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标题: 不同知识基础和人生经历的人很难相互理解~~~ [打印本页]

作者: loveskycc    时间: 2018-5-30 16:35
标题: 不同知识基础和人生经历的人很难相互理解~~~
      这个题目写出来,感觉好像是谈找对象,实际上企业里工作中也一样,相互理解才能明白对方有能力做什么,继而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最开始我根本没有想到这些问题,可能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触过这类生产关系,而且毕竟算是厂里生产一线的旁观者,很多东西也不会有太深体会,直到刚才发生的小事,我才领悟了这个道理。% M3 O% s2 r9 Y- X/ S* a' b

, w" R4 X' e% p, C& u     因为考虑到钻模的工作又是工件又是模具实在太重,可能以后也不会有年轻人愿意做,厂里把台钻的工艺准备慢慢全放到钻攻机上,老板买设备的时候就犹豫过,一来担心效率二来担心没人会用,但是看过别的厂用效果不错,小老板说很简单的就是按按按钮,老师傅们一想既然他说简单,应该也没什么毕竟小老板虽然高学历但总归不是干机械的,前面来了两台今天早上交付另外两台厂家的调试人员就给大家上了半天多培训课,老板特意安排了几个大师傅和台钻操作员一起跟着学,一上午下来,从对刀到简单编程模态指令一股脑全部讲了一遍,看大家的眼神就知道是一脸懵的,然后调试员着重又讲了两遍分中和对刀,至少保证大家有程序后可以操作,结果除了小老板好像懂了,甚至包括中专毕业在厂里6、7年的一个老板亲戚都还是没搞明白,中午吃饭的时候老板问,大家都说不是很明白还要再学学,小老板多了句嘴“这个系统挺简单的,就是钻头贴到工件面上按对刀键就可以了,只是要把切削参数和合适的钻头尝试出来”,老板脸一下拉下来瞪了他一眼“哪有你想得那么简单,是你觉得容易”,我写这个帖子的时候,小老板还带着大叔大妈在那里按按钮。
( C7 s; @+ H: X' y6 g* O0 v; {+ y# Y2 t3 k7 b2 N2 I% n4 t
     其实常常听到有人说“低姿态”这个词,我现在真的感觉“低姿态”并不是说让你舔着脸迎合别人,而是要站到对方的层次去想问题,在你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可能对于有些人比登天还难~~~这个时候如果把握不好尺度,真的容易伤人的心,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有些人那样的资源和运气可以培养自己的学习素质的~~~如果这方面想不通,很容易企业人员间出现隔阂,因为确实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个人觉得理所当然的好像不太符合现实,同时也给企业提出了思考,真的让哈佛耶鲁北大清华的人来直接管理领导一群小学没毕业的大叔大妈,就一定比工厂里土生土长培养出来的“工头”更合适吗?从来没有过苦力般人生经历的人真的能够了解大家吗) K7 U  k/ W, Z: O9 H

7 V9 M0 q' o7 P: Q6 R2 g( q- K" L( P& v" \; R

作者: 晓昀    时间: 2018-5-30 16:47
工作中的合作与配合也是一样的道理。有些人合作起来就是非常轻松,而且非常默契。你的意思表达完了,他也没说多少话,等你看他的工作结果时,真的感叹如此默契,正是你想要的结果;有些人就是交流,沟通费劲,合作就更别提有多别扭就有多别扭,还不好一起说,他的工作结果,压根跟你要求的意思差太远。: s+ a- j' C# d& k: R

7 j$ u2 w9 q. o1 S5 i! `工作,生活都是一样的道理。
作者: 195529647    时间: 2018-5-30 16:48
说的有理,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作者: wzy19880522    时间: 2018-5-30 17:15
1.企业想发展就必须需要高质量的管理人才。拓展新的业务。
" L/ H2 ~/ N5 r6 a( f2.合不合适并不是一天就能看出来的,接受新的事物本身就是痛苦的、别扭的,应为要改变他们工作许多年的习惯。) x0 j. z% b) N' ?# Z
3.土生的管理者会按照原有的习惯去工作,这种工作方式有利有弊,利就是生产平稳,弊就是对新的事物会出现抵触。
0 l5 b3 N" \9 V# G# S/ x4.企业谋利,说白了我们就是企业这台设备的一个部件而已,不舒服是修修,修不好就换了。不可能因为一个部件把整台设备听了。$ {5 W  z6 m8 u2 R) a$ b8 x* b
5.心放宽别太计较这些事情,开开心心上班,开开心心下班。
作者: 韩小旺    时间: 2018-5-30 19:20
确实,知识储备不一样,人生经历不一样,对事情的想法都是不同的,需要有理解的耐心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才是干管理的人!
作者: 韩寒11    时间: 2018-5-30 20:29
人员的素质确实是参差不齐,所以在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说话,误伤别人就不好了,很多时候,员工还是很希望能尽快学会的,无奈每个人的接受程度不一样的,是会有一点慢的
作者: jxzj    时间: 2018-5-31 08:03
嗯嗯,有助于我找对象。思路明确,感谢
作者: 鑫森淼炎垚    时间: 2018-5-31 08:53
有同感。在天朝私企里,人与人的关系的确很难处,要想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几乎不可能。
作者: 林希9527    时间: 2018-5-31 08:53
虽然我已经有对象了,还是感谢老哥分享的经验!
作者: 丁一DngZhMn    时间: 2018-5-31 09:07
真正情商智商到位的高素质人才去管理这些人,可能刚开始会出一些问题,但是后劲一般会比所谓的“工头”大。
: @: t1 B7 c8 R; D0 U+ P* [% D" ]不要小看优秀的人的观察、总结、学习能力。
) G( o! d2 z2 \; G很多你觉得很厉害的东西,可能人家看几眼就懂了。
作者: 左次无咎    时间: 2018-5-31 09:13
深有感触
作者: jiangsuwanhua    时间: 2018-5-31 09:25
就是因为人员参差不齐,所以才需要大家一起磨合,这也是在社会上为人处事必须要学的吧,如果人人都一样,那才觉得难相处
作者: zxflyc    时间: 2018-5-31 09:43
大企业都要经常培训,小企业难道不培训?
作者: loveskycc    时间: 2018-5-31 10:03
jiangsuwanhua 发表于 2018-5-31 09:25
% W/ W# J5 l! L' L就是因为人员参差不齐,所以才需要大家一起磨合,这也是在社会上为人处事必须要学的吧,如果人人都一样,那 ...

& Z- Q# q- K, }: g/ P其实很多磨合都是被迫的,尤其是在传统制造业里,毕竟工种多门槛层次多,什么人都有,新兴行业的创业就不一样了,几个人水平差不多可能就一个目标搞好公司圈钱然后一夜暴富30几岁退休享受人生,根本不在乎相互之间那些鸡毛蒜皮的个性,有时间去学为人处世别人已经一夜暴富了,或者说团队根本不会有差异巨大的人需要去磨合,因为这类行业本身就包含了教育基础和个人经历的门槛,已经对社会人群进行了筛选,但是传统制造业目前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同一个公司有北大清华的,也有不认识字的,领导甚至省厅级,一线操作工可能以前见过最大的官就是村长~~~所以产品也好,行业也罢,各人找对自己的位置做好本职工作,有时候也不要勉强,能够进步的就给机会和平台,不能进步的也不要去强迫别人,毕竟有些人学个电视遥控器都麻烦,这也是传统行业中的内耗( o2 \$ {" g4 @* L6 f3 G0 W

作者: loveskycc    时间: 2018-5-31 10:07
zxflyc 发表于 2018-5-31 09:43
4 Q1 o5 S6 a# l5 k3 X! X. h大企业都要经常培训,小企业难道不培训?
, @4 q2 t% m: K, u: k
小企业新一代受过教育的一般还是会培训毕竟想发展,但是老一辈你就不要想了,要能够持续培训也不会是小企业了~~~对于小企业的老板,培训有个潜台词,就是老板本身要知道这个培训的意义甚至宏观的规划,他自己都搞不明白是什么东西或者没有什么规划他会送员工去培训?5 j2 l0 s/ T' a- I, _

作者: zxflyc    时间: 2018-5-31 10:12
loveskycc 发表于 2018-5-31 10:07  t) e7 m9 ?. l0 Z9 k4 `" L5 s
小企业新一代受过教育的一般还是会培训毕竟想发展,但是老一辈你就不要想了,要能够持续培训也不会是小企 ...

$ Q# [: _, F" p) N; y# ]我建议年轻人去大型外企,因为会有很多基础的相关不相关培训。这对起步的人是好的。但也是一个矛盾,以后外企会越来越少。
0 ?% t9 u2 [7 l4 e) ]0 l
作者: loveskycc    时间: 2018-5-31 10:28
丁一DngZhMn 发表于 2018-5-31 09:07
# X- G& A  u$ O$ L7 n+ k真正情商智商到位的高素质人才去管理这些人,可能刚开始会出一些问题,但是后劲一般会比所谓的“工头”大。 ...

+ c4 L( H# p# L/ \! M6 M. q# ?) [3 N我之前接触一个厂因为产品型号多基本算无管理状态,属于下料后老板根本不可能清楚生产情况,曾经催货都不知道走到哪个工序了,我跟他们说做个表格找个人跟踪一下就可以了,那位老板给我大倒苦水说产品怎么怎么复杂怎么怎么零散,没办法这样做,这些办法都是正规企业才做的需要大量的人,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他们是小作坊,反正就是这种话,后来好像他女婿去了厂里两个月都把这个东西做起来了,然后我才发现整个厂将近50个人除了财务,到生产那边一个会excel表格的都没有,所以以前不可能做得了,但是奇怪的是就这么拖拖拉拉这3、40个人的厂还干了10几年,所以个人认为不同素质层次的人有自己的作用,哈佛毕业生到一个家庭作坊去搞管理并不能证明什么,而且很可能无效,因为在他眼里简单理所当然的事在普工那里就是不可能的任务,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说高学历的人不接地气,并不是这些人理想化,而是他眼中简单的事对于没有基础的人来说太难了,有些父母学个电视遥控器都费劲儿女教得自己都发火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你说的可以通过时间去磨合,不过就算
做好了其实也是浪费,不如利用自己的资源去搞自己擅长的事,
在瞬息万变的商场有时候也根本没那么多时间给大家去磨合,管理的层级和不同人的构架完全可以很快解决这个问题,行行出状元,刘邦带兵也比不过韩信,什么样的人干什么样的事~~~- I0 O" o, I) h4 M& B. c" \* ~

作者: loveskycc    时间: 2018-5-31 10:36
zxflyc 发表于 2018-5-31 10:12: H; ]0 X1 P) O4 y
我建议年轻人去大型外企,因为会有很多基础的相关不相关培训。这对起步的人是好的。但也是一个矛盾,以后 ...
2 q( t8 f7 m' j1 n5 t. C$ ?! |
你说的很对,尤其是外企的理念,还有就算个人基础不好,在外企还能培训,培训后就有了沟通的共同语言~~~至于外企越来越少,其实也没关系,等待国内中小企业的新一代老板,年轻人生活方式近似理念雷同教育经历也比老一辈条件好,总会越来越正规的, T. k( f1 l0 V7 h. F+ {+ C( o+ e

作者: 远祥    时间: 2018-5-31 11:12
所以干机械做技术真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特别是那种比较高调的人,工匠精神大家还是比较欠缺的。
作者: xuzhuodage    时间: 2018-5-31 11:50
会写作文,就是不错,这积分加起来杠杠滴
作者: zxflyc    时间: 2018-5-31 12:20
loveskycc 发表于 2018-5-31 10:36+ Z5 F: W+ O1 ?' J. G. Q( Z4 Q
你说的很对,尤其是外企的理念,还有就算个人基础不好,在外企还能培训,培训后就有了沟通的共同语言~~~ ...
' U% V, m( S) I' B5 P
在大陆,私人企业都是短平快,很容易有个顶。这个制度在那里,到了一定规模,游了一定身家,只要脑子正常,都明白下一步做什么。
% W1 k2 W$ D" k: `4 f. j* x
作者: loveskycc    时间: 2018-5-31 15:31
远祥 发表于 2018-5-31 11:12& {/ r- L1 I7 v1 c7 K
所以干机械做技术真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特别是那种比较高调的人,工匠精神大家还是比较欠缺的。

! G# E! ]5 U) F4 G是的,但是这年头人不高调不会吹又很难有爆发性的发展
  A9 s0 q9 k5 v
作者: 往事如烟算    时间: 2018-6-1 14:28
总结很到位
作者: 广州粤研钟彦华    时间: 2018-6-4 12:25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3 b! h% Y4 t4 C

& \7 @  N% B/ n6 c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 @, k" N& X; {* Z- e
! T- P* c" y; ]9 U3 i6 ~& ]/ e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1 K8 i% L; a4 s' K: z& R
* H8 q9 H8 g  V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 z# a' l8 W
4 X, c: T2 X0 D$ c

作者: 广州粤研钟彦华    时间: 2018-6-4 12:33
[attach]454775[/attach]
/ x% n: X7 `! D$ ^" `$ G: k
作者: loveskycc    时间: 2018-6-4 14:10
广州粤研钟彦华 发表于 2018-6-4 12:33

, H$ G8 J4 M! `* x+ h9 G美国欧洲要想进入管理层,MBA是必修课,其实并不是要学什么高深的东西,就是学那套规则和思维方式,于是形成合力,而不再是各自为政,自己觉得自己是对的,要沟通站到一个层面,否则即使两个人说的是同一个东西,都会各说各话
& m, p  U- H* m
作者: 雷霆小资    时间: 2018-6-4 18:17
机械人沟通是个问题,有时候同坐一个会议室里,讨论得热火朝天,结果两个人压根不是在讨论一件事,鸡同鸭讲!遇到那种一点就通的就有意思了
作者: xhjfbi    时间: 2018-6-6 15:06
loveskycc 发表于 2018-5-31 10:03: |* J3 e2 q1 r+ u  `2 h- [
其实很多磨合都是被迫的,尤其是在传统制造业里,毕竟工种多门槛层次多,什么人都有,新兴行业的创业就不 ...

% `! L, M/ a) N9 D* e高僧大德的心态,求同存异才发展
' h0 g6 ]- q* F/ V; U1 l' p
作者: 只有快乐    时间: 2018-6-7 20:03
这个帖子让我看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中国人宁愿买设备而不重视人才的培养。
作者: loveskycc    时间: 2018-6-7 22:27
只有快乐 发表于 2018-6-7 20:03" J0 V) k& m% n1 Y$ k
这个帖子让我看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中国人宁愿买设备而不重视人才的培养。
/ c0 N5 j9 w: S& y  U
有些老板连买的东西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知道这些设备应该需要什么人员配备呢~~~真的有些老板以为现代的数控设备和以前老式设备一样就是按按扭1 [+ x7 |" z4 b# e

作者: 清新静远    时间: 2019-5-23 15:46
门当户对,言之有理
作者: 曾迷于海    时间: 2020-5-16 20:19
这在CNC中是很简单的,可以招个CNC的来干 ,然后带会其他人。




欢迎光临 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www.szfc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