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标题: 案例讨论:一个国内产品设计公司的项目全过程 [打印本页]

作者: surfacer    时间: 2011-6-13 10:38
标题: 案例讨论:一个国内产品设计公司的项目全过程
中国工业设计师有创造力吗?这是国外设计界著名杂志所提出的问题,里面表达出对中国设计界的不了解和基本态度。这和国内大企业的管理者们的问题相同。一些国内杂志和媒体展现的也多是体现设计想法和所谓国外设计大师创造性价值的介绍。当前中国工业设计的焦点集中在设计师或大师的想法和理念上。4 w+ n6 f% p( u% s1 m
(问题:为何会出现此种状况?)9 W/ x1 {* S  f* E, G' u) r! V
3 j) y) \- o% r9 y; Y: X1 X
而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最急需的是西方创新精神这粒蓝色药芄吗?否!中国从不缺少文化、也不缺少创新的思想。作为高速发展中的工业化国家,中国蓬勃发展的制造业,充满了虚荣和乐观的情绪。但同时中国能源的危机,环境的污染,各种产品充斥市场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美国等国家工业化发展时期的面貌一样。由此看出工业设计和整个制造业、整个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国家的人民依然缺乏的是科学理性态度。而不是感性的设计艺术
& P* J& I8 R' F4 Y/ H7 Z(问题: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d" X3 d9 U) K0 ^, l

作者: surfacer    时间: 2011-6-13 10:38
我没有大师的设计理念和超凡的创造力,也没有什么理论基础,只因为身在其中,能感到产业的发展缺乏一些基本的东西。感到企业和设计机构如果不具备这种态度面对产品设计开发问题,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在这里我把我个人见证到的一个年轻设计公司的具体项目操作过程,介绍给关心产品设计开发在中国真实的操作情况的那些企业产品开发决策者,仅供他们在今后的开发工作中参考。希望文章能使他们以科学理性态度对代工业设计工作。
作者: surfacer    时间: 2011-6-13 10:42
在中国那些敢于在工业设计上投入的顾主,都拥有一定的实力,并对自身产品有着伟大的理想,深圳某变频技术有限公司是家由风险资本参股经营的现代化高新企业,专业从事变频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被认定为深圳国家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重点推广企业,且20031月通过瑞士SGS公司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面对国外西门子、东芝、日立等十几家航母级企业以及国内数百家企业在该领域的竞争。为了提升企业与国内外其他对手的竞争力,稳固企业形象,进一步扩大和占领市场,把公司变频器产品发展成同行业的最优者,经过考察后,委托北京包豪斯进行3000系列变频器的系列化产品设计。产品跨越7种不同的尺度,跨越全塑料客体,前塑后钣金,全钣金壳体不同材料。总共历时8个月,其实在中国设备类产品的工业设计落后于家电、IT等产业,有这样大的系列化设计的机会在中国也是非常难得的。体现了客户对产品的理想,也说明北京包豪斯一直在努力坚持宣传自己理念来影响客户。
* ?' [+ M& j. N( b$ @8 T, w问题:深圳的公司为何将设计委托于北京的设计公司?如果你是老板会不会这么做?5 X$ C- I6 z$ S5 l7 Y1 t  @
设备类的工业设计为何相对落后?本身有什么特点?
# Q: f, d- R7 @& U0 R7 w
! U6 V- x; N* b" m$ t5 i2 [ . p+ g4 _& n/ G, `% w! V9 F, H% `

作者: 2266998    时间: 2011-6-13 11:07
包豪斯那家公司大概有10年出头了,阿拉认得他们,是当年几个年轻家伙创立的,名字也取自欧洲的词汇,那几个合伙老板当年都特年轻,跟小哥们类似,现在也都不年轻了,这类公司还有几个,给地铁设计一些工业系统的还有一家公司,也不错,起步晚点,发展的比较快,
' I  F" P2 ]5 G) K6 n2 O( C; N* D工业设计,还是阿拉说的,没见过猪,就画不出猪,听人家说那东西很胖,照着其它物件愣画,画出来的既不像猪,也不像河马,现在的问题在这里,全中国的工业设计的问题都在这里,就像中医,最终发展成西医了,根本原因是没有自己的精髓,以为有,但说不出来,
5 L, j" L! ~# e/ @& T0 l) S* G- G
& S- e  t! F- ^" B. s- U就像大多数国内的工程师,自己以为是什么都行的,把个大型东西摆在面前,就只能引进了,因为不懂一个东西的精髓  
作者: surfacer    时间: 2011-6-13 11:20
项目初期客户没有任何委托设计的经验,因此提出进行一款产品的设计,相应的技术要求也提的非常少,并支付较低的设计费用。公司提供了设计方案,客户感到基本满意,进而委托我们完成后续的7款系列产品设计。但由于客户试探性的委托造成我们第一期方案达不到客户真正的可系列化目标,前面的工作作废,全部从新开始。
3 x$ P2 r$ y; }: t* d# ^6 Q/ K+ Z/ c问题:出现这种情况有些什么原因?如何避免?
* o7 K, M! d! e" v6 e5 v# r
- Y" X% D* c" j# b
其实最初客户的考察团队共3人,乘飞机往返3次,差旅费用就相当于设计费的1/4。第一次的设计虽然费用价格低,但没有产生价值。而工作才刚刚开始,交易成本却已经如此之高。而他们在谈判开始却依然不愿意出更多的设计费用。从初期项目情况分析,公司对变频器领域并无现成经验,该类产品在普通市场也无销售。因此前期通过网上资料收集和购买专业期刊阅读对产品的商业特征及技术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并做了初步的设计分析。其实设计人员应当到厂家进行2-3天的实地调查并参观一些竞争厂家、对相关产品考察。时间应当在7-10天左右。但由于设计费用太少的原因,公司为了控制成本只能做一些表面性的分析。其实公司在动笔做方案之前的工作也是有成本的,而且前期工作的深入与否往往决定产品设计开发是否能够成功。国内客户往往不愿意为这种没有实物成果的智力工作付费。对于那些更小规模的公司,设计费用极低,往往看到客户提供的产品图片后就已经开始进入画图的阶段了,因为也只有这样才能挣到钱,不至于亏损。为了留下更多的利润只能加快速度完成项目或雇佣价格低廉的实习设计师完成项目。但对于产品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经验,图画的再好也没有更多价值。造成产品设计质量极低,有问题的设计有时会毁了一个产品项目,也毁了企业。企业认为工业设计没有价值,更不愿意为设计买单,设计费压更低,产生设计师设计投入低才能勉强生存的怪圈。
问题:初次设计费用大约为多少?
   如果你是企业老板,怎样减少考察费用?人员如何安排?
   该设计公司本身能力上存在什么问题?从哪些方面考察设计公司能力资质?

作者: surfacer    时间: 2011-6-13 11:23
因此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选择标准,而一旦选择合适的设计公司就应当给予充分的信任。在国内由于设计公司发展时间不长,还没有实质性的明星设计公司,设计公司都在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在国内选择公司首先看该公司的管理:是否有懂得设计管理的优秀主管,是否有专业化的分工,流程阶段是如何进行控制的,交流及沟通能力是否充分。其次设计投入是否充分:公司有多少有上市产品经验的设计师,是否会花时间和人力了解产品的商业动向,技术发展。设计公司是否象企业对待自己的产品一样真正关心产品的成败。其次是有没有从流程到最终产品都成功并规范的案例。% i" @* T5 h) A- q6 v  {
问题:除了这些,还应该有些什么选择标准?
作者: surfacer    时间: 2011-6-13 13:25
在签署了系列化设计项目后,双方交流增多,客户从技术人员到决策层都在逐步对设计公司的价值认可度提高,认为我们是产品设计领域内的专家,给予我们充分的信任。客户提出完全按照设计公司提出的工作规范和流程进行开发工作。

" c# L. E/ f! H5 T, ~- U7 l          北京包豪斯公司明确目标,提出了项目负责人制、定期会议汇报制度、阶段签字制度、文件交接规范,产品开发型号名称系统,并提供了规范的开发流程,得到客户的认可和双方的遵守,此后虽然在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由于流程制度的规范使双方的工作步入科学合理的开发方式轨道。

1 h6 Q# ^. ]" c2 p" N* L! M% l; z; j6 R         经过两次对企业的技术交流,和相关产品的代理商交流,公司逐步加深了对产品的认识。与客户共同明确了设计目标,作为整个设计过程遵循的评价规范和目标。当然有些系列化的要求是在做的过程中客户才提出的要求,这给工作造成一定的障碍。也因为我们在如此大的系列化设计项目上的确缺乏经验和方法,因此以后应当制定更合理的系列化设计流程标准。

& \3 X0 p+ H9 O- N3 B9 n& Q问题:能否让设计流程基于IT平台?如何建立?如何实施?

作者: 老徐    时间: 2011-6-13 13:56
您这是咨询型的策划广告么?不错,能加上工艺优化及成本控制因素,你们就能在中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中国企业不缺工业设计,缺的是对客户产品的了解和经验
作者: yxugdahtbupm    时间: 2011-6-13 16:28
之前听过一个做汽车的老总说,几年前汽车随便做,因为老百姓不会去看缝隙大不大、色泽高不高档、内饰舒不舒适,4个轮子的就行,现在呢?汽车拼的就是工业设计!买汽车第一眼就是看外观!5 ~* o5 s3 y) Y6 N, v
所以,现在,国际上就有好多专门设计汽车的设计公司,红点设计大奖中很重要的一块也是汽车设计!汽车的工业设计也带动了制造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型冲压模具技术!
# l; w' h; d# c! E而其它产品呢,老百姓的认知水平、思维模式有着很大局限,决定了生产者不可能投入大量成本在工业设计上!然后苹果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主动帮忙消费者提高了这种“欣赏水平”。。
作者: brianshao    时间: 2011-6-13 17:41
如果有公司的老板能够回答上面这些问题,毋庸置疑,对于设计的运用绝对可以站在行业制高点,几年前开过设计公司,我原本计划卖的最贵的产品也就是上面这些问题的答案,结果根本没人在意,去主动找别人谈,人家还嫌你啰嗦!呵呵!无奈得很
作者: 老鹰    时间: 2011-6-13 19:28
回复 brianshao 的帖子
! r& T: l  a% t" x1 d) @
% p3 f  b) {( N: G; u& T  r# Z走在前面的人,只要注意不要当先烈,就会有大发展的机会。
作者: waw962000    时间: 2011-6-14 07:52
走在前面的人,不当先烈几率非常小。看看毛泽东前面的人。
作者: surfacer    时间: 2011-6-14 08:46
项目支柱:
1、外观设计首要满足系列化设计的需要。
2、符合设备类产品的设计规范。
3、能够满足在恶劣环境使用的要求。
4、控制区域要求一目了然,操作方便。
5、控制面板可拆卸,要求方便取放。
6、外观简洁明快,有一定的细节。
   (其处理手法可学习东芝、LG等公司的产品)
7、通过造型语言体现功能强大,可靠性和稳定性。
) i. N- @' a" m8 G) m' [/ G: L

7 z# D& Z7 j$ z         大部分企业只能要求我们产品看上去新颖、比同类产品看上去更值钱,但很少客户具有明确稳定的目标,我对这类项目很担心,这类项目往往遇到夭折的危险,我们的设计工作白费而不会产生任何价值。当然那些没有夭折的产品在市场上也很难有大的前途。
系列化设计时注意事项:
1、造型元素可延展性
2、造型元素的统一性
3、在统一的造型元素下寻求个体的不同点,为有序系列增添亮点
4、由于钣金的工艺要求造型要受到限制,不像塑料成型相对要灵活,所以要考虑全塑壳的造型元素可移植到前塑后钣和全钣金的外形中。
设计时还需满足很多技术要求及指标:
1、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散热的需要,即要保证散热孔的数量和散热面积(做有限元分析)。
2、满足安装的需要,既便于螺丝刀的操作。
3、接线门开门方式要合理,强度满足长时间使用。
4、由于控制区域可取放,这就要求了其取下的便宜性和安装后的牢固性
5、设计出的产品要非常便于生产,或者说便于国内加工厂的生产,包括模具、注塑、装配、包装等。

9 c3 A. f+ V/ ]% e* h
问题: 变频器的使用环境怎么样?具体技术指标是什么?
           怎样进行初步热设计?
          热仿真到底采用有限元还是体积元?商用热分析软件主要有哪些?
          小型工业设计公司有无能力进行仿真分析?需不需外包?费用能否承受?      

作者: surfacer    时间: 2011-6-14 08:49
变频技术有限公司产品设计定位
3 U! f% ]& \4 [/ h
为走出一条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之路,在树立和推广公司及产品形象上有很多需要向西门子、ABB等公司学习或借鉴,其中推出系列化产品事在必行!

9 v7 v2 V1 w' y( t% B公司目标定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紧随西门子、施奈德等欧洲公司,与亚洲的东芝、日立、LG等公司相抗衡,通过系列化的产品对市场进行连续轰击,巩固企业形象的同时牢牢站稳国内市场,遥遥领先其他国内厂商
. D, D. D. N5 Q' y$ t: a
其产品在功能上能够达到或接近西门子、施奈德等公司的产品:稳定、耐用;在外形上学习日本韩国产品的风格并与之抗衡
1 ]; }1 X! a% w$ x6 H/ |
问题:欧式与日韩变频器各有什么特点?该公司产品定位有无商榷之处?

作者: surfacer    时间: 2011-6-14 08:54
由于本项目是系列化产品的设计,所以到项目后期时会项目涉及到:手板厂、塑胶模具厂、金属压铸模具厂和钣金厂,会有大量的手板制作和模具生产,因此提前考察各个手板厂和模具厂的实力为总项目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为此设计公司和企业共同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工作

) S' E) [( L" c国内现阶段各个手板厂和模具厂的实力各不相同,水平参差不齐,事先了解到现阶段国内的生产加工水平,避免今后工作的不必要浪费;
8 Z- f' L: T1 R/ h1 p
精选出质量好、价格适当的模具厂成为控制整个项目的整体预算的重要一环;
& `4 t/ d% A' w! d- E0 X% _
由于产品到后期会通过各个模具厂之间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所以事先的考察也为整体的调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 d+ G( S* f# ?4 E9 `& K; f% A* \. j
前期的考察同样为整体进度节省了时间,避免出现工作过渡过程中时间的浪费。
% J1 f8 p. ?( k8 f; E1 M- \4 v
通过多年的工作我认识到前期对商业定位的明确,对产品技术的全面了解,对使用需求的了解,对生产和工艺的熟悉是国内目前设计公司设计前的必须基础。

# Q  h/ m2 A, f
问题:塑胶与钣金手板制造主要需要什么设备?
     假设你去考察模具厂,你会主要注重哪些方面?,该厂至少要做过哪类产品,才能做好变频器?
, m' T. N1 X, G! i, x# D

作者: liaokeng    时间: 2011-6-14 10:09
儒家思想是创新的杀手,
作者: zg_086    时间: 2011-6-14 16:28
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歇的,好的企业只有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个性需求才能发展
作者: 太原联创机电    时间: 2011-6-14 17:17
玩技术的都让玩钱玩权的摆平了 ,这应该是倒过来的
作者: 寂静天花板    时间: 2011-6-14 17:41
小型公司用盗版软件做的什么仿真,它自己都不敢相信,为啥?因为没有手工计算的旁证
作者: Michael.MG    时间: 2011-6-14 22:55
通货膨胀啦,辛辛苦苦赚的钱都变废纸啦,花吧,做技术的要崛起!!!!顶。。。。。。。。
作者: pijunkuan    时间: 2011-6-14 23:46
技术的确很重要啊,通过楼主的分析,学习了不少东西,对于我们这些还在象牙塔里面的学子们,我们不懂的东西还很多呀
作者: surfacer    时间: 2011-6-15 08:58
下面是外型设计的部分推进过程,从草图到效果图的每一轮方案都由设计主管带3名产品设计师进行,并由结构工程师负责提供工程实现方面的建议,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和沟通。组成分工明确的设计团队。其实在国内不缺设计师,最缺乏的还是能够控制设计方向的设计主管。设计主管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最终的设计质量。
另外,我们每月至少到客户方开一次会议,并且向客户赠送了射像头,以保持随时的联系将问题就地解决。保障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问题:对于设备类产品设计,该公司结构工程师的介入方式是否适宜?
        有无IT手段实现与客户沟通,免除去客户现场?

作者: surfacer    时间: 2011-6-15 09:05

' P- Q1 O+ h  q' c235
型号是项目的开端,由于它关系到今后系列产品的发展方向,双方在其外型上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第一轮方案是我方设计师对整个项目的初步尝试,由于首次接触变频器,设计的外型还很不完善,但能从中看出客户的审美取向。

/ ^) a# G6 ~$ }# w# l" M/ I6 q北京包豪斯提交的所有设计方案都是用PROE软件建模然后渲染的,从来不用PHOTO等二维软件表达。因为只有在初期考虑到尺度和工程要求,才能加快整个的产品开发进度,如果不增加设计周期,还要做二维图,过紧的时间会使设计考虑的不成熟,为后期埋下隐患。因为大部分国内客户要求在1—2个月内完成包括结构设计的工作,而国外相同的工作至少在4个月以上。就连对时间非常死板的日本客户都对我们实施项目速度和质量的性价比感到吃惊。这也是被逼的,要是有更多的时间,应当通过手绘、二维图、草模型等多推敲。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与工程,机械,人机专家,商业专家和普通消费者多沟通自己的设计想法。这在国内的设计公司中是件奢侈的事。可没有这些过程能做出好设计吗?设计公司认为客户给的钱只能这样做,(当然这事没有设计公司会在设计前告诉客户)设计公司节省时间可以做更多的项目,每年几十个项目还出不了几个好点的产品吗。可那些垃圾设计会毁了多少企业,企业没法买单,长久以来也没有听说有设计公司能为此赔偿。因为设计公司不想赔偿也没有赔偿的能力,其实我真的希望将来能有工业设计公司有能力敢站出来为此买单为此承担责任。

7 a) o+ ~2 l/ \" V6 {
问题:如果具备相关行业经验,改产品设计周期会是多少?
     小型设计公司是否需要设置专职产品建模职位?

作者: surfacer    时间: 2011-6-16 17:29
看来没什么人参与讨论,不更新了
作者: surfacer    时间: 2011-6-17 09:00
方案一:
+ V! f& l+ x. |6 F) D
甲方对其评价:装饰感太强,不适合仪器设备类产品的风格,同时,市场上类似的产品已有很多。
方案二:

. l  K5 P; i; r* h+ A- o) P1 V甲方对其评价:整体形态符合仪器设备类产品的风格,层次错落感适当,但很多细节不符合规范,且整体比例有待调整。
1 B( M2 |# ~* V) X
从系列化设计的角度来评判,发现方案二的较之其它方案可延续性比较强,长方体的叠加可做多种变化,且总的形态上给人以稳重安全的感觉,符合设备类产品的设计规范。

$ A1 B0 y0 i3 Y6 b5 G* `( C& f
方案三:
1 h; a% z0 x" T5 }% h$ f
甲方对其评价:外形与LG的产品太过类似,不能突出xxx公司的品牌形象。
! {& I1 b5 ~! f1 K9 ~4 N
方案四:
3 a' L2 l- Z1 V8 c9 p
甲方对其评价:形态不能表现出变频器应有的稳重、大方的感觉,且整体形态不突出,一些装饰的线条没有实际意义,色彩不太符合这类产品的风格。
方案五:
' S8 ]1 S' j3 |9 V
甲方对其评价:同方案四,在外形上特点不突出,装饰线条和起伏没有实际意义。
从以上五个方案可以看出甲方对变频器外观的审美取向:
设计要突出功能主
外观形态不需要过分的夸张,但又不喜欢传统方方正正的造型,同时讲究设计的创新
不喜欢无用的装饰,更侧重实用主义
使用方式上要做充分的考虑
对方案二比较认可,但尚须深入

作者: surfacer    时间: 2011-6-17 09:04
许多客户认为设计的关键在于一瞬间的灵感,认为看到草图中有优秀的想法,最艰难的工作就完成了。实际上,我们每一个阶段的提交物,只要都达到阶段性的要求,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明确细化,我们就会非常接近我们最终的目标。工业设计不是艺术实验,在过程管理中避免导致产品失败的意外因素才是我们最基本的工作。当然在完成整个项目后回味其中可以乐道的巧妙智慧,也是非常有成就的。但这种情况在设计师的整个设计生命中能遇到的次数也不多。也许是这种观念和操作方式,逐渐形成北京包豪斯比较理性、细腻的设计风格。
4 \$ F. H1 m7 U
在上一轮方案的基础上,设计师对变频器有了新的认识,在发展甲方较认可的方案的基础上,再做新的尝试,得到了客户一定的认可
方案一:
本方案是对上一轮方案二的深入与改进,从造型上、结构上及控制键盘的取放都做了合理性的推敲,且在局部细节上做了细化
方案二:
本方案也是对上一轮方案二的深入与改进,通过改变控制键盘的位置打破原来的对称分布,使其看起来更具趣味性。
方案三:
本方案是设计师对变频器的理解逐步加深后设计出的新方案,在造型上大胆地使用弧面及层次上有序的落差,且首次将键盘横置,打破传统。
方案四:
本方案也是设计师对根据甲方的要求设计出的新方案,在造型上同样使用了大的弧面

4 @2 ^% B7 b$ H  ~
问题:设计成大弧面是否由于设计师做惯消费品的影响?

作者: surfacer    时间: 2011-6-17 09:08
8 F2 }9 V. }! B5 S+ j
经过这一轮方案,甲方普遍对方案一比较认可,同时也肯定了其他几个方案,尤其是方案三,认为它的可实施性同样较高,曲面的造型生动有趣,是产品的一大卖点,但最终听取了销售部的意见,认为方案一更符合国内市场的需要。但普遍认为散热孔的处理手法太过复杂,不符合设备类产品的规范,待改进。方案三适合今后的外销市场。我们的项目设计师也倾向于方案三,但经过与销售部的沟通,对国内变频器市场以及客户自身的行业位置有了更深的认识,设计公司也支持方案一。很多设计公司只从审美考虑方案,如果遇到客户否定方案,就完全听从客户,因为这样是客户决定选择的,设计公司一般都提供几款方案,客户为什么不选最好的,那活该,设计公司更不用负责了,还落得个省心。背地里还骂这个公司水平底。这暴露了两方面的问题。
1- \# v9 t, m  c$ V; G3 E5 R# y8 i0 y0 X1 d
国内设计公司不付责任。抱着做四、五个方案总有客户喜欢的心理,把选择权留给客户。其实所有的客户需要的是一个最终成功的产品,不是四、五个半成品。在国外好的设计公司只提供两个经过仔细研究的方案。也体现出国外公司的责任心。国内大部分设计公司不明白自己的方案为什么被选中或为什么落选。公司没有办法在产品设计能力上有所积累,久之,设计公司也不在关心为什么了。只关心有多少方案被选中,能不能拿到钱。
2& ?, v- }$ Q1 {1 X. b
企业没有评价机制和标准。企业评价方案,往往采取内部员工投票的方试,但每个部门和人员出发点不同,没有任何标准,谈不上任何科学性,最后还是老总说那个还可以,其他人随声附和的假民主。
( Y* c# l' B0 p( P/ Z* h+ A: x/ }
问题:倾向方案三,是否还是因为行业经验不足?
    散热孔的处理手法太过复杂,是否因为设计师太"艺术"?
    客户在方案阶段如何介入设计过程?
  A: r' z. V0 T: \

作者: 老鹰    时间: 2011-6-17 10:27
真想进步,应该好好读帖思考。希望大家继续研究问题。
作者: 三皮1680    时间: 2011-6-17 10:35
营销改变生活。
6 l3 a( T* G2 W9 Q其实老板都想做好,但是企业做大了,做多了,老板就被架空了。知道的就是表面了。。
7 |* E) D! `: N7 ?! ]所谓的团队也成了傀儡
作者: hwyang714    时间: 2011-6-17 11:05
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足够量的积累,没有对前人所做的工作做深入的分析研究、提炼和概括,创新无从谈起!创新都是一定条件和基础上的创新,是前人成果的延伸和提升!
作者: wdaijiang    时间: 2011-6-17 20:10
问题都比较犀利   也是大多现在设计公司所缺乏的   学习了~
作者: pony_ds    时间: 2011-6-18 14:01
问题都是实际问题比较犀利!可见楼主是业内人士。
5 \4 H0 K: R3 Z6 @其实工业设计重点在于“个人”,有些偏艺术,当然组织和管理也很重要。) H  k" d: x1 G- A0 e5 A
现在国外能很好的在公司这个平台上运作个人,这个才是关键。
& q  Z* T- D8 @3 d国内很多学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刚开没几年,人员基数还不大,且天分这个东西很难讲。) e6 }3 A+ L7 R" N" R/ X
国内工业设计公司也还年轻。) M) v7 \3 }' W' [
不过,过几年在中国强大的需求带动下,中国的工业设计公司和个人都会有一个飞跃。
0 [4 F2 I3 p- }) Y7 x9 v我很有信心对中国的工业设计,因为需求决定一切。欧洲的需求越来越弱,靠那些人凭空想象永远没有需求来的强大。
作者: wgq0928    时间: 2011-6-18 21:13
大师级人物,小弟还是要多学学!
作者: 相伯文    时间: 2011-6-19 20:33
实际上,工业设计公司只是根据生产产品的公司方案来,同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者说配合厂商的产品自身特性来设计,,设计公司的人需要的是有经验的,然后能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能够很快配合厂商需求,满足厂商要求,,% F6 p' f' H! Z, t4 S' a' f8 b6 X
就跟广告设计公司类似。。别人客户公司需要根据自身定位,品牌路线,包括一个季度,或者一个产品系列,结合市场不同定位,给一些资料,,有的会直接指定相关要求。。。
9 q+ F4 q4 o, O- o而在工控,自动化行业,就目前大陆而言,,东西好用,便宜,就OK,至于外观,不做过多要求,比方你要买电机驱动器,你不会去关注别人外壳设计怎样,只会首先关注别人产品技术特性,引脚接口定义,,用起来是否稳定,可靠。价格是合理。所以,,还是那句话,不同行业,不同产品定位,,不同市场区别。。例如我现在做设备控制系统,外壳不作过多要求,满足一般电气化标准,另外接口根据我的电路设计接口来规定哪里开口。有不对的,请指教
作者: skudy    时间: 2011-6-19 21:30
文章很好,思路明确,非常非常的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看到有社友回答或评论中的话语中有用到“玩”这个字的,呵呵。感到悲哀啊,以这种心态去发展的话,后果可以预见,所有有识之人不一定非要有什么事业什么作为,只要认认真真的完成本值工作,对技术抱着一丝不苟的态度持之以恒这就是一种成功,长此以往,技术进步指日可待。
作者: yht123    时间: 2011-6-19 21:50
设计就是创新,就是知识产权,我们现在做的更多的是制造,设计的这一块却由其他的国家来做,而制造,却是最低端的利润,有的就是靠劳动力来赚钱,就拿美国的苹果来说吧,它的制作是全球好多国家共同参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3位研究人员最近发表的调研报告显示,美国苹果公司销售的个人影音工具ipod每台299美元。苹果公司没有生产线,最昂贵的零部件由日本东芝公司等提供——共获得73美元,其他国家和地区供应零部件——共获得60美元,最后在中国组装——中国仅收入近3美元,美国却获得163美元,其中苹果公司拿走80美元。结果是,中国所得组装费仅占售价的1%。这个就是设计的不同,美国有着它的核心,它的设计,而中国有什么,有的只是劳动力,很多的投入却换回了最少的回报,我们现在就应该向好的地方发展,中国向一个创造大国发展而不是一个制造发展,而这就更多的是设计。
作者: 相伯文    时间: 2011-6-20 01:08
苹果那叫创造,从硬件到软件,全部是掌握核心的技术,而且具有前瞻性,。这也是为什么苹果不需要开放平台,因为他的优势就是自成一体,因为他的定位就是引领下一代,每次的技术革新,都及时布局,他需要的就是保密,封闭,谁能理解乔布斯这种神人想什么,乔布斯这种人物,又有几人,,另外,美国那种创造的环境,咱们大陆,没法去比的,就比如,天使投资人,中国又有几个真正投入研发的,更别说,天使投资,,苹果一个产品开放,前期投入就上亿美金,,而且纯粹只是验证性质,你让大陆私企去投入几百万搞研发,都难吧,,那些国企,就别指望了。。另外就是个人投入研发,,又几个心有余而力又足的,就目前,能在仿制的基础上,做一点点微创新,已经哦米拖佛了
作者: huhuhao    时间: 2011-6-20 13:43
认认真真的看了整篇帖子,感谢楼主的分享。
6 w! T, X! V  }0 ~! O! J我不知道大家喜欢看田径比赛的中长跑不?我以前练过一段时间的一千五百米,其中有个比赛的战术叫做“跟随战术“,现在我们在”创造“这个话题上所面临的状况应该是一样的,当你前面有领跑的时候,采取跟随是最省力也是效果最明显的。在我看来,国内创新动力不足的主因有二,其上就是一个,因为前面还有可追赶的对象。第二就是国内的浮躁,不光是本产业的浮躁,是整个社会的浮躁,诚然,这也是一个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不过可喜的是,有幸也看到了一些在浮躁之下潜心做功课的人,咱们必威APP精装版下载里就有,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
, o0 R) \* {% g! m7 }' N4 @高僧,之所以称之为高僧,是因为有了身在闹市而心若止水的清净,因为清静,给了他淡薄的思维,置身度外观察世界,因为有观察,所以有所得,有所获,有所感,而又有所悟。. A" r8 C5 ~3 F' }( Z+ h# r
自己的随感,不对的地方,大家拍砖……
作者: dgchuangjie    时间: 2011-6-21 18:02
之前搞过一段时间的逆向设计,现在不做了,因为无法靠这个生存下去,我想工业设计应该存在同样的问题,假如一个设计人员根本不能养家糊口的话,还怎么去潜心高设计呢?
作者: 老鹰    时间: 2011-6-22 05:03
回复 dgchuangjie 的帖子
$ W3 y2 B# q) p
$ E8 L0 T+ L0 x+ t# B大侠可否具体说说,为何干逆向工业连糊口都难呢?
作者: dgchuangjie    时间: 2011-6-22 10:17
回复 老鹰 的帖子
- Q! |/ B6 m; i% E8 U, q: ]' Y5 \/ J, E. n5 I: U! e0 f7 O: Y- h
我是在广东东莞,在2003年前,做逆向设计很不错,收入也不错,也是因为适应的当时的环境,深圳这边有很多公司仿制国外的产品,有些事外形稍微改动一下,很多都是完全照板抄袭,当然那几年山寨手机,mp3, gps, 甚至以后的上网本都是刚起步,同时还有一些玩具,所以那时逆向设计价格高,收入高,当时在深圳,东莞,至少应该有几十间设计公司,但到2005年后很多设计公司都转型了或者倒闭了,即使生存下来的公司很多也是缩小了规模,所以很多工程师也就转行了。
作者: 老鹰    时间: 2011-6-22 15:20
回复 dgchuangjie 的帖子
6 I/ ?  v; d( F( O8 u1 G8 m& M
但到2005年后很多设计公司都转型了或者倒闭了,即使生存下来的公司很多也是缩小了规模,所以很多工程师也就转行了。
7 N8 }% X, a9 |  R3 P1 P+ |
为何后来不行了呢?大侠可否详细分析一下。
作者: 火炮    时间: 2011-6-22 21:23
比较关心 咱们的产品设计过程 还没看完 回头看
作者: back_kom    时间: 2011-6-23 10:21
搞生产的,没有什么设计的概念,差什么做什么,哪里不好改哪里。。。。
作者: 半夏草    时间: 2011-6-23 13:44
也就说明一个道理,跨越式的发展只局限于局部,对于整体而言是不可能的,对于偌大的中华民族而言,一种精神面貌是固定的很难改变的
作者: linda112    时间: 2011-6-23 23:41
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在讨论中国的设计未来啊。
& n4 G1 X5 D0 Q% o: x$ f本人参加过一些小东西的设计,也没多少经验。还停留在解决生产和客户需要的层次,还没到设计理念。1 _5 G6 c0 d$ e* b
设计一些东西以后,感觉跟实际有些不一样,所以现在在一线打工,积累些实际经验,也许对设计有帮助。
作者: brianshao    时间: 2011-6-24 11:31
设计基本上是个规划和发展的过程,过程没有管理好,其中的技术支持就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实际操作中管理者的水平高低往往比设计者的水平高低更能体现在产品上
作者: aok_master    时间: 2011-6-29 22:08
老徐 发表于 2011-6-13 13:56 ) Z. J/ l4 V" i. I9 o0 A# X2 J
您这是咨询型的策划广告么?不错,能加上工艺优化及成本控制因素,你们就能在中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中国 ...
* s6 L4 y. X# c. J; q7 x
不赞同这种观点!!!!!!!!!!!!!!!!!!!!!!!!!!!!!!!!!!!!5 J. c9 @, m# g2 \/ d  C! h! w

作者: 阿华    时间: 2011-7-9 21:12
我没有大师的设计理念和超凡的创造力,也没有什么理论基础,只因为身在其中,能感到产业的发展缺乏一些基本的东西。感到企业和设计机构如果不具备这种态度面对产品设计开发问题,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在这里我把我个人见证到的一个年轻设计公司的具体项目操作过程,介绍给关心产品设计开发在中国真实的操作情况的那些企业产品开发决策者,仅供他们在今后的开发工作中参考。希望文章能使他们以科学理性态度对代工业设计工作。
作者: earthworms    时间: 2011-7-15 20:01
精辟,学习了
作者: dsszzx6718    时间: 2011-9-7 16:48
工业设计是什么概念,与机械设计有什么不同
作者: kjcceeg    时间: 2011-9-9 19:52
有一种理论说:中国整个社会已经处于极度浮燥与急功近利时代,试问一下有哪个领导可以让你的东西在几个任期后才显示功效?而其实很多东西是靠积累才有发展的。。。。。。
作者: 海平面64    时间: 2011-10-7 21:34
我觉得没有,我们的思想都被禁锢了。
作者: ourmcd    时间: 2011-10-22 19:50
这是不是一种悲哀。。。为啥在中国,高端的产品技术全是国外的。。。是教育的问题,还是社会大众畸变的心态的问题,抑或是供求关系。。。
作者: 3311904    时间: 2011-10-23 23:23
有东西看了............................................................
作者: 艾林158    时间: 2011-10-24 14:32
本人是机械行业的!!中国很多东西不是自己设计的,但很无力,很多企业只为钱与权
作者: andyljj    时间: 2011-10-25 10:20
确实要考虑许许多多的问题,小型公司是最不好混的,什么东西都没有怎么跟别人竞争
作者: whzh00    时间: 2011-11-16 11:47
中国的成就都在历史里,有能力的人弄出来的东西,得过若干年后被人从考古现场挖出来的时候才能评级。现在的设计人员都得为自己的温饱努力
作者: whzh00    时间: 2011-11-16 13:19
中国的市场需求毁了设计,不管你的东西再差,都有敢卖的,都有敢买的。反正能赚钱,反正都是为了赚钱,除了能赚钱外,我们提不出什么要求,叫设计的能闷死。
作者: xiaochuan    时间: 2011-11-19 16:28
呵呵,不错,其实国内水平,也不是很好,都很坑人' }3 |3 `& L0 x, e% t6 L9 A

作者: everfree    时间: 2011-11-24 11:32
向各位学习!/ l  n# X% m! ^
得到不少知识,谢谢各位!{: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作者: 守望の娃    时间: 2011-11-24 22:14
工业设计毕业,深知教育很成问题。
2 z$ N# m- B; q. u! m非常认真地旁听大侠们的激烈讨论,心中无墨不好参与,但从一贴中能浅懂不少东西。
. b& _' U* L3 R3 L& E& r; x; C1 q谢谢你们的分享!
作者: 北京塑联塑料    时间: 2011-12-11 02:13
北京市塑联塑料制品厂http://www.bjslsl.com/,提供专业塑料制品设计http://www.bjslsl.com/goods-sales/服务
作者: systeman    时间: 2011-12-26 10:50
这个很有意义不错不错不错
作者: 心中的承诺    时间: 2012-1-23 21:32
俗话说:你结婚的时候大家祝贺你,摆酒席,惊天动地热闹非凡,你也满怀激情甜甜蜜蜜,闹完洞房大家撤退,你们夫妻开始ML,多少次?没人去管也没人去追问!怀孕、生产了多痛苦你自己知道!孩子出生了....满月酒大家一起恭喜祝贺你,摆酒席放鞭炮欢天喜地.....。因为大家只看结果哈哈哈
作者: 暂停使用    时间: 2012-9-12 21:09
有道理
作者: 机械龙911    时间: 2012-9-15 18:50
长见识啦




欢迎光临 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www.szfc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