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标题: 没有工匠精神还谈什么制造业强国 [打印本页]

作者: 寂静天花板    时间: 2015-10-27 06:16
标题: 没有工匠精神还谈什么制造业强国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那些耗费体力、进行重复劳动的工匠们,与舞文弄墨的读书人相比较,地位是卑微的,尽管他们创造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物质文明。在古代西方,工匠们的地位和中国大体相似。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之前的手工劳作,工匠一度被认为将会被时代淘汰,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理查德·桑内特的专著《匠人》,为我们重新认识工匠的历史价值及其精神寓意提供了新视角: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尽管很多工作被机器人替代,但是工匠身上所拥有的精益求精、专心敬业的精神品格是代替不了的。

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匠人也称为工匠,一般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而这些人身上所具备的严谨、专注、敬业精神,被称为工匠精神。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工匠是现代社会之前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工作和劳动,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的生产,工匠逐渐受到了冷落。然而,在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更注重产品的精度和品质,这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在由“匠人”、“匠艺”、“匠艺活动”三部分组成的《匠人》中,曾任纽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的理查德·桑内特跨越了历史时空,用冷峻理性的笔触,梳理了西方历史上匠人的社会地位、劳动生活状况以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从古罗马的制砖工人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匠,从巴黎的印刷社到伦敦的工厂,都是他笔下探讨的对象。据他的考察,可以这么讲,科技越是发达,工匠精神越发重要。当今社会,并不是一味地鼓励人们去当从事手工劳动的工匠,因为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去复返。笔者要说的是:我们可以不做工匠,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工匠,但是工匠精神值得学习。在高新技术主导工业生产的今天,工匠精神显得尤为宝贵。

工匠精神在中国的缺位

坦白地讲,不少中国人对于工匠心存偏见,甚至有些看不起。而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如果你被称为工匠,这意味着你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只有一个行业内非常专注、做得出类拔萃的人,才能被称为工匠。如果你的面食做得很好,旁人就会称赞你是一个好工匠。工匠会根据气候、温度的因素,结合面粉的实情擀面,然后做出独此一家的面食。同样,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微博]就是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企业家,他曾说:“企业家要像匠人那样,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除此之外,三菱、日立、新日铁等大型企业,都具备彻底的工匠精神。

有人之所以对工匠心存偏见,认为工匠所从事的劳动,是重复性的,没有创造性可言。实际上,工匠在整个企业的生产流程中扮演关键角色,一切有关生产的设计、蓝图、标准,都依靠工匠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来实现。换句话说,没有技艺精湛工匠的企业,企业发展的目标无从实现。工匠从事的劳动固然是重复性的,然而好的工匠,在工作中能不断发现新问题,改进生产工艺流程,从而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益。无数事实都表明: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不仅仅是专家和工程师的事情,工匠同样大有可为,央视播出的系列电视片《大国工匠》中则有更直观的表现。

谈及工匠精神,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瑞士手表。手表作为一种高精密的器物,完全是由手工制作完成。而瑞士手表之所以名扬世界,就是因为精准、精确,工艺细致入微,工匠精神在此呈现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德国的工匠精神也值得我们敬重。德国管理大师赫曼·西蒙在《隐形冠军:21世纪最被低估的竞争优势》曾指出:德国保持所在领域出口世界第一的秘密,就在工匠这群“隐形冠军”身上。这群“隐形冠军”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有优秀的手工艺传承,具有令人尊敬的工匠精神。德国企业家认为:一个专注的技能操作工人(工匠)和科学家没什么两样。“德国制造”成功的背后,有着庞大的工匠群体以及工匠精神作为动力支撑。德国的工匠精神在多方面都有呈现,如许多家庭主妇煮鸡蛋要用量具精确量出水的容量,煮面条同样要用天平称面条的分量,以此保证精确性。

有媒体统计,截至2012年,全球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长寿企业”为什么能存在,因为他们都在传承着匠人精神。回顾我国历史,春秋时期,鲁班便发明了木工工具、攻城器械、农业机具、仿生机械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三国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自古以来我们似乎并不缺少“技近乎道”的源流。《增广贤文》言:“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底层人眼里,再多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保证衣食无忧。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民众愿意学手艺,还愿将手艺练得越来越好,工匠精神就这样在无形之中逐渐形成。

可是,在儒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下,“读圣贤书”才是正途,当工匠不能出人头地。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而今天的情况也并不乐观,人们趋之若鹜的是当官、做老板、成为大明星,热衷于创新创业。另外,在中国教育机构中,依然在崇尚所谓“精英教育”,似乎唯有培养“能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人”才算是成功教育。当下中国对工匠以及工匠精神的理解,从知识精英阶层到普通百姓,都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

“制造强国”急需工匠精神

当前,中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这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而言,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得不说,我国企业“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心理和行为尤为明显。有的企业往往为了短期利益,忽略了产品质量。中国企业界,目前不仅需要大批技术过硬的工匠和技术工人,更需要努力培育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与企业精神中的诚信、担当、创新和坚持,都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工匠精神不仅仅可以帮助企业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还可以使企业实现真正的持续发展。

回首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我国企业发展之路,诸多企业强调经济利益至上的理念。在竭尽全力追求快速盈利的动机下,这些企业当然不可能在产品制造、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方面下硬功夫。近年来,随着各类企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一些企业慢慢开始重拾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可是也有一些企业家,为了迎合潮流,也为了给自己贴金,经常将自己的企业与大数据、互联网等概念捆绑在一起。大数据、互联网当然是未来企业发展须臾不可少的,问题在于,有些企业本身规模不大,产品质量、产品规模和产品口碑还在“低位运行”,对他们来会所,最根本的,还是扎扎实实苦练内功,在企业管理、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中,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对此,王石就曾提出这样的忠告:“别在我面前说大数据,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

中国企业培育工匠精神,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议题。在笔者看来,首先是作为教育机构要转换教育思维。当前的各类学校,重视书本理论,忽视动手实践是一大通病。大力加强实践教育,让“心灵手巧”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尤其在职业教育与应用技术教育中要予以体现;其次是企业要有奖励工匠的体制机制。在一些企业,工程师和管理者、市场营销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要优于工匠和技术工人,这无疑是在戳伤工匠群体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技艺精湛的工匠,应该在企业内部受到应有的重视,多注重从政策上对工匠倾斜,奖励的辛苦付出,对企业发展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工匠和简单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不同,他们的劳动中闪耀着智慧的灵光,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社会各方对他们理应有足够的予人文关怀。只有全社会理解并高度尊重工匠群体存在的意义,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才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作者: 恁老厮    时间: 2015-10-27 06:39
读死册文化不死,永无工匠出头日
作者: me999666    时间: 2015-10-27 07:59
严重同意!!!
可现实,工匠算工人?干部?打工?!!!
作者: 耗子bert    时间: 2015-10-27 08:13
目前我国最稀缺的就是埋头苦心钻研的人,最不缺的就是盯着眼前利益不顾长远规划的生意人
作者: hzband    时间: 2015-10-27 08:43
科举制度,一试定终生。
匠人终生科研到死。
匠人精神在于不计得失不计地位,只是在这缺失体制下,匠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作者: 滚刀鱼    时间: 2015-10-27 08:53
<<中华匠心看老板>>
缘何中华无匠心,
一味速度把命拼。
老板指令比妈亲,
慌忙出图很辛勤。
倘若老板混不吝,
图工何处守匠信。
不从根上找原因,
工匠大国靠意淫。

作者: wspb1989    时间: 2015-10-27 09:23
一言难尽
作者: 天水蓝    时间: 2015-10-27 09:46
大环境和传统文化导致大家对自己和自己的子女的教育择业发展等方向的规划有很大问题。
国内过高考独木桥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近些年来经济的发展, 教育规模也才扩大, 但是仍然还是高考大学的路子, 结果就是出了那么多的所谓三本学校,拿个三本的文凭好像也要比职业教育好。结果这些年的职业教育 应该说比20年前还要糟糕。
没有良好大的职业教育, 制造业就是扯淡了。以前还有国企做为工匠的大学堂,如今也都没了。


作者: sjh1234    时间: 2015-10-27 10:49
我想信,有很多人愿意倾注一生精力在一样东西上的,前提是…
作者: jxsjgcsjy    时间: 2015-10-27 12:16
我们这就是技术工人的工资高于工程师的工资
作者: 逛逛必威APP精装版下载    时间: 2015-10-27 12:53
哈,顶贴的兄弟们,弱弱问句:你是工匠吗?

作者: 辉辉在飞12138    时间: 2015-10-27 14:05
中国现在的生存环境,短、平、快,否则就是生存不下去
作者: newjadewxy    时间: 2015-10-27 15:28
企业培育工匠精神,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议题。
作者: 忧伤b小调    时间: 2015-10-27 16:03
国内没有这样的环境来造就工匠。因素太多了,大家都知道的。
作者: huazn45645    时间: 2015-10-27 16:05
首先工匠要受到社会的尊重。
作者: 江南遥望漠北    时间: 2015-10-27 17:14
要有匠心不可有匠气  需要有工匠精神的人实干做基础 也需要创新的精神来超越
作者: ERPIONEER    时间: 2015-10-27 19:40
工匠之冠好比武状元,国家要鼓励,媒体应正面宣扬
作者: t2930    时间: 2015-10-27 19:59
利润权回到工匠手了,工匠自然一大堆
作者: hc2003    时间: 2015-10-27 20:09
大部分企业的产品都是靠廉价取胜,跟本没有核心竞争力。需要的是廉价的劳动力,靠产品数量产生利润;
哪里来的匠人存在环境
作者: 元亨利贞    时间: 2015-10-27 21:17
现在的人浮躁得很,连静下心看一篇文章,看一页书的心思都没有。
作者: 木头天堂    时间: 2015-10-27 21:17
看看  了解一下
作者: 卓森    时间: 2015-10-27 21:56
饿死在成就工匠精神的路上。。
作者: 浮云DIY    时间: 2015-10-27 23:06
卓森 发表于 2015-10-27 21:56
饿死在成就工匠精神的路上。。

很精辟的回复。。。。同感
作者: yp291982882010    时间: 2015-10-28 15:08
不知什么时候能实现
作者: tianmafeixiang    时间: 2015-10-28 16:35
天水蓝 发表于 2015-10-27 09:46
大环境和传统文化导致大家对自己和自己的子女的教育择业发展等方向的规划有很大问题。
国内过高考独木桥的 ...

一针见血

作者: wyc3158    时间: 2015-10-28 20: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超人vigoss    时间: 2015-10-28 21:55
三教九流在当代显得非常高贵,社会地位已经远远高于工匠地位,待遇的不言而喻
作者: Ruland联轴器    时间: 2015-10-29 22:10
生活所迫,如果没有生存压力,我觉得做个工程师是个非常惬意的工作,创造着自己的机械作品有种莫名的成就感,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也会觉得非常有意思。但现实是,压力太大......
作者: 自动化小生103    时间: 2015-10-30 17:30
脚踏实地做事。我还没做到。

作者: wuminglt    时间: 2015-10-30 19:26
技术工人的工资高于工程师的工资
作者: 静叶湖    时间: 2015-10-31 07:32
请问,新时代下,如何培养工匠精神?
作者: everfree    时间: 2015-10-31 20:02
逛逛必威APP精装版下载 发表于 2015-10-27 12:53
哈,顶贴的兄弟们,弱弱问句:你是工匠吗?

惭愧!我不是!

作者: 卓森    时间: 2015-11-2 22:30
浮云DIY 发表于 2015-10-27 23:06
很精辟的回复。。。。同感

就说一下我一个同事吧,因为对机械的兴趣填了这个专业,工作的这几年也是在努力提升自己,甚至行业见识已经超过一部分技术主管,然而还是萌生了转行的想法,待遇真的很难提上去,在国人整体迈向小康的路上,谁愿意努力和辛酸之后却还停留在温饱的水平呢

作者: 雪中霜    时间: 2015-11-10 09:51
重视文凭的年代里,匠人已被打入冷宫!




欢迎光临 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www.szfc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