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都深深根植于美国政治经济的土壤之中。早在美国共和党建党伊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便提出了刺激国内工业生产的政策主张。再近一点,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在汽车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等行业的飞速成长在美国政坛激起了热议,各方就政府是否应该避开竞争、大力扶持并复兴美国的制造业争论不一。这些政策的拥护者认为,制造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以及确保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批评者则称,政府无法(代替市场)对产业做出正确的选择,它不能挑选赢家和输家。更进一步从本质上说,批评者认为制造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同样也不认为不同类型的制造业有着价值上的区别。用老布什政府的白宫预算管理办公室(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主任的话说就是:“薯片还是硅片,谁在乎呢?都是片就是了。”
然而,未来的问题在于,模块化和创新活动与制造相分离能否表征下一个十年里的大型新兴产业。麻省理工学院创新经济生产委员会(MIT Production in the Innovation Economy Commission)对位于风能和太阳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电池和其他新兴技术产业的公司开展了调研,就IT业的模式是否适用于这些公司提出了很多疑点。从这个研究中得出确切的结论还为时尚早,但可以看得到的是,从加大研究规模到成立企业再到新产品和服务投入全面生产,这些公司所面临的挑战是不同于软件和电子公司把他们的产品概念推向市场时所面对的问题的。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在新兴产业里扩大规模所需的资本要远远高出在软件业的投入。同样关键的是,如今新兴技术产业里,研发、设计和生产比在IT业更难分离。事实上,在太阳能产业,最具前景的研发和创新大都围绕着一项相对成熟的制造技术——如何用更便宜、更有效的方式生产光伏电池。无锡尚德(Suntech)凭借其先进的制造技术已经成为太阳能发电方面的主要参与者;其他的,比如新成立的1366技术(1366 Technologies),这家公司正在研发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新方法,以求大幅缩减技术成本。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创新就在制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