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标题: 从社会契约到契约精神(引言) [打印本页]
作者: zerowing 时间: 2016-4-25 04:54
标题: 从社会契约到契约精神(引言)
其实本意是想从契约精神的出发点社会契约谈我们的现状的。无奈,实在觉得一来笔力不够、学识尚浅。二来那又会是连绵不绝的长篇累牍了。所以,让我换一种方式,抛砖引玉地来谈谈契约精神和我们在自由、民主道路上面临的障碍。
% B4 V2 l8 Z, z D4 h
还是一个宗旨,欢迎各种的讨论和砖头。但不欢迎无聊的人身攻击。因为,不这样,我们就失去了必威APP精装版下载讨论的意义,变成纯粹的网易、百度口水吧了。
) R" H2 ~) X, r, g
在开始的时候,我必须要强调,字面理解的契约精神只是这个词最表面的部分。无论是我们应当自觉制订遵守契约,还是应该广泛的推广契约制度,这仅仅是我们期望有一种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交易流通,帮助个人利益得到保护和维续。但仅这些,是构不成契约精神的主体的。或者说,这些只是狭隘的契约精神。当然,契约精神更不是单向的索取,无论是过去的不平等条约,还是现在的不平等贸易条款。这些从本质上是根本谈不上契约精神的。所以,要理解契约精神,就必须明白契约精神的主体,明白契约的最终目的。
0 ~+ ]% L: |9 Y% |5 ?
契约精神,其主体是社会契约,或者说其广义的精神是社会契约精神。只追求狭隘的私人契约,最终会落入一个自相矛盾的悖论之中,会受强权所控,受奴隶制度所约束,受独裁政治所借用。这样的契约精神只会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广义的社会契约精神,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矛盾的出现,使得一切都出于自觉化,利益平等化,私人自我约束且自我得益化。也只有在有社会契约精神保证的前提下,私人契约精神才能长期稳定的存在和发展。抛开这个社会契约精神,契约便只成了立法机关予以评判和强制执行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再满足社会广泛贸易的需求。
6 z: d# a* ^+ M [6 T3 J
我不想去重复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因为那确实是一段非常长的文字。而且,如果真的去重复,就必须讲明其中的逻辑关系。那将是非常繁琐的一件事儿。所以,如果哪位大侠有兴趣,请自行了解。这里,只是直接引用社会契约论的结论。
: c8 J; C9 o" p0 C Q, x
人,作为自然界中弱小的存在,如果不能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结合成一个群落,乃至形成一个社会,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而作为自然的人,拥有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得到一切东西的无限权力。而这两种伴随人自然来而得东西,在社会结合中会导致无尽的冲突和矛盾。因此,社会存在的根本是原自社会产生时那个原始、朴素的约定。“为了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就必须形成一个约定,使每个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于“主权者”的指导之下。而作为尽可能包括最多社会成员的、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的“主权者”,这样的约定决定了共同体中的约定对于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的,这样所执行的决定,对于每个人来说才真的不过是服从自己本人。而有了这样的约定,就有了最初的社会契约,人类就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从本能状态进入道德和公义状态。在这样的契约下,每个人丧失的是其天然的自由和对于他所企图得到一切东西的无限权力;获得的,乃是社会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享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
& }# v( g( J$ a5 [7 _3 z: ?* F
这样的描述,不知道是否能被人们所理解。其本质上也可以理解为每个人放弃自我自然的放纵和贪欲,接受一个普遍认同的社会契约,并由此自觉进入一个社会的、道德的、公义的状态,从而获得在这个社会中的放纵和享有一定贪欲的权力。这样的说法看似很绕,但是却无可非议的解决和奠定了社会长期存在的基础。而正是有了这个社会契约,人们才能自主的去进入那个社会的、道德的、公义的状态,才能是私人契约真正得以长期的实现。而一旦抛弃这样一个社会契约,私人契约将不过是一种形式。强权、奴隶制,独裁,所有这些被证明过同权力一词相矛盾的东西,都会使得私人契约逐步沦为一种空虚的形式主义。中国自古的那个“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关争“,就是对私人契约问题的最好例证。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私人的契约甚至无法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来得以保证,那又何谈契约精神呢?
) c5 _$ f+ t g$ m* V& j0 q3 o
而当社会契约成为一种共识,人们自发的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任何一种行为,在利于别人的时候也会利于自己,在伤害别人的时候也会伤害自己,人们才能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得不说,中国这三十年的历程,所缺失的正是这种社会契约精神。人们在行为之前,无法意识到社会公共利益同自己的同体性,自然就会走出各种各样扭曲的路来。私人契约的不再,只是这种社会契约精神缺失的必然结果。
' c* |+ X5 t; e2 T4 {4 K# y' S$ {
社会契约,带来的是主权的公意化定义,主权的不可转让与分割。而与之而来的法律行动,是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公意行为。也正是如此,有社会契约依托的法制,才是适合最广泛利益的强制约束,社会或者国家才能称得上法制。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得上真正的民主。不然,我们的法律是什么?不过维护少数人利益的傀儡。
7 j( z" m `0 q8 Q9 ~. @
因此,契约精神,根本的讲,就是要形成这样的社会契约精神。并使人民认识和自觉进入这种社会的、道德的、公义的状态。在这个基础上,其他形式的契约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比如作为契约精神的核心,契约守信。其根本就是这样的社会契约约束。当契约没有上升到有社会契约精神支持的契约精神之前,人们订立的契约源于彼此的不信任。只有当成为有社会契约精神支持的契约精神,契约的订立才源于彼此的信任。而只有这时,缔约者双方才能在基于相互信任下,在订约时不欺诈、不隐瞒真实情况、不恶意缔约、履行契约时完全履行,同时尽必要的善待管理人、照顾保管等附随义务。也只有这样,社会的广泛贸易才能健康的发展。
& J2 V d- L0 i- D
在文章的最后,还是要强调那个契约的平等性。当一个契约不再平等时,我们讲,这样的契约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它一定会在强权变更时消亡,于是更谈不上契约精神。
, N& }# c1 [. U1 y! k
仅以此文,抛砖引玉,共建“良币“体制。+ G' H) y7 f% D8 P. c' u" ~
作者: 杨善梅 时间: 2016-4-25 05:51
咱们国人缺的就是这种契约精神,人与人之间充满着猜忌与不信任,能坑就坑一把,能骗的则狠狠骗他一把,国内从食品到我们平时穿的用的,哪一个行业不存在很多坑人害人的猫腻啊,国人已经进入到互害模式了,看看那些搞传销或电信诈骗的,他们当中有不少竟然连自己亲人也不放过,呵呵,照坑,照骗不误,其中电信诈骗还走出了国门,跑到境外对国内的同胞实行诈骗一条龙,而且还屡打不绝,这就是当今的真实现状。
作者: 东海fyh126 时间: 2016-4-25 09:30
听过一个实际事情,好久了,就是故事了。一个顾客到河南某厂买设备,看好了几台,当场下单全款,结果厂家销售的惯用流程没处使了,为此事竟然紧急开会,,,,看不懂的不要回复。
作者: 2266998 时间: 2016-4-25 09:49
我们主要是还没有发展到这个时代,没办法,
作者: 杨善梅 时间: 2016-4-25 10:30
本帖最后由 杨善梅 于 2016-4-25 10:32 编辑
$ `' o7 ]* [ n! ~" R+ d8 }0 F7 h5 {" ~- ?. l: x9 O* c7 L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国的法律处罚与打击的力度太轻了,食品行业里的造假与制假,犯罪成本几乎很低,有的几乎没有,抓住了大不了,罚点款,事后也就不了了之,即便是情节严重的,最多也就是抓进去关他几年的时间,如果其家里有人或有钱的,则还不用关呢,如前一阵子的疫苗事件,全国上下的网友都在关注此事,网友一致要求要严惩这些害人虫,至于到了后来,那些有钱的,有后台的家伙们不还是照样逍遥法外,只有没有钱,没有后台的家伙才真正的被抓进去了,这就是诚信啊,这人与人之间的诚信都没有了,为了赚取不义之财,竟拿人们的生命开玩笑,说重一点,就是草菅人命啊,
作者: 憨老马 时间: 2016-4-25 11:08
4 a7 `' R4 a) H* N
8 W7 `, U6 _) L4 v9 h* @
作者: 杨善梅 时间: 2016-4-25 11:17
$ q: T/ O) Z& U+ p9 _想发展到那个时代,依我看呐,这简直就不可能,呵呵,我记得我的父辈们早年常说,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代,全民起来大炼钢,钢铁上码,遍地都是小高炉,吃食学堂,实行共产共销,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但到头来,不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 i1 y/ ~) r f5 e
作者: 幸会幸会 时间: 2016-4-25 11:19
说到契约精神,我觉得有两点比较重要:
+ o3 p8 g& Q0 [' c. u. ?9 i一是对自由的理解,法理上自由即是平等,自由就是平等的权利,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国人一方面对诸如走后门,特权等等深恶痛绝,遇事以后第一反应却是求助于这些;
# A/ ^/ G! @; Z. H2 _二是愿赌服输的态度,不能输掉以后撒泼打诨,否定赌局- t; ?0 Q) |- h) v! y7 M% ?. H
很多时候我很纠结于法治和民主的先后,虽然我知道这两者肯定是不能分开来的,必须相辅相成,但是心底多少还是觉得法治更重要些,私下里觉得如果哪天真的民主了,而最终生活并没有变好,民众对民主会不会非常失望
作者: 杨善梅 时间: 2016-4-25 11:48
本帖最后由 杨善梅 于 2016-4-25 12:12 编辑 ) p9 n, U$ N, h9 f1 e& ^! P k
+ v9 k& S- H8 J7 B5 B2 D 其实在中国不管办什么事情,你都得要去求人,不管是入学,升迁,还是考职称,看病什么的,都得想办法去找人和求人,这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关太重了,于是走后门便成了人们办事的杀手锏,此时权力与金钱就显得至高无尚,在金钱和个人贪欲的重重引导之下,契约也就变成了一纸空文。
作者: 独自莫凭栏 时间: 2016-4-25 12:35
有了契约精神才是现代社会的前提
作者: 天路客向东 时间: 2016-4-25 12:48
契约是建立的人的自制的基础之上,自我控制欲望,能够自我管理,才有更大意义上的社会契约。我们的教育中间强调技能的地方多,强调自我管理的部分基本没有,家庭教育也跟不上,还有很多路要走
作者: 菠萝蜜258 时间: 2016-4-25 14:10
也说一个听来的故事。原讲述者说是亲身经历,一小区O其业主委员会A聘请物业公司B管理(契约已有效N年并续),O内业主X欲让关系物业公司D进入,先成立党支部,继而在党支部领导下新成立业主委员会A+,A+解聘B,B拿出与A契约,A+说自己比A更合法,最终是通过动武,D胜利成为管理者。- i! [# C5 j( Q! l8 S! x
因讲述者汽车前挡玻璃被砸,是否含有情绪成份,也只能听者自辨了。
. e$ R$ O6 C6 C
作者: 老鹰 时间: 2016-4-25 16:46
社会契约论这本书1989年认真读过,记得英文名字是“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RIGHTS",也就是”政治权利的原理。自信我是基本看懂了这本书的。对于作者用极其严格的逻辑来揭示政治的原理,我当时非常震撼。中国传统的皇权,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简直就是荒唐之极的鬼话。中国人对于政府的权利到底从何而来,合法性到底是什么,几乎是从来不思考的。
1 p7 L/ n3 K3 E6 D: n6 i! ]% w卢梭的论述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权利的合法性,未经契约程序就没有合法性。好了,这个方面不能多说了。说说我们所谈的诚信和契约问题。& X2 k7 c' L$ ?! G
2 g; f* W' b5 v- `( e1 v+ Xzerowing兄弟思考很深刻了,但我有一个感觉,你可能倒果为因了。人的社会自觉在中国确实极其落后,社会契约精神是不可能从天而降的,它首先需要在社会多数成员的心田里逐步成长,然后社会契约精神才会逐步养成,直到有一天象英美那样。当然,这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先后关系。那么,社会个体成员怎么成长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按钮还是在政府手中。政府对于决定社会运转拥有控制权,当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控制权。一个好政府,聪明的政府,有道德的政府,可以让社会的氛围逐步变好,人民也将逐渐养成社会自觉。政府让人民中的先觉者、有良知的意见领袖去做表率,去教育其他人,社会就开始转变,往好的方向转变。如果政府很坏,又压制社会中好的人民和意见,大众就会陷入迷茫和混乱,好人将会被欺辱,大家就会争相学坏。
$ w6 |. m* I3 }/ ^' x1 x! Y5 T' q, u
所以,一上来责备人民不守诚信,我是指从整体上,而不是谴责某个具体的行为,我历来是不赞成的。让人民中的所有坏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是一种幻想。总之,社会的契约精神需要漫长的建设过程,我们把契约精神定位在社会整体来讨论,其实就有点不接地气,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而不是一个着力点和切入点。
8 s8 l6 {6 t# c3 L: e6 a
作者: 黄海是我 时间: 2016-4-25 19:23
说了半天。没发现和铁血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别忘记了dang是最不守契约的。凭什么指望升斗小民守什么契约。
作者: 北回归线33 时间: 2016-4-25 21:03
总而言之,人类是不可能跨越时代发展的!中国还是要经历资本主义社会过程。而GD总是一为搞些天方夜谭的事,不乱才怪。想想都搞60几年,就退休这事把人搞的都数不出有多少种人!这么会有契约思想。
作者: zerowing 时间: 2016-4-25 23:04
老鹰 发表于 2016-4-25 16:46
0 f& P" D- ]+ u5 k: O: z, b/ K社会契约论这本书1989年认真读过,记得英文名字是“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RIGHTS",也就是”政治权 ...
0 Q! M+ Z/ w9 Y9 }6 | C9 H
呵呵,鹰大,看来还是每个人的理解上并不一样。. G7 u, {0 h: i5 }' R: H/ i
首先说一点,卢梭是不是对的,社会契约论是不是必须要走的,这些其实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这是那些哲学疯子们该研究的问题。所以,如何评价不是重点。就跟鹰大说得一样,我们其实更关心的是实际。! k+ |& J% ?4 Y: M p
2 {3 B+ m6 s6 z" H" Q& Q
$ b( J! E9 ]# x7 _1 Z
究竟应该先政府行动还是应该人民行动,追究这个就成了鸡和蛋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不去追究这个本源问题,而是从社会的构建来阐述,其实这就不是问题了。比如卢的说法。如果主权体(可以是政府)是完全出于公意并且代表公意的,那么主权体的行为其实就是全民意志。而如果由此产生主权体的人民本身是守约的,那么主权体也不可能不守约。所以,说句可能会被和谐的话,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的主权体已经不能算是完全出于公意,只是少数人的“公意”而已。所以,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强权”契约,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的。
# y0 t( j. D% \( @6 N) j7 h) E6 S B; W, R
说点实际的。群体的聚合,根本上是利益的一致。就好像鹰大做的必威APP精装版下载。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利益在,年会、必威体育网址项目是不可能维系的。这就是鹰大的群体聚合的出发点。而对应这个群体稳定的,是大家心照不宣或者早期的那个约定。而这个约定如果是能统合个体间矛盾的,这个群体就能长期稳定下去。但同形成一样,如果那个利益没了,大家还是会散。这个群体中,鹰大如果是主权体的话,原则上,鹰大的权力和义务只是制定方针,而不能确立方针执行方针,因为那样不是公意。而一旦你制定的东西是公意的,那么最终就都是合理的。而也只有这样,群体里的人才会恪守约定。& b {# O. _& T. g2 B+ P; I
, A( Q2 I3 k; J( v2 a其实,必须得说,写这篇,完全没有强调谁应该先变得有契约的意思。如果说应该如何破今天的局。其实,不是从谁先守约开始,而是从如何打破“强权”契约开始。而这个过程不是政府或者人民自己能做的。是必须上下一起的。政府要有坚决地态度,彻底的打掉“强权”,人民则必须在政府打掉强权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主体位置和明白自己应该如何行使,在打掉强权后,形成真正的有公意监督的体制,承接政府行为后的结果。否则,无论你单独动哪一头,都是没有结果的。但还是原文中的话,契约精神的基础是符合全民协同的那个原始约定,除非你能找到另外一种结合方式改变这种约定,否则,一旦由民而生的社会“主权体”趋于少数人的“公意”,那么必将走上强权政治,强权契约,就是我们今天的情况。
3 Z2 l/ T8 T3 E6 j) d# u; r& ~4 }# q" l3 ]7 M# ]( h4 g% |. Y
作者: zerowing 时间: 2016-4-25 23:29
老鹰 发表于 2016-4-25 16:469 h0 \$ V0 D/ e" u% A; A
社会契约论这本书1989年认真读过,记得英文名字是“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RIGHTS",也就是”政治权 ...
! e4 J7 ~. a6 Z! K' i: @我肯定鹰大关于一个好的政府所能带来的积极影响的观点。但是这里是有一个问题的。如何形成一个好的政府?不是说我们希望他好,他就能好了的。我们必须知道的是,政府原自民众。至少我们的政府也是。无论最终的领导人是谁,其个人和领导班子都是从民而生。虽然得说,我们的普选化程度很低,导致了类似继承制的事实。但是,毕竟还有这样的过程。所以,如果我们在一片糟粕中只去期待政府的突然变好,那么就跟戊戌变法一样,是没有根基的。
. g8 I$ s3 _5 p: U! ]* l$ J& r* h8 k* i4 F7 M) x0 J
另外,我不确定我原文中哪部分使鹰大以及黄海大侠产生的误解。我貌似没有评价人民的错误啊。或者可以明确地说,出现信用危机也好,没有契约精神也罢,这都不是归咎责任于谁的问题。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只是如何破局。发牢骚的话,是没有意义的。! V- }0 ?7 h+ T4 T+ F
; a$ V+ |3 d5 v1 a. k人民能不能守契,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利益问题。至少我认为这是社会契约论的精髓。因为,无论是卢,还是影响米国的洛克,都肯定并指出了个人的自私性。而只有承认这个自私性,才能找到一种结合的方式使每个人都认识到这么做实际上是为了自己。而只有在明白是为了自己的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的谈契约,谈道德。我不想谈那些高高在上的什么为公为民的思想。因为那些都是虚无飘渺的东西。只有谈能切实到自身利益的东西,才能从人民到政府真的能自觉守约起来。这是我写这篇的主旨。+ c& J3 Y: `6 h) ^
) v$ @! [ d" D7 }4 i; |6 l
当然,最后想说。英经验主义也不能彻底解决契约问题。也是因为那个最原始的约定条件。人为什么会放弃自己无尽的占有欲?仅凭卢的自由等价转换的描述,我是看不到因果可行性的。
% b* t; x$ f& \ i7 T6 A# [- p
作者: dybjf 时间: 2016-4-26 14:24
打击力度太轻,违约成本太低
作者: 老鹰 时间: 2016-4-26 15:37
关于人民是否有错的问题并非来自楼主的帖子,主要是我经常听到有一种评论,认为问题是由中国人本身的劣根性带来的,甚至我们人种就有问题。这个意见必威APP精装版下载里肯定出现过。这种意见认为,中国看不到改革的希望,永远也改变不了的。我反对的是这种意见。6 H3 P; U- |9 w" c
/ L1 O% r( x0 {* C$ o! I0 R卢梭的政治哲学是民主的根基,孟子的民为本,社稷为重,君为轻,其实民主的意味也很清楚了,但没有逻辑论证,因此成了一句空话而已。卢梭的论证,力量太大了,让你根本无话可说。虽然他的原始契约也是虚构,没有历史事实,但却象几何公里一样让你无法反驳。中华民族理性不是很强,感情太发达,很容易被统治者从感情上进行欺骗,几句肉麻的话,几个场面,几个镜头,人民的心就软了,又总想依靠一个强者。这是非常可悲的。但只要在中学生里把卢梭的书讲上一学期,情况就会改变。政府要想启蒙人民,其实很好做的,不需要花钱,也没有什么危险。关键看是否愿意。人民的自觉来自于一些教育工程,没有人禁止的话,做起来不难。晏阳初后来去了菲律宾,去启蒙那里的穷人。一句话,人民的觉醒需要启蒙,教育工程需要政府允许和配合,社会各界有很多人士希望人民的觉悟提高,但政府的意愿才是决定性的。) X+ |4 K, W3 J1 i7 W' p# P
人民的意识逐步改变以后,再加上物质福利的公平和改善,他们就会了解什么是社会,自己是整体的一分子,自己和整体之间有无形的契约存在,就会改善自己的社会行为。这就是根子所在。中国人的物质水平已经不错了,但社会意识越来越差,几句空洞的教育,学什么模范,都已经过时了,根本没人听。现在真的需要国民教育的系统工程,不再是口号,而是从根本的道理入手,比如在学生里开设西方经典著作阅读讨论课程。只有这个才是令人信服的。
/ G: F$ Q! n' N+ M
作者: 广州富尔菱 时间: 2016-4-26 15:44
, T9 Q ?/ H# w( q, o3 a& `
草菅人命。这四个字表示现状很严重么?草可以吃,人命能干啥?![](static/image/smiley/default/funk.gif)
作者: 杨善梅 时间: 2016-4-26 16:06
" V- Q1 t( |. q" J/ U# J
去好好学习一下中国的汉语言的语法修辞,这都是中国高中教育阶段文理分班惹的祸!
作者: 滤油机厂家 时间: 2016-4-26 16:58
契约精神的存在需要契约制度和契约文化的支撑,缺一不可。
作者: 天天天蓝_ 时间: 2016-4-26 19:33
良币是相比于劣币,有良币必有劣币,有劣币良币必然会被驱逐。
作者: 天天天蓝_ 时间: 2016-4-26 19:37
. c- O/ o+ Z/ Y
“互害模式”真是让人清醒有后怕6 W' T. |2 R0 v' N; r/ ?: e
作者: zerowing 时间: 2016-4-26 23:18
9 z. @1 j( v) z7 f1 }
以前确实不止一次有过那种意见和思想。这点上我个人也不赞同。跟LIAO大聊天的时候会提及到中国的发展。其实,至少在我们眼里,中国是在变革的,只是这种变革很慢,而且并不明显。也许只是量变的累积还不足以实现质变而以。同时,我们也承认一点,中国的变革之路确实不能照搬其他的国家。那是不可能的。( M" ]' X9 F' y3 n: i6 R
9 G4 U- N" J( y9 b6 M( J
开民智,启蒙人民,从政府来说,执行本身不是问题。就如同鹰大所讲,在人的认知阶段灌输适合的哲学理念就行了。但这里,个人认为存在两个需要解决的困局。一个是灌输者和被灌输者最终是否能得到相趋近的结论。另一个是,强制灌输特定的理念是否本身也属于强权。至少我了解的加国的教育中,政府要求启蒙和教育,但没有真正限制于哪种理念之中。你可以追寻宗教,也可以追寻洛克,或者你追寻西特勒的另类卢梭也可以。在加国这种人口基数少的国家里,我可以认同并相信这样的碰撞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但是面对我国十几亿的人口,一旦出现大规模的理念冲突,那么很可能不是几个政令或者法律监管能解决的,其结果甚至可能是加速国家分裂的。所以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只灌输一种政治思想,马列毛。虽然,我能理解其初衷,但是感觉这种思想控制不肯能长久。一旦面对世界多元潮流的冲击,人民的思维会更加混乱。所以,从这方面讲,政府是有很大责任的,但是以我的能力,我也无法提出更合适的观点来。特别是在面对如何保证这种启蒙运动不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将启蒙运动变为煽动战乱的覆灭行动时,更觉步履维艰。
! S% b5 j# b0 `' b) u& u* T, k
8 e9 C5 y/ a7 E4 K2 Q3 V# |- o但也许,过分的忧虑即将到来的变革(无论是好是坏),才是真正阻碍我们发展的绊脚石。就像贪腐一样,不真正打下去,你永远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我很赞成鹰大的观点,国民教育需要一个系统工程,启蒙人民,同时这种启蒙又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物质的鼓励。我们也许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但是种子却必须播下去。 H8 Q, g. F$ k
作者: 黄海是我 时间: 2016-5-4 09:35
扯了那么多,不就是杀了皇帝做皇帝,早看的透透的。谈进步,奴隶制的君主到封建制的君主,还有进步呢。这能叫进步。
作者: 小孔是学徒 时间: 2016-5-4 19:03
看看
作者: zerowing 时间: 2016-5-4 22:34
* |& W, y1 l* p6 r大侠,我貌似没有谈什么杀皇做皇的问题吧。或者说,大侠觉得哪一句是谈这个的呢?3 x: G/ F5 r5 }/ r
如果大侠意指主权体的话,那是社会契约的另外一个内容,如何形成主权体以及主权体的权力和被控制。但至少来说,本篇没有计划说那些。
1 j" y+ l5 t/ o- e# E: a) J( l% \( i& l: r
说点现实的,可能会好理解一些。 p# t7 c0 i; R( s2 \2 U" |
5个人合伙开一家公司,同时在公司内任职从事各自的专项。那么,这样的一个小“社会”,就必须建立在大家当初约定的一个能同时平衡5个人利益的基础之上。有了这个约定,并且5个人中的每个人都确实遵守这个约定,这个“社会”才能长期稳定的走下去,直至受外力影响而灭亡。但这个约定如果本身是不能同时平衡每个人利益的,那么就会在实际运行中出现某一个或某几个人的不满,最终导致大家的散伙。你看,这之中有皇帝的问题吗?
1 K# l* d0 m( P1 q9 H- h" U' v) F
作者: 菠萝蜜258 时间: 2016-5-5 08:11
契约精神,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其实已经拥有这种基因,国人也许更反叛更不安,契约就成了权益之计、谋略;同患难易,共富贵难,包括本坛的“基础制造业看不到进步迹象(//www.szfc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9976)与“驳斥‘基础制造业看不到进步迹象’(//www.szfc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0547)”无不反映这种现象。
作者: diqi 时间: 2016-5-5 10:55
特别佩服零侠写这样的文章。6 l% Z% H% E. M4 r" {' U
个人理解,契约精神是一种限制,权力不能一家独大。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一家独大不符合自然之道。. M( r s" u: I1 ~2 Q$ v
契约精神来源于西方,本底是基督教,中国的本底是儒家,基本不同。
" G8 C" e* r2 ]* A9 W a要么基础变化,要么有对应的本土化改造,或者相应改变方法。. p9 E/ W9 B& S( e; @& r
天涯有位六点十三分,也有零侠一样的初衷。努力的方向方式可能不一样。
5 E/ z9 d5 P- t; ]0 r& z里面基本把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脉络说清楚了。7 C7 M" \0 L& S' G% t. {( f- j8 c
建议零侠看一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助意。
) ?" |' Z# x" e' i7 {$ H自己了解的一些信息碎片。& {' Y& X8 G, f1 I& x( N" E
作者: 逛逛必威APP精装版下载 时间: 2016-5-5 13:52
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还要契约吗?
作者: zerowing 时间: 2016-5-6 08:44
D1 G% {1 f) L+ C1 S大概明白大侠的思路了。- o. o4 W' ]: I. z" T
( {6 t1 v+ l1 D% O/ V) _
这样吧,咱把问题简单化一些,也别扯那么远,什么皇帝啊,国家啊,民族啊。说点实际的,关系到个人的。
. \7 ]1 N1 k0 v2 V/ X6 s' H) e0 V$ [3 ~6 U
首先是大侠如何理解社会这个概念?是人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阶级?个人观点,只要存在人类的聚集,就存在社会,而相应的,对这个社会就一定存在契约。这个社会可大可小,大到全体人类,小到你我二人,都是可以的。 j, k3 ~# I* f* B l0 c
而说这个契约,就是人与人共处或者共存于同一个社会的基础或者基本。举个很实际的例子。老鹰的这个必威APP精装版下载,所有人集合到这里的一个隐形契约是什么?互惠互利,然后才是老鹰自己写的社友三原则。如果没有这个契约,大家都是奔着来占便宜的,那么早就水火不容,各奔东西了。当然,有些人不是这个目的,遵循的是其他的契约形式,比如生活聊天的,遵循的是平等友善的自由交谈;寻求商机的,则要遵循老鹰说的诚信原则。所以,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无论结构简单还是复杂,都一定存在一个最初的契约将所有人结合在一起。这个过程是自然发生的,不会随着社会形势的不同,政党的更替,社会环境而改变。就算是回到军阀年代、或者封建社会,这样的自然发生的契约形式也是存在的。5 m7 p' Q% @8 n9 c& ]: Q
就像你我二人,也是本着平等交流的宗旨,就一个问题本身在讨论。这个宗旨也就是你我之间自然形成的一个契约。( d1 ~1 {$ {9 G k6 q
! Y) u( p, J% d! Z* _! o" Z
而谈契约精神,不谈那么大的,什么启蒙了,政府行为了。谈大了等同于胡说。契约精神的根本是社会契约,或者说是人们意识到这种自然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应该存在的契约。有了这种认识,你才能判断究竟该以何种方式去继续延续和拓展这种共存。才能谈那些高大上的契约精神。所以,从最基础的角度说,契约精神根本上的是我们只要知道,没有契约,大家是无法聚集在一起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谈这个东西反而很现实啊。! W# b' N1 m8 w4 O
1 y- r9 h T! o, m/ L
大侠的意见呢?: {' y7 R- W5 V" E; q: d1 f' {# }0 Q
作者: 黄海是我 时间: 2016-5-6 08:53
zerowing 发表于 2016-5-6 08:44; a, t/ V; e7 W8 p# O" P6 G, c
大概明白大侠的思路了。; Q0 Z9 f- L+ H( e/ \9 Z. ^
7 _; }1 I: i, ]6 X' o" I% d
这样吧,咱把问题简单化一些,也别扯那么远,什么皇帝啊,国家啊,民族啊。说 ...
$ [( y7 h4 c% p0 X% g. W3 W- p9 N不扯了,既然是自然形成的一个契约,也会随 自然 改变,有什么谈的。谈的就是规则或者法律影响下的契约精神。为什么美国的民众契约精神优于大天朝民众,就是博弈后的法律和规则的制定,并遵守,才形成的民众的契约精神。% b! l/ v# V6 c' x6 V/ W/ `
你是搞哲学的,咱不辩论。结束。2 A8 \2 O# ^5 o2 e* |
作者: zerowing 时间: 2016-5-6 08:59
8 \* M! D# {$ ^2 ]2 [" }5 {
呵呵,那我恭送大侠了就。5 K, R5 G2 J3 @, X
作者: 灏2016 时间: 2016-5-10 15:36
和罗辑思维里的一起节目说的有点像
作者: 挨拍的5 时间: 2016-5-13 16:38
哥们文科高材生吧
欢迎光临 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www.szfco.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