5 t1 \
可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企业结构调整升级,是根本性的问题。而前者具有外部的、客观的属性,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后者则具有内部的、主观的属性,是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而改变的。这正是行业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所在。; p3 q' k" v/ ~; w
; K0 f& }! J: c* a. R8 t/ p 传媒部记者:如今我们深陷困局,调整升级已成华山一条路,怎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呢?! j7 p6 {+ j1 c: a. n; F: q
陈惠仁: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已经到了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是否能在这轮严酷的调整中走出来,关键取决于企业资源的投向。企业资源投向取决于企业家,而首要的是企业家对问题和出路的认识。现围绕这一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0 J7 D# O1 @. e9 C6 b3 q9 j (1)关于硬问题和软问题。技术设备、营销手段、竞争条件、优秀人才等等,算是硬问题,花钱是可以解决的;而企业制度、文化、机制、氛围,是软问题,靠花钱解决不了。可见,软问题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起来需要时间和精力。所以,解决软问题是硬任务。" P: C2 y( s! m/ k
(2)关于同质化和差异化。通 常我们认为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的升级,就是解决生存发展的路径,其实关键问题并不止于此。比较起低端化来,同质化才是我们与国际先进更本质的差距。因为 低端产品也能够依仗差异化获得生存空间,而差异化生存才是健康的产业生态。即使做高端产品,也要避免一哄而上、盲目跟风。
+ _' g9 P7 j6 q1 l! p7 z- |- }! F (3)关于广度与深度。千山万水、千家万户的市场策略,是在广度上做文章。而个性化订制、为用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等,是在市场深度上下功夫。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在面上适当收缩,因为仅仅有广度无助于企业的升级,还是在走量的扩张的老路。
R$ Y4 F, D$ M* h7 H h2 F% ]% X- d2 L (4)颠覆性创新和持续性改善。事 实上,颠覆性创新是百年难遇的高级别创新,而相对于颠覆性创新,对于制造业这样一个需要扎实基本功的行业,持续性改善也许更行之有效。一些欧洲、日本制造 业的百年老企业都在谈改善、积累,积小胜而大胜的持续性改善正是这些优秀制造企业的灵魂。而我们常说弯道超车,喜欢毕其功于一役,喜欢“颠覆”,结果是做 了许多夹生饭,欲速则不达。
* Y0 h6 ]. L( w% B z1 D (5)从“能做”到“做好”。做高端产品,一是要能做;二是要做好。“能做”固然重要,而“做好”尤其不易,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做好”环节上。而不是熊瞎子掰苞米,满足于显示科研成果,便不再向“做好”努力了。9 Q+ j6 b4 M5 l. k2 K
第三:政策探究
! b# h" i7 x+ G% E8 M8 @ ) U0 H2 ~5 m6 \( T, i4 L
传媒部记者:在探讨了行业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与成因,以及内部变革所需厘清的认识问题后,还想就产业政策听听您的看法。
# W7 _* d7 H$ w$ f+ B- k 陈惠仁:关 于机床工业的产业政策值得讨论。尽管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多年来各级政府都对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时至今日,我国数控 机床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综合差距,尤其是在高档产品和核心技术方面差距巨大,国家许多重点产业领域所需的高档机床装备还严重依赖进口。形成这种被 动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产业自身继续做出全面的努力,但是国家产业政策思路的适当调整也是十分必要的。
$ a4 E3 T- R* Z4 U% }, N 众所周知,在我国,数控机床产业早已是一个充分竞争性产业,数控机床市场也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甚至对许多高档产品的进口还给予了减免税收的政策优惠。必 须承认,上述政策环境对于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开拓视野、扩大交流、主动融入全球产业合作和竞争,并在合作与竞争中发展进步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同时也 产生了相当程度的负面效果,其中最突出的是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国产高档数控机床产品的进步和发展。
2 E1 w, K8 U5 b9 M: ]; K 除了少数企业的少数品种,目前我们在高档产品和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仍然差距巨大,因此无法与国外强手在充分市场化的环境下同台竞争,在国外强手的巨大优势面前,我们在自家的市场上几乎被压得抬不起头来。
' I6 c1 G# s: A) D9 g1 z- d 因此,我们认为,在高档产品和核心技术领域,当前阶段还不适宜采取完全市场化的政策方针,国家应给予适当的产业保护,以减缓国产高档产品和核心技术的市场压力,使其在适当的保护中逐步形成参与充分市场化竞争的能力。
. S. k" C. z, V( R4 d- } 同时我们还认为,以往国家政策多着眼于财政补贴手段,而西方发达国家更长于采取税收手段提供支持。在这方面,我国政府有必要考虑适当借鉴。目前,协会正在编制《中国机床工具2020》规划,主要目的一是为企业制定“十三五”规划提供参考;二是向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点建议。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建议采取相应的降低增值税等鼓励政策。! J3 G8 x2 B0 [7 i% {- P' [
) h& x" v7 ]6 O( p5 H- g* N( Y8 U6 M5 j# u
& N& ^2 E' _7 j [9 f$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