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标题:
一次研发管理研讨会上不同观点的交锋
[打印本页]
作者:
surfacer
时间:
2012-4-13 10:08
标题:
一次研发管理研讨会上不同观点的交锋
论题:产品线与资源线,孰轻孰重?
8 m% J) p6 R, o5 [( i6 H' ^
. W9 U/ C8 Q4 B, ^7 I
产品线
: I- R0 b8 C' ]
以产品线来保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才能保证产品的成功,最终达到公司赢利的目的。
, k. P8 P! k: K: s0 t+ p+ b# I
# S, _, ^ i; [; V6 L
严XX 深圳XX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副总监
" o) I8 `3 w+ n% K
# a8 m$ |' f' r
无论是产品线,还是资源线,涉及到“度”的问题,孰轻孰重的界限很难定。但我认为产品线更重要一些。因为,企业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我们必须重点建设产品线,保证产品的成功。以这样的方式来保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从而达到公司赢利的目的。
" p) e* o& ~0 r9 z+ C' {1 y% f
业界对产品线和资源线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产品线比较重要。持这样观点的公司组织结构大都是:产品一部,产品二部……每个部门里面有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这些工程师都分别隶属于自己产品相关的产品部门。如果按照纯技术的角度划分,企业的组织结构当然都应当按照资源线来划分,但是按资源线划分最大的问题是沟通的问题,最终反映到产品上表现为最终的低效率。比如有些公司没有产品线,只有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组的成员来自不同的资源线的部门,以资源结构来划分的。这样几个人属于不同的几个部门,作为产品经理要去指挥他们就很麻烦。作为产品经理会感觉自己对产品的计划,规划无法实现。
" p, J" a" `1 z2 N# C& l
一味强调加强资源线的建设,会导致管理方面的扯皮,最终延误产品的上市。市场部根据市场反馈提出一个需求,而作为资源线的部门需要他们提出一个实实在在的技术方面的需求,包括具体的规格,这样产品才能开发出来。这就是潜在的问题,一旦产品开发不成功,研发人员就会和市场人员说,你提的需求不明确,而市场人员则说,你根本就没有做出来。另外,我们也希望工程师到用户中去,了解用户的需求,甚至去亲自看看做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反应怎么样,以后如何来改进?但是产品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宽,那么工程师具体到哪个产品的用户中去?反之,强调产品线,则责任就会更明确,不管来自什么部门的人员,都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个产品做出来,不会出现过多的扯皮问题。只要产品失败,与这个产品有关的所有人都有责任。
8 [" M' `. s8 V
企业规模比较小的时候,部门内部的角色划分相对来说比较少,比较核心。但随着规模的扩大,涉及的技术面比较宽,产品线与产品线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必然要走向越来越专门化,专业化。主管会面临很多看不懂的东西,那么强调资源线的管理问题就比较突出。比如硬件部门,针对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技术特征,特点。主管面对手下不同部门,不同背景的人,不可能做到既能管人,又能管技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产品的多元化,一个主管不可能在哪方面都是专家,即使他可能擅长一部分专业方向的技术管理,但他的主要职责还是应该放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
" T9 C5 q+ P( O9 v6 Z0 y0 a" W
目前很多高科技企业采取所谓矩阵式管理模式,这是国际大公司普遍采取的,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同时对于国内企业来讲也是非常麻烦的管理方式,因为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面临细化的过程。其中最为复杂的问题在于要用资源线去支持若干种不同的产品。而有不同个产品,就会有若干个不同的产品经理,有若干个不同的结果。比如某个产品经理的工作方法与其他人的工作方法不对路,驾御管理中的难题是相当困难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制定了很多的考核、监督、激励的办法,但依然属于摸索的阶段。
9 z6 Q2 F" _* [0 E: R# }
作者:
surfacer
时间:
2012-4-13 10:10
资源线
4 W; G2 v5 ?6 r; v/ Q" [2 h
重视资源线建设,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提高员工专业技能,使公司综合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F0 I& r8 Q$ S/ T7 s' w9 a
柴XX XXX光电子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 u5 D8 ~0 w& Y# \2 e( T1 I0 }
) \: [2 G4 }* u) E! H3 `' G0 Z9 ~/ E
我认为加强资源线建设更为重要。重视产品线的缺点在于:1、企业中有很多种产品,它们在市场上的反应也是不同的。有的产品市场上卖得很好,则产品线很忙,而市场上卖得不好的产品就会很空。像我们这样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以资源线为主的架构更合理一点。目前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必须要跟上市场的步伐,企业要赢利,管理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把有效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是我们一直在想的问题;2、公司的安全问题。产品线实际是按照公司架构、立项、研发、生产、支持等设立的。一旦“独立”,出现团体跳槽的事件,则拉出去的就是完完整整的一套人马,对公司的风险实在太大,是无论如何无法承受的。
7 C, n$ ?* t4 _: K" T0 B* g$ x
加强资源线的建设可以使内部资源充分使用。反应在组织结构上,就不会出现所谓A、B、C三个产品部门,而是设置所谓的软件部、硬件部、结构部,所有软件工程师都归到软件部门管理,所有硬件工程师归到硬件部门管理,所有结构部的工程师,归结构部管理。而对于具体产品的研发生产,则组成一个虚拟的跨部门组织。比如,对于A产品设置一名产品经理,然后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在软件、硬件等人员的基础上形成虚拟的项目组。
% w9 E1 n5 D" }. |( |- \
这样做的好处是:1、资源可以充分利用;2、便于不同产品的软件工程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提高专业技能。而专业技能提高了,公司的综合成本就会降低。从而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我们有10名工程师,总共需要负责大大小小的产品50多种,如果按照产品线划分,要把产品和市场更紧密一点,每个项目至少要5个人,这样我们一年不要说搞50个项目,就是搞5个项目都真搞不出来,成本实在太高了。
4 n7 m J2 O% }- {
部门组织结构的设置不一样,必然导致运作模式也不一样。资源线包括人、物料的供应,也包括技术,包括市场的营销渠道,无形的东西非常多,如何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具体到考评方面,到底谁说了算?如果是以产品线为主,必然是以产品经理说了算。重视资源线,则产品经理的责任是提建议、意见,最终资源经理说了算。当然这样做的过程中协调工作就比较困难,一个项目组里有结构的,有硬件,软件的,谁也不服谁怎么办?研发管理很多方面不是技术问题,搞研发出身的人,对管理很反感。心态上有抵触,关键是要把技术人员的心态调整好了,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去做事情。但是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公司,一个组织,放任约束也很危险。对于管理资源线的干部要求就高在除了在技术上负责,还要在管理上负起责任,学会管理人管理项目。
. \9 k4 s4 a( l7 x
无可否认资源线存在效率低、沟通难的问题,但我认为最终是可以解决的。这就要从管理上想办法,管理层就是要沟通,磨合。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如果管理好了,不能说能把他具体解决了,但是可以把它控制在一定成本范围之内。
9 B% N. l4 \- V% T5 r& M
作者:
李泽
时间:
2012-4-25 08:23
高精尖就走产品线吧,但是资源也要兼顾吧。
作者:
love588898
时间:
2012-4-29 11:50
是不是计件看你的管理!
作者:
love588898
时间:
2012-4-29 11:50
是不是计件看你的管理!
欢迎光临 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www.szfc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