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标题:高手们评一评这个海水波能发电的专利有用吗? [打印本页]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4-1 21:52
标题:高手们评一评这个海水波能发电的专利有用吗?
负责同志,您好! 4 B) N0 ^) K8 N
我是一个退休人员,申请了一个主要用于海水波能发电的专利项目(待批)“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现发给贵单位了解,目的是希望得到支持和帮助,若有所打扰忘谅!
1 }8 N9 _* y% G( ^" e! C) n5 | 本技术可以独立“单元化”创建“海洋微型电站”, 为灯塔、养殖等供电。还可以“集群”成大型海上电站,为岛屿、钻井平台、海水淡化等设施供电。更有吸引力的是可以“海洋发电联产”:由于其只吸收了表层海洋波能发电,与海风电、海流电、潮流电、温差电、盐差电等等技术不发生矛盾并互补,这样立体全方位联合发电,使(各自)成本大降、效益倍增。
/ b1 C- U$ w0 t& R* | 另外还可实现综合联产:本技术可以安装在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大型漂浮海水淡化、大型海洋漂浮养殖等一些海洋设施项目周围。不但吸收了海洋表层的波能发电,而且使本身的结构进一步简化,使造价降低 1/3 以上。这样,额外的发出的电还降低了联产原项目的成本,提高了综合效益。 ; B- f5 P9 g& @% O0 r
注:本技术应用于非“潮间带”的任何海区。
; R/ \. X) F0 T( E 鉴于目前国家对能源建设空前支持的机遇,时间的紧迫,迅速的投入开发是当务之急!
+ Y1 {3 _- o8 G- J- R 下面简单介绍本技术“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项目: % B% ]) Q3 t. `; C! M
一、 概述:目前,国内外海水发电的技术很多,也很成功,但是由于普遍高于“火电”成本的现状,就造成了无法推向市场的局面。
: S2 D7 A8 b' W* H7 C “单元式”的发电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随意拖动到凡年平均波高 0.5 米以上的任意海区(注意:不是潮间带)不间断发电。集群式的组合发电、立体全方位联产发电和综合联产发电,将具有广阔的市场
" F7 {9 r- Q& \ 二、 项目简介如下:见附件图一、图二、图三、说明书摘要。
7 F5 r4 _8 Y6 N$ } ~1 E 1 本专利项目的发明关键是利用叶轮机导叶的自调整:在海水(如涌浪)反复上下交替流动的工况下,叶轮机导叶的其迎水角度Φ可以相应的反复交替改变相位并始终同向接受海水的推力,这样叶轮机就始终向相同一个方向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连续做功发电。 D! T2 k6 P4 c- h# v; n
2 导叶如何自动调整:由于每片导叶左右轴不对称,并可按叶片轴转动,这样叶轮机的导叶(就是叶片)在海水反复交替上下的冲击下,导叶的迎水角度就可以被海流的推力自动转变“相位”(差 90 °左右)。 0 j8 {3 A9 `4 l* y) b- X: {
二、本专利项目的技术特点:
{. r. T h7 U9 n 1 规模可调可控:其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功能完备的小型发电单元(站)为灯塔、养殖等供电;也可(无数个)集群布建成大型海上发电站(场),其间用电缆连接,集中自动化远程控制,为陆地、岛屿、钻井平台、海水淡化、航向标等设施供电;
1 T( G2 l: A3 `9 k6 a) o 2 发电单元”安装简易:节省了昂贵的基建费用,其可以随意拖动,潜式、半潜式置于海面,锚定、固定于海底或者固定于大型附着物上进行联产。故抵抗台风能力强,风浪越大发电就越多,是可适应海浪高、洋流急的全海候性的发电技术,属低碳绿色技术。 # C' q4 N8 R% j$ E/ B, G5 C' R
3 可以联产发电:该技术如果安装在海洋风电等等其它海洋发电装置上时,就形成联产发电装置。
6 d5 @+ O2 o) R0 V# W9 V4 b3 B 4 实现了综合联产:可与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大型漂浮海水淡化设施、大型海洋漂浮养殖等一些海洋设施综合联产,提高(各自项目的)综合效益。 ) i! s# t. {8 y3 s, j
5 发电的参数特性的稳定性:由于该技术的直径受海浪波长的限制,故“发电单元”的直径应小于海浪波长,一个单元发出电的参数特性具有正弦波性质,是不稳定的。但是“发电单元”当在“集群”的数量的较多的情况下,则发出电的参数特性就趋于稳定。 3 T! Z+ R7 D6 K# `+ Y
三、同比其他海洋发电技术的优势是:
9 W" T6 T' m# Y4 e0 b7 T$ x 1 发电设备的生产优势:本技术发电机选用“风能发电机”稍加改动,其他部分就是简单的钣金和普通的机加工,可以标准化系列化大批量生产,成本低。 * ~$ } f8 n0 ^8 z3 R
2 发电设备的维修优势:由于体积小可漂浮,迅速更换后,拖回厂区检修。
8 ?; l N' O+ D q 3 发电设备的生产或建设的投资优势:无论投资建设备生产厂,还是投资建海上发电站,均可以根据资金能力多少,采取由少到多、滚动集约式的边生产边施工的形式,非常适用中小企业和中小海岛的投资。另外世界海洋表层波能蕴藏丰富,可以发电站的海区极多,还不带来二次“污染”,是绿色环保型经济。 0 i; R2 T; P* x; v6 J
4 综合联产建站:可以形成“海发电”的联产和一些不同类型的海洋项目进行综合联产,这不但提高了整体项目的经济效益,还使一些单项经济效益不佳但很成熟的项目“起死回生”,具有竞争力。 x& w& @! @ v$ L- L6 h' ]

. E' k3 g- `% G7 ]9 y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4-1 22:01
欢迎拍砖!拍一拍更健康!
作者:198768lilu 时间:2010-4-1 22:06
新东西还没见过!!等待观察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4-2 07:59
此技术的关键是叶轮机导叶可以(自调)以轴反复转动一个角度。而且是自动的,不需外力。
作者:没文化 时间:2010-4-2 11:50
你说的这种专利国外很多,并且已经有做成产品应用的了,欧洲现在应该有几个这样的发电场,你搜索下看看
作者:51机械动画 时间:2010-4-2 11:56
我觉得很好。楼主多了解点水电站和海上风能发电,我想应该是很好的想法,找找风能电厂也许有合作机会,其实就象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一样,城市路灯,没风时用太阳能,有风时用风力,几种方式互补,挺有用的。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4-2 15:14
5#没文化
. B- U0 I! }, h" b, p+ a! X- u回复3楼,先谢谢你的关心。
7 D: ?& g1 M; a" H' b1 J我申请专利前,搜索了很久,都没有这个类型的,如果您发现敬请给我一个连接。再谢谢了!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4-4 11:29
6楼说:【我觉得很好。楼主多了解点水电站和海上风能发电,我想应该是很好的想法,找找风能电厂也许有合作机会,其实就象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一样,城市路灯,没风时用太阳能,有风时用风力,几种方式互补,挺有用的】
' A8 j2 q9 p4 U, O2 { t4 }你说的太对了,谢谢你! ; Y! `: e; m- H: W9 j: i4 E5 B
海上有风、有阳光、海面下有波能、海流能都能综合成一个“综合发电装置”,这样风电、太阳光电、海流电和波能发电建在一起,形成立体发电系统,分摊了“载体”的费用,使成本大大降低。 % a1 K! x- k5 L3 a9 D7 F7 r1 E
我正在联系呢?谢谢你!
作者:843702845 时间:2010-4-4 19:01
支持,很不错的想法,希望早点见到你的设想变成现实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4-5 09:27
本技术刚申请,尚未批复,我是一个退休的老头,身体不好,等吧!谢谢你的支持,有疑问尽管提出,最好是拍拍砖——更健康啊!
作者:李大海51 时间:2010-4-6 11:48
这方面我是外行,但很钦佩您的精神,祝您的自然能利用技术研究和应用顺利,为低碳经济作出贡献,谢谢.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4-6 21:38
谢谢楼上的关心,谢谢!
作者:lxb1212 时间:2010-4-9 14:03
对自然界能源的利用应该鼓励,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4-9 15:17
谢谢楼上的支持,希望指出缺陷,拍拍砖在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4-23 09:28
回复【843702845】,邀请您提出高见,切磋,在线解答,若不方便就免了。谢谢!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4-26 10:32
再通俗地讲一下原理和本技术的技术分析:
& @6 O8 t5 W: M$ u* e# O k首先声明:敬请注意:本技术可不是用于海边(潮间带)的海浪来发电的技术(那是利用水平冲击的能量)。
6 K, ]# w: c* O4 b- ]7 m' n9 f$ t本技术是利用大海的“波能” ,是利用垂直动能来发电的技术。
3 H1 |' l& o: n& y! X n- p$ h一、【本技术的成本优势】
: x2 ^" @+ r2 {3 w. ^0 z S1、 成本是本技术的生命线——指本技术的投产后的综合成本和建造“火电厂”费用及火电发电后的综合成本相比较,应该说具有优势,尤其是“可再生,纯绿色”能源优势无可比拟。 _3 D2 c/ a# Z' N. O
2、 本技术与火电的成本比较:
o" F Q/ ?1 k6 M% t火电成本:占地成本+环保成本+(建各种厂房+运输储运系统+装卸系统+煤粉碎系统+锅炉系统+发电系统+制氢系统+电力输送系统系统等等成本)+生产用燃料成本+排“碳”的成本。
& {# U$ N& J8 g& t尽管很昂贵,但是百万千瓦级的发电成本就几毛钱。 / p; |" I- J( `- r
二、【本技术的可靠性】
0 n4 V( q" s6 | h8 ~本技术直观的形容,就像潜浮在海面下的一个个直径6米的大“风扇”,只不过风扇叶变成“自调叶片”,被上下海浪波能推动旋转;电动机变为发电机发电而已。连调试都在厂里完成。
, U6 ~, Y$ @% y( K+ v/ L本技术的外露接触海水的部件用涂料防腐,主轴与发电机之间由密封件隔绝海水,无人值守、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预计大修周期在10年左右。 ) K6 Z8 a/ X* X+ g
三、【本技术的安装问题】 ! S4 r+ A) G! ]1 t g, j
本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各发电单元独立,故安装简便。工厂调试好成品,拖到选定海区,固定或锚定,就OK了。 # r9 K9 H8 x1 k3 ^' e" x. E8 \- A
单元化的安装,互相之间应有间距,就像“风电”一样,星罗棋布。 5 K" y! l; l. H1 o& C
本技术维修也简单,报警后用完好的“发电单元”拖去现场海区,更换下来故障机,拖回修理厂即可。
; [+ u: B7 q$ e# ?( [四、【发电】
& y/ ]4 l9 t/ v* h, K' n3 y利用风能发电机技术,非常成熟,超低速输入,变速后通过高磁永磁发电。 / A" k% e8 K) p1 p7 B$ [
五、【整流和输出】
& F/ j. Q3 b# B* E) w1、 本技术最好采用直流发电,单机经“蓄电池”再给航标灯或养殖户使用。 * ]6 `$ n0 v+ f6 S; ~
2、 本技术集群发电时,每个单机的输出是通过像一个个很长的小尾巴似的海底电缆,汇集到处理中心站,由处理中心,经整流再给钻井平台、海岛使用,这时“集群发电”汇集的电流比较平稳。
5 H2 R3 x7 o, s% b六、【发电并网的问题】
8 _, Y! f8 I8 C! h# N+ M6 S1、 目前,风电的并网存在问题,但那是电网使用的事,也不是不能用风能发的电,但不是技术问题。 : Y s+ F: H6 f* P
可是本技术发出的电力是专为“独立用户”供电。如,海岛、钻井平台、深水养殖平台等用户供电。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4-29 08:43
谢谢大家的支持!
' K4 j& C7 D6 t# m+ g本人很希望能在此深入讨论技术问题:技术的可行性?会遇到的难解决的问题?经济性等等未知。 : V c9 m! e6 Z( L. x- h1 v( P8 M
此时,被大家“枪毙”好呢?还是今后的某日“此路不通”了——劳民伤财好呢?
( A3 A; q0 Q$ {3 B2 @% ?/ r5 p答案大家都会知道。
k& g) K4 ~1 h# F借此,再次请大家在闲暇之余,“拍拍”砖吧!
1 h+ B, X0 R8 h" s# d* p先谢谢了!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5-1 09:34
有网友(另外的必威APP精装版下载)问:本技术可以按在游艇或巨轮周围吗? 0 \4 C4 h1 U4 [- X
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 x- }5 X. U' r! _( X0 h) c, V% Z6 M# j
我认为,因为游艇或巨轮在(水平)运动,本技术是垂直半潜式按在水面,利用海水“质点”的垂直运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变)来工作的,如果按在游艇或巨轮周围有利也有弊。如下:
0 u9 h9 q0 r/ s) h1、 弊:增加了船体的“阻力”,消耗了船的动力。如果游艇是绝对不可以的。
' L3 b% T0 j! ~& E2、 利:可以一边行走一边利用海浪的能的上下动能发电,但是和增加的“阻力”相抵消后是否经济,还要试验。 " @. ^$ S* ^) _4 q" c
当然,不运动时只要水深够,停下来的时候可以靠港,则完全适用,可还是比不上在不运动海上设施周围设置。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5-2 18:14
谢谢支持!最好从各个角度“拍砖”,是好事,我非常欢迎,在线解答。
作者:04102 时间:2010-5-3 01:39
有网友(另外的必威APP精装版下载)问:本技术可以按在游艇或巨轮周围吗?
$ Z! H2 y/ x5 B" _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 E5 _, X( b7 ^3 G我认为,因为游艇或巨轮 ...
6 N; [% C% {/ f+ s; H swf1945qd 发表于 2010-5-1 09:34

- c: F/ \" T/ o! O& p% ` ( B, X. q, z# g

( |! L' v( G6 p7 n* l d+ ]囧rz。。。居然有人问这种问题= =|||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5-3 08:15
其实,我就需要这样的提问——太棒了。开始我就考虑不行,但又思考了很久,觉得有其意义——就是本技术在运动的“漂浮物上”是可以发电的,而且还是大于阻力的,所以我就贴出来。 + i2 r# x& c$ b, |
如果,一定要使用本技术的话,可以做成可抬升翻转的啊!又不重,估计2-5吨。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5-5 10:01
冷清啊!还冷!加油!
作者:非池中 时间:2010-5-5 19:48
楼主把附件中的图贴出来吧毕竟现在一个附件要三分,贴出来这个帖子一定火,就冲着楼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呵呵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5-6 08:16
(, 下载次数: 30)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5-6 08:21
不会贴图啊!你们看重复了,难为老头了!而且又小?高手指点吧!谢谢了! ; P" ^/ F8 ^% f# z( i' N* I
建议楼主,谁要下载请在我个人的分里寇吧!我要他没用啊!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5-6 08:37
(, 下载次数: 30) # F& M5 h9 `5 `$ |! H5 E9 b- |# i/ V: T

/ x# w7 \0 N! T: c 对图2进行说明如下:
; F. c9 l1 z' N" o- `: U

一、对(图2)图示讲解如下:
4 R" i) M9 q E9 g0 R% X

1, w# h0 J( N3 f
图中7、【角度可调的叶轮机导叶】——就是叶轮机叶片的轴向视图。长方形就代表叶片,中间的圆就是叶片轴,数量至少3叶以上,叶片和叶片轴垂直于叶轮机主轴,并围绕叶轮机主轴均布。而叶片自身还可以绕叶片轴上下偏转一个Φ1+Φ2的角度。

29 i% q- W5 ^* j
图中5、【正向进入介质流】——用三个箭头代表向上流动的介质流(就是向上的海浪)作用在叶片上,这个推力使叶片偏转一个角度Φ1,这个角度的大小由限位块决定。但是当所有叶片偏转后不动时,这就是一个叶片的工作位置了,这时所有的叶片阻尼海水的分力就吸收了海水的动能产生围绕叶轮机主轴定向旋转了,并带动发电机发电。

35 r) L' L" j9 V( J6 F- g
图中【8、夹角Φ1】——就是叶片的“迎水角度”暂定为第1相位0 |9 P* [. p, Y
,这个角度可以使“向上海水”产生一个分力推动每个叶片沿图中箭头指的旋转方向旋转。

4; e4 z0 f0 ^/ K0 y
结论:这是一个“水轮机”或“电风扇”的工作图示,只不过前者是被“海水介质”推动,而后者是推“空气介质”,但是关键就是这个可变的偏转角度Φ1,产生一个分力才使每个叶片推动叶轮机旋转做功发电。
$ q8 I8 f1 A+ I, Q+ P0 z

' I' r. Q& p& V# w7 C, e5 @

我成功了!哈哈!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5-6 08:41

(, 下载次数: 31)

4 m; g2 e& U& H8 r& Z# x

( u4 u- y5 @8 w' k8 ~
$ W/ F; T. r: ~) {
; s) W L, A% Z5 o* N( Y

附图3的说明:

一、(图3)图示:讲解如下:

1
8 X# }# ~ B8 w- c) G" M6 W图中7、【角度可调的叶轮机导叶】——从略。

2
0 j% F7 c% U# V8 i图中6、【反向进入介质流】——用三个箭头代表海浪中向下流动的介质流(就是向下的海浪)作用在叶片上,这个向下推力又使叶片偏转一个角度Φ2,这个角度的大小也由限位块决定。这时所有的叶片就吸收了海水向下的动能仍然会产生围绕叶轮机主轴相同方向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3
/ b( Z1 @$ V% M' k6 m7 Y图中【9、夹角Φ2】——就是叶片的“迎水角度”为第4相位
6 F+ t, n% B0 }! H,这个角度就是使“向下海水”产生一个分力推动每个叶片沿图中箭头指的旋转方向旋转。

4) g5 B% A6 j$ Z& m
结论:关键就是这个偏转角度Φ2,产生一个同向分力使每个叶片推动叶轮机仍然同向旋转做功发电。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5-6 08:45
感谢“51机械动画”的帮助,在此谢谢了!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5-10 08:14
沉下去了,很深,自顶一个,冒个泡!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5-11 11:33
在好几个网上发表了“海浪波能发电”的文章,有一些还是发表在非常专业的必威APP精装版下载上,目的是想从各个角度来“集思广议”,以弥补个人的狭隘的思路。两个月过去了,反应平平,收获甚微。 ' n p* ]$ ~: \+ O5 [' H% l
但是,使我意外的是:我发现大家对海浪、海浪能的认识偏于“直观”——把广阔无垠大海里的海浪与海边看到的波涛汹涌海浪的性质【等同】起来;甚至于在“物理学”的角度也等同起来;有一些较专业的人士也是如此,呜呼!开发海洋能源“任重而道远”。
# o* i# k. u+ U- |" ~为此,海浪波能的“扫盲”工作,很有必要,否则【明白人不明白,糊涂人则更糊涂】。 3 Y3 `& H6 K) D* j: @( f
下面普及一下海洋波能知识,改变一些人对海浪的认知“误区”。 " v, Z# Q$ S: i( h" L
一、 概念: " L6 L( m& n1 Q, T2 o6 Q% f! P
1、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 9 \' d/ \& F. v
2、 数量关系:波浪的能量与波高的平方、波浪的运动周期以及迎波面的宽度成正比。
, e/ M ~/ t3 o1 n5 q/ E4 J3、 波浪能不稳定性:是海洋能源中能量最不稳定的一种能源。 / a' e5 v9 ?/ V9 Q5 N
4、 波浪能的产生:是由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它实质上是吸收了风能而形成的。
3 i- }+ D/ {( F. ?2 y" @5、 波浪能的特性:能量传递速率和风速有关,也和风与水相互作用的距离(即风区)有关。水团相对于海平面发生位移时,使波浪具有势能,而水质点的运动,则使波浪具有动能。
5 r; n% u# }, m" ]/ a波浪可以用波高、波长(相邻的两个波峰间的距离)和波周期(相邻的两个波峰间的时间)等特征来描述。 ! E8 M: ^ n9 y% j6 t, c' e3 k6 b
波浪能的大小可以用海水起伏势能的变化来进行估算,即 P=0.5TH2(P为单位波前宽度上的波浪功率,单位kw/m;T为波浪周期,单位s;H为波高,单位m,实际上波浪功率的大小还与风速、风向、连续吹风的时间、流速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波浪能的能级一般以kw/m表示,代表能量通过一条平行于波前的1m长的线的速率。 1 g7 C; F$ i" l
6、 波浪能的消亡:海浪贮存的能量通过摩擦和湍动而消散,其消散速度的大小取决于波浪特征和水深。深水海区大浪的能量消散速度很慢,从而导致了波浪系统的复杂性,使它常常伴有局地风和几天前在远处产生的风暴的影响。南半球和北半球40°-60°纬度间的风力最强。信风区(信风区——赤道两侧30°之内)的低速风也会产生很有吸引力的波候,因为这里的低速风比较有规律。在盛风区和长风区的沿海,波浪能的密度一般都很高。例如,英国沿海、美国西部沿海和新西兰南部沿海等都是风区,有着特别好的波候。而我国的浙江、福建、广东和台湾沿海为波能丰富的地区。
L$ h! U F0 x- m5 {虽然大洋中的波浪能是难以提取的,因此可供利用的波浪能资源仅局限于靠近海岸线的地方。但即使是这样,在条件比较好的沿海区的波浪能资源贮量大概也超过2TW。据估计全世界可开发利用的波浪能达2.5TW。我国沿海有效波高约为2~3m、周期为9s的波列,波浪功率可达17~39kw/m,渤海湾更高达42kw/m。 0 T! {7 J$ s5 C
二、 很多人对海浪的认知有个误区:如下,不对请拍砖! # g' S0 y! h* S. Y$ H3 M. f
1、 海浪的运动规律是复杂的——对吗?对!但是只对了一半!
# M3 ^2 s% u _% w' o: y, l对的一半——就是潮间带的海浪的运动规律是复杂的、多变的甚至于是无规律的。即使象钱塘江大潮的海浪也是多变的。 3 q+ Z0 Y; J3 a: M
因为,海浪由于底质摩擦力、复杂的地貌和海水的倒流(每个海浪过后退回的海水——是势能),会加大或减少原来海浪的向前“冲击力”。所以,海岸边的海浪由水平冲击力为主,是时实变化的。
: y7 A9 M* M3 ?9 }因此,每个沿岸海底的地质结构(斜度大小、泥质、沙质、岩石等)是不一样的,礁石的分布和地形不一样的,那么海浪的运动就不一样。
7 ^" g5 L* x, |" Q另外海流、季风、台风等等因素影响的不同,海浪能量的性能也就不同。 1 c8 [) Q' V6 W6 ?
所以说:海浪的运动规律的确是复杂的。
0 E2 {# H* z$ V! g! ?2、 错误的另一半呢? # B0 L' W2 i r
就是,海洋深水区的海浪相比就简单的多了,几乎就是简单的“垂直运动”,其水平运动在理论上是没有的。 ) A; j) I& r$ `+ _ ^
形象地说,无风的海面,海水分子在原地没有位移,只是上下的“震动”,形成“波浪”。 ! [5 y# R) e( y+ I
即使有风的时候,只有“波峰”的海水被吹“翻”出浪花,给大家形成大浪翻滚的错觉。
c U9 L+ X! ]; o' o% ~" G$ T: l这时,海水除了有垂直运动之外,还有沿风向的水平位移。
! k1 T- l8 u- M/ ^, m3 \7 D$ _( ~那么我们怎么看到的浪是前进的呢?其实是“视觉”的错误! 5 N6 I" t4 r" B s! i
举例:大家在舞台上看“人浪”节目的(起伏)表演(每个人原地蹲下、起来),就好像人浪在翻滚,这就是海浪的示范。“人浪”的波动——其实就是人的势能的改变,形成的,本人却原地没有动。
& t3 ^$ O/ @" [: @再举一个例子:当一个石子投向“游泳池”时,就会溅起一个个水圈,这就是“浪”,虽然传到了远处,但是水体的分子只在原地上下“震动”,绝不会跑动(位移)的。
x4 w/ I- T& b' f1 j所以海洋深处的海浪的“波长”、“波高”和是否有“浪花”,只跟是否在“风区”或者距离“风区”的远近和大小有关,即使上述因素变化也是缓慢的几个小时或几天的时间来变化的。 " S# |3 N! b% O5 p9 A4 S0 Y8 N
所以,这个单一的“上下垂直”的运动能说是“复杂和多变”的吗? # @, P8 T5 l% ^
搞清楚了这一点,才会理解本技术为什么用简单的一个自调叶片,就可以实现海浪发电的道理了。 & a6 k' N* ], D) y F: z
三、 感慨:
5 z* ^- _2 U( |6 d% M5 c我国的海浪波能的利用,任重而道远!
作者:topnqy 时间:2010-5-13 13:49
学习并了解!大侠通过计算后,在具体某个模型下能发出多少电? E. z: w2 [7 _/ m# O3 Z8 c- P
0 J6 p `' s* O
突入和产出如是怎样呢?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5-13 16:56
请看我的博客http://blog.tech110.net/?14490/
3 h. ~! s7 O+ Q* R/ ?8 z1 u6 L/ o已有高人计算了,请看:
) ?+ r' g* W& ^( ~: O8 [2010-03-11发贴
; l% U; [7 n! q- \9 Z, M2 j该叶轮通过控制最高效率37。5%,通常为12。5%,该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垂直轴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但得不到权威的认可,道路还很漫长。望楼主努力。
7 Z/ e4 p- C# g) R% p5 x, w2010-05-13
b" p6 S9 f0 A9 h8 ~宋氏海浪叶轮与现有风能叶轮比较:
3 L' d0 Q6 R6 i2 q0 S/ P. z* Y1] 稳定性高。
" w: E5 P; ^& c( N# i2] 单位面积能量大。现有风能叶轮200W/每平方米,宋氏海浪叶轮按1米浪高20%效率计算,也有 1200W/每平方米,提高了6倍。
: e1 F% [2 W1 b6 z$ Y* B3] 宋氏海电投资小,仅有现有风电36%。
/ v& @: c* T. E; C( t% Z因此,希望发明人提供相关有力的科学证据与当地政府部门联系,层层上报,只有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这个发明项目才能发掘。 $ S. ` y+ r& q K) Y+ F6 U
至今我们互不认识,可不是吹捧啊!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5-13 17:42
【突入和产出如是怎样呢?】——回复如下: : e2 O- f% @) k8 U2 T9 l
1、 投入的问题,由于本技术还在初期阶段,还在申请专利阶段。故,尚无具体的实验数据。 - |8 ]$ f+ ~* Q/ y2 d+ `
但是您可以根据经验估算出成本。以一个标准化的“发电单元”为例:直径5-6米为宜。
: | ~+ I% |" L6 H% Z$ m4 b2 c2 \1.1 由于其结构及其简单,接触海水的部件只有“碳钢件”和“玻璃钢件”和自调的叶片转动有的“轴套”。
1 R& K1 z( D+ Q. u. ]* @0 K1.2 加工工艺较高的只有两个焊接的“子弹型”的“浮体”互对为一个“梭”型,其中一个内设“发电机”——不接触海水。
1 H$ @+ ^* N# O! T: K. `6 Z1.3 还有固定在“浮体”上或锚定海底的设施。 ) C* t- N( Z6 G/ ^
1.4 还得增加“30%”的试制费和“30%”不可预见的费用。 9 \% v9 i( k+ M0 k% \
2、 产出的问题:
) S. {2 a$ }, z* X1 e, N按保守的计算,六翼的水轮机,在我国的水域里(年平均2M的浪高)最好设置1-2KW的发电机是保守的。(这一切都是没有实验依据的)你们自己算吧!
0 u, P$ s0 e8 B0 W1 y( h. p; x. @有问题在线答复。谢谢!
作者:佳木斯abc 时间:2010-5-14 09:24
回复33#swf1945qd这种专利国外很多,并且已经有做成产品应用的了,
作者:wuhui148 时间:2010-5-14 16:02
很好的想法,希望能实现。支持!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5-14 16:55
回复 swf1945qd 这种专利国外很多,并且已经有做成产品应用的了, * d1 v: k4 d. j/ b3 `6 v
佳木斯abc 发表于 2010-5-14 09:24

; R6 t7 n" A2 H" [+ j0 s: x发此贴的目的就是如此:一个老头的视野和思路究竟有限,晒一晒,大家评一评就不会“碰壁”了。 1 c9 l, k. D. M0 J6 }9 Q( B$ y
谢谢你的提示。
+ w" f# W- }( b1 @# x, n6 u另外,如果可能您能否发个介绍、照片或网址给我呢?将不胜感激! 0 P8 M: ~* Z6 m+ k
再一次谢谢了!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5-14 16:58
很好的想法,希望能实现。支持!
, i/ i5 v+ ~3 i5 ` wuhui148 发表于 2010-5-14 16:02
d# [" T: Z+ T: F
0 s7 g3 E# [0 R1 ?7 W
谢谢支持,希望多提意见和看法,谢谢了!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5-20 16:46
我手工做了一个模型“叶轮机”,用自行车“辐条”、泡沫板和纸片为材料做的,直径约40CM。我手持在空气中左右晃动,模型就可以向一个方向转起来。 * u; N- c* T# I" \
水的密度约是空气的200多倍啊!所以在水中是毫无怀疑的——这有点像小时候玩的纸风车,向前一跑,就转。只不过现在是站原地不动,以身体为轴心,手臂为半径,反复在空气中往返“画半圆”,模型就转了。
% S* n4 d! _9 v: y' a哈哈!成功了。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5-28 09:08
美好的未来——美丽的远景图画,几千亿的市场,哇!这不是理论
# a& S( D! C) N, z注意——前提是:
4 j: E8 C: w* @假设本技术“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实验成功——这是假设,那么如下的预测将是可能的。下面我画两个好大的好大的“图画”。 / C' @2 ]# o z% \
第一幅: & P( Y: |3 ~9 W) S( c7 H
远处的海景:隐约有一个小海岛时隐时现,这个小岛上有一个小渔村,村里有一个小冷藏厂和一个小维修厂,还有一个海水淡化厂和一个小小的码头......。
3 F& i6 p, R" u9 ^# Q/ S: w—— 在距离一些“孤岛”大约2海里浩瀚的海面上、在离航运路线5海里远处、年平均浪高2.5M左右(我国大陆架基本就是)、每年大约会有5-8次台风经过大约10平方公里的海区上星罗棋布这接近1000个白点,在风浪中起伏摇晃,在最外的一圈的白点上面都插有一面小旗,顶部一盏雾灯一闪一闪。这就是布置在我国东海和黄海的某一些“海浪波能发电场”。
8 U# y* a5 L, ?# V) J' s0 {: M一个白点就是一个发电为2——5KW的“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风浪大发电就多,但台风并不会再增加多少发电量。 2 D$ e+ B8 g. B `! m( G7 ]5 h
如果按年平均发电3KW计算,这个电站的年发电量就是:1000*24小时/天*365天/年*3KW/小时=2628万度电。
/ Z' N; f4 ^$ \6 w, p这一些电可供应岛上生活和生产用电。
( B- N# E, K% A; |1 ?/ x; c随着风浪的大小变化,在大风浪的天气里或者夜里会发出多余的电。那么,一部分就增加冷库里“制冷机组”的出冰量和加快海水淡化厂的出水量,另一部分则为蓄电池组充电,用于调节供(发)电低谷时的用电量。 8 |! F: j. \7 l: A; e; g9 v
这样的海岛变成了“世外桃源”了,是真正的“蓬莱仙岛”,是生态之岛、绿色之岛。 : O1 M' z$ {' G4 B5 {
第二幅:
4 H# N, X8 i+ ~ |/ v也是远景——在浩瀚的海面上、孤零零地有两座钻井平台,每座平台不远处还有一座海上储油库,几个“堡垒”似的油罐扣在平台上。偶尔有时还可以看到一艘油驳船停靠在装油。 , ^4 M7 k+ W! \' V7 ?
就在每组钻井平台和储油平台的一侧,都布置下一个 1-2KKW的和上面介绍一样的本技术——“海上海浪波能发电场”,供应着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用电。 ( g' K# l* ?- X# }: o+ Z3 Y" f, c; f
随着风浪的大小变化,在大风浪的天气里发出多余的电,仍然用增加冷库和淡化厂的产量来调剂。但是备用的大型柴油机组还得随时保持完好,随时准备着为发电低谷时补充供电量。 6 [2 E; u9 w4 z
这个景象描绘出用身边的可再生和纯绿色的能源——海洋波能,生产着“珍贵”的石油。而又节约了大量的产品柴油,何乐而不为呢? % a& {' b, B9 l: q8 j% y$ F0 h
可是这一切都市“海市哲楼”,要想变为“人间仙境”还需:
; n0 j9 i; b1 ]第一步:等待本技术的专利批复。 4 P, e7 ?# u5 ?( F+ x
第二部:有了专利,有了钱,有了政府支持;在样机成功的基础上,标准化系列化批量生产; 7 X H" ]& U1 S9 {$ B- i
第三部:推广使用——又难又不难,没办法说了......。 1 Q# T. V+ n. {' q/ F% u) \
喜之乐之:这是一个【几千亿的市场】,好大啊!
; J9 {. Y) u& I& J+ o4 z5 j/ @2 E9 M悲之泣之:到时一个小小老头,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5-29 21:46
以下是:设置在在6米以上水深的海域,附着固定在主体物上安装发电的本技术产品——“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一台机组和系统的成本估算。
" |3 N+ o. M; g5 L' ~一、名词解释:
0 x* L4 p8 D- j. ~9 ?0 Z# s( \1、 海域水深:要求大于6米水深以上,且越深越好。 5 r$ N# F# z# {4 z- d/ U! l% l
2、 附着固定安装形式:就是本技术产品——“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不是在海面独立的安装形式,而是必须附着固定于主体物周围的安装形式。
6 J. h! v9 @2 A' H这样就节省了海底锚定设施,缩小了导流罩体积和浮力。
6 b, {2 g( b1 G简化的结构,估算成本不确定因素也少,当然成本也低。
) W5 Q; y9 N7 z3、 附着物包括:钻井平台(固定式)、海洋风力发电立柱(固定式)、大型深海养殖平台(浮式)、固定式海上航标灯等一切大型海上建筑或平台设施。
# ~- W# `* |7 T" J7 X! }4、 单个机组成本估算主要包括:水轮机总成、发电机总成、上导流浮体总成、下导流浮体总成、附着支架总成、海缆及共用部分分摊的缆线及自动控制系统(包括陆上部分)、海上控制平台(若有的话)等项目的成本估算。 ! h/ ~8 M% d; T G; F& g
5、 “系统”估算是指各个单元汇总后的所有共用的设备设施,按总台数费用分摊的项目,主要包括: - P/ G3 W8 e, i2 `
汇总后缆线、中央自动控制室及设备、小维修厂、备品配件及库存等项分应摊费用的估算。 . k5 o3 P- j5 s6 @6 o
二、单个机组各部分的构成、规格和参数:本技术样机暂定为直径6米,六翼,叶片翼面积(1.5*0.4*6)=3.6M2 ' C& ]7 Z' j, d; Q2 X/ d
1、 水轮机总成:由6片叶片组成、水轮机机体、水轮机主轴构成。其中: - c$ U. b h9 ]1 A/ x8 u8 E
1.1 叶片总成:共6套,每套主要由——碳钢材质空心的叶轮轴(表面用防腐涂料涂覆处理)、碳钢材质的限位器、4MM厚纯钛板叶片和“聚四氟乙烯”轴封构成,
- e! O5 q5 J+ Z1.2 水轮机体总成的构成:Φ3000MM*300MM,10MM碳钢板焊接。
3 v9 ?) v( q M5 l: `9 e1 W9 h1.3 水轮机主轴总成的构成:碳钢材质Φ120MM、2套轴承和轴封等。
/ |' ?3 J0 _# ]/ \2、 发电机总成的构成:6KW风力发电机和外壳。 o1 U4 U1 ~4 \7 G% H9 d& W
3、 上导流浮体总成的构成:Φ3000MM*6000MM(无人孔),10MM碳钢板焊接。 9 y- s9 _* m. |
4、 下导流浮体总成的构成:Φ3000MM*4000MM(有人孔),10MM碳钢板焊接。 5 E; }0 K9 N, O- [/ j
5、 附着支架总成的构成:Φ125MM碳钢,壁后6MM圆管焊接。
" m$ ?1 E, d: z- ^: f. O6、 海缆及共用部分分摊的缆线及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路上部分)的构成:3KW容量直流海缆及信号海缆若干。
4 n) _2 {! U4 v- W5 j7、 海上控制平台的构成:若设置的话,项目的成本估算平摊。 ! a* X) E S! I; d6 ~
8、 海上控制平台以后的整个“系统”的构成:是指各个发电单元,集中汇总后的所有共用的设备和设施。
作者:label 时间:2010-6-3 11:05
未来是有用的!目前不好说,要算算投入和产出!
作者:荷花仙子 时间:2010-6-3 16:19
支持,很不错的想法,希望早点见到你的设想变成现实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6-3 21:52
回楼上: & B7 a) [" D8 S6 X5 I3 w
谢谢鼓励!再谢谢了!专利还没批下来呢?不及。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6-10 17:13
五、 投入产出和分析:下面分三种情况来介绍。
4 ^$ T6 B' h9 H, c说明:这些数据是建立在上面介绍的实验和试制成功之前的条件下进行的理论分析得出的,肯定与事实大有出入,等试验结束有了结果后基本数据要进行“修正”。故仅供产考!
; M8 t& |6 L8 q3 C! }(一) 第一种,单台独立发电模式的投入产出和分析:我们认为【单台独立发电模式的投入产出结论】是经济合理的。分析如下: - ?0 u( M5 T+ J! T2 E
1、 单台发电模式的投入分析:投入费用合计:约25万元。 : y# m) A) g4 M* @8 n5 }2 }
1.1 单台发电机购入成本:约10万元。 " j3 c: [- ?& m$ ?4 ?$ @* ~6 |
1.2 海上固定所需费用:投入约2-10万元,选10万。 / [, j/ K) q9 j$ i
1.2.1 因为单机海底锚定定位,需2-3套锚定系统,需投入2-3万元。
) t7 A2 p# T+ x: y1.2.2 单台发电机可以根据水深建深水支架,工、料、制作、运输和潜水安装约10万元。
3 }- s" C3 @. F" z% _, z! F4 |1.2.3 如果“依附固定”在风电立柱、大型平台周围就不需要自制支架了,只需简单的附着固定支架5万以内。 # p2 `! Y; C2 g% e
1.3 维护管理费用及不可见费用:约为5万元。
' o- [0 g u' n/ y1.4 投入费用合计:合计约为25万元。 . E c: h7 q' [
2、 单台发电模式的产出核算:单台发电机发电量按设计每年约发电25万度左右,按每度电折价0.8元/度计算,折合金额约20万元。
5 X% }2 G( u0 F& z' T注:10年折旧完以后的残值暂不计算——其实可利用约30%以上。
& D/ _9 I/ S; X6 z/ b0 y4 M2.1 单台发电机发电量按设计10年计算,约发电25万度左右,收费20万左右。 ' Y- P y" A6 i3 [9 `, ^" t
2.1.1 每天发电的平均度数=功率*24小时=72度;
8 R$ l# o6 a( f& h2.1.2 应用接插更换方式每年共扣中小修保养等15天,故不间断发电天数每年365-15天=350天。 6 F: M& z; b/ m) Y4 ]
2.1.3 折旧报废期为10年;
z; k& h7 ?: l' }( f' k3 v/ k$ v2.1.4 每度电价暂定0.8元/度不高,因为柴油发电,比此价格贵几倍。
5 ?* R7 @3 d' e& B" C2.1.5 公式:功率*小时数/天*天数/年*10年*0.8元/度。
% s. O* V8 ^, ~: V8 e9 x2.1.6 计算:10年发电量和收益
# C# h j( V# l/ U' \7 k* H/ |, ~8 @=3KW/小时*24小时/天*350天/年*10年*0.8元/度
9 H# S) b8 w9 s% F; m, D% l1 N9 C=约25万度*0.8元/度 / g/ d0 x' l4 [1 _
=约20万元/台。
/ s0 O. _9 B8 a+ _; S9 T2.1.7 合计产出效益20万元左右。 : W: f( @' z) ]- m
3、 单台发电模式的投入产出和分析:
6 ]4 S- z/ E2 h$ B- k3.1 单台独立发电模式的投入费用约为25万元,按每度电价暂定0.8元/度收费,计算产出效益20万元左右。
/ H C9 d4 H- O3.2 结论:因为在原理大陆的深海中,使用柴油发电,比0.8元/度收费价格要贵得多。那么我们认为【单台独立发电模式的投入产出是经济合理的】。 % k! ?# i. E( ~+ K% ^6 d
(二) 第二种:建设独立海上集群式发电站的投入产出比较:
4 b, @; N6 r. s1 O% \3 V3 c$ [" B. ?2 q以为海岛供电为例:若建1000台规模的电站,3000KW装机,需投资1865万元;估计产出约2000万元;投入产出和比较是明显的。下面分100台和1000台进行详细介绍: # ]& z9 L3 p6 x1 E9 a! F) p
1、 100台建设海上集群式发电站的投入产出分析:
6 @2 Z' m8 ?- K" G下面进行建设独立海上集群式发电站的投入计算,按集群100台规模(300KW)规模,需投资约1865万元,产出2000万元。详述如下。
: Q! U5 y n+ l% q1.1 投入: ! m0 `0 t2 U, j M& x) F- [ B
1.1.1 按建设100台规模(300KW)规模计算,需购买发电设备的投入估算,需约1000万元。
2 g9 E4 P3 ]" i( r/ n3 Z9 ? j4 e/ L& Y4 z1.1.2 海上自动控制平台输出端海缆,连接到陆地上中央自动控制室之间(输出线和信号线)的复合海缆按1000M的输送距离,估计费用约40万元。 + G5 Y& p. W( s, X$ Q; R/ w! ^
1.1.3 陆地上中央自动控制室建筑及设备(微机、蓄电池组和配电系统):包括蓄电池室及设备、配电室及设备、微机室及设备等固定资产合计:约150万元。 % Z/ K S/ A6 ]
1.1.4 海底锚定系统约按水深50M100条(套),估算合计:约50万。
0 b5 n2 f2 y' u M F" K1.1.5 运输和安装等费用按上两项(2.1+2.2)费用的20%比例计算合计:约210万元。 , G% L' h w6 R, u
1.1.6 小维修厂及设备等(厂房、卷板机、100吨压机、电焊、氩弧焊、起重设备、运输设备等)合计:约200万。 # u+ {1 d5 X% B" z! ^
1.1.7 原材料、备品配件、两台备用周转的发电单元成品及仓库等合计:约35万。
) \$ q0 e3 [* Y7 o1.1.8 购置海上巡检和维修船(带简易起重吊装架)合计约:100万元。 ! P- u! ?+ }8 [% z1 k
1.1.9 工资、管理费和不可预见费用合计:约80万元。
) k8 o; i$ o% c* [% y8 X1.1.10 总计:投资约1865万元。 7 ?% S3 n3 g" H& e5 [$ \$ l
1.2 合计产出:2500万度电,合计2000万元。 7 X& U# d5 `& f ~+ B1 m$ Q
1.3 投入和产出比较,经济合理。 3 ^' Z+ J$ Y3 i5 G
2、 3000KW规模的建站投入产出比较:合计约11500万元。其中 3 r' ?( y: `) j7 `; F
2.1 投入: 7 J4 f# }$ R* J! V9 E& ^8 W, q9 L5 Q
2.1.1 1000台发电机购入资金10000万元。 * u( j/ `( N2 z' L
2.1.3 10年运转维护费用,约100万。 # |; e' F. M" z% _: s2 U4 V% h
2.1.4 锚定及分别独立连线: 1000万元。
/ c, {5 j3 d% e/ v: D3 h+ c: o5 V. q2.1.5 “海上控制平台”:所需费用约100万元。 $ f! u+ @+ d* c: R
2.1.6 中央自动控制室及所有配套设备整个“系统”:费用约200万元。临时建筑:建筑100万元 & e) m& g, _) ~( Y
2.1.7 管理费、各种杂费和不可预见费用等:所需费用约100万元。
$ ~; v2 r' I9 T9 `/ L2.1.8 合计:约11500万元。 2 G4 A+ O0 H/ R' n
2.2 产出估算:合计约20000万元。其中 % E4 D, |& v3 y
2.2.1 发电量按设计10年计算,约发电25000万度左右, 4 b1 X8 C$ ?' j, f- A5 m5 F
2.2.2 按每度电折价0.8元/度计算,产出效益合计折合金额约20000万元。
/ F( |9 P' ]. |5 g2.3 1000台发电模式的投入产出和分析: 5 x C+ Z4 r7 L8 r! o# F/ n4 Q
2.2.1 投入和产出:投入费用约为11500万元,按每度电价暂定0.8元/度收费,计算产出效益20000万元左右。
3 Z) u( \! y; a8 _" M6 g" |2.3.2 经济性分析:1000台规模的发电站相当一个(不烧煤)小火电站。在远离大陆的深海中,使用柴油发电成本较高。那么我们认为【1000台发电模式的投入产出是经济合理的】。
6 X2 V: M; L& f5 D2.4 投入产出分析结论:结论是显而意见的,见如下分析。 * W7 T$ J" |- |, M1 R! S
2.4.1 其与柴油发电相比虽初次投资大,但是运转不需宝贵的“柴油”,不但运转费用极低,而且维修、维护的费用也很低。 $ \2 E4 f) Y, K: ?1 Q0 B# u
2.4.2 其与海岛小火电相比,初次投资较大,但是不需要庞大的厂房群、庞大的发电系统设备、运煤码头、储煤仓和燃煤供料及环保系统等等,也不需日夜烧煤。运行维护低是本技术的极大优势。
2 K1 P% r) @7 r+ I6 w8 B* ?) [" d$ D2.4.3 本技术海浪波能发电是低碳、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而火电相反,则是高二氧化碳碳、对环境污染的不可再生能源。 3 ~9 @. Q& `- Y1 h5 _) u
2.4.4 海浪波能发电副产品是淡水、人工制冰和海化产品,这一些对于海上生活的生活和生产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而火电、柴油发电不但消耗海岛的珍贵的油和淡水,而且还排除尾渣和废气对海岛环境污染。
. j+ f4 Z4 a! b! A# L2.4.5 其对于海域的军事小岛来说,那更是意义重大。 ' {. Q& l$ P' U5 {, x A! h
2.4.6 海浪波能发电是低碳、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而火电相反,则是高二氧化碳碳、对环境污染的不可再生能源。
' t- ~8 o# t# Y3、 建设独立海上集群式发电站的产出估算:按100台发电机规模发电量计算,按设计10年折旧计算,约发电2500万度左右,发电产生的效益合计约2016万元左右。详细分析如下:
' D6 J. v0 r9 }3.1 发电度数:按100台发电机每天发电的度数=功率*24小时*100=7200度;
; i/ f1 U5 B2 G. L! R8 D# y3.2 发电天数:按10年共扣大、中、小修和保养用接插更换方式共扣15天。所以不间断发电天数按365-15天=350天。 # M& |3 j) d, q
3.3 发电年数:按折旧报废期为10年计算。 8 K$ `/ e6 Q. n7 ?' v
3.4 电价:按每度电价暂定0.8元/度计算。因为远离陆地的火电,替代柴油发电,故适当比火电贵。 0 p' @# }; b6 Y# d
3.5 发电产生的效益计算公式:按100台发电机规模10年发电收益的计算公式——功率*小时数/天*天数/年*10年*0.8元/度。 ) \4 L t( t; |5 Q0 f& S1 _4 h7 B
3.6 发电产出的效益计算结果:约=2000万元 $ G( J3 h1 _) c* r6 S5 `: S4 [
3KW/小时*24小时/天*350天/年*10年*100*0.8元/度 - v6 {' ^: P. [& z H% D. C
约=2500万度*0.8元/度
) }5 _7 g1 Y% ~8 m. h约=2000万元 ( ]8 z( b+ k6 z
3.7 估计10年中用多余的电可以生产海上“宝贵”的淡水共2000吨,按80元/吨,估算,折价约16万左右。 4 d# |" w5 l4 O+ w
3.8 合计产出效益2016万元左右。 7 P6 n' `6 U5 s$ s U5 O2 |
4、 独立海上集群式发电站的投入产出比较: 7 h, Y0 ~% }) O/ B6 P
4.1 总计投入约1865万元。 6 o) B W7 u) U# y
4.2 合计产出效益2016万元左右。 2 D1 R0 R4 N% c% ~- |
4.3 投入产出比较:如果该海上电站定价的用电收费为0.8元/度时,则略有盈余每年15万元,这个所所谓的盈余刚刚可以补充10年的维护、管理、工资、税费等等经营开支。 8 M, a9 x4 F) I' w/ L1 c
结论:从上面的计算说明了本技术大大低于柴油发电成本(目前柴油发电普遍电价是1.2元/度以上)。所以尽管一次投资较大,但是10年内运转费用很低,所以说是【一次投资10年受益】。
- \& R- d; r5 p7 f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海岛用上了“绿色的能源”。其与柴油发电相比不需宝贵而昂贵的“柴油”,也不需频繁的检修和更换零配件,维护运转费用极低,自动化程度高。
0 ~7 y% _2 E k. P而对于应用单机发电的用户,往往是没有选择的,若与用户的小柴油发电来比,效益更是明显的。 3 @' X g0 K: T5 o* B9 t2 Y1 f* N
海浪波能发电副产品是淡水,从浓缩的高盐度的海水中提出的化产品,这也都是是海岛珍贵的资源。
# e1 l' W' p- {9 s) G4 b' N4 Y(三) 第三种:几种联产发电模式的投入产出和分析:在此只列出了各种发电模式的成本核算其它从略。 8 j: _: H" h- B" B- H# @- E" M. g
1、 航标灯(塔)配套投资建站投资:一般1台即可,需投资合计:约15万元,分述如下:
: C+ |4 [8 w3 C6 p" f7 v1.1 设备购买需10万元。
1 E$ |, U: L3 s- [0 F. ]6 W0 O1.2 配套的线缆、蓄电池组、无线电自动报警系统等费用需加20%。 2 m& t% a/ z+ O" Q
1.3 基础建设按15米水深计算,钢结构合计约加20%。 * r0 K/ w1 `* o* ]
1.4 运输和安装费按设备成本加10%。 5 w' ], r' q8 S9 Q% A
1.5 合计:投资约15万元。
: G% O+ \; O9 V# n S3 e( ?; a2、 深水养殖平台模式建站投资:一般1-2台即可,需投资合计:15-20万元,分述如下:(养殖平台不包括在内) i$ q$ p! H- D2 d4 I+ t
2.1 设备购买1-2需10-20万元。 3 j# u$ w5 G0 m# c z5 d
2.2 配套的线缆、蓄电池组、自动报警、仪表盘等费用需加25%。 # g3 E, ~* D' F1 n. G7 G' U8 A- g
2.3 运输和安装费按设备成本加10%。
: f Q& ~, h! n8 d& q. R% k8 p2.4 辅助工具,配件等加5%。 9 h( N, B$ y3 [- m; L8 e
2.5 不可预见费用加10%。 - p1 n4 r k1 u" o; _1 y' I2 V6 f
2.6 不考虑海水淡化设备、饵料加工设备、制冷设备等配套设备。(海带养殖不需要此费用)
; d: e4 ]* v5 d. ]3、 海洋风力发电联产建站的投资:由于风力发电机有深入海底立柱,立柱的直径有限,所以围绕一圈,在周围海面可设置6组共24台发电机即可,需投资合计:约400万元,分述如下:
, ?1 G# d; \# y2 L2 L2 l3.1 购买备用周转用整机1台和投产24台需250万元。
& [7 P+ P9 N1 \1 s. \% y# F h1 e3.2 配套的线缆、稳压变电系统、自动报警系统、配电柜等费用需加25%。
9 s9 s4 n0 S* V5 a6 T1 X3.3 运输和安装费按设备成本加10%。 1 j6 f$ Z5 u% e1 ^$ C* D0 X5 i
3.4 辅助工具,备件配件、等加15%。
! v+ x5 |( p( ^* O. n- H& [3.5 不可预见费用加10%。 $ b' C2 w, B- @1 e
3.6 总计投资约400万元。 0 m6 g7 h+ s# q0 S! z! C
4、 在石油钻井平台或储油平台周围投资建站:一般设置72台即可,需投资合计:720万元,分述如下: 3 o7 `% U. L3 E8 T
4.1 设备购买12组共72台,需720万元。
+ B) e6 C7 H! K/ T4.2 配套的线缆、蓄电池组、自动报警、仪表盘等费用需加25%。 ! `9 ?& J F1 k' N; L( c/ e9 A! j8 F9 z
4.3 运输和安装费按设备成本加10%。 # E( b I: w% [* u) p" S
4.4 辅助工具、配件等费用,按设备成本加5%。 5 n: U/ S9 g2 \( }8 O' @$ K0 o
4.5 不可预见费用加10%。
- S9 M C6 L, }5 x% C6 I4.6 可设置海水淡化设备、制冷设备等调峰配套设备,增加投资为波能发电设备购买投资额的10%。
+ B$ I$ I2 d t; p- R0 s% Y4.7 合计投资金额:约1152万元。
% e5 e5 @8 b6 ?: B2 ]4 t5、 立体海洋发电模式的投资: ; D$ Y3 ^5 V4 V, x, r/ o
所谓立体海洋发电模式就是指:在海洋中的一个机柱(台、座)上,空中进行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海面下利用海浪波能发电,较深部位可以利用“海流、温差、盐差”来发电。目的是利用一个(投资巨大)立柱就可以最大化地将风能、太阳能、波能、海流能等利用发电。使不经济的单一方法的发电提高了效益,降低了成本。使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9 |0 m/ Y& h3 \( m x- I( v) I
这个投资主要是“主体项目”大,例如海上风能发电。本技术的投资相对较小,故投资成本再次就不多述了,大家参考上述几个案例的明细,就可以估算出来了。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6-22 10:58
【共同学习】——波浪能的应用:
) a. T) X' g7 p) s9 D1、 波浪能概述:
h4 [: o! Q4 z) {" J( b海洋能与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盐梯度能、洋流能等能源一样,是海洋能源中最丰富、最普遍、较难利用的资源之一。 2 \6 O4 \; \7 H, f" D' [% n. ?6 E
波浪能又是海洋能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海洋能源。
& i/ z- r- o2 s% J$ j& A# {海水的波浪运动产生十分巨大的能量。
6 H+ y! r% K% G, r I3 P0 }据估算,世界海洋中的波浪能达700亿千瓦,占全部海洋能量的94%,是各种海洋能中的“首户”。 ! U c" B, Z+ m! ]$ y1 u; I; {! \0 E) M
波浪是海水的运动形式之一,它的产生是外力(如风、大气压力的变化、天体的引潮力等等)、重力与海水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I8 r/ Q9 X4 F P
波浪形成时,水质点作震荡和位移运动,水质点的位置变化产生位能。波浪能的大小与波高与周期有关,波浪的波高和周期与该波浪形成地点的地理位置、常年风向、风力、潮汐时间、海水深度、海床形状、海床坡度等因素有关。 & E! w* x. c) S) g1 g J
椐有关资料估算。全世界沿海岸线连续耗散的波浪能功率达27×105 MW,技术上可利用的波浪能潜力为10×105 MW,我国陆地海岸线长达一万八千多公里、大小岛屿6960多个。 3 v+ ]& {/ k% Z4 T, _6 F* Q
根据海洋观测资料统计,沿海海域年平均波高在2.0M左右,波浪周期平均6s左右。台湾及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沿岸波浪能的密度可达5~8kW/m。波浪能资源十分丰富,总量约有5亿千瓦,可开发利用的约1亿千瓦。 4 g7 }) Q& X5 U' E( p6 ]6 A h
我国近海受季风控制,冬季浪大,夏季浪小,特别是冬季在强烈的偏北风吹拂下,从黄海到南海形成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大浪带,平均波高在2米以上,且周期在4-8s之间,有利于波浪能发电,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波浪能是最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它的开发利用,将大大缓解由于矿物能源逐渐枯竭的危机,改善由于燃烧矿物能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8 N6 i3 E3 ?9 k! v; S
2、 波浪能开发利用的特点、现状及前景:
e. n* G0 z. |2.1 特点:
2 b+ b$ R7 l7 p: ?& r波浪能是一种密度低、不稳定、无污染、可再生、储量大、分布广、利用难的能源。由于波浪能的利用地点局限在海岸附近,还容易受到海洋灾害性气候的侵袭。开发成本高,规模小,社会效益好但是经济效益差,投资回收期长,一个多世纪以来,束缚了波浪能的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利用和发展。 v' o" e$ j9 V/ D
2.2 现状及前景:
! s- ^& C! m, U0 D; x虽然波浪能开发的技术复杂、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 5 k5 F' R, w: B+ s- R
但是近200年来,挪威、日本、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和中国等国家已建成多个数十瓦至数百千瓦的试验波浪发电装置。
; y D8 Q# N0 E; c主要的形式有【活动点头鸭】、【波面筏】、【海蚌型】;【浮体式振荡水拄型】;【固定式(岸式)振荡水拄型】;【水流型】;【压力柔性袋型】等装置。 : U! k, J; {5 a. h6 P6 Q
英国已建成750kw规模的商业波浪发电站并网发电。 % U' H! b) s6 h F" \8 x$ E
我国在广东汕尾建设的100kw振荡水拄式波浪发电站也已经通过验收,存在的问题也逐步得到改进。
8 U6 G, T5 L+ J- W/ U8 y( s随着世界矿物能源的逐步减少,人们必须寻找新的能源,海洋能源无疑是首选的新能源之一;随着矿物能源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人们也在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可再生、清洁的海洋能源,也是最理想的替代能源之一。 8 |8 o$ l2 n2 O: L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制定了开发海洋能源的规划。我国也制定了波浪发电以福建、广东、海南和山东沿岸为主的发展目标。着重研制建设100kw以上的岸式波力发电站。因此波浪发电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e* u7 C; d" A# [3、 几种波浪发电装置:
" P) P! c0 C/ U. j5 V6 |& s, |现有波浪发电装置的状况:目前已经研究开发比较成熟的波浪发电装置基本上有三种类形。 7 Z2 J+ z* H; M6 q! Q1 K
3.1 【是振荡水拄型】用一个容积固定的、与海水相通的容器装置,通过波浪产生的水面位置变化引起容器内的空气容积发生变化,压缩容器内的空气(中间介质),用压缩空气驱动叶轮,带动发电装置发电; 8 F" j* z* e5 W' {' l+ q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在广东讪尾建成的100KW波浪发电站(固定岸式),日本海明发电船(浮式)以及航标灯式波力装置都是属于这种类型。 $ b3 O0 F d6 r# E( Y
2.2 【是机械型】利用波浪的运动推动装置的活动部分——鸭体、筏体、浮子等,活动部分压缩(驱动)油、水等中间介质,通过中间介质推动转换发电装置发电。 ) }" H, g. O; |9 Z
2.3 【是水流型】利用收缩水道将波浪引入高位水库形成水位差(水头),利用水头直接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
1 `& i3 @. O, @2 f ^# D1 y1 y+ W2.4 比较:这三种类型各有优缺点,但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是波浪能转换成电能的中间环节多,效率低,电力输出波动性大,这也是影响波浪发电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把分散的、低密度的、不稳定的波浪能吸收起来,集中、经济、高效地转化为有用的电能,装置及其构筑物能承受灾害性海洋气候的破坏,实现安全运行,是当今波浪能开发的难题和方向。
作者:郭山 时间:2010-6-22 11:50
台湾的刚研制出来吧,在其它网站见过的,只是介绍,还有图片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6-22 17:27
能介绍一下吗?太好了,学习一下吗? k F* W* J: f) D+ L# u
是那个网站?
作者:郭山 时间:2010-6-23 09:47
台灣海水發電研究將為世界創舉
: b* C- @; x7 j9 [ 海水怎麼能發電,台北縣環境教育輔導團研發組輔導員余秀琴老師表示:「海水裡有一種物質叫做氘(音「刀」),以重水的形式存在海水中,可以產生動力進行發電,利用『海水』當『電解質』和導電體鋁及備長炭或木炭,就可以做成『手提海水電池』,不僅風扇可以快速的轉動,還能讓發光二極體的燈亮起來。」
2 \$ A0 p+ A0 Y1 s( w9 d7 E+ D  余秀琴老師更強調:「台灣四面環海,全島共擁有一千多公里的海岸線,根據統計,每一公尺的海岸有八仟瓦的發電量,總計可達八百萬仟瓦,等於是核四好幾部機組,其「海洋能」蘊藏量極為豐富,是一項可觀的海洋資源,而在能源即將短缺,溫室效應氣候極速變遷之下,各國正積極的在尋找替代能源以應能源危機,在全球正在尋求無污染且永續的天然能源之際,小朋友研究的「海洋能」已成為能源研究的重要對象。」
4 g+ f5 Y( D: F3 s6 t/ r+ F 根據研究,在2005年全世界使用的能源,有九成一是非再生能源,且有八成九二是污染性能源,在能源日益減少的現在,獨立島國的台灣,更需要找出替代能源,而四面環海的天然條件下,研究「海水發電」將是極有發展的一條路。再生能源中,海浪是海洋能中的一種,它的能源密度是風力的七百九十三倍,是廿四小時都可使用,發電過程乾淨、便宜,且原料免費的能源,能源密度僅次於核能,安全性高,值得開發。
# `, B7 J# n7 t% I" c9 m  海水是全世界最乾淨且能源密度次高的再生能源,海水發電一旦研究成功應用在日常生活,便能為台灣找到取之不盡且便宜的新能源,更是全世界的新創舉。期望藉由產官學界的支持,學生懂得利用海水發電這一個充滿創意的表現形式,開拓思維,運用豐富的想像力繪製出海水發電在人們生活中精彩應用,為科學節能運用海水電池提供啟示,並利用教育宣導把新能源-「海水電池」的知識傳播到各地。
作者:郭山 时间:2010-6-23 09:49
阳光“煮”海水发电更高效
4 f5 @# I& _& N# c/ m* U" @免费!!免费获得在我站的广告 2009-01-22 03:33:58 作者:leilei 来源:希萌光伏与可再生能源网
# s z! r, o3 l+ `/ Y# U潮汐能、波浪能、生物质能……占地球表面积70%的海洋还有多少潜能可挖?昨天,在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第78场工程科技必威APP精装版下载暨第五届长三角科技必威APP精装版下载上,上海海事大学蓄冷技术研究所所长章学来教授提出利用太阳能辅助海洋温差发电的新想法。
4 w4 N0 G( n) q  海洋温差发电利用的是海洋表面与海底水温间的较大落差。1979年,美国夏威夷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海洋温差发电装置,但发电效率仅为2%,如何提高效率成了科学界面临的主要问题。 ! _0 T7 J. ~ @& K; T( y

7 k3 {: c$ [5 y7 G6 w( O. u7 A, X  据章学来介绍,要实现发电目标,温海水与冷海水的温度差至少要在20℃以上。按海水表面25℃的平均温度计算,5℃左右的冷海水一般要取自千米左右的大洋深处。若要继续扩大温差,则要往更深的地方去。这样一来,不仅投资更大,可利用的海域面积也将大为减少。 2 S6 f9 M u* n. }

, T- r* V- ?! ]: U. Y0 [  有没有办法为海面加温?章学来和同事想到了太阳。在海面建一座“浮标式”的太阳池,利用天然阳光“煮”上一池上淡下咸的盐水,再用水泵将海面的温海水抽出,顺着管道流经被加热的池底。如此一来,池底的高温可将温海水加热至32℃,与洋底冷海水间的温差一下子提高到27℃。章学来说,经过太阳池的二次加热,海洋温差发电的效率即可提高10%,达到12%左右,性价比大幅提高
作者:郭山 时间:2010-6-23 09:50
東大一工業公司負責人紀炎奮,開發「海水發電裝置」以及「利用水塔供水的水力發電裝置」兩項專利,已分別取得中央標準局之專利證書,徵求相關產業業者一起投入合作開發。
; N4 t% V: j$ f紀炎奮表示,「海水發電裝置」原理包含一個蓄水室,該蓄水室包含至少一個入水口及一個排水口,其中該入水口係低於海平面以下,供海水經由入水口而流入蓄水室內。該蓄水室內固設一個水渦輪機,並較入水口位置為低,包含有至少一渦輪扇葉及一軸心,其中渦輪扇葉位於入水口下方;而蓄水室上則固設一個發電機,且其轉軸係連接至該水渦輪機的渦輪扇葉的軸心,以將轉動的動力轉換為電力輸出;還有一個抽水機,固設於蓄水室內並與排水口連接,且該抽水機的轉軸係透過一離合裝置,連接至該水渦輪機的渦輪扇葉的軸心。 7 s* k* g$ P& i6 k' H3 t

" @ `6 B% H! `) U# ~) q# ?# T「利用水塔供水的水力發電裝置」則是將水輪機設於較水塔低的位置,並具有一葉扇;而發電機係以一轉軸連接該水輪機扇葉之軸心,由該水輪機扇葉轉動而帶動該發電機發電;此外,一條汲水管,係以進水口與該水塔連通,且該汲水管之出水口係連接於該水輪機,並對應水輪機之扇葉;將蓄水槽設於較水輪機低處,以抽水機透過一抽水管連通該蓄水槽,且透過一送水管連通該水塔,而將蓄水槽的儲水抽回水塔中。 " i3 a% z1 E2 _# U% J ~8 C) C2 k/ C

" F6 i6 \8 L) M紀炎奮表示,以上兩項專利係以節約能源的角度開發出的專利,歡迎有興趣的業者投入開發。 ' h* m4 v8 g5 f1 a
7 y. Q! Q) P1 {7 f' Q: }
東大一工業公司在台北縣樹林市三俊街200號,電話:(02)2689-3585。(趙志中)
作者:郭山 时间:2010-6-23 09:55
,,,,,,,,,,,,,,,,,,,,
作者:郭山 时间:2010-6-23 09:58
11月30日,荷兰“可持续水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塞布兰德·梅斯展示海水发电装置。 ! V, |# G/ C& [1 x# G( U! t+ W

. p9 k' W" o: @4 r( O! d6 W% C
+ G' m$ o. y8 ^  科学家用煮热狗原理令海水发电 将对世界新能源格局造成影响
4 _. J% f! U: {! H
! ^% d) _0 l, \" N: J  荷兰挪威发明海水发电装置 全欧推广可抵2.5个三峡电站
2 f4 i1 X1 ?9 }7 l7 p/ J
* e) v! C j& N' h2 \1 L% N6 r1 ]+ T  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1874年就预测“水是未来煤炭”,表明水可用作新能源。荷兰和挪威科学家日前分别发明出利用海水与淡水混合进行发电的装置,不但将凡尔纳一个多世纪前梦想变为现实,还将对世界新能源格局造成影响。专题编绎 阿哲
, b- v1 S2 L" T" e8 ?
; l* o! ?2 F3 R  时报综合报道 在石油和煤炭等化石燃料供应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全球科学家都在寻找替代能源,利用海水与淡水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发电,也正在荷兰和挪威科学家的努力下从理论变为现实。 ( h) M H. r" Z! q4 {' `% Y$ I% v, f; S
" s. W# y* G) C4 X; J
% S; c8 P9 ?6 Y- j# Q1 d4 n

( ~9 R! U% T5 N- p( Y0 d. _ % ]5 B( q$ v0 S& W. |/ v
  据路透社12月14日报道,两种从海水与淡水混合时发生的渗透反应中搜集电能的装置已经面世,分别由荷兰“可持续水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水研中心”)、挪威皇家科学院与挪威国家电力公司发明。欧洲委员会能源理事会主任菲利佩·希尔德评价说:“这种发电方式在欧洲有巨大应用潜力,它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破坏性后果,将大大推动我们实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
/ G4 S$ @, h2 v3 A+ F1 D' a" E" c 4 T% d5 _; H9 L
  全球变暖和高油价正引起人们研究和应用再生能源的新一轮热潮,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氢燃料电池和潮汐能等新能源最受重视,而在水处理技术上技高一筹的挪威与荷兰科学家深信“海水发电”是解决未来能源危机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2 z- S: Y. p" V X1 s- o& [
% ~1 ^& Y; ?* N. f/ ~
  发电如同煮热狗
$ n& f: Y# w; g
/ F' ^9 e. I' G  两国科学新装置发电的原理基于十分简单的自然过程——河流奔腾入海时,所含盐分浓度的不同促使“河流淡水”与“海洋咸水”发生物理渗透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将这些能量转化为电能,就能实现海水发电。
2 a5 l, x0 G0 R- ?( Y- Z, i* R8 Q
[$ V+ }' x; o8 E% q  虽然依据的是同一理论基础,但荷兰与挪威两国新发电装置的发电方法也有差别。荷兰科学家采用“倒极式电渗析法”发电,而挪威科学家则采用“渗透法”发电。
* E) ]6 s5 I7 @% X0 f, h ; M# B3 K) z1 o' }6 S; A
  术语虽高深,但原理却简单:用特殊薄膜在容器内把海水与纯水隔开,一部分纯水就会透过薄膜进入海水一侧,推动混合水面升高,使海水的一侧对膜的压力高于纯水这一侧。这种渗透原理早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先进科技上,比如医疗上的肾脏透析、宇航员饮用水、海水淡化、饮用纯净水的制造等。
" V4 m+ I2 ?5 A& K0 r0 h- O/ c: ~3 \
: ?7 W) n& e, W( x" _  荷兰科学家使用带电薄膜加速渗透过程,并定时将正负电极和内部导流切换来延长薄膜使用寿命。“可持续水技术研究中心”的项目经理塞布兰德·梅斯解释说:“这种工作方式与电池类似。” # p: _- ]! d; @6 M- [, t$ s
8 T5 L* D6 V: ^! |7 \
  而挪威科学家则用增压方法加速渗透过程,这种方法的原理与煮热狗很像。 2 v3 a$ ?0 j) Z' O6 a
. {3 `2 Z6 n6 ?" L& M+ Q
  热狗的外皮是薄膜,在水沸腾时,通过薄膜进入热狗内部的热水比从热狗内部渗出的盐水要多,热狗内部的压力因此高于外部的压力,有时甚至会因此胀破皮。同样道理,把淡水与海水导入薄膜槽中,淡水渗入海水推动水平面上升,高出水槽的混合水溢出水槽推动水电涡轮发电机工作。
$ x- L" k$ i" ?" J 0 ], H9 S' o% n8 W
  年发电抵三亿桶石油
" u3 w7 @5 h. B
) R0 N, N% e8 P5 D: {  “海水发电基本上是从自然反应过程中搜集能源,不但免费任人类索取,而且不产生任何温室气体。”在荷兰莱瓦顿市的“水研中心”实验室里,常务董事约翰内斯·本斯特解释了海水发电的优势。 : L! w5 }: v3 y' K5 ?9 X
. n( S( B4 [4 |- X+ j5 q5 X9 _: V. P
  不过,两国的发明目前只是取得初步成功,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虽然有企业的资助,荷兰“水研中心”至今尚未建造一座试验电厂。相较而言,挪威科学家步伐更快。挪威皇家科学院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建造了两个小规模试验电厂,但目前还没有能力建造一座大型的发电厂推动生产规模的扩大。 % `: I0 V: M' @6 {. ~, I

& P" t8 `/ q5 k2 y" W  海水发电厂不仅能建在海边,也能像水力发电站那样,建在任何淡水资源和咸水资源共存的地区,甚至可以是地下,因此应用前景更广。挪威皇家科学院的项目经理劳尔夫·贾尔·阿伯格认为,海水发电将在2010年到2015年间开始对风能和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地位形成挑战。 - P' J/ a" `8 {9 }; w& b

1 P( x& O& s6 e7 z! _$ p, i& F2 w- a  挪威国家电力公司和欧洲委员会认为欧洲海水发电的潜能可达每年5600万度电,相当于3亿桶原油燃烧释放的能量、2.5个三峡发电站、或者是挪威目前年用电量的两倍。单在挪威,大规模海水发电实现后,将占据该国10%的电力供应。以莱茵河为例,在其位于荷兰的入海口,海水发电厂每年将能生产830万度电,相当于5个大型燃煤热电厂的发电量。 : o5 c M1 y! r+ d& N% O
2 B* B! B( G! d9 t& s: \& g! E$ q
  三十年前曾被抛弃
5 h$ d% }( W8 R" F ' n o0 Q( l' }- n9 u: C$ }
  并非所有人都看好海水发电的前景,跟其他新型能源一样,海水发电目前也面临着成本过高的困境。目前,用这种方式生产电的成本比风能和太阳能都要高出几倍。
4 k( h/ Z$ l. v& h/ U3 ~4 o3 d
% k1 K% f1 E% C$ Y* h  利用淡水和盐水发电并不是21世纪的新发明,早在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期间,这个方法就被提出来,但是,由于当时的薄膜制造技术落后,科学家认为在这方面投资是浪费,因此将其束之高阁。 }6 i$ u w1 F* o2 ?2 v2 y6 H
n9 |* \% n4 A. T+ M, p3 _* y6 W
  此后,薄膜制造业的技术逐渐进步和成熟,并被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净水、处理污水、制药、生物科技和电子器件。目前,海水发电降低成本的唯一途径是大规模生产,但面临的主要挑战依然是缺乏高效、高性能而又廉价的薄膜。
4 i: w% B8 z; h' u
4 z' {' [* P% {5 ?6 M  “海水发电要想成气候,价格必须具备竞争力,才能与煤炭发电和石油发电竞争”,本斯特说。他认为,研制试验更便宜的渗透膜,并实现市场化至少还需要5年时间。 2 }4 b6 I2 ?$ {2 o2 I
8 k/ Y, S! T3 t2 g- t9 ?
  但是,科学家们从其他新能源的发展历史中找到了动力。国际能源机构海洋能源部的富兰克·纽曼恩说:“1985年,第一个风能涡轮发电站在德国建成,但损失了几百万的投资,电力产业的人都嘲笑这种盲目的投资行为。而现在,风力发电的扩张速度令人难以置信。”因此不难设想,海水发电在未来10到20年有可能成为另一大新型能源产业,缓解全球能源紧缺局面。
作者:笑看风烈 时间:2010-6-23 10:13
希望实现,持续关注!!!!!!!!!!!!!!!!!!11111111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6-23 14:38
楼上【郭山】大侠介绍,找到下面一个技术,和本技术近似,现贴出来供大家参考! , r: r+ d/ |/ V9 v9 F9 r$ V0 _* q# L$ h6 U
现在的气氛应该“赞一个”,这都是楼上【郭山】大侠带领下营造的,大家支持一下! / D, r+ k" F4 s# ?( n/ J: R. {) p
*********************************************************** * i3 O* o4 w; c5 J8 A* N
全球環保節能風 台灣新能源 -「海水發電」世界創舉 $ X; {$ z( ~0 G6 t# ~" ]3 q
小小「拜耳節能大使」將代表台灣到德國拜耳總部體驗環保節能
H- B( ?1 ]% F& h/ e) n【2007年11月24日】
1 P! |* j5 _) @+ [$ D* m% i- k8 w* y 你知道嗎,在台灣有一群小小節能大使,正在努力研究推廣「海水發電」,只要幾個簡單步驟,利用海水就可以讓風扇快速的轉動,還可以讓LED燈亮起來,這群小小節能大使,正努力為未來的台灣創造一個再生能源的環境!
d& F; L. f: W3 e8 `今(24日)「2007拜耳科學教育體驗營暨創意大賽」是由台灣拜耳公司以及台灣師範大學共同舉辦「拜耳節能大使科學教育活動」的第二階段活動。此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藉由孩子們的創意,加上「海水發電」的環保節能概念,啟發下一代對於縮短能源的正確體認。而在第二階段的活動競賽中,將從全台灣40名國小四年級至六年級學生中,選出最優秀的「拜耳節能大使」,代表台灣前往以環保節能著名的德國拜耳公司總部參觀,親身體驗德國在環保節能上的用心及重視,為台灣的環保交流盡一份力量!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6-25 09:53
(, 下载次数: 37) 前面介绍了单机的“双联”结构。
0 h! N9 {% ^( u$ m下面介绍一个多机的网架式海上电站的结构模式: + n' m G2 \2 e! l' `& q
一、 设计目的:此设计的目的是利用大面积漂浮的“网格构架”在海面上受到海浪上下冲击力的合力接近于“0”的原理,使本技术以其作为“载体”安装其周围,形成在海平面可以自动调整位置的发电站,也就是说不管在哪个季节、每月、每天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自动调节“潮汐的涨落”,使叶轮机距离标准海平面的距离保持恒定。 # t: T0 y2 R. @0 K' X! H
1、 图示:
a: n7 u2 x% n: d; Q6 R9 M" q1.1 下图的说明: ' V1 R! u8 U9 x! e$ H4 w
1.1.1 图中1是叶轮机总成的6-12片可【自调】的“导叶”,是吸收波能上下能量做功的关键部件。 ! p# c. X5 N6 U {3 m
1.1.2 图中2是叶轮机总成的上浮体。与导叶1结合成刚体,形成叶轮机总成并向一个方向旋转,总成的主轴深入下浮体3内,与发电机主轴同轴并带动发电机发电。 $ U: O( y% s5 ^% f+ ?/ r' q+ b
这种结构的上浮体直径可以较小,如直径为1米,其产生浮力作用为辅,主要是利用流线形的外表起导流作用,目的是克服波浪下压的冲击力。 0 Q+ w( U! o+ @- g% i$ H5 g
1.1.3 图中3是“下浮体”外形也是流线型,其内部设置发电机与叶轮机总成的主轴同轴,因为与“网格架4”结合成刚体,所以整体不旋转。 2 X K; |* v+ i5 I) P
其实,本设计就代表了“附着式”的“发电单元”的外形结构和安装形式。
# b% K' A9 K7 w& F2 e! i1.1.4 图中4是 “网格架”结构的横截面。表示该结构是由三根大口径的钢管组成的“网格架”结构,长约100——200米,宽约8米,高约10米。
4 z G# Y( F' ^; I7 j! Y1 P, s9 ]“网格架”的结构以三根钢管为主体,每个截面由7根小口径的结构钢管5焊接而成,是主要产生浮力的“刚性”构件。
7 \7 Q. v. ^5 t俯视图方向看为“工”字形,也就是在两根百米以上的“网格架”的中间由长约4-50米的“网格架”连接,形成可以抗击台风巨浪稳定的整体结构,作为发电单元的载体。
: d$ y! y% p J& D J$ q3 i. m1.1.5 图中5是“网格架”的结构杆件,通过这些结构件5使三根主体钢管形成合理的受力均匀的本发电技术“大型浮体”。
9 M8 q6 r2 b' ]. Z ! v0 \, y# Y7 g7 }
1.1.6 图中6表示:海浪波形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型浮体”漂浮在海浪中,并达到了平衡。 : @; |& I m1 S+ r
1.1.7 图中7是表示海浪的理想平面。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型浮体”漂浮在理想平面的位置,海浪的合力为零,就不会影响载体的平面变化。
% |# ^" }$ W A0 D' U( q3 f- B2、 工作原理: q) c& b) ?: o G0 _/ `) b6 t# L
2.1 工字型“网格架”组成的大型载体的作用:
/ v8 a! A. _6 o# R9 T/ r2.1.1 载体浮力的产生:主要由三根密封的大口径的钢管产生主要浮力,和结构杆件5和发电单元的上下浮体产生的次要浮力共同组成。这个浮力不但能承担各个发电单元的重量,而且还应该设计成可以抗击台风巨浪稳定的整体结构。
+ I2 }. G* h% K0 [: e2 j% b- g0 E2.1.2 载体的稳定性如何产生:由于载体整体长100以上,宽60米以上,深度10米以上。而每个海浪的周期6-10米,那么在全面积上每隔6-10米就会受到一个“波峰”向上的浮力和一个波谷的向下的压力,因此所有上上下下的受海浪力的合力接近为0,互相抵消后被载体吸收。因此,不管风浪多大,载体仍然“巍然不动”,形成“理想状态”的稳定位置,例如图中7表示的海浪的理想平面。
. x' L6 d2 Z. [2.1.3 装机容量:在稳定的载体上,每隔十米距离就安装一对旋转方向相反的“发电单元”。总共可以安装50台,装机容量约150KW。 $ ~0 ~ O2 L$ @' \
两组长“构架”,每个相隔10米安装一对,中间短构架可安装3组共六台。
+ [7 |1 W9 H4 Q" u0 t' G0 T(11*2)*2+3*2=50台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6-25 09:56
(, 下载次数: 38) (接上页)
' ^ }* C7 ^. n9 G& Z6 ^2.2 大型载体在海中如何定位:主要是用“锚定”方法,以便使该海上发电厂不会“随波逐流”。
3 }/ J) e; Q/ ]9 ^. p; P E2.3 大型载体在海中如何制作组装:采用陆上原件化生产和防腐,海中组装,然后拖运至选定的海区锚定,即可,维修也是如此。
* [: v- N4 @% L; M0 Z2.4 发电单元的组装是“拖运”到现场后安装到“锚定”好后的载体上。
' ?+ Q- R. \% Z$ |$ `3、 发电原理:
x" W+ j8 f5 ] D8 E3.1 发电:由于每个“发电单元”的整体不动,而的叶轮机吸收海浪上下运动的波能后旋转并带动不动下浮体内部的发电机旋转发电,波浪不停发电不止,风浪越大发电越多。 # I/ j J( c% c! `' l
3.2 电力输送:采取“单元发电,集中输送”的方法。(不详述) 7 l% `; Q: D! w `" o$ O
3.3 管理:力争“全自动化”的管理模式。
4 ?2 G5 m5 J4 C' K) [4、 发电规模: 1 C$ C" {9 w* T
此技术的发电站规模,可大可小,既可以若干“工”字形的载体独立发电;也可以若干相连,组成更大的发电群;还可以以一个“工字型”的发电站为基本单元,分散布置,集中管理输出。
7 } H- G5 A. m# U! |" I6 F二、 技术优势:此结构设计的优势如下:
" O5 F# s9 q @1 ]( P; ^6 a2 u1、 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自动调整在海平面的位置:解决了锚定或固定方法发电时,对海平面“潮汐的涨落”和变化不好适应调整的难题。可以使整体发电场“漂浮”在海面下的理想海平面位置,不管“潮汐的涨落”和变化,自身随之涨落而自动变化,实现了“平稳”发电。
5 I5 F* | ]1 j# r2、 进一步简化了结构:此设计减少了中间浮体的直径约2/3,减少高度约1/2,去掉了导流管及结构件,这样每个发电单元的重量大大降低,小巧玲珑,就像一个个“涡轮机”放在水中。 / }, P' T* K1 i* h7 _+ ^
当然故障率也会减少。
! ?0 }6 R1 H: M4 ~8 C% q! E3、 经济优势:每个发电单元成本大约节省1/3,加上减少的“锚定”、“海缆”、“维修费”等费用,按50台规模计算,估计可节约大约250万元,这就可以和增加的工字型“网格架”成本完全可以相抵了。 9 W) k: C" v# E' z8 t; j! |( ^
4、 运营发电:
! v9 w a" [1 d2 w因为此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转可靠性大大提高、故障率下降,当然运转和发电成本也就相应的降低了。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6-26 08:44
下面是给一个“敢吃螃蟹”的实践者,量体裁衣的设计。也体现本技术综合发电的实例。 9 b/ ?8 ]/ Q1 S7 q) ^# e
*************************************************************************************** ) k4 [' H$ r1 k
马经理,你好!
% c1 f2 C. I& N下面介绍一个专为你的设想:海水发电、深海养殖和海上旅游综合发电技术。
) R8 T( g1 v6 @; u/ L一、 设计目的和实施:
& i, f/ ]2 V9 y; \7 C1、 设计的目的:是利用大面积漂浮的“网格构架”和深海养殖的原构架形成小型的海上发电站。同时在“网格构架”的中间建设“深海养殖基地”网箱养鱼。空间建设“旅游基地”。使三者的基建投资合一,形成“立体多元”的综合经济生产模式,使各自平摊后的成本降低,达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8 ~ m, m8 B2 b7 c* T& i. g
2、 图示: / p4 V( c0 D( z3 ]8 i/ i* K
(, 下载次数: 33)
. q) F7 z- x) F% K" w & z5 j$ g3 d" L0 y
3 图示的说明:
. s5 @8 p. J( M1 a3 U3.1 图中1是本技术独立的“发电单元”,围绕养殖区均布,还起到“消浪”和保护养殖区的作用。 1 F$ c6 D2 `. D. j/ }* Y$ ]6 `9 W
3.2 图中2是“发电单元”和 管状浮体的结构件,应保证海上的“发电单元”、三层简易建筑布局和网箱的刚性,能经受得住台风的袭击,确保安全。 " l* m; I" ]& K2 u _6 c2 p
3.3 图中3是“钢制大型管状浮体”,三根主体钢管形成合理的受力均匀的本发电技术“大型浮体”——载体,是主要的刚性结构件,也是整体浮力的提供者,呈方格状布局,其上共有两层。 , R' d' b9 ^9 P' R
网箱之间的养殖通道——浮体上第一层为养殖操作、观光垂钓区,其上的第二层为简易娱乐休闲区。
* g: F! B- L% A7 i- p4 q. }3.4 图中4是“网箱养殖”区,其中椭圆代表养殖的名贵鱼类。呈两排方格状分布,网箱周围是由“钢制大型管状载体”和上面两层的钢结构组成,其强度已确保了网箱的安全。 ) ^5 X# \( \+ A! D3 q; H# v" l
3.5 图中5表示:海浪波形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型浮体”漂浮在海浪中,并达到了稳定和平衡,网箱中间的波浪明显变小,但周期不变。 3 o8 T9 ^$ C5 U F e: H; Y
3.6 图中6是表示海浪的理想平面。由于海浪作用到载体整体的合力为零,所以不管风吹浪打,不会影响整体的理想平面变化。
& r$ C5 I* F" R; t, Q4、 实施特点说明:整体由10个20*25米的网箱组成,长约150米,宽约50米(未包括周围水中的发电单元)。水下“网格架”和水上层的“养殖、娱乐区”起到组成大型“刚性”良好的载体作用,可以抗击台风的袭击。优点如下。 1 z& E% z' H B: x1 {
4.1 由于网箱里养的是名贵的养殖鱼类,价值百万,所以安全第一。 h5 z2 |$ \. T; a
4.2 载体浮力的产生:主要由三根密封的大口径的钢管产生主要浮力,若干结构杆件2和发电单元的上下浮体以及网箱周围的浮体共同产生次要浮力。这些浮力不但能承担发电单元的重量,而且还承担空间一、二层简易结构的重量。
& q; m7 x) k; m" X- e& w6 q, k4.3 自己发电:由周围20个发电单元提供,装机容量60KW,不但节约了大量的柴油,而且解决了海上生活的珍贵能源,还可提供下列生产和生活用电。 & x2 q. h7 D( o: R3 R9 ]
4.3.1 养殖饲料生产机械:提供粉碎机、混合机、造粒机、冷库制冰机等用电。 9 ] ]' T t% m+ a
4.3.2 餐饮机械:提供电炊机械,如微波炉、电冰箱、电烤箱、冷库等用电。 5 t0 h# q! }, c. l4 d+ P* f
4.3.3 淡水供给系统:利用多余的电力,提供海水淡化用电。
+ w- T+ A- S! a4 ~# {, i4.3.4 旅游供电:供给电动游艇用电。
; Z' O T" l" Z# J4.3.5 生活用电:提供生活照明、电器和通讯设备用电。 ! D3 T) o$ u! f: a2 R6 A7 L# C
5、 综合发电的经济效益:利用了同一个载体形成这种三层立体“经济结构”,养殖人员也就是旅游服务人员。实现了投资少,综合效益高的纯绿色的综合经济模式。 $ L; V* T4 d* }- H% J
5.1 第一层:水下部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两部分。 % d) ] u b& ~8 v7 B, k; n4 X8 W
5.1.1 20台发电单元年发电量约45万度,不但发出海上“珍贵”的电而且还还节省了大量的柴油和淡水的供应,是纯绿色的经济模式。 * A' o9 d" [; i! f% O, Z
5.1.2 10个养殖网箱可以产生的几百万的效益,更重要的是执行了“把养殖业从近海移到深海的战略任务”保护了近海生态环境,维护了我国沿海的海洋生态的平衡。 2 [( [$ U. a0 C: t; ]' y8 q7 F5 F
5.2 第二层:是水上第一层为高于海面、方格长廊状的网箱之间的养殖操作区通道,宽约1.5米。同时也提供游客垂钓、海上游艇的码头。这样,养殖区域增加了娱乐区域,养殖人员也就是服务人员,综合效益明显。 $ ?$ x3 M3 }- j" Z% c
5.3 第三层:也就是水上第二层建筑,在方格长廊状的养殖操作区通道之上,宽约3米。不但增加了整体载体的刚性,还提供了游客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旅游的经济效益无疑是本方案的综合经济的一个“大头”。
; Q( _* A& Q8 E* ], L" Y' \) J6、 安全性:安全性高是本技术的突出特点之一。
- h* H, k; }. c9 J/ K, U! W) G; }6.1 目前,大力提倡的深海养殖刚刚起步,设备较简陋,所以抗拒“台风的能力”也很弱,加以长期海上作业的环境恶劣,事故不断,人员和经济损失很大。为了安全生产,本技术采用可以抗击台风巨浪、刚性大、稳定的两层的组装式的结构。 * l6 e o/ A) W4 [0 }
由于水下部分每个结构件内部设有“传感器”,可以监控泄漏事故的发生,故确保了安全生产。 1 p, g4 D4 Z2 P$ N0 k) z
6.2 本技术的结构,载体整体长125米,宽45米。水下深度10米以上水上部分8米左右,且形成两层结构,形成10个网格,刚性极大。网格中间是10个网箱,确保了网箱的安全。
: p. z4 S" |5 V z9 v这样不但改善了深海养殖的工作环境,实现了生产的现代化,而且事故也大大地降低了,这何乐而不为呢?
0 _! @8 i: n# {8 k# \/ N7 t由于减少了事故,本身就是增加了效益。
. k& B+ F3 f* T3 j F; }/ ^( i二、 可行性:
. f4 h% |( G; a- N. T; h1、 基础投资:由三种经济模式的基础投资组成:
: T0 @( a) D/ [; \/ O# c5 ~1.1 海浪波能发电的投资:
. i4 h- K; ^5 S8 a( T由于这种综合发电的技术,是“附着式”的发电,就是附着在“海上漂浮的载体”上的技术,这就不需要每个“发电单元”独立锚定海底发电,结构变得极其简单可靠,成本下降1/3以上,那么海上电站“发电单元”的基础投资就大大降低。 & t& x, p# o& |; {1 V
1.2 深海养殖的基础投资:
# m3 T/ q& [: \由于不能在近海进行“海水养殖”,那么如果在深海养殖,就必须要适应“全天候”的气候环境,就必须要造得够大,无可非议,这就要建设牢固和可靠的大型养殖浮体。
0 v/ {+ a- f9 E2 Z8 n那么要想够大,要安全牢靠,就要大量投资,否则就只能在海浪中日夜“颠簸”,环境及其恶劣,甚至自身难保。
8 p4 ?: w7 H" G8 t4 Z n1.3 本技术海上“人工岛”式的旅游投资:目前尚无先例,应该是投资非常巨大的,为什么要建“人工岛”式的海上旅游呢?
1 H7 s. B/ X; y$ D4 I& G1.3.1 因为第一面积要建的大才会平稳,就好像船越大越稳一样。因为每个海浪的周期6-10米,那么在较大的面积上每隔6-10米就会受到一个“波峰”向上的浮力和一个波谷的向下的压力,因此所有上上下下的受海浪力的合力接近为0,互相抵消后被载体吸收。 ; E! h- k6 l+ R9 j/ }- a: A0 e
1.3.2 第二,要坚固,要可抗拒台风灾害。因此,不管风浪多大,这个够大的载体——人工岛,才会“巍然不动”,形成“理想状态”的稳定位置。 2 ?# w6 F: W. A7 |, e- \
1.3.3 所以那么这个投资是巨大的,甚至是不经济的,难以实施。
/ x* i1 N0 m) G2 s2 Y: c" q2、 三结合投资的优越性:这三种经济模式的一次性的投资都是巨大的,是难以承受的。而三结合的综合技术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一个基础投资可以产生三种经济模式,达到了【一箭三雕】的目的。 3 h4 v. `9 h0 c2 B, k! B/ P
2.1 经济和社会效益:因为一个巨大的投资得到了三种经济效益,分摊后相对的基础投资就不多了,并且运转费用成本也较低,这就变成了可以产生效益和可接受的经济模式了。 + e2 l% b2 S: J
另外这个三合一的模式由于自产自销,有机结合,又无污染,纯绿色,实现“碳”的零排放,社会效益极大。
$ Z$ W& G6 ? E- B2.2 此技术是一种纯绿色,可再生的经济模式,是独特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自产能源和淡水(大海中最宝贵的生命线),供应“现代化深海养殖”模式的生产和生活。同时,利用这个现代化的养殖和发电的“载体”再开发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休闲”的海上基地,环保而经济,市场独特。
% k6 d; G! I7 [8 D# z5 r n2.3 这种三合一模式的运转成本同比大大降低,道理也就不言而喻了。
作者:英德康 时间:2010-6-27 11:08
本帖最后由 英德康 于 2010-6-27 11:16 编辑
/ N& D4 f: W0 |4 ~ ! j; d7 W8 k Z3 P5 u
非常钦佩LZ的精神。 + v' x( l+ q+ m+ v1 _1 R. s
X& P- ?- E5 j$ F
在波浪发电装置上安装发电机,并用电缆将电输送到电站,这种方法单机成本较高,送电成本高且效率低。 0 G L; g, L; V& ?* t3 O, c& h
能否换个角度,将多个单机的动能合流后直接用管道送到陆地,利用海水作为媒介,取之不尽,利用水轮机发电,技术成熟可靠。
+ T$ ]! Y! ]6 d K. Q: r+ K3 d) z7 @- V, K5 |
这里介绍一款正在试运行的波浪发电动力装置供参考。 3 [2 [) ~, \+ V( U/ p0 a8 u

% N2 M# R+ l _- _: e 下载(9.65 KB) - X- b I, U$ x; [! p
2010-5-13 04:31 1 i& v. v7 v, o3 ?( V: X L9 z$ n

$ t5 W8 p- c# Y8 P& E
5 h: m& J. x2 r* m1 f7 k: _* o7 x (, 下载次数: 29) 2 M4 o# V1 B- T4 N
牡蛎波浪动力装置是一个铰链连接的浮筒,安装离岸边0.5公里10米深的海面。这种铰链浮筒几乎完全在水下,随近岸波浪前后摇摆。
6 N$ ]* H3 u! H. ~7 S0 r: l3 O该浮动前后运动驱动两个液压活塞,提高供水管路内水的压力,来驱动传统的水力发电涡轮机。
$ T% y# G: z5 U1 j X. U本质上讲,牡蛎波浪发电装置,只是一个大型泵,为传统的陆上水力发电厂提供动力。
' J2 }/ G- R* w L7 P一旦商业化,多个牡蛎波发电的动力设备将安装在岸边,为典型的100兆瓦的发电机提供动力。 配置20个牡蛎发电动力装置的电站可以满足9000个家庭的供电。
! j q7 e' A+ v$ @
+ W) r& O" Q# Z* @ 更多照片,请查看下列链接: / b. S: B* u& Q

2 J* O5 `3 E7 h! _0 {2 x* r2 \ ! W' f" N, k: `/ M
) J) F4 y$ L/ z0 V8 d
http://bbs.cmiw.cn/viewthread.php?tid=155398
$ j. B1 ?7 }, |' _0 ?( ^! L
% ~2 s4 r; v( F4 ~5 S' q密切关注进展。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6-28 09:10
先谢谢关心,道一声谢谢了!
. R! D% e9 Q+ W4 `/ N h" [5 A# [- A回复如下,目的是共同进步!
) \" T4 s" w( {" C/ n# f 加工,设计软件,机械工程师,设备管理,焊接,液压,铸造,密封,测量,工程机械,粉末冶金,轴承,齿轮,泵阀,工业自动化! W3 f' p% o4 ~, p! ] % D1 m& Z7 j/ Z$ m+ n# P
$ E; F8 E* w/ c; m/ @0 \. }
. ~8 J2 z, _8 S【在波浪发电装置上安装发电机,并用电缆将电输送到电站,这种方法单机成本较高,送电成本高且效率低】——回复如下: 2 [* g9 P0 O2 L9 I" b
【在波浪发电装置上安装发电机】——这是我的主导思想,就是要“直连式”,在一个装置里包含了发电的所有,关键是“独立单元”,这是核心,有许多独特优势,在此不多叙了。至于“成本是否高”那就需要自己判断了。
) }+ a5 }9 k6 M8 n而且在技术上还应注意一点——就是,本技术接触海水、转动的、需要密封润滑的器件只有一个——叶轮机与发电机直连的主轴。就这一点是生命线。为什么呢?因为在大海一次检修,一次拆装成本都高,故障率是“生命线”。就像“风电”一样,在百米的高空哪怕拆装叶片,其成本就非常巨大,而故障却不大,更不要说检修发电机了。呵呵! ! X( J D0 d- h8 o9 d- E( ]6 R
【用电缆将电输送到电站,这种方法单机成本较高,送电成本高且效率低】——由于是有针对性的对特定的“海岛、养殖和深海设施”供电,本方案的输电距离平均不超过3公里,线损和无功消耗相比不大。又由于缺电,所以只能和这一些“无电供应”、“柴油发电”、“太阳能发电”、“海风电”相比,我想还是有优势的。 : p1 u- [2 d1 I' ^/ C% G
机械设计,机械加工,设计软件,机械工程师,设备管理,焊接,液压,铸造,密封,测量,工程机械,粉末冶金,轴承,齿轮,泵阀,工业自动化* {: d" k! V* ]' f ( s3 H: L0 `5 K
【能否换个角度,将多个单机的动能合流后直接用管道送到陆地,利用海水作为媒介,取之不尽,利用水轮机发电,技术成熟可靠】——本技术就是典型的水轮机发电技术啊!而且没有中间环节。 9 r) u0 T. }( f9 E% @8 o) t% G
你提出 bbs【能否换个角度,将多个单机的动能合流后直接用管道送到陆地,利用海水作为媒介,取之不尽,利用水轮机发电】,这方法我认真地研究了一下您的推荐技术后发现有几点同比不足之处:
2 w% d Z! @9 \# j1 P1 D5 z% \ 系统庞大,故障点很多,那么风险就大,我们知道供电技术面对用户各种各样,停电是难以接受的,甚至间接损失很大。安全供电是发电行业的“重任”。所以同比我认为推荐的技术工程大、故障点多、间接发电、单体巨大、锚定困难、同比无优势。
8 N- i- Q8 |+ l5 P4 @, A) X .cmiw.cn$ I( v5 U8 k9 n# @; l7 K( Z; F S
' }* i. R( w! a2 d# _; O 机械设计,机械加工,设计软件,机械工程师,设备管理,焊接,液压,铸造,密封,测量,工程机械,粉末冶金,轴承,齿轮,泵阀,工业自动化) _% u3 u: V- |7 `# I X. ~, a) ]
* x+ P1 P7 s* X* m# g& y - `
- P/ h* g; g0 _1 Z【牡蛎波浪动力装置是一个铰链连接的浮筒,安装离岸边0.5公里10米深的海面。这种铰链浮筒几乎完全在水下,随近岸波浪前后摇摆】——回复如下:
& u& D9 t2 m) c- d$ B液压系统的“伸缩杆”必须将圆周摆动变成直线往复运动,这就出现两个接触海水的动点,尤其是直线往复运动的“顶杆”,接触海水密封困难,磨损大,难以长期在海水中工作。机构太复杂了,其他就不说了。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6-29 09:14

大家好!

为了使问题的简单化,也是为了一些人明白“潮间带的海浪”和“深海的海浪”有本质的不同,所以以前回避了对潮间带海浪发电的辩论。现在对于潮间带发电技术,我要提出出来一个潮间带海浪发电技术,供大家参考,也想和其它国内外海浪发电技术“PK”一下,我想考验的时机成熟了,欢迎批评指正!

我预言本技术【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的海浪波能发电技术——一定能够胜出,大家拭目以待吧!

一个本技术【潮间带发电技术模式】——水下发电场——真实的海岸线水下发电长城。

*****************************************

一、本发电技术目的:此设计的目的是想利用我国漫长的潮间带海岸线——这包括所有暴露和未暴露的海岛周围,海面下“坡度”大于30度的所有海岸线,利用这一些海岸线蕴藏的巨大的“波能”来发电,造福人类。

16 ^- W8 K9 f0 G4 M
潮间带海浪特性:

1.1
5 b7 W' I _4 t' d0 y8 F, ?/ Y0 G% |# H4 d
潮间带海浪向前“动能”的产生:我们知道深海真正的海浪波能是没有水平动能的。但是由于海岸线潮间带的底质有一个从陆地延伸到海底的“坡度”,因此深海中上下波动的海浪传到海岸边时,就会释放“势能”补充上升时增大的空间,向岸边流动,从而产生海浪向前的动力。规律是:坡度越小海浪向岸边流动的距离越长。

1.29 @: ~' a5 ^/ ~8 ~, m1 z
潮间带海浪浪花的产生:由于海浪不但上下波动的同时,而且还一波一波向岸边流动。所以出现一个现象,就是当海浪冲到岸边,由于势能增加到最大值后,势必向后回到低位。但同时第二周期的海浪又重复向前流动,这样在和“退回”的海水相遇后就会产生翻滚的浪花。因为上面海水向前“冲”,下面退回的海水向下,相遇的结果就产生了翻滚的“浪花”。

1.3
, ?- {: z# N2 \1 ]
潮间带海浪的特性:海岸边(潮间带)的海浪主要是一波一波向前“翻滚”的浪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就是其独特的特征。

所以,岸边的海浪应是以水平动能为主,形成海浪大、势能也就大、波高也就越大、海浪转变为向前的“动能”就越大,与“后退”冲来的海水相遇后“翻滚”的浪花就越壮观。

2深海海浪和潮间带海浪的特性比较:

2.1
: U2 t2 q5 w: m
众所周知深海海浪几乎全是水质点的“垂直”上下的“震动”,水平方向只有很小的“位移”;

而潮间带海浪受海底地貌的影响,产生了既有“水平动能”又有“上下势能”性质变化了的海浪。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特殊”现象,是受潮间带海底地质结构的影响才变得非常复杂和多变。

2.2
7 K( {/ U) }/ S
深海海浪在垂直面上就是水质点上下简单的运动,是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变的过程;

而潮间带海浪在垂直面上进行分析发现:上一层海浪水体“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直至势能耗尽”。而底质海水不断后退,抵制上层前进的海水,同一个界面上下层的海水流向相反。

2.3
' e `8 w% `' H4 }' C
深海海浪几乎附合“波”的所有物理特性;

而潮间带海浪虽然复杂,在底质结构简单的局部却又显现出其“简单”的一面——那就是不管气候条件和风向如何,地理位置如何,海浪的波浪方向只朝着一个方向——陆地的方向永不停止,只是大小在变化。

3潮间带海浪发电的工况:

3.17 \ i% f+ q6 t- ^4 {
本技术的安装图示:下图是本技术固定在坡度大于30°的海床上进行发电的图示。

提请注意:此时的“发电单元”有一个“仰角”。

(, 下载次数: 34)

3.2
) G" Q# B9 R1 `+ P3 R( F9 j
图示的说明:

3.2.1
5 B4 x9 v! T' B R
图中1是在海床上固定本技术“发电单元”的立柱。

3.2.2
6 O# R7 ~- q. E/ _- J" D
图中2是指示灯。

3.2.35 \+ P6 Y& y" h/ y
图中3是本技术独立的发电单元。

3.2.45 @/ ?( ]& f7 A2 E( K! F
图中4是代表最低潮位线。

3.2.5
: |" {! P% P+ V1 R$ t
图中5是代表最高潮位线。

3.2.6
, j- C6 }) ^$ S m
图中6是海浪“波形”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波一波的海浪“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使发电单元旋转发电。

3.2.7( }' \+ o6 ]0 ]6 \' { L- L
图中7是表示海岸底质的地形:可以看出,平坦无礁石可使海浪不会产生“无序流动和漩涡”,只流向岸边。

3.2.8) f7 Y1 n4 p# @4 r4 t; H. D- i' g
图中8是底层海浪后退水流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后退的底层海水与上层前进的海水相互作用。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6-29 09:16

3.36 d9 Y8 K' u* v; Q6 f5 k

" N+ ~5 @% C& i9 o5 l8 }6 L, A6 |+ M; Y
选择海床安装的位置还应符合如下的条件:

3.3.1
3 P+ k6 ?6 z) ^" S* a. n I
应在最低潮位以下6深处为界限,等高线以外的海床均可选址,如果深度不够,在低潮位时,上层水流低于叶轮机导叶,那么就会少发电或不发电。

3.3.2: d8 E& k# x4 e# ` }
每个发电单元之间横向距离应大于5,沿6等高线形成一长排;如果在其后建第二排、第三排……排数不限,但每排之间的距离应大于6;每排的发电单元和前、后排交错排列。

3.3.3
; w0 U7 }( z- c# k; c* H
选址的海底地势和坡度应较平坦,周围10范围内应没有较大的突出礁石,以免形成海水流动方向的“紊乱”。

3.3.45 f; u/ d# B/ B
选址还应注意在100范围内回避传统的航线经过和传统的渔场。

3.3.5" ` w. F% C# S# s, R$ c" B
在江河的入海口设置还应注意“防汛”的需要,不能过密,以免“阻塞”泄洪。

二、本技术发电的可行性研究:

1波能发电的原理:深海发电技术前面已经介绍很多了,在此不详述。但是本技术应用在“工况”复杂的近海“潮间带”,利用海浪发电,可行吗?答案是完全可行。现解释如下:

1.1
1 t" L2 v0 V8 i$ o% b* v" w
近海海浪的特性:前面已经详述了近海“潮间带”海浪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但可喜的是海浪流动的方向是不变的。

1.2
8 E3 F" b1 |4 T, q% R
近海海浪发电原理:

1.2.1, @% d" |% K; @% [
发电的主要条件:由于不管风向、气候或海底地质不同,海浪的方向是不变的,几乎永远是垂直于海岸线的方向。在此种“工况下”本技术完全可以利用海浪的水平动能和上下的波能互相转变的紊乱的能量来发电。这是能够发电的主要条件之一。

1.2.20 P" [, |$ W9 q
本技术近海的发电的关键技术:就是利用叶轮机在“交变”的海流环境下导叶可以【自调】的原理,通过导叶的【自调】就可以吸收上下、往返、甚至是紊乱、但方向不变的海浪水流能量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旋转做功发电。

1.2.3
# ~, l3 J, a) W p8 {
本技术发电的技术细节:大家一定注意一个细节——就是叶轮机的“主轴”方向要和海底坡度方向近似,这样才可以较全面的高效吸收海浪的能量。

2
. A# V6 \+ _4 n. g
技术的可行性:

2.1* ~$ S- C: F! w; s) y. Y% X( F! G6 n
安装固定技术:本技术用立柱使“发电单元”固定在很浅的海底海床上,立柱高度应使“发电单元”在最低“潮位线以下1”处。并使“发电单元”处在海面的最低潮位以下位置,这样不管“潮汐的涨落”和变化,一直能够“持续和平稳”的发电。

2.2, S1 A/ d- h5 |
叶轮机的“仰角”:由于导叶旋转平面与底质近似垂直,叶轮机主轴方向要和海底坡度方向平行,这样就可以较全面的高效吸收复杂的海浪能量。

2.3
4 U9 [) R" ~( c) e
安全性:由于发电单元“潜式”安装,在海面上完全看不到,那么安全性就很重要。解决方法是:每个发电单元立柱顶部必须设置露出最高潮位线以上的“雾灯”,用以防止船只的误撞事故发生。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6-29 09:26

3.3
* [% z. q1 h+ D% Y/ M9 }" p6 K
4 m2 m* ~8 T, s+ ~+ B
选择海床安装的位置还应符合如下的条件:

3.3.1
+ Q2 I) z; u! r( a1 _+ Z# E5 Q
应在最低潮位以下6深处为界限,等高线以外的海床均可选址,如果深度不够,在低潮位时,上层水流低于叶轮机导叶,那么就会少发电或不发电。

3.3.2. G1 i6 j, \" P+ w7 }" {4 n& M
每个发电单元之间横向距离应大于5,沿6等高线形成一长排;如果在其后建第二排、第三排……排数不限,但每排之间的距离应大于6;每排的发电单元和前、后排交错排列。

3.3.3
4 o% V9 u; l* P* S
选址的海底地势和坡度应较平坦,周围10范围内应没有较大的突出礁石,以免形成海水流动方向的“紊乱”。

3.3.46 s: @4 b `, j( X
选址还应注意在100范围内回避传统的航线经过和传统的渔场。

3.3.5U! C, M7 E& w* n4 j
在江河的入海口设置还应注意“防汛”的需要,不能过密,以免“阻塞”泄洪。

二、本技术发电的可行性研究:

1波能发电的原理:深海发电技术前面已经介绍很多了,在此不详述。但是本技术应用在“工况”复杂的近海“潮间带”,利用海浪发电,可行吗?答案是完全可行。现解释如下:

1.1& L% O* C+ I. g, l; u: k5 v# V
近海海浪的特性:前面已经详述了近海“潮间带”海浪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但可喜的是海浪流动的方向是不变的。

1.2( C) I6 N: v' m% p4 Z
近海海浪发电原理:

1.2.1
0 ?& e; N5 ]3 V5 h2 k7 t
发电的主要条件:由于不管风向、气候或海底地质不同,海浪的方向是不变的,几乎永远是垂直于海岸线的方向。在此种“工况下”本技术完全可以利用海浪的水平动能和上下的波能互相转变的紊乱的能量来发电。这是能够发电的主要条件之一。

1.2.2
: ~3 v0 @1 W- W$ E* Q
本技术近海的发电的关键技术:就是利用叶轮机在“交变”的海流环境下导叶可以【自调】的原理,通过导叶的【自调】就可以吸收上下、往返、甚至是紊乱、但方向不变的海浪水流能量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旋转做功发电。

1.2.3, g( p' A6 E4 ^/ J2 c$ B
本技术发电的技术细节:大家一定注意一个细节——就是叶轮机的“主轴”方向要和海底坡度方向近似,这样才可以较全面的高效吸收海浪的能量。

2F* R/ ~& T0 D/ o, Y4 v
技术的可行性:

2.1
9 I A& m$ H3 u/ c9 n( s% r
安装固定技术:本技术用立柱使“发电单元”固定在很浅的海底海床上,立柱高度应使“发电单元”在最低“潮位线以下1”处。并使“发电单元”处在海面的最低潮位以下位置,这样不管“潮汐的涨落”和变化,一直能够“持续和平稳”的发电。

2.2: @) O* a& R! N+ A$ A b
叶轮机的“仰角”:由于导叶旋转平面与底质近似垂直,叶轮机主轴方向要和海底坡度方向平行,这样就可以较全面的高效吸收复杂的海浪能量。

2.3" W8 v$ k! p" `6 A, `
安全性:由于发电单元“潜式”安装,在海面上完全看不到,那么安全性就很重要。解决方法是:每个发电单元立柱顶部必须设置露出最高潮位线以上的“雾灯”,用以防止船只的误撞事故发生。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6-29 09:28

三、近海海浪发电技术的优势:

鉴于海岸线蕴藏的巨大的能量的现状,可行的发电技术很多,但是理想“低成本”技术应用的不多。不占用海岸土地、不破坏海岸风光的技术、可以和“火电”竞争的海浪发电技术就更少。所以本技术的设计理念就是希望实现解决上述的技术难点,且同比优势较大。

详述如下:

1本海浪发电技术优势:【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海浪发电技术已经有大量的篇幅详细的介绍了海浪波能发电的原理和结构的紧凑性;介绍了独立发电单元运行的安全可靠和耐腐蚀性;还论述了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的管理模式,在此不重复了。

2不占用海岸线土地:由于每个发电单元都是独立的,又是直接“潜式”安装在海底。实现了海浪驱动叶轮机旋转,直连式带动发电机发电这样一个非常“紧凑”和“高效”的发电系统。

所以就不需要搞庞大的建筑工程,这样既可以发电又无基建,还不占用海岸土地。不搞建筑工程了就不会破坏海岸线环境的和谐,更不会影响沿海居民的生产、生活和旅游的发展,实现了不影响环境的生产“纯绿色”可再生和清洁能源的发电技术。

3施工优势:由于是海底立柱式安装的独立发电单元,不需要很大的“上下浮体”承重,所以体积大大缩小。直径由3缩小到1左右,高度由6-7减到3左右。这样体积和重量轻了,施工又在浅海、近海故施工简单。

4选址的优势:理论上所有海岛和大陆海岸附近6深等高线以外的海区,只要海底质地貌情况良好,都可以在海面下设置“发电场”,利用海浪进行发电,可以想一想具有这种条件的海区太多了啊!如果除去有暗礁、坡度过缓、或海浪小于2的海区;除去传统“航道”和“渔场”,都设置本发电单元。那么海岸线海面下将会有多少“万万千”的水下电站?

5建站规模机动灵活的优势:如果技术和经济性可行的话,那么无论个人、集体或大小企业都可以投资建站。小到建立只有一个的独立发电单元。大到连绵几公里到几百公里的水面下、建立一排以致几排、十几排的海浪发电场。

6投资建站资金运转的优势:由于每个发电单元都可以独立运转发电,又可以采用“集约式”、“接插式”集成组建发电场。那么无论什么样的投资者都可以根据自有资金的多少实现灵活建站,可以边建设、边发电、边施工。

7低成本竞争的优势:本技术方案的运营管理可实现“全自动化”的管理模式,运营成本极低。发出多余的电,可以并入“国家电网”或生产淡水、制冰和电解水制氢。

8并入国家电网的优势:由于技术简单,可以迅速建站,虽然每个独立发电单元发出的电不稳定,某一时刻、某一个海区、每个发电站发出的电可能都不稳定,但是当数量上形成规模,那么汇集起来的电流可以相互补充,实现自身电网的稳定。

如果用电的确有余,再并入国家电网。这样两个供电体系之间就可以相互“调节”了。

9低碳环保的优势:设想,如果大陆和海岛海岸线的海面下哪怕只有1/10建起海浪发电场,那将会生产多少多少“电”?那会节省多少多少“化石”能源?那会减排多少万万吨的“碳排量”?……

不言而喻!

10社会效益优势巨大:如果可行,目前能源日益短缺的状况就会缓解,化石燃料的消耗就会减慢,碳排量的增加就会得到抑制,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6-29 09:31

四、和“火电”竞争的优势:本技术是否有竞争力和生命力归根结底就是和“火电”的竞争,就是两者之间经济性的竞争,就是可持续性的竞争,下面进行分析:

1
& N; h _7 q5 N
本技术投资建站成本估算:
下面对 “批量”生产发电单元的单价进行估算,估计约每台7.2万元。

1.1/ f+ K# _" D: o5 S& Q5 a
此设计由于是固定海底的安装模式,所以不用考虑自身产生“浮力”,那中心的叶轮机机体就不要求密封性和强度,所以就只做一个外形呈流线型的“导流罩”即可,那么就可以选用玻璃钢的材质,即经济又美观。

中间导流罩的外形是直径约0.8、上下合计高约2.5的“卵形体”,内设置发电机。材料费估价约0.3万。

1.2
u# X9 a* \' P$ U- j! z. l4 T# y" L
立柱长约7米,直径平均300MM,下大上小,上半部为钢制防腐立柱,下一段为水泥基础立柱,顶部设有指示灯和支撑估算:合计材料费0.6万元。

1.3
' x) R' N! ~& s
外径4米,导叶长1.5米的叶轮机总成材料费:碳钢构件合计约0.4万元, 玻璃钢导叶6-12片约0.5万元,合计材料费约0.9万元。

1.42 i8 o/ W( l% {
通往岸上中央控制室的6KW容量直流线和信号线复合海缆60M,暂定:0.6万元。

1.5% k* X: o5 U. E
单台发电单元的加工制作、组装、消耗品、水电等费用和管理费、税费、合理利润等综合费用按材料费1:1的比例计算合计:

(0.3+0.6+0.9+0.6)*2=4.8万元。

1.6
% }: y9 Z( N$ M7 m( q/ k2 V+ }( c2 w
外购发电机总成:约2.0万元。

1.7) d4 N. h8 N) x& n
陆上输变电线路和附属设备等均摊每台1万元

1.8
# j# h% q7 J, }+ s) l
总计:4.8+2.0+1.0=7.8万元。

2100台计算投资:维修、管理等运转费用加20%,需投资合计:

7.8*100*1+0.2=950万元。

3产出估算:

3.1
- \4 J! u4 X7 U3 C
100台,额定平均发电功率3KW10年报废不计残值。300KW发电规模计算10年发电量:

300KW*24小时/*350/*10=2500万度

3.2- _" y2 ^5 P9 C/ T: H5 y( z, R3 x
每度电成本约为:860万元/2500万度=0.38/

提请注意:这里的成本价到用户消费电价加价不高,因为大部分是原地消费,如生活用电、渔业、制冷和海水淡化等为主。

4结论:我认为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高于“火电”。理由如下:

因为海浪发电没有长距离输电的线损和昂贵的各级管理费用,所以两者“售给用户的价格”计算是绝对不同的,海浪发电的要低得多。虽然每度海浪发电成本高于“火电”。但是,如果加上煤炭的价格日益提高费用;购买“碳排量”的费用;环保的间接成本费用;以及附加管理费综合计算结果应远低于“火电”。

所以我认为本发电技术用户的购买电价是低于火电的,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大家各自计算一下结果如何?

(完)

在此特提出向国内外的海浪发电技术项目进行“PK”,设此擂台进行海浪发电技术的“比武”,本人在线答辩“拭目以待”。

宋文复

2010-6-27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6-30 05:55

2 F' P6 h' C, f% N# q 向国内外的海浪发电技术项目进行“PK”!
9 P2 v/ J& |. d% O3 B , }+ t4 e3 V; ~! a
向国内外的海浪发电技术项目进行“PK”!( C1 N9 Y! s( [' |, u2 b

3 \9 |9 \' G2 w. o4 \1 B向国内外的海浪发电技术项目进行“PK”!2 w! j& j* w& d$ P( y
# F' L; [/ |0 C @. Y4 ]# H
向国内外的海浪发电技术项目进行“PK”!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6-30 20:47
我把技术公开了,就不怕被“比下”,被比下也是好事,但如果是都“捂着、盖着”,时间可是不等人啊! _) p6 B- l) U! U- _9 B/ J ^
我提出“pk”的目的是,大家共同找出一个好的方案,早点把大海里的能源拿出来,多好!希望大家努力!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7-1 13:31
大家好! 下面是对一个“网友”的回复,这也是我的“PK”的目的。想把零打碎敲的,各自“关门”搞技术的局面集中起来,“PK”和“互相启发”。尤其是目前“民间”的发明家的力量集中起来,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即使一些人不发言,也是很好的学习的场所和资料。 0 }8 y0 `* V# X# r
譬如我,如果的确通过“PK”,确认此方案行不通,对我也不是坏事啊!也卸下了一个包袱。 + I" z: A' B* h( w& B
*****************************************
+ k2 M7 e5 t. y L1 C(正文)下面是对网友的回复: * b+ P1 a" \! @$ D
一、 关于【看过了,你的技术绝对可以发电,但付出与收获差距过大】——回复如下: 7 z/ ^$ _% p" ?( L
1、 首先道歉:我的成本分析,不是“严谨的”,因为还没有精力在“实施”,也没有试验数据,故,不准确。但人人心里都有一本帐在估算,我取的数据尽量的加大,你应该看出来。 ( @, Y9 C# t; H; _9 |6 F: w/ f ~
2、 收益也是毛算,最大的未知是——平均3KW的容量,有一些“方案”,我不希望估的过大。但是我想这个3KW的数值还是保守的,有余量的,具体是: 9 \( R2 Q) h, `9 H( K8 C/ X1 v
2.1 海水比气体的密度大几百倍,蕴藏能量巨大,完全可以一个单元发更多的电,方法如下: I$ o9 w2 n" E4 C# q1 j
2.1.1 增加【自调】叶片的个数和面积——就加大了功率。
$ L$ l+ b( g$ z# C4 n- X" _8 [2.1.2 增加【自调】叶片的排数,如双联结构——加大了功率。
% F( _' A1 y8 w, [! k3 u5 w2.1.3 发电功率的额定值要根据海况来确定。
4 Y! \4 V% G D- \2 n( [2.2 但是我认为本技术的应用有一个缺点就是不易过大的提高“发电效率”——因为,在“没有海流,上空没有大风海浪”的典型的深海海浪发电后会失去一些势能,这样海浪的能量补充只能由邻近海浪势能来补充,那么势必在其周围形成一个“相对”的“势能盆地”,就是相对浪小。这个势能差就是你提取的“能量”之和。所以,我选择3KW为例进行计算的根据,也是我要求每个之间要有间距的原因了。
- S0 l& |7 ~. G6 ^* a, e8 d( Q. Q大家想想一个例子:当轮船驶过,船尾为什么久久会有一道平静的轨迹至很远,尽管周围海浪滔滔。那就是因为螺旋桨已经破坏了海浪“波”的特性,变为“紊流”,要等一段时间“周围势能”慢慢的补充和分子之间摩擦力带动后方能恢复如初。
$ |5 u* V/ g' I0 o# K, a: s2 D二、 关于【成本开发与利用远比不上风力发电】——回复: 3 S# q" x$ l( s2 @! p5 |
1、 发电原理和整机结构其实两者非常近似:都是直连式的流体叶轮机式的技术。叶片窄而长,发电机很小,只不过动力一个是气流,一个是水流。 % |: H; N( K3 B9 c) j' ?( T
2、 但是可以“PK”一下具体发电的成本因素: " _. j9 m* S, z, w5 Y
2.1 大型风电:直径巨大,运输、安装、维修的成本巨大,风电翼尖还有一个“超速”的动力问题。而且,由于维修的拆装费巨大,故买进口的设备更合算,这是风电的劣势。
# j- L8 @' I- t0 c本技术“发电单元”体积小,组成规模可以任意,且制造精度要求较低,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技术,乡镇企业都可以造,只要10年的折旧即可,故成本低廉。主要成本是发电机的价格,我估算2万多,其实是不要的。
b% |( g) i4 @% z; V2.2 中小型的风电设备就简单了,没有上述问题。但是中小型的风电设备缺点是风源和风量不稳定,发电有效时间少,总发电量相对较少。 6 x, ^( d, _! q- o' a: Y6 \+ J* R
本技术“发电单元”和小型的风电设备相似。但是海浪能源稳定,虽有大小变化但是周期要几天、几个月,发电有效时间350天,其中15天是预计的检修时间,其实用“更换”的方法绰绰有余,所以总发电量和效率就高多了。 4 f6 {$ t, T8 p0 c5 ~& _0 [6 k
三、 对于【而海上风力也是很可观的。想法改进吧,不说付出比收获大,最少不能做亏本生意啊!】——回复如下:
/ H) O" k9 B4 | w6 w* ?1、 “而海上风力也是很可观的”的说法,您说的很对,我国在长江口东海已经开始试验运行了。但缺点是,受“纬度”、航运、渔场、洋流和海况限制可以设置的地方有限,关键是水太深了基础费用太高了,不经济。
( H7 f7 ]6 B. g, d, m而本技术,可选的地方太多太多了,是吧!
, i0 i* `4 W. ~7 r1 d2、 在此还强调一点,就是本技术的“联产发电”的立体发电技术方案,就可以解决了此难题——就是在不经济,但风能较大的较深的海区建风能电站,在其立柱周围建立“依附性”的本技术,如两圈18个,就有50KW的发电量,三圈就更多。这样,不但增加了发电量,而且还分摊了因水深而加大的基础建设投资。
- \- V3 j A4 P4 T- {3、 另外联产发电由于是“依附技术”,就不需要“锚定”、“浮体”、“双联结构”等投入,单机的成本起码下降1/2-1/3,何乐而不为? : ?; {8 o/ U* ~2 l8 Y. B9 p
最后,感谢此贴的作者,使我得到了深思,望共同进步! ; }6 f/ X' p% r/ \+ ?
在此,道一声谢谢了! ! I4 o( t H: H, b* `% V
四、 对于【不说别的,你想过在海底怎么防盗吗?】【你计算过保养需要多少工人吗?需要什么设备吗?你想过在海底该怎么维修吗?还有电力运输的费用?所有这些一起,才是真正的成本价,并不是安装下去就可以等着收钱的】——这一些问题问得好,赞一个,回复如下:
! G, D6 n( n- [! g2 N1、 【不说别的,你想过在海底怎么防盗吗?】——回复: / d( E2 ~+ s8 f4 r
防盗问题:此技术是全自动运行的技术,每个单元N个传感器,防水、防盗、防阻塞失速、防漂流位移、防锚链断裂的报警装置(传感器很便宜啊!)——这一些在控制室内已经计算了成本,包括附属的“蓄电池”、“海水淡化”等设备。平摊了不少钱啊!
* H8 g6 @( g: E/ k2、 【你计算过保养需要多少工人吗?需要什么设备吗?】——回复:你提的问题对比风电具有优势,因为这一些是风电最头疼的问题,光100米的高空安装检修的专用大型运输和起重设备就“麻大烦”了,在此不多述了。而本技术这就又是优势了:
' C p& j5 [) L3 f# |单元化运行;接插式的安装;集约式的集成化建站;全自动化管理和报警技术;定期用完好的新设备“接插式”的更换下运转或受损设备,在岸上维修间保养或维修。 ! Y$ Y8 I3 |3 U r
3、 【你想过在海底该怎么维修吗?】——回复:
5 q; N$ A1 ~" @* w风电的运输依靠公路,超大型设备运输要夜间,要有各种申报和保护措施,搞风电的人头痛啊! 0 T0 H) o, V2 ~# B* N- X
而本技术就简单了,因为每个中空的“发电单元”的重量轻,在海上用小船“拖着”就行了,所以保养和检修就用“更换法”用好的换下来拖回陆地即可,简单啊! 0 ]$ I$ S* I8 V: Y u
再此说明:就是“检修小船”和“备用设备”的成本也计算进去了。 & {( ]- w" q$ W& I, U
4、 【还有电力运输的费用?所有这些一起,才是真正的成本价,并不是安装下去就可以等着收钱的】——回复: O$ [4 o* _1 O- y
4.1 电力运输的费用:由于不是并网消费,所以不用长距离的运输和管理费用,就在海岛等专用用户处建站,这可省了好大的一笔费用了。这点就是最大的优势——发出电的成本我已计算进去对其加20%的管理费用了。
' ~$ F" X# w4 ~# t但是大家想一想,火电发电每度多少?卖出的价钱是多少?柴油发电又是多少?
" s, S6 j6 I# s4.2 在此强调的是:风电的发电和用户很远,入网和运输线损等等费用可观,即使中小型的发电也是有如此的问题,只不过“轻点”。
& _8 F2 G4 [% s( J4.4 尤于本技术是局部的专用的独立发电的设计,并不并网。特点是:一次投资大,还可以边投资、边发电、不断接插新单元,滚动式的建站模式。由于运转费用低,还真是“安装下去就可以等着收钱的”。 ) P9 }9 D- r, W- c1 w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7-2 14:18
对一个网友的回复:
# g" Y, Y$ m. f- A3 `4 ?2 k, g5 i您说:【你这种方式发电(变角度叶轮)我早就考虑过了,感觉问题太多不实用最终放弃了。】——回复如下:
0 J4 d6 x5 K* z0 ^% a5 ~' N. p一、 首先,谢谢您的无私帮助!您是“前辈”啊!可我还是看好此技术,下面回复作为“切磋”, ! m& S4 |4 Z) e9 G0 z% i
1. 【变角度(就是你的角度可调)在叶片变角度时要损失能量高度,比如由上升变倒下降叶轮变相不会马上做功,要损失10-20厘米的浪高空间,变角度叶轮还不如鱼型叶片叶轮变相瞬间完成,无高度能量损失】——回复如下: ) V1 U2 [3 Z. h7 N/ M$ B
1.1 您说得对,一定要损失。但是,损失的这“浪高空间”问题不大。因为,动能和势能转变的过程两个“顶点”恰恰是能量的最小值,而且本技术在这两个阶段都有一个“惯性”运转过程,平稳的实现了“自调”。
; `( z2 `) n. T8 x- B1.2 您所述【鱼型叶片叶轮变相瞬间完成】的鱼型叶片叶轮变相技术本人尚不知。
0 T5 q+ d7 d( B' U谢谢您的提示,如果把这个“鱼型叶片叶轮变相”技术(链接)告知本人,则不胜感激!再一次谢谢了!
: I" y' w! U5 H$ J3 n2. 【变角度叶轮每个叶片要有转轴,轴承,卡锁,滑槽,定位销等结构,零部件多,可靠性,寿命,成本与固定叶轮没法比】——回复如下:
4 i, A% |1 ?7 L2.1 所述“轴承,卡锁,滑槽,定位销等结构”均无,叶轮轴也是固定的,因为其只偏转约90度,配合选最低级,用导叶两边的“挂耳”在槽里限位90°即可。整机只有一个接触海水的“轴承”还被“保护”了。 8 C# n4 c5 u( e/ i8 x5 X- A
2.2 所以寿命应没问题,甘碳钢件只要防生物的防腐涂料寿命高即可,本机大部分是“玻璃钢”材质。 # c0 i2 _& U7 F0 h5 s
3. 【1米的浪是没法驱动5米直径的叶轮,海浪可以近似看作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顶部是不能做工的,1米的浪对于直径1米的叶轮做工高度不超过0.5米,对于直径5米的叶轮,只怕驱动不起来】——回复如下: 4 g7 ]- B, D: P, a0 s" J( c# e
3.1 对不起“一米的浪”是本人的估算,不科学。但是我没把它看成问题。因为,在选海区的自由度太大了,在海岛、钻井平台、深海养殖平台(在大力推广)、航标灯等附近一米以上浪高的海区是绝大部分的,即使海岸线海区常年大浪的地方也很多。
* k. g3 ]5 { w8 }+ t* y3.2 另外,目前的推广阶段,主要是为了替代“柴油”发电,解决没电或缺电的问题。退一步讲即使有部分时间浪高太低,当选用直流发电时“蓄电池”是必备的——蓄能。淡化海水等设备也是必备的——解决过量发电的问题,因为在高浪时间或负荷小的时候,本技术可不能“刹车”啊!副产品——淡水在大海中比油还宝贵啊! 1 c) t- c; V4 q2 v) A0 p
第二步才准备在潮间带海岸线附近推广。 * F# S; E5 j: @5 u2 q% L
4. 【大小浪都要利用问题,固定直径叶轮没法随海浪高度变化直径,海浪高时宽度也大能量也大,固定叶轮没法最大化获取能量】——回复如下: ) S1 n, x, k; ?3 f' H- L3 O8 o/ ]
4.1 本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大小浪都可以利用。简单地讲,就是在同一片导叶上也可能会同时存在向上或向下的水流,整机就更会如此,只要把导叶叶片分成N分,即可。(又泄密了)
9 U1 M* c2 T+ B4.2 固定直径叶轮没法随海浪高度变化直径的设想——没必要,我又不怕发电多,但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导叶最大浪高的载荷。
! n3 T5 F9 R0 `) f* |7 @4.3 对于固定叶轮没法最大化获取能量的提示,我觉得暂不考虑,待以后解决。目前我认为还不宜“效率高”,原因已经论述过了。 " J- y$ w( P& j1 i: {
因为能量是免费的,目前主要矛盾是最大化简化结构,最大化降低“造价”,这方面我考虑的多——就像一个巨大的“吊扇”外形一样简单,只不过风扇页可“自调”而以。 - z2 `& I4 k3 u
目前在潮间带和附着形的设计已经减少了1/2-1/3了。 4 y4 X7 X) h9 c* _+ s# E7 j( A* r
5. 【动能问题,海浪除了势能还有动能叶轮式装置没法利用动能,损失很大能量】——回复如下:
: f, ]- G, X: r( h$ x* Q5.1 我认为大海中(非海岸边)暂时可以看作海底是近似平面,那么海浪(涌浪)实质是【水分子的震动过程,是动能和势能反复无休止的转变过程】。严格的讲深海的海浪(浪花)翻滚是风刮的,绝大部分海水还是没有水平的流动,只有相互“补充体积变化”的位移。 3 U$ J8 {! J" i: V6 I7 K
那么,上升是动能的减少势能的增多,下降是势能的减少,动能的增多——这就是海浪的运动的过程。本技术正是利用了这个上下的能量来推动叶轮机的定向旋转而发电的。 5 v Y( l! q* n; {
所以您所说的【叶轮式装置没法利用动能,损失很大能量】的论点是不成立的,对吧! 9 g1 d9 Q; j2 |: O& g" u
5.2 无风海区的海浪(涌浪)是由风区大浪靠水分子间的摩擦力传递过来的——是靠水分子上下运动摩擦力传动的——只有位移而基本无水平的海水流动。——这是思考本技术的根本——也是不容易理解的原因。 \' f6 ?2 D% P5 D1 A2 h6 T; w. f
6. 【稳定供电问题,要做到有浪没浪,浪大浪小都能稳定供电,你的装置肯定不行】——回复如下: 5 K/ G! M6 j! a j+ q; E0 v' J2 y
蓄电池和海水淡化设备等就是为了此目的而设(前已述),当然用“稳压”电路也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一些技术是已知技术,所以【你的装置肯定不行】的论述还没有充足的理由。
, L$ K+ E+ D! m4 V4 F7. 【造价和运营成本,一台1万千瓦的电机,和1万台1千瓦的电机,造价和维修成本差很多,】——回复如下: : o1 y& ~7 d, d E; f) ?
这个结论正确,支持,赞一个。 - |: g3 B. i' r5 V$ D) H+ u
但是,本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单元”化独立生产和使用,集群布阵。 0 u6 |7 \# E, Y0 C* M7 Y) G) l; j+ v
就是若干“单元”在海面“星罗棋布”,有点像“风电场”一样。而且每个单元大小最好在一个“波长以内”,目前估计在6-8米以内。 - q9 a3 b4 G1 b! V8 @, ~8 V9 w
那么就如您所述,出现了一个【造价和维修成本】问题,目前我国淘汰“百万级”以下的火电厂的目的就是如此。对此论述如下:
- ? d3 W* \' H/ Q6 S7.1 首先,用一台大型的本技术的发电设备,目前是不考虑的,因为,直径大于“波长”的本技术一定会出现一个“势能和动能”——也就是“上和下的水流“同时存在的问题,绝不可取(其他影响从略)。所以小型化目前是本技术是一个中心。利用导叶分段化理论上可以造的无限大,暂不考虑。
" @, f9 ?, d) z+ E5 @8 K8 j+ Q5 ]7.2 现在转回“造价和维修成本”的关键问题:
- L: @1 G) O# w1 a9 u. o% T7.2.1 单元化生产使用的优势: / L$ A" M4 ]. F0 T7 p
※ 最大的优势就是建站灵活,一台、几台、N台都可以建站,且“低碳”、“可再生”、“环保”,市场极大。
) p3 R6 U! K. H% |# O2 b※ 在岸上工厂里生产调试,合格后出厂运至指定海区,可以保证质量,用插接法现场接线“集成”进入,集中输出。
( \& A3 m5 J! [' \$ P※ 可以独立发电、集群大规模建站,也可以与海洋风能联产发电,还可以综合立体发电。 ' c4 r" W+ ]% a5 l1 ]
※ 接到故障自动报警后,即可用备用的合格产品快速替换故障“发电单元”,拖回工厂检修,这成本是很低的,更换备品配件的比例也很低。
$ O. m+ |* F6 I( ~0 w1 n+ t( d# n※ 本技术的单位成本估计是“发电机”、 “叶轮机及浮体“和“安装等综合成本”各占30%左右。
6 S' E$ O: q8 Z. w% q7.2.2 此技术的生命线——关键是大批量生产的“超低速发电机”的成本,我认为大批量生产在1万元以内。其他都是中小企业可以生产的技术,无高技术含量。 " F; L4 C/ F' ^' F7 k k3 I j
那么,通过市场了解,大家就可以知道了成本了。
! I- \. W5 I/ _1 P! T# c6 D* ?7.2.3 前景: ' k. H" l! ]& g H% l N
※ 由于应用对象是“特定的用户”故不存在远距离大功率输电问题,上述海区是火电供电的盲点,故即使成本略高,去除淡化水的副产品的“红利”,也应该前景是非常诱人的。
7 R) B* I8 p! e8 @. y6 \ g4 f预计的第二步:利用海岸边的海浪技术,竟然可以和“火电”媲美,如果建立沿海岸线的【直流供电系统】,解决交流“并网”的难题,那前景更是美好!
- X5 [' i$ t/ {※ 没有火电等征地、环保、巨额的基建和昂贵的输变电设备费用,以及巨额的燃料费等等一系列费用,再加上排碳等成本是巨大的。
1 U$ _- U) J, {- T, X而本技术只有N个 “独立单元”费用;电瓶组、淡化海水设备费用;“海缆”敷设、自动化配电中心的费用。 # t4 n% L5 X+ A! B
那么一加一减的结果大家评判吧!
# ?3 j! O8 ]' `* Q9 t; b3 V其实,我也不知道结果——那是下建造试验电站后的工作。
5 v/ a" ?' O' i6 l, G5 o7.2.2 单元化生产应用的缺点:
% c2 t6 z6 T5 L" L2 x" Y※ 虽没必要和火电相比较,但是一定要比较的话,也只能和被淘汰的几千千瓦小火电的成本相比,考虑综合成本我想未必会占下风,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账。(此工作正在进行)
: e5 I4 v) k, p& q0 O" K※ 一个最大的缺电是大量应用会对“环球气候”的影响,但是和海岸线的“海浪发电技术”相比会小的很多。
0 Z3 C8 g- X; L. S: I& L! {※ 我想本技术的发展将是个未知数——也是最大的缺点。
, b0 ?6 L I& K, F" i% a8. 【输电问题,三峡水库造价950亿,其中150亿是见变电站拉高压线,占了投资的15%,如果在深海建电站输电问题就极为重要了投资巨大】——回复如下: , \2 [' `0 c: a1 D, d7 k2 e- {* i0 m
非也,前面已述,不重复了。本技术距离“特定用户”的距离只有几十米至几千米远,也不存在与“火电并网”的问题。
2 y/ m8 y+ p: u/ }* R9. 【我认为这样的发电装置技术尚不成熟】——回复如下:
7 _6 l( s/ x* `非常正确,严重支持——这也是“PK”的目的,本贴目的所在。 0 ?5 j+ `5 h1 @ T& l
二、 网友提出【我认为海浪发电要实用化要解决几个问题】——回复如下:
! M) Z- F( m/ |+ I2 y2 p7 G1. 【稳定供电,浪大浪小,有浪无浪,输出功率不变】——回复如下: . ^# V) b2 V6 l
答曰:不能,也没有必要,但设计时要选用发电机的容量要小于“最大发电量”。
1 Y) a9 X l3 H2 s8 K2. 【最大化利用海能,动能和势能一起利用,浪大浪小都能利用】——回复如下: ! B m6 {6 j, ?( F
答曰:通过选浪大的海区,问题就解决了。
* z( P4 R! U5 ]/ T8 X$ m3. 【单机功率尽可能大,最好在1万千瓦以上,为什么?上边解释了】——回复如下:
' F" o+ {6 ^( r1 p9 V1 L) L答曰:这在第二步的论证和试验时才讨论。
+ ?, e- {2 _3 h# `4. 【地点靠近海岸】——回复如下:
$ W9 v' b- }. K' F答曰:那是第二步潮间带的海浪发电技术,目前刚刚开始。 1 y: q/ g& ]. `; [1 M* m, S. k
5. 【技术要简单,关键部件尽量少】——回复如下:
" V- l& X( P( O" U# T5 M: U0 N答曰:这正是本技术的强项,附着式和近岸潜水区的结构和安装极其简单,当然成本也减少到原来的1/2-1/3了。
: J' v: B# N W8 p3 C* c5 \$ w6. 【抗台风】——回复如下:
4 ]" F! Q4 h' u1 J答曰:潜式或半潜式安装,这正是本技术的强项——风浪越大发电越多。
& J8 y" G. M& E6 |- i' c! K; A最后感谢发帖!在此先谢谢了!致礼!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7-2 21:23
对一个网友的回复: $ J4 T% b8 v! l3 E" f0 ?3 O
先谢谢【coleseed123 】的顶贴,回复楼上,逐句回复如下:
. Y) O! ]7 S% k1、 【第一,没看懂原理,不知道可不可以归结为,"由一个风车想到的千亿财富】
" R3 g1 L: E/ l% ^* v答曰:对,但只说明了一半。
, D' U# Z% ?, t8 w" L这就是风车的原理,但是是自调导叶(叶片)的风车,再明白地讲:就是前面和后面来的风都可以使其按一个方向转的风车——没见过吧! . f% @) ^$ |' d6 V
我做了一个模型,虽然6片中的2片叶片【自调】不灵活,不好用。但是,在空气中来回水平晃动——就连续转起来了。如果6片都灵活,本技术又真正的是在海浪的上下反复的“震荡”中,肯定能转起来,那就能发电了,因为海水密度是空气的200多倍啊!
$ a& Q6 D4 m- U8 a那么,浩瀚的海洋,永不休止的海浪,设置本技术产品,其实不止几千亿呢!——就看他好不好用,能否发出3KW/台的电来。 2 @1 B& {+ S3 F+ Y' m) e, ~) h* r$ Z
请看本人“国科网”的博客http://blog.tech110.net/?uid-14490,里面有成本分析。 1 Q" F$ K: t. ]
2、 【第二,可能我说的话不中听,古人云: 师出必有名,楼主让人感觉有点急功近利了】——
7 P) Z( I, U, V良言逆耳利于行,非常谢谢您的感语,再谢谢了。
+ V( g6 x8 l u8 P; n& o其实发本贴的目的就是要拍砖,希望多一些向您说的一样“逆耳”的话,这才是从不同的角度衡量此技术,发自内心的感谢!
; g3 w- o+ T! }2 ?其实一个个人发明真难啊!,怎么办呢?
7 J; o2 C* k L' S9 F( X3 w7 Q3、 【出个风车就想着: 专利,钱,政府支持,几千亿的市场】—— ; d! O& Q( |% a8 Z L( V* e
这点您错了:我纠正——这个发明是一个海浪中的“风车”。 ; g; w: l1 o2 ^5 j$ n- ?
如果就像我所希望的结果,那就是“ 专利”和钱 ,还造福人类呢!如果政府支持,何止几千亿的市场,可是难啊!如似西天取经一样的磨难啊!有生之年,不知看得到吗?呵呵!
g/ Z9 o7 I5 p/ ]4、 【而不是把创造价值,造福人类,放在前面,难得人心。就算都依楼主,怎知不是一个接一个劳民伤财的实验而】—— : s4 F' d' T% @5 r7 H4 G% l
所以我是不会希望上述的局面出现,讲到此处只能无语,虽然您讲的可能是社会现状,但是我们搞技术的人是无能为力,自勉吧! 3 [3 G, S; K3 p- i
再道一声谢谢! 0 R, S# e- q1 g' C1 w c
5、 【理论与实践往往相距甚远,不知楼主还有多少力】——
) F& {* ^. C+ Q" l# f您这一句说到了“点”上,就像我对关心我的人说的一样,以平常心——退休下棋玩的心情对待,最坏的结果就是“推动了一个技术的发展——尽管此路不通”。
! M0 L7 a9 ~2 m1 u; |但是,借此讲一下我的体会:潮间带(海边)的海浪和深水中的海浪有“本质”的不同,但是90%以上的人都没有分清,关键是真正的深水中的海浪理论上是——海水分子没有水平运动,只有位移,只有垂直的“震动”。 2 _4 @& w4 f" i8 \$ b& b' f
只要有一些人纠正了以前的模糊看法,这难道不是“创造价值,造福人类”了吗?死而后矣!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7-5 19:50
大家好! . e( r: D9 f! Y6 ]& x6 T( T i+ e
专利技术【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海浪波能发电项目已经提出多时,现在我觉得设“擂台”的时机已经成熟。 + f# B% Q' ~4 k+ ? K0 r1 i8 C p' F, S4 ?! U
所以,在此特设“海水发电”技术的比武“擂台”:向国内外所有海浪发电技术进行挑战,目的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想考验的时机成熟了,欢迎挑战!欢迎批评! 2 U: T' w: h! f
一个全海域海浪发电技术模式——水下发电场水下发电长城!
$ y% X) C! ^8 m* f" K请看本人的博客:http://blog.tech110.net/?14490/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7-6 13:26
在本网站的【电力装备】板块设【擂台】了。大家有空看看,欢迎批评!
作者:搬大象的小蚂蚁 时间:2010-7-8 18:23
国外利用潮汐发电已经到了实用阶段了 . O- ]9 R: G; [# q: H
这个东西现在只能在浅海 另外国外的用的是油缸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7-8 20:15
国外利用潮汐发电已经到了实用阶段了
8 z/ _: H m. [: ?; c这个东西现在只能在浅海 另外国外的用的是油缸
% [3 R w5 E# ]9 Z 搬大象的小蚂蚁 发表于 2010-7-8 18:23
% a. e* J X( U7 J& @! S

" X1 j @7 N- ^& G$ d 5 ?# t* q K* o. p
回复:
. m/ M% c+ }) b9 [- \9 i【国外利用潮汐发电已经到了实用阶段了】—— . ~3 i( D7 `) \$ v
实用,但是不能普及。原因就是技术不成熟——经济性较差。
; s, I' J/ H" z) b; e+ g. h【这个东西现在只能在浅海 另外国外的用的是油缸】——错啦!
$ }& P! e4 i* E本技术是一个全海侯性:在深海、浅海、潮汐能河口地带均可应用啊!
作者:bugatti 时间:2010-7-9 11:05
,好的想法,有机会就要实践。
作者:搬大象的小蚂蚁 时间:2010-7-9 11:12
在深海怎么输送? 国家电网 风电 等新技术的发电量不能超过一定比例 否则电网有崩溃的可能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7-9 13:13
在深海怎么输送? 国家电网 风电 等新技术的发电量不能超过一定比例 否则电网有崩溃的可能
- @( _+ f- o: A0 w3 b6 ^ 搬大象的小蚂蚁 发表于 2010-7-9 11:12

+ B+ A2 s6 N6 x w5 `9 F
/ `5 q- r7 u! o3 ? % T: K P" H; v# M4 E( A
【在深海怎么输送?】——
2 ]( s* Z: A, |4 |* m5 {! b 在深海发电,应该有其特定的用户——海岛等等。那就不存在输送的问题。 $ v: o5 y1 v1 f6 t
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当和火电相比尤其优越性时,那么输电就不是问题了,在大规模发电下海缆输送是经济的,起码可以在沿海及大量的海岛上近距离输送,替代火电或“国电网”的供电。 , `8 d; G+ B6 u( i- a" Z

* Y- P1 ^/ ~, |" T' E# m 【 国家电网 风电 等新技术的发电量不能超过一定比例 否则电网有崩溃的可能】——

那么就又提出一个“课题”:就是要想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整合资源集约化管理。

因为,目前投资较大的一个原因是:每个独立单元或发电站都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风浪不停,发电不止”的海浪发电,在用电低谷的夜间,多余的电力怎么处理?

1 、一种方法:就是用蓄电池“调峰”备用,用海水淡化、制冰、点解水制“氢和氧”等技术消化多余的电量——也就是自产自销。这一些“附属设施”,都占用“投资”,这样就消弱了其经济性(当然也有一定的效益)。

也就是一个海下电站就要备用一套,那么如果想甩掉它,那不但减掉配套的这一些设备,还应减掉应用上的投入,更主要的是减掉了一大笔投资。

2、; p- }6 O8 f9 j: E* y, e! Q
那么这个课题如何解决呢?那就是成立沿海岸线的“直流供电系统”——为“沿海水下发电长城”配套的独立“直流配套输变电系统”,好处多多。

2.1* O Y& T: B$ x5 X- l
当形成沿海海浪发电到一定规模时,就应该建立平行于“国电网”的供输点系统,多余的电可以买入,需要的用户可以卖出,自成体系,彻底去掉配套的“包袱”。同时还对各个用户起到“稳压”的作用。

2.2
! |4 K! c) H. ]0 e
其结果不但又大幅降低了自身的成本,还大大提高了本技术的经济竞争性。


作者:brister0302 时间:2010-7-9 18:09
新东西还没见过!!等待观察!!!!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7-10 09:02
新东西还没见过!!等待观察!!!! ' t( q, k) s1 x( D
brister0302 发表于 2010-7-9 18:09

, [1 k- a1 n- F& P ]- a 0 `3 m! a$ e) e7 r& n* Q2 r( T

" E4 w1 m% w! R4 B0 A其实很简单啊!
, S! _# f4 k/ c9 A+ h" W谢谢!提点意见吧!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7-19 14:32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0-7-19 14:35 编辑
' a9 P. Q" H' \: D " c( o( C, s* h* F0 }6 Q0 O
一个全海域海浪发电技术模式——水下发电场水下发电长城

优势1同比其它国内、外海浪发电技术极具优势。

1
" C$ [" G8 J1 T
固定直连式结构异常简单可靠、成本低廉、效率高。

单台成本4-8万元(包括支柱、输配电系统,分摊的附属设备、中央控制室和安装等;每度电成本最多约为:0.38/

“导流罩直径0.5-1、高约4-6、导叶外径4-6的固定式海浪发电机”,垂直或水平位置固定在最低低潮位水面下0.2左右。

(, 下载次数: 35)

2、 本技术是则以小取胜以众取胜:

本技术的优势是,一台、几台、若干台建大型发电站都可以发电。那么在沿海(包括海岛的沿海)、在一切可以发电的海区都利用起来;在石油钻井平台、养殖平台周围独立用起来,其规模和效益不可想象,是其他海浪发电技术无可比拟的。

如果成立统一的沿海岸线的“直流配套输变电供电系统”,节省了配套的“蓄电池和淡化水”等附属设备,那成本又减低1/3

这不但又大幅降低了自身的成本,还大大提高了本技术的经济竞争性。

大家和那么多海浪发电对比一下吧!


2 u- Q: i& V( {$ _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7-26 21:17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0-7-26 21:31 编辑 ' _2 h* O7 S9 z/ _0 O9 p; a& p
9 \1 o# j w# a! E
和一个网友的对话,很有意思。+ W/ Z- Z e& @, t: Q" w# I

5 p" V( u# T8 }' `哦,欢迎欢迎$ q1 \, {: S1 i9 V/ ~6 Q
* 您说的事,申请了发明吗?
5 w- Y& Z- i: i# v4 O: v4 o正在申请,还没有批下来,专利号也有了。
B4 R; f& m9 }$ K1 _* 既是好东西,何不保密一段时间?
( x7 E. v) |7 j8 C/ I老了,快入土了,不怕,为了快点推出啊!有人说,侵权,等“做大”了,就打官司呗!7 b1 b' Q& B, _6 {( c9 m
* 发明,还是实用新型?$ \7 Y% d! U0 g$ C" b1 K
实用新型,有几个。还在准备申请几个——计划中。
2 a' H G6 _( ?+ v3 V$ e$ x9 D* 自己实施过吗?或者实验?0 ^2 w" ], W- N+ p& F& k
模型在空气中已验证“自调”的原理,帖子里和博客里都有,就是一个反复晃动的模型,向一个方向就转了。2 p) G R/ A+ N F3 D
* 有照片吗?可以发来共同研究吗?
+ X, j, F3 g. Y# Y: r模型照片?手机拍的小照片。模型40公分直径,很小。就是这个,正反风都可以向一个方向转——说明成功!' B8 n+ T; U1 Y; g9 f6 T
* 那,您想固定安装在海底呢?还是漂浮在海面?有图纸吗?7 p: o- P, V) [$ O8 K |. p8 [' m
全海区都可以安装,从江河入海口的潮汐能、海岸边的海浪能,深海的涌浪能、混合浪能、潮流能等都可以应用。
# \" H3 P7 c4 y* 您想固定安装在海底呢?还是漂浮在海面?***以为,恰恰说明你还没有考虑成熟。3 l7 F0 }9 j+ x7 y
请指教!
7 ], N* _5 N5 p* 理论上虽成立,但必须考虑如何固定,如果漂浮在海面,电缆如何敷设?也飘在海面吗?风浪一吹,电线就断了,如何解决?2 w# i C- h. x3 N' e9 I! T5 f9 F
水面下潜式安装,漂浮式用锚定,固定式由钢管固定在“载体”或立柱上,用海缆传送电力。9 g' a# {# r3 U6 t' z- _
* 那多少功率为一个发电单元?: A( L0 D; L3 _+ n& Y$ L2 B
最少3KW ,大了也可,不提倡,但那是下一代的问题,技术已经成熟了。( |6 d+ G9 _5 A; ?" b( F, N. Z8 ]8 j+ |
* 3kw,每个重量多少?立着装还是横着装?3 h8 @/ ]5 U6 L) \5 p$ I
轻,没算,要靠浮力做功,所以大,但轻。固定式就小多了。立着装还是横着装都可以,海岸边的近似横着安装,其它近似垂直装。- u; R; q* X' W
* 你那不是具体的图纸,只是一种示意图
$ n4 {" q' W# B0 d4 h' S对,就是示意图,不是不考虑,样机还没做,海里还没试,计算它干什么?
- R: J4 y; |+ Y% ^, Y, i* 都是示意图,看不出有啥实际的东西* N; b# ^+ r4 ^/ }
你最好看我的博客,里面都有。
http://blog.tech110.net/?14490/ 8 G5 ]: i5 W- Y- Y+ r
* 3kw,是连续运转吗?
# ^7 n: W+ g" k2 L/ R9 O$ I估计只要大于1.5米的海浪,就可以,但还等试验证明。
! _3 Y5 }9 A2 L( w0 {* 就算是连续运转,那要多少水来带动?我说的是每分钟多少水,而且要有一定的高度差。
& Z- k8 {( D9 p# f5 Y5 K此问题低级了,想停还停不了呢?海浪不停,发电不止。1 A% i2 `. R% r4 p
* 我提得问题你都无法答复,还讲啥“发电不止”。1.5米的海浪,也不是随时都有的。9 T/ C# a t0 Z9 k+ j" q
不要算,海水密度是风力的几百倍,6-3/2=1.5米直径的叶片能量密度很大。$ [) O f( b2 Z
* 密度不代表能量 ,流动的水才有能量 。
+ m% V& }3 }. ~; l* K那就要选海区了。我国年平均1.5米海区很多 ,海浪波能就是反复不停流动的水啊!4 a1 w9 O1 A$ r5 i) n7 ]* y
* 静止的水,再深也发不了电。, Q- A- P& f9 q. ?
你说的太对了。可海浪运动是按近似正弦曲线变化,非常的有规律。波能可不是静止的了。
. ?" c4 X6 P8 Y w! Z5 d* 波能太分散,无法集中,而且不稳定 ,无法利用。) M, n: q. E# U" O; @. l
真正的海浪(涌浪)没有横向的流动,只有“位移”能量集中。海边的海浪就更有规律了,不管风向如何,海浪一直勇往直前,就是向岸边“滚”。) ^, q+ s/ p' j& C
* 正弦曲线变化?真正的正弦变化,是有正负的,正负一抵消,就没有了
7 D( I7 e1 s0 b0 {3 w海浪是一个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变的过程,波谷和波峰处的动能或势能为“0”,相互转变,日夜不息。. C8 z. b: L/ j" M0 o
* 你觉得会成功?
0 @) K9 c2 M+ G我觉得除了在海中试验,目前理论上还没有发现大的问题,只能说理论上成功。
7 w4 \) U9 ]. v( Y. [* 我一点也看不出成功的苗头- {0 v9 O1 u4 A' ?6 W* r }
所谓的“打擂”也就是这个意思,叫大家品头论足。在没“劳民伤财”时就“灭”了,也是好事啊!4 G1 w$ S2 R0 w! U: j! V
【你说,我一点也看不出成功的苗头】——这是我第一个得到的“否定”提问。不保守的话,我想请您提出几个具体“不成功”的意见来。
0 T9 u+ L E0 O! H$ J* 你物理学得怎样?; a. o& ]6 H8 q
你能否把“物理上的问题”提出来呢?咱们商讨一下,不管谁对错——对谁都有好处啊!都是提高。
" o7 R! K" ~' e V% h; t* 你成功过吗?# q" Y) t5 |; ~4 o9 C- Z$ q
没有试验过。老了动不了了。
T8 {, U# [, P* 我昨天已讲了N次了,机器必须固定在某个地方。# v; Q. j/ ]* I
对啊!本技术就是可以固定啊!如固定在:" i, U3 k+ g, p6 R. z. K
1、 用钢架固定在钻井平台周围。/ J! }. e6 T, Z- G2 e8 g
2、 用钢架固定在深海养殖周围。
2 L9 a7 k" `. @9 E$ O8 x# ?3、 用立柱固定在10-20米深沿海平坦的海底。# Q/ K) W& t$ k9 k( I3 f
4、 用立柱固定在江河湖海入海口的底部。7 w& B, w1 k; b" o) F& r. M
5、 用立柱固定在潮流大的一些浅海海底。& ]' W: a3 i0 q5 S5 b7 l+ N! {- ^. U
6、 深海就要依靠“锚"固定在海底了。2 D9 s# A& ?* B4 K& z' Y& J/ X
* 那你先说方案3、4、5 。6 h& X' L" o% [' J' m: [
【3、10-20米深的沿海平坦的海底。4、 江河入海口的底部。5、 潮流大的一些浅海。】——这一些使用立柱固定。在海底用立柱就太简单了,几米的立柱不要几个钱。已经给你图了。
) T$ Z5 ]! T* a) o3 \% K% q* 打多大多高的桩?多重,钢的,还是水泥的?打多少条?用什么机械?+ [, }7 }1 X- b2 g% F& I
【1、 钻井平台。2、 深海养殖。】——
% t2 l! y2 D2 \+ D; R用钢管结构固定,就更容易了,找一找有图。立柱可以用“钻井灌浆”或用船式“打桩机”即可。4 c8 N- O! Z6 R$ L W9 h) v: i+ n! Q
* 都要经过计算的。
# ^" M; V+ n2 m5 W都要经过计算——八字还没有一撇呢?现在是可行不可行的阶段啊!试验了,数据就有了参照,那才要计算。
1 `0 }9 z: r: ^: F! S& q* c# R* 我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成功的希望,你不是干工程的吧?不知你啥职业,只是空想
, i( c' J, K$ `! C+ z j5 J模型在空气中转的很轻松啊!反复的晃动就向一个方向转了(还有两个不灵活呢)——这就证明了本技术的【自调】的原理是正确的,其它都是通用技术。$ |! C V) V9 o* v
可是和其他的网友比,你提问的深度不够。但还是谢谢你的直言。
: ] _: e) W5 h* 你的模型,受到风就会转,是吗?很想看看你的模型
4 t4 q7 f0 ]8 a" c7 k6 w) J是的——就是风车嘛——只是用手握着,左反复的运动,第二下就连续转了。当时还有两个导叶因为失误【自调】不灵活。结果还是轻松的转呢——现在修好了,一晃动就轻松的转了。1 p4 V+ ?. C" R4 S: c2 I- H
* 遇到风就转,是吗?没有风也转?
! f4 L8 _, C2 m# f反复晃动,向一个方向转。——有人“臭”我,——不就是一个风车吗?——我说“对”。只是可利用“反复”变换风向的风,可以按一个方向转——这就是才【自调】。
/ Y' |( f4 [) G8 Y. U2 y* 没有风转不转?4 S$ B6 [0 J/ v- l. L# w- ^' }
没有风理论是不转,但有惯性,在风向正反“交换”的过程中,虽没有风还是连续转了,因为波能的特性就是上和下“死点”动能为0。2 C0 x7 s$ Q w
* 你说的发明,又说很简单,又说有很大用处,好像有点矛盾
0 A& ^6 d& R: w5 V" T) W怎么矛盾?难道发明就不能【很简单】不能有【很大用处】嘛?
4 h* A% |! D6 p/ W& {* 你先说怎么个简单法
+ D8 ?- y2 P2 X _. J例如:
X8 D) r, q9 c! _0 {6 V l. b固定式——就是一个直径1米,高约1.5米的导流罩,上面固定6-12片2*0.4的可【自调】的叶片,可以转动。主轴安装在一个和上面一样的导流罩内,和内置的发电机直连,总成安装在立柱上,即可吸收来回的海浪发电。
, J( p4 _# o( g直连式效率95%以上啊!但是吸收海浪能量的“吸收效率”不易高于50%,否则可能会消弱下一个海浪的能量。
6 Z) B* \/ O9 \1 C* N; C你说的是够具体,但恐怕没有经过计算吧?是固定在海底吗?
# q0 m* } Q! R/ _8 }# n" n, [6 t固定在水深8米以上的海底或大型海上漂浮物,如,钻井平台,海上风电立柱等。4 n3 l, Y% R0 a6 y
计算的问题在没取得实验数据前,目前没必要。6 F: f8 m I; W4 _" {$ G% F
【我国的黄海、东海年平均浪高1.5米以上,南海的平均波高一米,年平均波周期为六秒,据此可以估算出,我国沿海的海浪能约为每米20~40千瓦,总能量达1.7亿千瓦。
! f& @- Z$ ?% h3 `" L浙江沿海每米对应海浪能量是三千瓦左右(全年平均)。】
, `, J( c1 D7 s/ Q9 o还要计算吗?哈哈!
- t) I* T: S% {/ O* 怎么能“或”呢?水下有水下的设计,平台上有平台上的设计,两者不可能通用的
) W0 _4 ~* f" Y/ q+ D两种设计不同,一个是“钢结构”,一个是立柱。前者制造和安装较简单,便宜。
0 f- j7 ^ U# k* 哦,你认为海底下的浪高和海平面的浪高一样,是吗?0 L5 l! Q& r1 M' g2 v
有资料介绍是比较近似的。
1 q. ~9 H; X! K5 i*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b. I" W) t; ]' [ `* m/ k
但我认为海浪的“震荡”是整体的,否则就不会几天几个月的“震荡”下去——我指涌浪。不考虑海流和风的作用。
t( y" \# r3 \ Q我觉得大家(可能打击面大了)对海浪的认识普遍有误区,所以那么多的发明都走了“弯路”。呵呵!. b0 O: k# H1 H( C; X
* 还有,平台上到海面的距离是变动的,那你的立柱或者钢结构长度也可以随时变吗?
& C3 i' S( |2 a, G你就是没有看(或没看懂)我的那么多的讲解,到处都讲了【安装在低潮位以下0.2米的水面下】,就是高潮位的2-3米以下的地方,所以才是【全海侯性】的,不拍风暴,风越大发电就越多。哎!9 p+ N0 d# d+ w1 C- _
* 一年四季的高潮位、低潮位,我记得是变动的。& e0 w' ]6 [& y( b' F2 l3 D
对啊!
3 b" N6 q# f& ]* R- f" B* 但机器的高度不可能随时依据海浪的潮位来变动。
7 i5 u9 T7 \! a/ V/ `+ O$ ]所以才有高低潮之分,每天、每月、都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
" L6 Z3 u& H6 Q9 S3 v* 机器的高度能全海候吗?
8 H9 R* b% r! Z. x6 F6 P高度和【海侯】无关。全海侯——是指各种“海洋气候”,结冰了当然就没浪了。, R: j: I7 A* x8 w+ T
* 你机器安装高度如何保证一定在:“低潮位一下0.2米的水下,就是高潮位的2/3米”的地方?
! y7 K" v4 S) b* u- W1 d各地的海洋资料都有。
0 `5 O( t$ H& a7 {$ ^6 P; _* 都有,但它是变动的。
, q% C2 D% f1 |, b- `" }一年四季变动,老百姓都知道,有最低的潮位的。即使失误高一点没关系,就是在波谷的时候(势能为0)露出一些叶片,也无大碍。我建议的是理想位置。5 r- M! t: T8 v% Z1 P0 A* ]" G
* 高一点没关系,这个一点是多少?10cm,还是100cm?或是1000cm?) R/ o! m+ M( X0 k# G. ?- x: P
不知道????那是你的事。& B, a+ T; z* J6 P8 k- O
* 你都不知道,如何推广?( |* t) N: q& [$ J& Q
谁叫你高的??奇怪的问题!
! F7 s- I: b3 ~* 是你的理论站不住脚。你都不知道,如何推广?& k$ n$ ~8 M/ y/ M8 I3 B
——现在是探讨,还没推广,即使有人在“试验”那是别人的事,我支持。, ^& I, w. ]) @- E' D d7 J
* 是你的理论站不住脚。$ d& g* [/ W2 i( r
谢谢你的结论!那么到此为止了,好吗?
' _. _# x8 F ]7 Z* N* 你不是搞发明吗?还申请了专利吗?不推广,搞啥专利?
$ m) V- S/ D4 S. t4 t$ Q玩吗?促进新能源的发展嘛!
2 O7 `' ]: @. V* 你的模型,从转动到停止,完全没有风的话,要转多长时间才可以停止?, g/ j+ v3 A0 w* b0 M6 O* P7 ~
两三圈吧!没认真算。主要是验证【自调】的原理可否可以,能够【自调】就没问题了。现在在几个必威APP精装版下载上,极少还有你提出的这样低级的“疑问”了。你很怪!!!是不明白?可能“揣着明白”吧!这比不明白还不好!7 U( L/ x* y* U) F7 C, C; V& `+ l
还有问题吗?如没有,就结束吧。好吗?5 b# H& F! n6 _, [0 @6 Z' S2 s6 y5 s
* 正风、反风,都朝一个方向转吗?3 B& \! ~6 z! n% W- ~
对。
0 |) Y0 S; g/ B4 r2 L* 那么从正风到反风,输出端能连续不停吗?( a% y4 s* u4 U; u# \. O+ D: E6 d
从转动到停止两三圈才停。* U A5 s2 I: q, z( q$ ~
* 那就是转速会变动。对于发电机来说,输入转速变动,输出频率也会变动,如何并网?并网是要频率一致才可以并的。" _/ r# z# w3 n' y0 L1 s1 p/ a! y+ l
请看博客吧!里面说了“不需并网”。
, K' {5 H% J7 ?' P*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2 D- ?% T7 Q* {3 a( J
你提的问题正确。但是本技术是直流发电,用户是“特定”的,不需要“并网”。夜间多余的电,用于蓄电池充电,再多就淡化海水——珍贵啊!再有多就电解水,产生“氢”或“氧”——真贵啊!
' R% d8 E! `" d" h, E# G4 ]如果沿海形成规模了,就连片建立自己的“直流网”系统。一方面“互通有无”。另一方面设有一个端口和国网对接,少量的不稳定的电就不会对“国家电网”形成“冲击了”。若再解决不了问题,就上大型的电解业,如点解水、冶炼单晶硅等企业。1 Q7 f. O# R3 x% z9 V4 I) }9 k* a
* 你可学习风电,风电是风机保持一定转速,无风的时候需要耗电的,有风时就发电。
; l) e7 e( R7 ?9 I# A' |: ]风电是风机保持一定转速——中小型不一定吧!改变叶片的角度(太复杂了,昂贵)。; O# A3 y( u" {
* 但是安装高度问题,你无法给我解答,也许你能解答的一天,这个发明就成功了( ^2 k# Y8 F+ D: b* c8 D R
这是“不是问题的问题”,那么多人就你搞不懂,没办法!
% t0 ^. |8 [, N% B* 叶片角度我记得是不变的,但我不敢肯定,但转速肯定是不变的。
7 s5 N* @, R9 ?! W; O; f风电问题免谈,包括你看好的“太阳能”,不是技术不好,而是牵扯的面太多。
+ E8 ]6 L5 q" l- V( _$ @* 风电问题免谈,啥意思?我认为他们的共同之处太多了。/ r$ B! {* y; b. r/ c, q
我没看好,不是技术问题,内蒙的风电前几个月都停了。本技术也没必要和“国电”扯上。因为发的直流电通过蓄电池后,再输出就是较“稳定”的了,“发电单元”的规模越大发的电越稳,建成直流网就更稳了。而且各自配套的蓄电池、稳压稳流系统、淡化水系统等“设备”,就可以节省了。并直流网的发电造价最少降低1/3-1/2左右。呵呵!9 W: z3 V5 x& z
* 这我赞同。
1 S/ n/ B) A H( p* {# s9 S7 I- a海浪发电可以绕过“国网”,自成体系。不管单台还是多台。9 ]" m! g) R) A0 F7 ]# g. ~; Y" {3 l
* 这我相信,不过,我觉得,现成的技术不借鉴,确实是一大损失。7 ?2 [2 ^. R' I6 t
本技术准备套用小型风电的发电机及控制部分。
- P8 e$ S1 {+ J# O* 你不想依靠电力部门?
" h& m" t: A( k, ~不对,一个老头哪有那个劲啊!对着干!主要是本技术本身具有的特点就是如此——其服务的对象就是沿海及岛屿,是缺点的地区,没必要和其联网,何况目前“并网”是一个大问题呢?' R2 u& L% I P A6 |, d' F) U
* 发电机防水吗?
2 s- K" s+ q# p; G+ B6 ~发电机在双层外壳中,内有几个传感器报警,本身不需防水,主轴轴承双层防护。" S4 o5 ~/ Q2 i# L# ] ]3 i
* 这么说不适用于海底?
1 E( G( R, e2 s% q+ \9 b海中轮船里的发电机要防水吗?哈哈!你可能不是学机械的高工!若是,也是一般般吧!有空再聊吧!0 {0 G5 N8 |1 j* ^0 y' g* y
* 奇怪,要不要给学历证书给你看?要不要给高工证书给你看?你知道不知道防水发电机造价特高?
! ^; L9 M. o/ F# E已有层外壳保护!!!!还防水吗?况且内设传感器,可以报警,里面没有水。' Z0 z9 H0 p s
* 知道,可你不管造价吗?
8 i7 W+ D4 t- H潜水泵贵吗?发电机怎么防水??
0 P& R' [ L# }/ L& f*算你正确。# k( ~& v* U. m8 u/ I
......。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8-19 21:12
【你既然已经申请了专利了,就不用担心了,如果你愿意,可以给我原理图或设计图,我看看是否可以为你做一个样机,不愿意就算了。】! i) O/ D0 ^( {- a( W- x& [
oybj18 发表于 2010-8-16 18:34 】——网友的支持赞一个。
: s( i& L9 ]$ A' s+ c, n" @. Z% m7 ]; S
祝贺我与oybj18合作开始了,是骡子是马该“遛一遛”了。
5 s8 B: o* D+ P& l模型能在空气和水池中“自调”和“旋转”,难道在海浪中就不“自调”和不“旋转”了吗?3 D$ ?0 \: F7 M9 D9 G
我想会转的,只不过和风能发电机比较会更慢,但是能量(转矩)会更大。
) S& J( a+ W- g6 @$ `因为水的密度是空气的密度8百多倍,推力大,但阻力也大。
$ H2 j& X! \% Y( R那么采取两种措施解决:- J( a+ ^2 L, U4 \% v
1、 加大发电机内变速器的速比。
8 h% M' U0 {7 x' }7 t( _2、 采用“氟涂料”,利用不粘性,减少阻力。7 p0 k/ ~9 t/ X/ S# |! t$ Q
大家说可以吗?

作者:mixin0756 时间:2010-9-19 16:05
利用海水发电不难,要产生高能量很难,完全达到应用更难。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9-21 17:30
利用海水发电不难,要产生高能量很难,完全达到应用更难。
; R* d; l: c9 J$ f) g mixin0756 发表于 2010-9-19 16:05

$ j8 j. E5 ?6 w) o
/ ?; Q% [# M7 X _ 1 ^$ ^( m6 V1 t7 O% [" j8 ]1 N9 p9 q) F
您说的很对,完全支持!认读要去火星了,可是海浪发电还在“学步”——可见“蜀道之难”矣!
4 ]! x$ c: D# [! Y% U) i2 z2 A; t请看下一贴。 . J9 v5 S& T$ }; R; }/ V
谢谢你的支持!
作者:luyupei 时间:2010-9-26 14:47
这只是一个成本问题,可以做一个小型的试试!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9-26 21:14
这只是一个成本问题,可以做一个小型的试试!
- c+ L0 p2 S* E6 `/ l1 J luyupei 发表于 2010-9-26 14:47
3 w- B( `. _; h1 p
X4 y1 X+ a( z
3 {7 z. ~9 A( M/ o
初步计算0.38元/度的成本,应该较低,且在参数的选择上都留有“余地”。 , ~) h; n' S4 p ~. ]
当大规模建站成本还要低。
m& E4 V8 @" `9 E小型的正在有人做。
9 X; V/ b1 A v9 h9 u7 O+ Q谢谢!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9-29 19:59
广大海洋科技爱好者们;海浪发电的同仁和广大的支持者们,你们好! : I6 ^6 O: p+ s( Z
海浪发电技术PK已经很长时间了如今终于有人参与“PK”了。真是可喜可贺,那么大家起来共同探讨吧!
& F$ c( G' f% y+ ^+ ]0 t) l在这科技日新月异提倡“绿色经济”的大潮中,人类走向“火星”的高科技时代,面对能源的短缺,国内外都看到非海岸线真正的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的巨大的能量,都想提取这个可再生、纯绿色的能源。 . J( Z5 r) z9 \; ?6 N
但是如今,成功的、不要国家补助的、可以和“火电”竞争的海浪发电技术还在“继续”酝酿之中——这现象本身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高科技”,不是吗?在某一些意义上讲,这是比“登月”还重要的高科技,大家说对吗?
9 z/ o' z i1 A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这个【为什么】本身就是一个大课题!
: s" l; k3 q, T0 r; C在这个课题没有解决之前,再进行“海浪发电”的尝试,都将会走上过去几年试验或正在试验的项目的老路——困境之中。
/ R) e# a; a! }& A( D9 |0 h这也是我对本人的“海浪电技术”不积极进行试验和推广的原因之一。
k0 [* s, G Z3 ]1 i2 ^: P) r同僚们!在此,我如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和研究: 2 {! I0 V; m0 X$ m
目前各种海浪发电项目已经花了大量的实践和“金钱”,虽然很有意义,但现状是——
+ p6 }$ {4 b8 i+ v. q* 发出电了吗?——发出了。
, @; r, K) o8 k4 Y# E1 C6 {% t/ p* 能算成功吗?——成功,还有待提高。 ( k5 x. ?. F1 w4 M. o
* 现在计算出的电价是多少——还比较高。
8 w7 H: i/ _0 t* 给你补贴投入商业运行能有市场和效益吗?市场接受吗?——还达不到,有待努力。
" H. ?0 N, J# R2 h2 O" H* 试验电站的数据结果和当初设计的指标差距大吗?为什么呢?——还较大,但是......。 " ~9 a% v9 \, n4 F- [9 A
* 继续试验,还能够再提高吗?——还得努力……。
b. K- b' o3 U; Q* 那下一步准备怎么办?有什么措施?——……,无语。 6 E; _0 l. M. U
这个思考就是——【实际实验结果和设计参数达到的要求差距大】的局面本身就是一个尚待解决的大课题,在这个课题没有解决之前,再进行“海浪发电”的尝试,都会走上过去几年试验或正在试验的项目的老路,请大家重视吧! / b' C4 }: B& c6 B3 r9 h2 V
希望大家不要再保持【沉默】了!为了自己的项目,也为了“海浪发电”事业! + ?# Z5 Y1 n0 n+ z) C: W
大家集思广益,找找原因,共同努力吧! . b4 Y5 N" Q8 I5 e$ ]
本人提出的这个观点:大家看对吗?
( Q" p. L- n8 _4 N9 G" ~2 G; q, @1、 海浪的能量密度大(能量/平米),海浪能比风能大的多。 6 ]: o& E3 M. y0 c" r- z1 L
2、 海浪的能量密度但又不大,因为瞬间海浪任何一个质点(分子)的能量的方向和大小都不一样,所以说“不大”。和风能相比就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5 `. z" e* M2 Q$ z1 O$ s
3、 海浪的能量的提取是无法单机大型化的,这也是各个“案例”失败或是停顿的主要原因之一。
5 }3 H$ s3 r1 Z注:包括海岸线的海浪发电也有类似的问题。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10-4 08:11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0-10-4 08:13 编辑
1 a o2 j# K0 D 3 {6 b# C" q. b: j/ h* w
广大海洋科技爱好者们,海浪发电的同仁和广大的支持者们,你们好! 2 O8 n+ Z3 ~2 W) I
海浪发电技术PK已经很长时间了如今终于有人参与“PK”了。真是可喜可贺,那么大家起来共同探讨吧!
. h- O7 k$ s6 N) T下面这个表就是“挑战书”,欢迎迎战,拿出论据批驳,支持你们狠狠地批! & r' N! Y# Y/ h

r/ v7 d) D, Z' y1、 结构模式同比表。(表一)
. P9 p, r2 N3 e+ K# v
& L* y4 _& D* Z# e# s& M N8 P序号 项 目 结 构 模 式 和 特 点 转换效率 7 L. i( s' O N' l
1 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 直连式:海水直接带动叶轮发电机组 高
' Y1 [, b' D- x% W4 L$ M2 “巨蟒”式的海浪发电机: 容积式:压缩水,间接水轮发电 低
' `/ H$ [# k* y9 @3 “海蛇”海浪发电 铰接式:利用弯曲移动间接带动水轮发电 低 / [ h8 ]0 f" z; G
4 澳大利亚西部弗里曼特尔海浪 容积式(水或空气介质):利用海浪压缩 % y7 Q) v& ~( ?) M( Y Z/ T: S- k; ~% s
发电、苏格兰的爱斯来岛等。 海水或空气带动涡轮发电。二次做功不但
- o6 p* z. ]$ }以及国内几个类似的试验电站 复杂、成本高、效率低,而且还要陆地建厂。 低 1 N) S6 [9 {) W' ~% ^% U
5 滚动发电 直连式:不需要 复杂装置,单机功率小。 低
* V3 ^; s) _* u( N: L; u # n. Y5 |' u# t( c2 y- }
注:“容积式”是指利用海浪上下的波动来压缩容积内的“液体”、“气体”等介质,进行发电
. @8 d, u/ b" a8 S1 @$ m的模式暂叫它为【容积式】。 $ a2 G5 q7 z+ a& l" R( {* v
/ Z P* }3 C$ U/ ]+ H" d6 B
2、 安装、维修和工作环境同比表。(表二)
8 M- Q2 Q& N! n# F/ o( y; N' B 0 B/ K/ g1 e+ S
序号 项 目 安 装 和 工 作 环 境 特 点 - y& y$ X3 l2 x
1 自调导叶叶轮式 整体组装后托运至现场,半潜式组 整体更换式安装维修方便,不影响
; |' C- `2 l3 c2 }波能发电单元 装于水面下,接插式集群成大型电站 整体发电,水下环境可全天候运转 $ X+ I3 t2 H. a( g2 Y( I3 ^
2 “巨蟒”式的海 整体组装后托运至现场,在水面运 抗恶略天气较差,整体维修则停止 , j- [- o7 z; R% p3 X6 z
浪发电机: 转。 发电,结构较复杂。 1 `& B' R% i8 p6 p9 N; U, l/ W6 f
3 海蛇海浪发电 系统和结构复杂、组装于水面 同上 9 R, K; h% O: a7 N+ Q
4 集液或气体进行 压缩和发电两套系统和结构复杂、 抗恶略天气较差,故障点多维修复
I, `/ N7 n3 l( m发电的试验电站 按装于水面工作。 杂,结构复杂。 5 u; |9 j) `" J& L0 f

9 L# s1 | Z# ~/ B5 滚动发电 单机小巧,安装、维修不影响整 漂在水面或附着在物体上,全天候
: q6 ~! X7 B6 M2 z1 L5 T$ |体发电。 运转 4 P; @/ U0 O ~
注:“容积式”是指利用海浪上下的波动来压缩容积内的“液体”、“气体”等介质,进行发电 . b5 z* |- s+ M
的模式暂叫它为【容积式】。 + ]& M: }: p5 K4 m: C
( X& O% ^; i2 q
3、 故障点和可靠性同比表。(表三) $ f/ i2 W0 K; y' E

1 v/ _6 |9 Z0 d序号 项 目 故 障 点 和 可 靠 性
1 C' W2 B* y. k5 C: [8 K3 |1 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 只有一个轴封接触海水,耐腐蚀、工作可靠性 G$ @5 @* f. r& k) Z+ i8 j
2 “巨蟒”式的海浪发电机: 故障点相比较多,工作较可靠性 ( B& l3 Y" ] L0 s3 T
3 “海蛇”海浪发电 故障点相比较多,工作较可靠性
& v5 b( I/ v8 _! }1 P/ z: j4 容积式集液或气体的海浪发电 接触海水故障点多,系统较复杂,工作可靠性差 / f6 h# X8 R/ I" s; F/ o: q9 f
5 滚动发电 全密封故可靠性好。 ; V* W2 a) [ f, W

* }* ~( x3 m- c( Q. o* J5 E2 N+ G6 S4、 受【海浪发电研究之魔咒】的影响(表四)
" g# D/ O3 U' _$ k
! B. b" H) P9 R序号 项 目 影 响 原 因 2 ^$ J- x( X. @$ E9 l& |% g
1 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 不影响 最小化叶片,串联 2 m# c# o5 S7 S/ A( \* L' Y/ @
2 “巨蟒”式的海浪发电机: 不影响 跨波长设计
# d b7 m3 W% W. h& |3 B" o3 “海蛇”海浪发电 不影响 跨波长设计 ) Z7 R% Q6 l4 X% _0 n" o _
4 容积式海浪发电 影响 单机无法大于1/2波长
5 h4 C; X( h* [7 F0 _2 `5 r f5 滚动发电 不影响 不可以大于波长 O9 x' ?! p2 i& r

4 x: K$ L6 i, ]! R注:“容积式”是指利用海浪上下的波动来压缩容积内的“液体”、“气体”等介质,进行发电
! Y. q: | }4 F9 T- Q2 _的模式暂叫它为【容积式】。 1 G" D9 n- x# ?, U' J1 I1 {
; p! z. R! w/ H" M* z0 h! Y3 q
5、 单机容量、大功率解决的办法和波向的影响同比表。(表五) # n! k& U# B1 y& R- Y) c0 h

: E3 x S! ~7 l! V; ?) e s序号 项 目 单机容量(KW) 电站大型化 波向影响 7 k( f0 b, }! H
1 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 较大25KW 可集群大型化 不影响 4 g9 V$ y3 D6 _2 Q" }
2 “巨蟒”式的海浪发电机: 大于1000KW 可集群大型化 有影响 * k( L2 W5 F. S2 ^ O# W
3 “海蛇”海浪发电 大,750KW 可集群大型化 有影响 2 z; L' j. Z( W( V' f2 j8 I
4 容积式集液或气体的海浪发电 单机容量小 可集群大型化 不影响 G: Q. Z% l9 d; g' Q
5 滚动发电 单机容量最小 可集群大型化 有影响 7 Y x2 O# w8 \6 G2 a4 B* t/ I1 E5 _
+ o7 x5 ^% c( z/ k+ c: i& i
说明:本内容采用的技术参数等均为个人提出,因受知识范围和理解所限,故与实际非常有可能有出入,甚至是错误。如果一经指正立即改正,这也是开此贴的目的之所在,敬请原谅!愿大家共同提高,谢谢! $ H5 l1 U e' Y# z% j

6 K/ O' c3 J4 f/ N这是PK六,全部PK(1-6)请看博客: http://blog.tech110.net/?14490/
作者:许卫民 时间:2010-10-6 17:34
我感觉如果各种发电联合互补的成本呢 想法是好的 还有工艺要求 这些东西资金应该是国家研究院做的项目吧?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10-7 15:20
我感觉如果各种发电联合互补的成本呢 想法是好的 还有工艺要求 这些东西资金应该是国家研究院做的项目吧?
; R9 y! z' S1 w& z6 o 许卫民 发表于 2010-10-6 17:34
: E8 D3 ]- B2 A4 z7 x1 u) y! s' d' O
; I# K0 Q7 P2 C: E+ q V9 K! {
" b& ~; M+ B" q; O& i7 \' e( ]% z
【我感觉如果各种发电联合互补的成本呢 想法是好的】——
5 u2 |1 ?9 f* ?1 m2 X) G/ m0 f2 p+ v本专利就是可以联产互补,例如:在石油平台、海洋风电场周围设置大量简易(无浮体)的发电装置,进行联产互补。 6 ^" i5 v& y( O& Q: K$ E, H
成本更低,因为减少了锚定、浮体、平衡供电系统等结构。 $ T9 O' Q( c6 v1 @( j

0 M' \$ y: M) S) o+ Y* k1 V t【还有工艺要求】——
* z1 J4 @7 E+ X这种结构的发电单元制造简单,不需专用的设备,工艺要求无高、精、尖技术。
6 p& O' o2 V4 [; a0 @2 }7 n , u+ y/ n. L- g9 q r2 n) x1 k
【这些东西资金应该是国家研究院做的项目吧?】——
% b! w: D) l% m6 X您说的非常对,从基础研究到试产试制,还有许多的内容要做,涉及到外转子发电机、永磁轴承及电子系统的配套等等,一套涉及研究班子。资金也需申请国家的基金支持,这也是本人只做理论研究的根本原因之一。 & e7 T+ z. x4 Q3 I* Z/ _3 W
; m0 R) d. w. T! I" c
谢谢您的一针见血的评价,谢谢!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10-17 18:22
下面以(海)风电的资料作为参考,说明一下本技术还有较大的“盈利空间”。 7 y+ w+ @4 Q: ^6 i1 {& c5 b2 Y
& s8 U0 C9 ?" J
0 w6 J+ r: n& ? k- H' I5 N* w

: B! n* b8 G) N( H% [1 B: u【在9月10日举行的开标仪式上,中电投、国电电力(3.40,0.06,1.80%)、大唐发电(7.13,0.20,2.89%)、华电国际(4.04,0.13,3.32%)等企业均投出了0.6~0.7元/千瓦时之间的上网电价。其中,中电投在东台和大丰两个项目中,投出了0.6101元/千瓦时的全场最低电价。在评标中,价格所占比重为50%左右。
' O8 a' P5 n+ Y% K“每千瓦时0.61元是江苏地区的陆地风电价格。中电投投出的0.6101元/千瓦时的全场最低电价相当于当地的陆地风电价格。”施鹏飞表示,目前我国已对陆地风电按照资源区情况划分了4类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如此低的报价,企业运营亏损是一定的。” : e6 T8 j L; S6 b) v8 o7 ~
虽然从招标中标结果公布情况来看,最低报价被否,但是提高的幅度并不大:滨海3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的中标价为0.737元/千瓦时;射阳3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的中标价为0.7047元/千瓦时;大丰2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中标价为0.6396元/千瓦时;东台2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中标价为0.6235元/千瓦时。对此,施鹏飞表示中标价格仍然偏低。
& G7 s) `# _ R2 z$ U. O“海上风电的成本将远高于陆上风电。”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本新表示,虽然海上风电资源是陆上风电资源的3倍,有巨大空间,但由于海上风电对装备要求更高,而且海上面临许多不可控的风险,对风机质量和安装的要求更高。
; T, {; q0 T" J7 J施鹏飞称,从招标书上看,海上风电每瓦装机成本为1.6万元,而陆上风电装机成本为9000元~10000元,海上风电机组装机成本高于陆上风电机组成本50%以上,但电价并未相应提高,海上风电价格仍有较大上调空间。 5 Q, t5 H9 C* d" f; G* ^
一位风电专家表示,按照目前国内的海上风电建设成本和技术水平,1元/千瓦时左右的报价较为合理。】 . L Z% N& S7 `- Y9 H

2 r/ a8 q5 r% r1 b5 D 8 F- P' P, {+ ~% u

v7 [+ }! w( {: }% M: z* R本设计的电价分析:每度电约合人民币0.38元。 \: z8 r$ ?7 v, R/ c8 N" V
其中:
) O Q0 Y: n, U# F1、 单台投入:合计约28.54万元。 投入每台(固定式)购入费用约11.4万元。
7 P" z" U& k% ~2、 单台有效产出75万度。
/ ^4 A% P/ B5 E& V( v3、 每度电发电成本:每度电约合人民币0.38元。
, L; G! _, F8 O B4、 按目前我国已对陆地风电按照资源区情况划分了4类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平均为0.56元/度。 4 T: T, x2 Q3 x, Z' k2 h
5、 结论:以此为依据比较本技术的应用前景如下:
# |# d7 N. N5 k$ v$ h/ t* ]) T5.1 本技术的0.38元的计算价格(应该是较保守的)和国家上网电价0.56元的差价为0.18元/度。
8 ~0 N2 v$ D3 t: \% A5.2 盈利空间的比较: - v% G) N1 ^9 Q
即使本技术成本计算上还有“遗漏”项目,那么盈利空间约为32%。也就是说:还允许有32%的空间来弥补本设计“成本估算”上的不足。 ) ^: V% b R8 z# H3 _+ F
这个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啊!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10-18 10:21
下面把PK1-7的内容分七次连载,请高手们冒个泡吧! 9 f9 Y. o/ a, y
PK连载之一。
9 V$ t: f: l; b! R大家好!
6 A2 B& y& A" a专利技术【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海浪波能发电项目已经提出多时,现在我觉得设“擂台”的时机已经成熟。 1 _0 A6 k* ?' b* J8 } x
所以,在此特设“海水发电”技术的比武“擂台”:向国内外所有海浪发电技术进行挑战,目的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想考验的时机成熟了,欢迎挑战!欢迎批评!
1 G* d; o8 g# B2 W; O" y. g3 e一个全海域海浪发电技术模式——水下发电场水下发电长城! 5 o# D& o! x8 K3 U% Y
擂 台 (海洋波能发电技术)
: C/ B6 x/ b. D5 b, T前 言
$ R1 k* \2 [' z+ U. ^7 e$ H广大海洋科技爱好者们;海浪发电的同仁和广大的支持者们,你们好! 2 x2 Z' s3 y/ G/ F: A3 G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国共同走上了低碳经济之路。 # `7 }& V2 p( k% ]6 m
目前电力的供应尽管风电、光能发电日新月异,但还是以燃煤、天然气或柴油等发电技术为主导型来满足。这不但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还增加了“碳”的排放量。因此,面对能量巨大的海洋“海浪波能”的提取问题——【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的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已经做到了“结构简捷成本低”,今奉献给大家,请给予指导!谢谢! 6 m- h. J5 L& [+ i& m6 R+ _: b: @
本技术采用了综合设计思想,力争效益最大化,使多学科的边缘技术交叉运用,通过简单的“自调导叶”的设计思想,使叶轮机在海浪波能的作用下——吸收能量始终同向旋转,这样就可以直接同轴带动内置的发电机进行发电,实现了蕴藏着巨大的海浪“波能”的利用。
& p$ K, N# o1 V目前本技术处于设计阶段,只经过了用模型在空气中模拟海浪进行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技术的技术关键——叶轮导叶的自调原理是可行和可靠的,是可以在上下流动的介质中持续向一个方向转动的,那么也就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了。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不管是向上还是向下的海浪都可以推动叶轮机的旋转】的结论。
' B. |" I7 ?# G; X3 y这个结论依据是:因为海水的密度是空气的几百倍,毫无疑问这个空气中的实验说明本技术【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完全可以利用海浪的波能来发电。
5 C0 o& y4 j# C朋友们,欢迎大家在不同的角度,以国内外现有技术,对下面列出的本技术性能和技术优势进行【对比、攻擂】!谢谢!
7 {) y- f8 J. C) [$ i; a. [4 g6 b9 n一、 概述:
+ V3 n* H5 u) q7 i' X6 r1、 现状:暂未开发实施;
* F7 d0 \ G; b$ `% a w# w y2、 准备替代的旧系统:
( Z8 p- V3 w. c% m2.1 深海中发电模式可以替代目前海岛、海上石油钻探平台、海上储油平台和深海养殖平台以及小海岛上的柴油发电技术。 0 \8 n# M0 n/ i" L1 N" {; W
2.2 沿海潮间带的海浪发电可以代替部分“火电”,推广普及就可以形成沿海的海浪发电的“长城”。
; ?% @( J1 i$ p9 g7 J8 h3、 该技术的功能和作用:
' G7 y+ [3 V1 }. d$ E' e0 ?3.1 可以利用海洋波能发电,以及所有具有波能性质的流体能量进行发电。
. P' B4 @9 i `( d0 U# w3.2 可以和其它海洋发电技术联产发电。如和海洋风力发电进行联合发电,即增加了发电量,又降低“海发电”以及自身的成本,扩大了海发电的选址范围,使水较深但不经济的海风区扩大成可利用的海洋风力发电海区。 % `+ |3 O& q3 q* V: x! f& U
3.3 可以利用大型深海养殖平台、海上大型海水淡化设施、海上海洋化工设施或石油开采生产设施作为载体,设置在其周围进行发电。这样不但自身结构大大简化,而且建设成本也大大降低。同时还可以对其供应发出的电力,代替或部分代替原来不经济的柴油发电形式。这就形成了“综合联产发电”模式。
( d3 x! `" J; L) r( b* U二、 本技术设想的几种发电模式简述:
. Y y* s$ _0 `% o: J/ J5 x详情请见本人的国科网博客: http://blog.tech110.net/?action-blog
+ [. R. W+ q ]) h说明:下面的内容,是建立在“假设本发电技术是成功和可行”的前提下做出的,所以数据是估算,所以只能作为理论分析的依据和参考。
" Q+ h P2 s, ]! Q& J8 ]9 T* K1、 为无电力供应远离大陆的小海岛供电模式:下图是波能发电系统工作流程图。 / u% L& m* |4 {4 n' ^5 T
(, 下载次数: 22)
* g( }' J3 X* Z9 ?$ P1.1 小岛上有一个上百人的小渔村,村里有一个小冷藏厂和一个小维修厂,还有一个海水淡化厂和一个小小的码头,以前是柴油发电,每度电1-2元。
5 h" ?1 C, V( C1 j1 e0 E1.2 这里海区的年平均浪高2.5M以上(我国大陆架基本就是如此),每年还大约会有5-8次台风经过。海上有100个小白点——露出的指示灯,100个发电为平均3KW左右的“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总装机容量约0.3兆瓦。
9 [' B4 ~, s& P) |& | R1.3 日日夜夜风浪不息发电不止:这个波能发电站(场)的特点就是“风浪越大,发电就越多”。由于是潜式安装只露出顶灯,所以还不怕台风,台风的大浪打来的时候增加了海浪波能的振幅和周期,只会增加发电量而不会被打坏。 Q8 y' B5 R( b1 v; ^* G' a, M
1.4 在此应该指出:发出的这个电是不恒定的。如果按年平均发电3KW计算,这个电站的年发电量就是:100*24小时/天*360天/年*3KW/小时=约25.5万度电。 2 h: b3 O) d* w1 y& u* L
1.5 经济和社会效应:这个电站可供应岛上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电,改变了无电可供或用“高价电”的状况。
. D3 q6 k. ^) a }1 u: } c( t p" U还一个更重要的意义——这是低碳、纯绿色、可再生的能源技术。
! W5 q* M* D" S4 w- @1.6 军事意义:如果这是南海上某个军事防御性海岛,应用此技术建发电站,不但是终年有电可供,而且这个发电厂拖不烂打不垮!因为其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化整为零、各自独立、单元化的布局,每个之间相隔约20米。即使受损还可以快速的用“插接法”更换损坏了的“独立发电单元”——这个意义重大啊! 9 J- F' \) }4 z* G7 A' ^3 O7 a
1.7 珍贵的副产品:在大风浪的天气里随着风浪的加大发电增多,或者夜里用电减少,那么发出多余的电来那怎么处理?
6 {# a- Q) z& C9 A3 c. {7 m答案是:其一部分储存在“蓄电池组”里,用于调节供(发)电低谷时的用电量,一部分增加冷库里制冰量和增加海水淡化厂的出水量,甚至电解水生产“氢”和“氧”。 $ Q1 C1 @! q, C$ z# M4 ^
真如设想的这样,那海岛就变成了“世外桃源”了——是真正的“蓬莱仙岛”,是生态之岛、绿色之岛。
# X( P$ G2 K: \2、 联合发电模式设想:在东海“海风电场”以外,水深超过10米的更远的海面上又建起一座座百米高的海洋风力发电机,只不过水下部分的基础立柱更大更粗。在每台风力发电机巨大的基础四周,都“附着”三圈42个或更多的3KW左右的本技术——“海浪波能发机”在发电。增加的发电量分担了因为水过深、基础立柱过大增加的投资,扩大了原风电场的建设范围和规模。
; D& Y) F2 i8 p1 v% q5 H3、 综合发电模式设想:在浩瀚的海面上有一座钻井平台,在钻井平台的三侧,“附着固定”一个 1兆瓦左右的“海浪波能发群”,供应或补充着着平台上的生活和生产用电。用身边取之不尽的能源——海洋波能,生产着“珍贵的石油”,同时还节约了大量的生产用柴油,何乐而不为呢?
+ O/ Y0 Z9 X" Y0 r/ K' y# `2 i4、 海岸线潮间带的发电模式图设想: 6 h: |$ S0 J% O" X" C+ o8 I
(, 下载次数: 26)
7 f: o- s$ w' s: J图示的说明:
& D0 e) O% `5 Z1 {) B6 l& u图中1是在海床上固定本技术“发电单元”的立柱。
5 C, a) n% H9 L5 b3 K; `; A" l0 S8 l图中2是指示灯。 5 X; A$ x& U+ e& [
图中3是本技术独立的发电单元。
- I- d% j. ]% H) L9 u7 Z图中4是代表最低潮位线。 5 w0 e& L! k/ C
图中5是代表最高潮位线。 / m1 d& O0 m8 }, D, h- l2 E- d7 U
图中6是海浪“波形”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波一波的海浪“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发电单元旋转发电。 + l/ r; T/ T+ o% h* U$ v
图中7是表示海岸底质的地形:可以看出,平坦无礁石可使海浪不会产生“无序流动和漩涡”,只流向岸边。 + D8 f- B$ S9 f/ [) v) M9 L
图中8是底层海浪后退水流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后退的底层海水与上层前进的海水相互作用。
4 J0 ?- H0 S, l( \6 J2 @/ N! s三、 两种样机结构介绍:
! f% f; y$ E0 C1、 无自传扭矩单机结构图:浮式独立建站或集群锚定式建站的单机结构。
# l3 {' H( j4 o( \, S. V; K6 Z (, 下载次数: 29)
0 p: Y2 l( f9 F1、环形导流管总成。 2、导流管和发电机座之间的支撑板。 3、上下两个有浮力正反转动的叶轮机。 4、发电机座内部密封的发电机总成。 5、向上涌动的海水。 6、向下涌动的海水。 7、6-12片角度可调的叶轮机导叶。 % i: J" r0 e8 q3 _, p# v5 k
1.1 从图中可以看出:本技术是一个“直径6米、高约7米的巨大的叶轮发电机”,垂直“锚定”在最低低潮位水面下0.2米左右。
& Z) @( e" X4 i! e9 Q& P1.2 结构:叶轮机安装在一个有足够浮力的环形导流管里,海水可以在中间上下流动做功;“长卵圆形”浮筒直径1-3米左右、高约4-7米,发电机设在不动的中间发电机仓内,与上下转动的叶轮机同轴并受到双层外壳保护。
( k* e5 i: r) D. b: L! j1.3 工作态势:其中1、2、4、不转动;3、和7、转动;上面叶轮机正转、下面叶轮机反转。
( `0 N1 ~! g7 p \1.4 单台发电单元“批量”生产【理论成本】的估算:合计:约10万元左右。注:下面试验项目的发电单元均以此的单价为计算的基础价。 0 z z' ~$ t6 H1 e0 k/ u. g: v
材料费用合计: 2.9万元。
N8 S8 u$ e. I3 W' w1 s' Q. T, L单台发电单元的加工制作费用、组装费用、消耗品费用、水电费用、管理费用、合理利润等综合费用按材料费1:1的比例计算合计:2.9万元。 `' g- N: W0 e) z, h" k( |& f
外购发电机总成合计:约2.0万元。
1 M& O. ]4 Y \ j通往“海上控制平台”的6KW容量直流和信号复合海缆暂定: 1.0万元。
% h2 \; f) ~8 }3 ~0 y管理费、抵扣税后的税费及未预见费用合计:1.2万元。
& f3 T) S; \" Y; [总计:合理出厂价约10万元左右。 6 \) |8 O- t, H; Z; `+ z7 b
2、 固定式的结构:下图是附着固定式剖面示意视图,如,“附着”在“海风电”立柱上或浅海潮间带海底立柱上(见潮间带的发电模式图)。
( R) N' w: K' K, Q% W2 `- z! I7 J3 m2.1 该结构的投入估算:每台8万元以内。(仅供参考!)
( ^! ~( l! {8 v5 g# [/ H$ P其中包括:综合费用按材料费1:1的比例计算; 2 h! D q' U, ^* M
陆上输变电线路和附属设备等均摊每台1万元;
: q p X' Z+ F2 v中央控制室的6KW容量直流线和信号线复合海缆60M,暂定:0.6万元。
! J) b2 M, G+ ^9 _( F+ O( r% W2.2 产出估算:100台规模每度电成本约为:0.38元/度。(仅供参考!)
& d2 j/ I7 I9 X4 ]2.3 图示: ) c# Y8 d3 z" Q
(, 下载次数: 25)
" x0 }4 z4 \ q3 F1 s固 定 式 结 构 图
1 W' V, w- ~% d& ~从图中可以看出:本技术是一个导“流罩直径0.5-1米、高约4-6米、导叶外径4-6米的固定式海浪发电机”,垂直或水平位置固定在最低低潮位水面下0.2米左右。如果潮水“紊流”大,在外面就加一个“导流总管”。由于是固定方式,所以就不需要“浮力了”,那就不需要导流总管、上下浮体、锚定系统等。另外外形体积都大大缩小了,使结构异常简单,成本低廉。 & W5 R8 N' v. r6 B8 w
这种结构,上下的海水仍然可以驱使叶轮机转动,同轴带动下面固定导流罩内的发电机做功。这种结构极似风力发电机。 ' b t( O5 ~ F m8 {
其中:1、3、4、不转动;2、和7、转动。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10-18 10:46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0-10-18 10:51 编辑
6 _0 W- O3 C: a n' {
6 V: A, }/ `( Z/ N3 b* n* ]. j四、 导叶【自调】及发电的原理:
# U6 _# E3 }/ n8 y. o' A% T0 k3 L- U1、 导叶【自调】的原理图:导叶的【自调】是本技术的关键,通过下两图就可以清楚地了解了。 $ y8 J% `- D H' z( _
1.1 导叶的偏转:从下两图中可以看出代表导叶的两边极不对称,所以当海浪波向上或向下运动的时候,导叶就会被推动,会以导叶轴为圆心向上或向下则偏转一个角度。
+ h: q- x( k9 ^- `1 A首先说明:这个【自调】术语的实质是指——导叶是被上下波动的海水推动,可以以导叶轴为中心,反复转动一定角度,这个角度大小是预先设定的。 ! L7 \% z6 k9 l0 F( i- t* F+ W
1.2 下图是导叶向上【自调】形成夹角Φ1的工作原理图:
2 R# b i3 u7 Y' `- ?/ A' |1.3 结论:从两图中可以得出“不管海浪的海水向下还是向上运动叶轮机的导叶都会产生相同的运动方向”。那么,叶轮机的转动就可以带动同轴的发电机发电了。
5 I8 S* B( b1 Q. `! B4 V/ AΦ1 夹角形成的原理图
$ \ @* _% z$ e6 k b) }. N (, 下载次数: 24)
# g! k( h: q4 F: X2、 发电:形象化描述。 " p5 G0 M* V9 h# I B! {
就是一个巨大的水轮发电机(形状好像电风扇)置于海面下,不过这个水轮机的导叶可以【自调】,水轮机中心内部有一个小小的发电机。此时,不管海浪是向上还是向下的动能都可以被巨大水轮的【自调】导叶双向吸收,并按一个方向始终推动水轮机转动,周而复始发电机就可以24小时发电了。 1 R) W% ~/ t2 [( L, i" Q
五、 本技术——海洋波能发电具有以下特点:大家可以以任何形式“PK”。 - b; z% O2 [/ u& q
1、 同比优势:本技术结构非常简捷、故障点少、成本低、易施工、安装维修简单。
9 K! J# U5 V5 S- j" Y2、 可自动化管理:本技术各标准单元的所有传感器信号、运转信号可集中自动化切换处理,甚至“傻瓜化”管理。
8 C# @: H( [2 } U3 U/ I+ z3、 标准化生产:本技术可作为标准“发电单元”工厂化大规模生产。 6 Q" Q! a9 n' T
4、 集约化建站:本技术模块化组装规模可大可小,可以边建设,边发电。
2 J: ? |! g* t2 z: M5、 可以联产发电:本技术可与海风电、海流电、海光电等海发电技术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联产,发展前景无限。
$ N+ D! O9 f, g8 M6、 独立单元:本技术每台发电单元发出的电流独立输出,互不干扰。 2 A* g6 x J& R
7、 同比本技术拆装容易:恩技术由于单元化、小型化,插接式的安装和拆卸简捷方便,使安装、维修、保养简单化,可以随意海上拖放和收回,这是其他技术无可比拟的极大优势。
7 [5 f1 ?2 R* K8、 安全运转:本技术发电系统置于两层“钢壳内”,并受到多个传感器保护和报警。确保温度、湿度及电力参数的正常运转,安全可靠。 . S# L% u/ r* J, T0 K
9、 密封性极佳:本技术发电系统一个叶轮机只有一个接触海水的轴封端——进入发电机的主轴动密封,在接触海水端还设有防泥沙保护和轴承密封保护,确保运转正常;确保10年内安全使用。 7 u1 h+ u% ~% ^; S K. O' Y7 o# {5 \
10、 同比火电,运转费用极低:一次投资10年受益,无运转成本,只有维修费用。 / X3 E) _! H, k) Y# h
11、 同比海洋风力发电投资:具有一次性投资少,没有昂贵的立柱和海底基础建设投资,也不需要100米海上高空作业专用的海上作业船投资。虽然其他较相似,但是本技术拆、装、维修和起重、运输异常简单,费用低廉。
' c9 U1 p# `1 m! X! B* k5 M12、 同比海洋风力发电技术:由于本技术不是高空作业,维修简单。所以本技术设备要求的制造精度和可靠性要求同比较低,都是通用技术,就是一个“傻瓜级”的产品。如果建立严格的维护保养和报废制度,那么完全适用于安全运转需要。
; B" E L, g9 g# ]" k% P- e13、 同比“太阳能”发电技术: w3 u! Q6 W3 P1 K8 F
13.1 本技术同比一次投资相对较低。 - P2 K5 L0 y" o* H, D
13.2 本技术同比在海水中应用,功率密度大,且365天发电——海浪不休,发电不止,且是不受天气限制的全天候技术,还不占用土地。 4 O3 s2 {: l4 P4 Q; L2 B) p* L
14、 同比其他发电技术:如,利用海浪波能压缩空气、压缩水来发电的技术,在结构上比较、故障点的比较、基建规模等等进行比较独有一定的优势。 $ O. \, C! {4 V1 u( W) b9 G
因为本技术利用直连式发电,插接式安装技术,用N个标准单元“集成”建设海上电站。故建站周期极短,资金和规模灵活。在结构上同比简单。在系统接触海水的故障点同比就少多了。另外陆地上不需要建设发电厂房了。 & i. {$ V2 u4 @% \
另外,采取单元式的由少到多、滚动集约式的“边发电边扩大”的发电规模,是无法比拟的。
4 Q8 a# X2 y- c15、 和国外7大发电模式相比:列表如下。 # w3 o' ^( J/ j4 o) g
(, 下载次数: 23)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10-18 10:55
上面总是多一个说明书附图二的图,删不掉??? ' j1 |5 T( x& p) l- q& S
接上页 6 |+ {$ V/ E. V4 w* t* Y2 Z, z
16、 和滚动式、摆式等等海浪能发电技术相比:列表如下。 " C# }* Z/ y5 t+ o+ S
下面列表介绍几个国内海浪发电技术和本技术进行产能、性价比较。(仅供参考)
) c7 t W `, ~3 V( o% C( z (, 下载次数: 22)
作者:453921758 时间:2010-10-18 12:49
好东西呀,但是好像在申请专利的时候要模型吧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10-19 13:27
好东西呀,但是好像在申请专利的时候要模型吧
4 r8 N# U* Y' ]/ x+ M. j5 @: z 453921758 发表于 2010-10-18 12:49
9 t9 Z( p1 x) \% N9 w+ G% |
% t/ `; K2 c( w

: J) r) ?) ~/ ^7 r& m不需要模型。谢谢!
作者:海鑫源 时间:2010-10-19 16:28
宋老师你好:
2 K! \) S- t4 ?$ b% i我是牛治博,一名青年工作者,看到你的文章后很受启发,期待与你认识,并参与到开发波能的行动中。
" `' `- N% P6 j) G( ]8 m我的联系方式: 0 g, {( X* `! u/ i
QQ:937908055
: i g' e: U. |; Z" y6 z4 k手机:15810322893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10-19 21:03
宋老师你好: & p! q: v, I. i: d. J% |0 ~
我是牛治博,一名青年工作者,看到你的文章后很受启发,期待与你认识,并参与到开发波能的 ...
' _( H& n+ |" D2 |( y$ T 海鑫源 发表于 2010-10-19 16:28
. s2 c. S0 x1 A9 h) S* U7 P5 z( N
! E. N" b3 t4 R

% o8 O% B M1 Q8 h: S您好牛治博:看到你的留言很受感动,的确这个项目很大,需要一个设计班子。其中包括:机械、电控、海洋工程等方面的技术人员。 - _9 J) { S2 O0 g; f$ L1 Z
机械设计,机械加工,设计软件,机械工程师,设备管理,焊接,液压,铸造,密封,测量,工程机械,粉末冶金,轴承,齿轮,泵阀,工业自动化1 Q. V6 d6 C. m4 {0 ?
' |1 D4 J" m+ s4 U但目前的现状是: 5 c8 G1 A, }+ ~" z! T6 u
1、 专利尚未批下。
' u4 W4 R+ k% o w2、 本人年事已高,身体不好无力开发,但我坚信一定会有“高人”全面接受进行开发试验的。
- A2 p- {+ g- ~! u3、 虽然已经有人在进行“单项”研究和试验,也有人联系合作,但尚无实质性的进展。 " y U5 P9 z6 b0 t e, n: b, W- Q
4、 可能的结果是:
+ n+ i5 R B. c* E4.1 政府介入支持——有机构接手,申请国家资金,这最好。(已有一家申请过,但是未果)
( P7 Y: v4 ]# [ Q" N; d# M# u6 A1 m4.2 大的风投公司(包括国外)介入开发。(已有信息了)
2 L: d5 E2 h) p* N! G+ w0 T4.3 大的企业接手开发。(小企业在搞单项)
f' B4 S1 t/ w9 z: |6 |* e. w5、 当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势头“迅猛”,背景形式大好。 . x, o5 ~' r8 p3 u
我觉得这个项目是大有前途的了。 ; F+ a% W% m" U i. F }1 q. f+ G/ C
谢谢您的支持!
作者:一只想飞的猫 时间:2010-10-19 21:48
宋老师: 0 T5 h; f4 I t8 ], v3 t1 @0 E
您好,您能介绍一下国内外对海浪能利用吗?比如国外最大的海浪能发电站在哪里?多大的发电能力,已经建成多久……等等。
( G' }8 r1 r. z8 [, T谢谢。 % m. ]" g+ {0 R5 D$ A: U& t

作者:swf1945qd 时间:2010-10-20 21:13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0-10-20 21:19 编辑
. \! F! d( s: h3 m 1 X5 t/ N; d, ^0 @6 a* I
宋老师:
7 b' @ d" }2 e! B) h& Y: C您好,您能介绍一下国内外对海浪能利用吗?比如国外最大的海浪能发电站在哪里?多大的发电能力, ... ) \( ]5 W) e* Y! r" |; Q
一只想飞的猫 发表于 2010-10-19 21:48
; l: `* j0 `: i+ K: P
+ C, ]( f5 `# G) t8 P

. d. L/ A1 }* P0 {

对于国内外的海浪能利用的了解,也是在各种媒体上的介绍,我所了解(片面的)的是:

1潮汐能的利用较早也较成熟——网上可以搜出来很多。

2
; r) M& d( _3 M; ~) A3 n" i- \+ S
海岸线的利用海浪能发电,据了解以色列的技术目前较好,发电成本较低,被市场接受。

3国外的技术,也是从网上了解的,在此不详述。但仍然是海岸线的发电技术成熟,远海海浪能利用成功的实用技术不多,可推广的尚未发现。

4国内技术,例如:

4.15 r% @0 j9 s w. x, K( F) ^
香港浪能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以色列人发明的技术。2008年购买了该项专利,计划将该项技术投入商业运作。项目落户东平镇葛洲岛,目前该项目已进入了实质阶段。

4.2; q7 N2 X2 t) ^
青岛有个合和公司在建波浪电站据说是台湾人的公司,采用日本技术?

4.3. c" M6 S i: E' R
我国技术有广州,青岛等几家实验厂投产,效果不理想——成本较高。大都是容积式”——就是利用海浪压缩气体或液体介质来发电。虽然可以发电,但是经济性有待提高。

不全,随便写写,不能作为“依据”引用。

至于其他的情况,网上很多,搜搜吧!在此就不“画蛇添足”了。


: m' o6 R6 I' a1 @
作者:一只想飞的猫 时间:2010-10-20 22:15
宋老师: % G: |! N3 p+ B# k
谢谢您的答复。我的第二个问题是,人家凭什么不用以色列的技术而要用您的?您的优势在哪里?
, c9 [- r+ ~5 f3 g7 A1 `谢谢。




欢迎光临 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www.szfc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