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标题: 新式播种机,谁有兴趣研究下? [打印本页]

作者: 孙启明    时间: 2012-12-7 16:21
标题: 新式播种机,谁有兴趣研究下?
今年,我市北部地区采用新的农艺种植方式,使玉米的亩产达到1400至1450千克。估计目前应该是最高水平了吧。9 g- P) j5 A" A/ A9 o# _
% H$ {8 f6 V+ m, g; x5 M: y: {
该种植方法是:大垄双行,双行中间深施肥并且敷设滴灌管,不覆膜。具体要求是双行行距是200至220毫米,大垄行距是800毫米。深施肥深度为100至120毫米。滴灌管的敷设深度为50至70毫米。播种作物种类:玉米。播种形式:单粒精播。播种株距:160至170毫米。单体仿形。
$ s6 @" i" J# ^, ~: C3 L. i+ I( i' m- T' I
现在适应这种作业的机型还没有,传统的播种机最小行距受限制,所以需要有填补空白的机器补缺。欢迎有识之士开发。" \. D' w, t" C2 e

作者: 一只想飞的猫    时间: 2012-12-7 17:45
好事情呀!
作者: 东海fyh126    时间: 2012-12-7 18:21
4-6行宽窄行播种机估计有点钱途。。。。{:soso_e120:}可以兼容棉花。
作者: 马风雷MFL    时间: 2012-12-7 19:01
可惜没有图啊
% H/ @: k& J& R/ O) S& }
作者: 原叶    时间: 2012-12-7 20:09
好事
作者: leungc    时间: 2012-12-7 20:19
这个意义比较大
作者: 智狼野心    时间: 2012-12-7 20:35
没有接触过,坐等关注!
作者: asdf_409    时间: 2012-12-7 20:41
想法固然是好,但是不知道楼主这个想法验证过没有还是单纯的设想。我有些疑问;单种精播、播种株距160至170毫米。双行行距是200至220毫米,大垄行距是800毫米·······单从楼主介绍的种植情形就有很大的怀疑,这个数据来看每亩平均株数太少了。更何况楼主声称亩产1450千克(1450公斤),在我来讲非常不可思议!!!
& L8 r1 r6 @; W" f2 ?& W我家是农村,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种植玉米的情况和楼主描述的来比较一下;一般大垄1.2米左右,每垄4行,株数很稠,每10公分2到3株,浇灌方式都是大水漫灌,施肥情况也很好,土壤情况也不错,可就这样亩产最好也才650公斤······
! I& w, H  I0 M0 u虽然我说的有点多扯得有点远,但是我就一个疑问--难道仅仅因为楼主设计一种很先进的播种机改变一种种植方式就可以增加玉米亩产?真要是这样我一定跪求楼主把这方法教授与我,我回家种地去······{:soso_e113:}
作者: 宇希    时间: 2012-12-7 21:54
asdf_409 发表于 2012-12-7 20:41
- J2 d3 W( g; k8 S9 c3 e' Q想法固然是好,但是不知道楼主这个想法验证过没有还是单纯的设想。我有些疑问;单种精播、播种株距160至170 ...
& T/ M. Q9 A1 s  D4 P. C; ]; }# g9 k
{:soso_e179:}   同感) {* E6 K6 ?: v5 J5 V

作者: 无路车    时间: 2012-12-7 22:05
新式播种机缺水地区大有前途的农机。
作者: 喜欢中山    时间: 2012-12-7 22:05
亩产1450千克(1450公斤),在我来讲非常不可思议!!!
6 W* F, H( `4 X
作者: handy2oo8    时间: 2012-12-7 22:10
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呢?    大问题
作者: 619341834    时间: 2012-12-8 10:21
这个亩产是不是有点水分啊?
作者: 孙启明    时间: 2012-12-8 10:26
asdf_409 发表于 2012-12-7 20:41
0 |( _6 \7 L0 L' b想法固然是好,但是不知道楼主这个想法验证过没有还是单纯的设想。我有些疑问;单种精播、播种株距160至170 ...

# h! Y3 s4 Z) }. ~; {- }' o这是一种新兴的农艺,经过今年的实验,亩产确实可以达到1400至1450千克。本农艺属于合理密植的范畴,每亩保苗株数为8000株,太少则影响产量。
作者: 孙启明    时间: 2012-12-8 10:28
无路车 发表于 2012-12-7 22:05
6 i& B$ F: {0 g3 m: |! ~' K新式播种机缺水地区大有前途的农机。
& y; f# s: z9 W+ L1 p
滴灌方式既节约用水又确保浇得均匀,所以很受欢迎。
作者: 孙启明    时间: 2012-12-8 10:31
喜欢中山 发表于 2012-12-7 22:05
: M  i/ ~9 i2 r& t- w% ~6 \( R$ Q亩产1450千克(1450公斤),在我来讲非常不可思议!!!

$ V# b  K7 E- z& [- t" l6 [2 |! Q种子与农艺结合起来,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亩产属实,是经过试验种植得来的。我市在两天前召开的经验推广会。
作者: 孙启明    时间: 2012-12-8 10:32
handy2oo8 发表于 2012-12-7 22:10
" z' M7 A) k0 k& {! q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呢?    大问题
6 Z& k+ K, l4 j
农业机械的开发必须与新兴的农艺相结合,否则只有落后被淘汰。
作者: 醉行者123    时间: 2012-12-8 11:08
确实不错,现在种玉米的很多,但是产量提不上去,如果这种机械设计出来的话必然会取得胜利
作者: 军垦人    时间: 2012-12-8 11:19
是否起垄,新疆作播种机不起垄,带铺滴灌带和铺膜,点播器穴播,单粒播种,行距最小可调到100mm,株距160mm等多种可用,
作者: 晧楠    时间: 2012-12-8 15:44
不太懂,还是关注一下,能实现那是大大的好事啊!!!
作者: 孙启明    时间: 2012-12-8 17:08
醉行者123 发表于 2012-12-8 11:08
) {" t* e7 K# |确实不错,现在种玉米的很多,但是产量提不上去,如果这种机械设计出来的话必然会取得胜利

( ]& T5 j* k1 I# C" S& n6 M通常情况下,农机都是为了农艺服务的。新的农艺需求新的农机,所以对农机的开发起到了推动作用。因为农民的效益是相当明显的,所以市场根本不是问题。
作者: 孙启明    时间: 2012-12-8 17:22
喜欢中山 发表于 2012-12-7 22:05 " s4 }6 E! A. x- J, t) K+ R
亩产1450千克(1450公斤),在我来讲非常不可思议!!!
- ^, @7 H, Y  K3 l& T* z; U
我在这里解释一下这种新型农艺的基本原理:大垄使得行间通风性和透光性明显提高,既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又增加了采光面积,从而使光合作用增强;双行小株距是实现合理密植的方法,每亩株数保有量是确保高产的首要因素之一;双行之间距离较近又可以充分利用水和肥。
作者: 未来第一站    时间: 2012-12-8 22:46
支持lz
作者: 无路车    时间: 2012-12-9 20:09
研制这种播种机是一项有益项目。
作者: qingeyouco    时间: 2012-12-9 20:52
来点图撒.
作者: 极点05    时间: 2012-12-9 22:38
很好,但是我没有接触这种设备,有机会可以探讨下。
作者: 极点05    时间: 2012-12-9 22:38
很好,但是我没有接触这种设备,有机会可以探讨下。
作者: 孙启明    时间: 2012-12-10 12:02
无路车 发表于 2012-12-9 20:09 ' y6 Y6 S9 B0 N! q( X' ^
研制这种播种机是一项有益项目。
& Q9 p5 n/ k6 b" s* i+ P' u& p# r9 w
是的。有利于广大农民,同时又增加了自己的经济效益。: u9 r+ b& `4 j

作者: 孙启明    时间: 2012-12-10 12:03
qingeyouco 发表于 2012-12-9 20:52 ! d$ C+ d& O: |8 _
来点图撒.
" o# M/ G, L5 @5 i7 m9 A6 I8 q
不好意思,暂时没有图片。  U" Z1 c* x" S: f  n& b! F9 r

作者: SUNHD    时间: 2012-12-14 13:43
我们这里亩产好了才1300多斤,楼主那里比我们多一倍。
作者: 孙启明    时间: 2012-12-14 13:46
SUNHD 发表于 2012-12-14 13:43
. g, I& A% R" T/ F' f我们这里亩产好了才1300多斤,楼主那里比我们多一倍。

9 S) X# y/ b. S7 \# `. H7 P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只有适应生存条件的,才有发展空间。
作者: SUNHD    时间: 2012-12-14 13:59
楼主那里是春天播种,一年一季吧?我们是麦茬地。
作者: 孙启明    时间: 2012-12-15 09:32
SUNHD 发表于 2012-12-14 13:59   m4 R. k% [- j5 F/ v" R
楼主那里是春天播种,一年一季吧?我们是麦茬地。

6 R$ X7 G; s4 d* T8 k& _: s是的。我们这里的玉米种植都是一年一次,所以生长期要比两季作物长,故而产量也会较高。
作者: 408238355    时间: 2012-12-29 18:48
弄个图看看。
作者: bob_fang    时间: 2012-12-31 17:28
对农业机械不是很懂,但是支持楼主
作者: dygxt    时间: 2013-1-5 07:55
如果有人愿意出资,可以一起探讨!我们只能做到设计及出来,不能制造出来,没有那么多资金呀!老大!
作者: dygxt    时间: 2013-1-5 07:57
貌似不是很难!谁愿意出资一起做做?我只会做设计,呵呵!
作者: 孙启明    时间: 2013-1-5 11:17
dygxt 发表于 2013-1-5 07:57 ( d) \3 t1 q4 ~3 y' h& v  G6 `5 |
貌似不是很难!谁愿意出资一起做做?我只会做设计,呵呵!

) |; o, N- b0 f4 r4 U7 O6 l确实不难。只是这种机器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所以应该捞第一网鱼。我联系一下相关的人士,看出资数量如何。
作者: 液压末学    时间: 2013-1-6 18:15
这种精密气吸式播种机在黑龙江农垦已经大面积使用N年了,这边农艺是1.1.米大垄双行,黄豆是1.1米大垄3行,精密播种机一般是进口为主。哈尔滨有一家生产,播种精度 株距还算不错!
作者: 液压末学    时间: 2013-1-6 18:20
国外精密播种机可以时时监控株距 断籽报警等功能,更换种盘后可以播种不同作物,单体仿形,不受地形限制,保证出苗率。
作者: lsj0734    时间: 2013-1-6 20:43
本人是搞机械的,现在高校的机电系任教。愿意加入你们的研发团队,义务做点贡献。只是没有下过地,对农业不是很熟悉。
作者: 孙启明    时间: 2013-1-7 11:51
lsj0734 发表于 2013-1-6 20:43
: ]1 t# U, l  Q& L! T% n9 m3 ~本人是搞机械的,现在高校的机电系任教。愿意加入你们的研发团队,义务做点贡献。只是没有下过地,对农业不 ...
- v0 N2 N0 L1 n- n
欢迎。我有一个想法,不知能否实现?那就是用直流电机驱动排种器转动。在地轮(也就是驱动轮)上安装一个转速测量传感器,通过程序控制,使电机的转速与地轮的转速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且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误差在5%范围内即可。电机功率大概是25w,电压12v。1 j; Y- ^3 |& r: e! i5 s2 R

作者: 液压末学    时间: 2013-1-7 20:09
     楼主的想法很好,如果使用液压马达通过方轴传动排种单体,结合转速传感器给程序的数值,配合液压马达带动的风机吸附种子到种盘,根据农艺要求的株距理论上会比现有的国外播种机性能还好,但是成本会很高!
作者: lsj0734    时间: 2013-1-8 10:35
实在是抱歉,术业有专攻我对电的方面没有什么研究。但是我知道步进电机可以在单片机的控制下精确的提供转速。类似于数控机床的原理,包括伺服和反馈。另外;“那就是用直流电机驱动排种器转动。在地轮(也就是驱动轮)上安装一个转速测量传感器,通过程序控制,使电机的转速与地轮的转速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且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误差在5%范围内即可。”如果排种器转动力矩不大的话,可以在地轮和排种器转动轮之间加链传动。对农业知之甚少,勿见笑。
作者: 孙启明    时间: 2013-1-9 08:59
lsj0734 发表于 2013-1-8 10:35 ! s' O! p0 G# J& ^( u- V+ ~
实在是抱歉,术业有专攻我对电的方面没有什么研究。但是我知道步进电机可以在单片机的控制下精确的提供转速 ...
4 o; Y( F1 h8 A* u0 V
步进电机的价格较高,会会使成本增加很多。我使用电机传动主要是想获得较大的转速变化范围。因为吉林省的兰振已经把这个做出来了,是用雨刷器电机做的,效果不错。但是我要求订货,他却不能供给,理由是产品还不完善,距离太远,售后服务不能保证,而且现在的生产量太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
作者: 孙启明    时间: 2013-1-9 09:01
液压末学 发表于 2013-1-7 20:09
& E$ C* o  s  T楼主的想法很好,如果使用液压马达通过方轴传动排种单体,结合转速传感器给程序的数值,配合液压马达带 ...

: G, i# T0 B8 y% L# _; R是的,这样的成本比使用步进电机都高。
作者: 军垦人    时间: 2013-3-1 00:51
气吸播种
作者: 军垦人    时间: 2013-3-1 23:37
[attach]275331[/attach]
作者: 军垦人    时间: 2013-3-1 23:40
精量点播
作者: jlbob    时间: 2013-3-2 17:01
液压末学 发表于 2013-1-7 20:09
, o6 |0 ]3 h, P* l9 Q, ^1 X! r楼主的想法很好,如果使用液压马达通过方轴传动排种单体,结合转速传感器给程序的数值,配合液压马达带 ...
6 {4 J7 Y# J8 @* U& Y: S, h0 u
乖乖,这么复杂,真是长见识。6 M3 k& U9 X4 I5 s; w) M3 C% t
% }. y1 A# x% B& ?+ r( a7 s
军垦能不能详细说明下,看评论准是个行家" E/ `1 D8 f$ M! l$ i

作者: 无能    时间: 2013-3-8 21:40
对滴灌带是怎么装配的很感兴趣。几年前有个老板找我和朋友设计“滴灌带”的自动装配机,后来无果而终。9 T" m4 _6 b4 x
滴头被两片滤膜包覆,滤膜周边热合。这种滤膜很特殊,听说在污水下很长时间也不会堵塞。
作者: 军垦人    时间: 2013-3-10 01:08
新疆引进以色列滴灌技术,并改进提高,现大面积作物使用滴灌。肥料也可通过滴灌供给作物,通过计算机及地里的探头,判断作物缺水、缺肥情况,指挥泵站供水、供肥,可以节水、节肥,通过滴灌技术,可以作到精量播种、精量施肥,增产明显。不用定苗、人工浇水,对地块平整度无要求,减轻农户工作量。新疆建成国家节水中心,可以生产全套节水滴灌设备,已推广援建到甘肃、宁夏、内蒙古、东北等地。
作者: 军垦人    时间: 2013-3-10 01:13
宽膜播种
作者: 军垦人    时间: 2013-3-10 23:24
播种机是先铺膜,后膜上打孔投种,后种孔覆土; 薄膜的作用能提高地温,保持墒度,覆盖杂草; 薄膜需人工揭去,机器捡拾,
作者: 2893285001    时间: 2013-6-23 10:18
希望更详细一点,最好有图。
作者: 畅想    时间: 2013-6-25 09:49
顶一个 期待为中国老百姓的未来做贡献
作者: 畅想    时间: 2013-6-26 16:18
1000公斤?不敢苟同 我们家里地处中原,还是原来的套种技术,收成好的时候也就亩产700公斤,我想请教一下,亩产1000公斤投入多少?真是那样的话希望您说一下你们那里的地址我想去学习学习
作者: 孙启明    时间: 2013-6-27 08:14
畅想 发表于 2013-6-26 16:18   z7 T# Z, }8 _( {( ^5 Q- T
1000公斤?不敢苟同 我们家里地处中原,还是原来的套种技术,收成好的时候也就亩产700公斤,我想请教一下, ...

  s5 K8 |" R: j3 I请问你们那里是怎样的一种耕作方式?耕地是深翻、深松、旋耕、灭茬还是免耕?播种是平作还是垄作,单粒播种还是多粒穴播,种子是否优质高产,有没有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高产优质种子?施肥方式是播种时施用底肥然后中耕时追肥还是底肥和长效缓释肥在播种时同时施入?平均每亩保留株数是多少?是水浇地还是旱地?生长期多长?收获损失多大?以上问题你都调查清楚了吗?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就要把相关的准备工作做好。
作者: 畅想    时间: 2013-6-27 15:36
我说请教你1000公斤的种植方式,你给我说这么多专业的术语,我要是调查了还用你给我说啊 驴头不对马嘴
作者: 孙启明    时间: 2013-6-27 20:28
畅想 发表于 2013-6-27 15:36
8 X2 Q6 B3 R8 ]# r! [3 Q) c; x我说请教你1000公斤的种植方式,你给我说这么多专业的术语,我要是调查了还用你给我说啊 驴头不对马嘴
& `0 Q3 O! @8 L: Z
要想获得1000公斤的玉米产量很简单:首先整地时要深、细,选用高产优质种子,保证每亩要求的秧苗保有量,水肥跟进,正确植保和收获。2 p4 T- c5 D+ q6 G; t" k
选择种子非常重要,否则一切都是白费。
0 B9 r$ y: z% j. K% a按照种子种植要求种植、施肥、管理。
作者: 畅想    时间: 2013-6-28 17:01
很笼统 不过还是谢谢了 有时间去实地考察考察 感觉你说的像纸上谈兵 不适合老百姓的实际情况
作者: dygxt    时间: 2013-7-10 08:29
其实楼主说了只是一个方面,因为现在玉米除了播种,还要考虑收获、植保等问题,所以您所说的这种模式主要是增产,而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收获机,可能对老百姓来说也不是好事,所以我们主张将玉米播种、收获综合考虑,进行标准化种植,这样在增产的同时,可以便与实现机械化作业,降低作业成本。犹如国外全部采用72cm播种玉米,目前我们主张60-65cm播种,适合机械化收获,产量也比较高,如在山东做试验时,最高的达到1600斤(800kg),所以不建议开发楼主所说的播种机!
作者: 孙启明    时间: 2013-7-10 18:46
dygxt 发表于 2013-7-10 08:29
& V7 {% z. u1 K* `其实楼主说了只是一个方面,因为现在玉米除了播种,还要考虑收获、植保等问题,所以您所说的这种模式主要是 ...
+ L/ ?" V! _( E6 {
的确,规范化种植会对后来的中耕、植保和收获带来相当大的好处。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农村土地的使用形式决定了这只是一种理想,无论靠引导还是靠政策都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任重道远啊!
作者: 御天羽化    时间: 2014-4-13 10:55
还好,个人觉得应该有发展前景
作者: 杨大叔叔    时间: 2014-6-14 22:46
新的农艺种植方式
作者: liuwen830122    时间: 2017-5-30 14:18
新式播种机缺水地区大有前途的农机。




欢迎光临 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www.szfc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