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底爆发的俄乌冲突已过百天,就目前形势来看,欧洲反倒成了其中的“冤大头”。由于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天然气锐减,这场冲突给欧洲带来了严峻的能源危机。
5月以来,德国一年期电力远期基准合约价格为平均每兆瓦时222欧元,接近有史以来最高月度水平,高于去年12月创下的每兆瓦时207欧元的纪录,但在2021年之前,同一基准合约的最高平均价格是2008年7月的83欧元。
不仅如此,根据海外媒体报道,德国副总理哈贝克强调称,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德国公民应该“尽可能的少洗澡”,如果一定要洗澡,那么最好只清洗4个“重要部位”--臀部、腋窝、腹股沟和脚部,其他的身体部位是否清洗并不重要,这样还能保证皮肤健康。
现今全球能源贸易形势并不明朗,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各种不确定性,考虑到中国能源安全、储能应用和碳中和目标,中国进行新能源方面的战略布局刻不容缓。
在一众清洁能源中,由于氢能源转化率高达85%,且排放产物是水,达到了零碳排放的需求,因此今年3月,我国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那么有了国家背书的氢能产业链,究竟有哪些新机会?
我国在氢能源上游占发展先机
2020年《巴黎协定》五周年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为了实现“碳中和”的宏伟愿景,近年来制氢产业基础设施发展十分迅速。据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透漏,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氢气产能约为4000万吨/年,产量约为3300万吨/年。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那么现阶段我国氢能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据中国煤炭网报道,我国大部分氢能来源还是以煤炭和天然气为主,通过工业副产配套制氢。
我国西北地区煤矿储存量丰富,同时光伏发电机和风力发电机在全国装机容量中排在前列,因此西北地区极具制氢优势。
有国家政策扶持、有适合制氢的自然条件和设备,央企国企纷纷下场,在制氢产业各显神通。那么,他们研发的绿色制氢项目有哪些呢?
光伏制氢:2021年11月30日,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在新疆库车正式启动建设,预计投产后年产绿氢可达2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此外,中石化计划日后在全国建立7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用来进一步降低制氢成本。
电解水制氢:2022年4月22日,中国石油“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输氢管道工程开工,建成后将为“玉门油田160兆瓦光伏制氢示范项目”顺利建设奠定基础。此项目预计建设160兆瓦光伏电站和 7000吨电解水制氢生产线,将于2023年全面建成投运,平均发电量达2.78亿千瓦时,生产绿氢7000吨。
E-Gas煤制氢:我国海域管辖面积共计299.7万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且海水制氢原料成本低、品质更高。截止2022年5月7日,中国海油所有的我国首套E-Gas煤制氢联合装置,已连续运行超270天,累计生产 氢气超5.5万吨。E-Gas技术具有碳转化率高、排放低、热利用效率高、耗氧少等特点,与传统天然气制氢工艺相比,可以降低成本20%~25%。 目前全球仅有两套装置运行,中海炼化为全球E-Gas煤制氢技术可靠运行提供了一套成熟的“中国解决方案”。
大型电解制氢:2021年11月26日,中国华能主导研制的世界单槽产能最大碱性制氢水电解槽在苏州下线,每小时可制氢1300标准立方米,这也是世界上首套实现这一规模及每平方米6000安培电流密度性能的商业化碱性制氢水电解槽。
新技术的研发,有望突破最低制氢成本。煤炭和天然气工业副产制氢之所以现阶段使用最多,是因为当前条件下煤制氢成本最低,8元/kgH2,其中燃料成本占比15%-20%,但煤炭和天然气终归不是绿色能源,实现绿色制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央企和国企在制氢产业花费大力下场,侧面证实了氢能源产业链的重要性和国家对其重视程度。
中游技术发展暗藏新机遇
氢能源产业链中游集中在储氢、氢运输和加氢三项。
其中,储氢和氢运输分为固态储氢输氢、液态储氢输氢和气态储氢输氢,但目前,储氢输氢的技术尚处于示范阶段。
由于氢气属于I类危险品(非燃料),对于运输要求较高,我国研制起步较晚,因此储氢瓶市场所用碳纤维大多由国外制造商提供。其中,日韩企业的供应占据我国储氢瓶用碳纤维超70%的市场份额,主要包括日本东丽、日本东邦、日本三菱丽阳等。值得欣慰的是,近两年中集安瑞科、京城股份、恒神股份、南钢股份等国内碳纤维企业的产品开始逐渐进入高压储氢气瓶市场,开启储氢瓶产业链碳纤维材料国产化的进程。
中集安瑞科表示,计划设立年产能约10万个储氢瓶的生产线,生产包括III型35MPa和国际领先的IV型70MPa储氢瓶,布局中国及东南亚快速增长的高压氢气储运市场。
京城股份将进一步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IV型储氢瓶,该产品与同规格III型瓶相比,重量可降低约30%,质量储氢密度更高,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了轻量化车载供氢系统新选择。
目前为止,管道运输仍然是大规模、远距离输氢的主要方式,欧美管道输氢相比我国较为常见,目前美国已有2500公里的输氢管道,欧洲已有1598公里的输氢管道,我国则仅有100公里的输氢管道,输氢之路任重道远。
因为技术不够成熟,远距离输氢依然面临高昂的成本问题。Argonne国家实验室研究表明,氢气管道的成本大约为30~140万美元/英里,是天然气管道网络成本的1.5倍;最大的液氢运输车辆一次仅能运送3.6吨氢气,是汽油运输车辆承载量的十分之一。
由此可见,储氢输氢想要大规模应用,需要成熟先进的技术支持。
氢能源正在步入日常生活
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计,现阶段氢能源占能源使用的比例仅为1%,但到2050年,氢能将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10%,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元,市场极大。
氢能源应用有二,工业使用和民用,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60年工业领域用氢仍将占主导地位,约为7794万吨,占氢总需求量的60%。虽然目前民用氢能源占比微乎其微,但至2060年即将有40%的市场等待开发,庞大的市场规模下隐藏着不小机遇。
民用氢能源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方面,尤其是轮船运输和新能源汽车。
目前,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占据主流市场,但随着电动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电池荒”或成长期现象。美国银行在一份报告中预计,2025年、2030年、2040年,全球电动汽车渗透率将分别提高至23%、40%和67%,而根据模型推算,动力电池供应或于2025-2026年“售罄”,届时各电池厂产能利用率都将超过85%;2026~2030年间,“电池荒”将进一步加剧。
而氢能源汽车,或许将成为“行业救星”。从2021年全球各国氢能车销量来看,韩国、美国、日本销量分别为8498辆、3341辆和2464 辆,位居前三,分别占比52%、20%和15%,而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处于起步阶段,新增销量仅为1894辆。
北京冬奥会期间,奥组委一共筹措了各类车辆4090辆,其中小客车全部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这是冬奥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主运力。据工信部于2021年初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计,202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左右。
氢能源汽车想要大规模投入使用,加氢站的普及建设需要早早提上议程。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曾透露,中国已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50座,约占全球数量的40%,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截止2021年6月,广东省已运营、已建成、在建及拟建的加氢站共61座,排名全国第一;截止2020年,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分布在17个省份,广东省接入氢燃料电池汽车2415辆,依然排在第一位。总和来看,广东省无论是加氢站的建设和规划,还是氢燃料电池车的布局发展,都在国内氢能源下游建设上较为领先。
氢能源产业龙头企业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在做客央视财经节目《财访》时表示,美锦已经投入运营的加氢站有8座,十四五期间,美锦能源规划在全国各地建设300座以上加氢站,打造油氢气电混合站。
对于氢能源产业链投资潜力如何,各金融机构给出了自己的预测。
中信证券指出,氢能行业政策体系已逐步完善,将有助于激励规模化、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提振产业长期预期,2022年行业发展有望按下快进键;光大证券认为,加氢站有望在2050年达到千亿级市场规模,发展空间巨大。
这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对于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说,国产替代将带来更大的市场机会,氢能源相关企业的价值有望得到市场更多的关注。
目前氢能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准备期,近年来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存在能源资源禀赋不足、开发成本高、运输成本大、副产氢气资源少等先天不足,可以说机会与风险并存。
前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