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标题:700亿够吗——我国最大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达1110亿
[打印本页]
作者:扫街
时间:2012-10-29 12:13
标题:700亿够吗——我国最大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达1110亿
拔苗助长,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光伏产业如同一辆未装好刹车的汽车,被踩了一脚油门后风驰电掣,危机四伏:这些行为的恶果,最终全由企业背负。
过去这几个月来,几乎没有哪个产业能比光伏惨淡。
外忧让光伏产业大受打击:继今年5月美国裁定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惩罚性高额反倾销税后,日前,欧盟也对我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去年,我国光伏电池对欧出口金额204亿美元,约占同期该产品出口总额的73%。本次反倾销调查,称得上是欧盟迄今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不久前,印度亦向中国光伏产业发难。
内患同时并行,一组简单的数字或可说明问题:不久前,美国投资机构MaximGroup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整个光伏业负债率已超过70%。
这组数字令业内外大呼危险,一时间,“光伏产业破产说”大行其道,不少人认定光伏大佬们已经濒于破产边缘。
光伏产业之殇是谁之祸?是谁将这一曾被认为充满希望的新兴产业推向悬崖边缘?
被“忽悠”的进场者
“我们都希望现光伏大佬快点倒掉。”陈学义(因当事人要求,此为化名)平静地说,“他们倒了,我们才有希望。”陈学义在浙西一个城市经营光伏多年,这段时间来犹感寒冷。“很多同行关的关,转的转。现在看来,这个行业还没有触底。”
在陈学义看来,国内光伏产业大佬诞生之历程很有些“畸型”。“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的高科技新兴产业,现在我们很多同行企业都是外行转过来,当初听了宣传,认为光伏是朝阳产业,再加上转型升级的压力,听说政府支持力度大,有钱的都投过来了。”他总结,“很多人都是被忽悠进来的。”
被“忽悠”进场的企业多半都在这一轮的行业低谷中受到了打击。“当初光伏产业高速发展的几年,进来的或多或少都赚到了钱:需求摆在那里,最早的技术要求也不像现在这么高,确实容易赚钱。但是进场的人太多了,短短几年内产能就严重过剩。再加上技术标准不断提高,原来不懂行的企业,很快就受到了打击。”
在陈学义看来,光伏产业的技术发展堪称一日千里,一年前国内125单晶硅片的主流性能多半在185-190瓦左右,一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早就超过了200瓦。
陈学义认为,被“忽悠”了的进场者,特别是行业内的“大佬们”,是如今产能严重过剩的自觉不自觉的推手。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陈学义一家之言。不久前,江西赛维LDK传来的种种不利消息俨然成为佐证。一度曾发展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商的赛维LDK今年受到的打击之一,是来自供应商的破产消息。今年4月3日,赛维LDK在欧洲的最大供应商Q-Cells向法院提交了破产申请。
这家来自德国当地最大的光伏企业Q-Cells,从2007年便与江西赛维有了紧密的合作,为了挽留住这家巨大的供应商,江西赛维也曾亲自为Q-Cells“量身打造”了1.5万吨的多晶硅扩产项目。
在Q-Cells破产后,多晶硅扩产项目成了赛维LDK最沉重的包袱。
“像这种项目的上马,简直可以说是疯狂。”陈学义评论,“现在这些大型的光伏企业产能扩张都很厉害。目前他们可能也有订单可接,但大多数是做得越多,亏得越多。大佬们要保产能,只能硬着头皮做。越做越亏,连带着使行业中的其他企业也必须跟着这样的步伐。”
“然而,看起来疯狂的是企业,实际上疯狂的是社会。”他说,“大佬们的困境中,企业是最大的受害人。”
“依我看,浙江的光伏企业,很多都保不住。”陈学义将自己的同行们一个一个地数过去,语调倍加感伤。
他提到的名字,都是浙江光伏产业中显赫一时的大佬。
悬崖推手?
“现在看来,这个行业不是有钱人就能玩得动的,还要有人。”昱辉阳光高级副总裁郑志东对《浙商》记者如是说。
他所说的人,指的是人才。“以前很多竞争就是价格战,拿组件来说,我记得2005年的时候是4美元/瓦,去年下半年,价格降到了1.6美元/瓦,而现在,早就突破80美分/瓦了。”如今,在价格已经触底的情况下,光伏企业想要技术突围,很困难。
“外行转行做光伏,很多就是到国外进口一套设备,然后到国内生产。连出了小问题自己都修不了,何况自己研发?”陈学义说。正泰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南存辉亦称,“光伏产业所有的技术都在国外”,这是挟制光伏企业发展的一大原因。
不具备自主技术优势的产业,为何会如此蓬勃发展?政府的支持是令“外行人”心动的重要原因。
南存辉曾称,太阳能产业发展依赖政府进行政策主导。赛伯乐投资总裁陈斌则将过去几年来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最重要原因总结为“行政式地调配社会资源”,“很多企业因此短视性地进入到市场”。
无论是之前以各种形式对当地光伏企业施加各种地方性保护,抑或是现在对困境中的企业输血救助,政府的力量在光伏产业发展中不容小觑。
“由于地方政府运用了太多的优惠政策来支持发展光伏产业,导致过度投资”。土地无偿划拨、税收返还、巨额电价补贴……这在过去几年一些地方政府吸引光伏企业的招商条件中,屡见不鲜。有报道指出,在一家大型光伏企业的“光伏地图”中,是以30多亿元资产撬动近1500亿元的投资。助力这一巨大杠杆效应的,则为地方政府与银行。
数据显示,我国光伏产业占全球市场的60%以上,年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0%,行业产值约5000亿元。但是,这个以超常规速度迅速崛起的新兴行业,始终未能补上其发展规划之失。比如,光伏“十二五”目标曾一度数次调整。百般支持掩盖不了政策的随意性。
当吃了“助长剂”的企业面临困难可能倒下时,曾经支持的力量或许再也无法提供帮助。在赛维LDK困局中,江西新余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任光明以四个“一定”和三个“绝不”表示对赛维的支持。然而不少业内人士质疑,负债高达6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是新余这一级政府能扶得起来的么?“至少也得江西省政府出面才行。但明显政府不可能出面:你扶了赛维LDK,别的企业怎么办?你总得一碗水端平吧?”陈学义称,“倒的时候,政府是指望不上的。”
最可怕的是,在鼓励企业上马光伏项目时,我们的国内市场却迟迟未向光伏企业打开大门。
杭州浙大桑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如今正积极开拓第三世界国家的市场,东南亚、南美等国成为他们“探险”的步伐。副总经理冯德印告诉《浙商》记者,在这些国家为居民提供太阳能发电支持,并入电网很容易。而在国内,光伏企业发电入网很困难。
陈斌同样提到了这一点,“现在看来光伏企业对外的途径基本都困难重重,转向国内市场‘自救’是重要的渠道。但是你电网不开放,光伏企业怎么办?”
拔苗助长,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光伏产业如同一辆未装好刹车的汽车,被踩了一脚油门后风驰电掣,危机四伏:这些行为的恶果,最终全由企业背负。
作者:eddyzhang
时间:2012-10-29 12:35
搞来搞去就这几招。没啥创新,没啥应用。反正中国倒下的又不止这一个。静观其变吧。
作者:筱羽
时间:2012-10-29 12:36
优胜劣汰,这是生存法则,扶持个啥啊,自生自灭去吧。
作者:wf2725864
时间:2012-10-29 12:56
是不是又产能过剩了。。。
作者:wf2725864
时间:2012-10-29 13:02
感觉这就是中国式的黑色幽默,跟景区人多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宝石流云LY
时间:2012-10-29 13:15
新兴行业大多是以政策为了导向的,政府提供政策、技术乃至资金,一个行业或一个公司很快就大规模发展了,为了能壮大起来,政府还会出台相关政策继续扶持,对使用者进行补贴,这样一个行业就马上可以壮大起来了。但很少人会去想当政策因为某种因素撤消时,这处行业和用户会遭受怎样的损失,更多人想到的是在政策撤消前怎样可以赚到更多的个人财富,这或许也是我们的特色吧!
作者:秦杨2012
时间:2012-10-29 13:35
这是没办法的,在国内只要一有赚钱的项目,要不了多久其它人跟风是的做。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企业不能和国外的比,而且也不赚钱。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赚钱赚的都是装配钱,核心技术在人家手里
作者:吃吃dady
时间:2012-10-29 13:54
三面夹击,举步维艰。
但是一家企业能倒下,行业却是不能倒下的
作者:ゞ海颩ヅ
时间:2012-10-29 13:55
现在中国某方面或经济是畸形的
作者:互通有无
时间:2012-10-29 14:20
这就是所谓的转型的结果
作者:鲁德传动
时间:2012-10-30 16:08
国家鼓励行业发展,那就没得说。再怎么样,能得到国家的支持。再牛还能扭过 国家的力量啊。
作者:changkongceyi
时间:2012-10-31 09:54
估计死不了,地方政府不会见死不救的,死一个上市企业地方领导吃得消不?
作者:szxiangnuo
时间:2012-10-31 15:30
危机四伏:这些行为的恶果,最终全由企业背负。
作者:悟宁
时间:2012-10-31 20:38
政府怎么不扶持企业搞技术创新,只知道一窝疯上项目提产能,官员都是饭桶 ,不吐心里不快
欢迎光临 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www.szfco.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