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H$ F$ u7 W. K1 R据介绍,除社会需求适应度外,《报告》还首次尝试将工程教育培养目标达成度、办学条件支撑度、质量监测保障度、学生和用户满意度作为分析指标,用大量数据和事实客观呈现了我国工程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其中的深层次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 b. a. R! [: L3 B2 ?$ H. R/ h2 k( B" O+ G: q, @+ g& N' w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表示,《报告》研制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第一手数据和史料信息,包括近10年积累的工程教育认证资料、6家行业学会、协会(联合会)走访调研材料、近30位专家的访谈材料、260多家用人单位和4万多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等,翔实的数据和事实保证了报告结论的实证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今后将每年持续发布。7 \% T" R) p/ {' m" O. u, O/ D;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