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bq1013 于 2022-5-12 15:01 编辑
从2013年政策补贴,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进入快车道以来,到2020年为止,国内已经累积了20万吨废弃的动力电池。而到2030年的时候,全球动力电池的数量将累计达到1200万吨。这么多的动力电池既是一座巨大的金矿,也是一座危险的“火山”。
要知道,一块20克的电池就足以污染1平方公里的土地50年之久,而一块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重量就可以达到300-600公斤重,如果处理不当,所造成的污染将远超燃油车。那么,这些被废弃的动力电池都去了哪里呢?
各大公司积极回收电池其实,宁德时代、特斯拉和蔚来等电池和汽车生产商,早已看中了废弃电池回收这个“新生意”。他们纷纷推出电池回收业务,将其作为下一个10年乃至几十年的长期战略目标。
虽然各大公司都在积极筹备电池回收业务,但是却并不能做到100%回收,而且回收到的电池也不是全部都变成了新的电池投入市场。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梯次利用,二是原材料回收利用。
先来说梯次利用。我们知道,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容量会逐渐损耗衰减,流入二手车市场。大部分退役的电池容量都在20%-40%之间,这样的电池如果要继续使用,肯定是不能继续装在汽车上了,因为这样的电池各项功能已经大幅衰减了,在电车领域根本卖不出去。
所以就会被用到电瓶车、老年代步车、三轮车和环卫车等地方,和电动汽车相比,它们对电池的动力和其他性能要求不高,所以电池差一点很正常,退役的汽车电池恰好能够补充这个空缺。
本质上说,电池的梯次利用就是要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榨干电池的剩余价值,实现物尽其用的目标。当然,为了安全起见,这些废旧电池也需要经过拆卸、检查、筛选和重组才能够投入市场。
而电池的原材料回收,则是将电池进行完全的拆解,分离出其中的稀有金属,然后投入到电池生产线上实现再利用。这种电池利用方式可以减少原材料进口,进而减少矿产的开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
这么看来,各大资本还是在为环保做贡献?当然不是了,这是因为回收电池这个项目又有钱可以赚了。
电池回收怎么赚钱?
动力电池回收是怎么赚钱的?我们说过,电池回收后有梯次利用和原材料回收两个途径投入市场,那么,这两种方法哪一个更赚钱呢?
你可能会觉得梯次利用,加工步骤少,相当于直接投入市场,应该赚得更多。但是,大部分厂商都在朝着原材料回收利用的方向努力,它的利润也更大。2021年10月,宁德时代就在湖北宜昌投资了320亿元开展电池拆解和原材料回收项目。随后,LG新能源、国轩高科和三星等大企业闻风而动,也开始抢占市场。这是因为,原材料的回收不仅有利可图,而且是一个长远的战略项目。
比如:三元锂电池中的锂、钴和镍都是地球上非常稀缺的金属资源,价格非常昂贵,而且由于我国的这些金属材料大部分依赖进口,所以我国电池制造的成本非常高。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废旧电池里的金属,那么我国对于进口电池原材料的依赖度也会降低。所以回收动力电池,就相当于变相赚钱了。
当然,除了这种变相赚钱的方式以外,回收动力电池本身也存在很大的利润。据统计,现在市面上的动力锂电池回收价格在每吨一万元左右。其中金属镍的价格持续上涨,价格高达12.6万-14.5万元每吨。
从长远来看,只要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增加,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来源和市场就不会断。据光大证券估算,2030年的三元电池正极回收可增至29.25万吨,在现价情况下2020-2030年三元电池累计回收空间将达1305亿元,磷酸铁锂电池的回收市场也能达到163亿元。
所以说,近几年,各大资本在国内争相布局的主要目的,就是分食这“千亿”市场。甚至在2030年以后,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有可能和燃油车平分天下,产生更大的利益。
对于电池和汽车厂商来说,电池回收不仅是一项盈利性的项目,更是他们的一场自救运动。因为电池原材料是这些大企业运行和生存的基础,如果这一环出现问题,那就和华为遭受芯片垄断一样致命。
大厂为何敌不过“黑市”?
然而,就近些年的电池回收行业现状来看,这些大公司显然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因为资本充足、技术先进的他们,在抢占电池回收领域上,却敌不过“黑市”。
据“天眼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3000家电池回收相关企业,但具有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资质的“正规军”却只有30多家。不仅是正规企业的数量少,而且他们回收到的动力电池同样少得可怜。主要原因就是大公司出价低,黑市出价高,所以现阶段正规军处于收不到电池的局面,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按理来说,价高者得是市场的特性,但是“黑市”凭什么能够出到高价呢?这是因为,和正规公司相比,“黑市”商贩的流动性强,不易被监管部门检查,所以他们的回收标准很低,就容易引发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和安全隐患。
小作坊缺乏电池筛选和拆解的专业技术设备,大多数人都是采用暴力拆除的方法进行回收利用。而电池里的电解液和金属锰都能够直接污染空气和土壤,引发大面积的环境污染。
同时,由于动力电池和放电方式复杂,在拆解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电池燃烧和爆炸。而如果是按照梯次利用回收,很可能把不达标的电池放在电瓶车、三轮车里面,造成严重事故,危害人身安全。
尽管随着国家政策法规的出台和监管力度的加强,“黑市”将大量退出市场,但是大厂想要完全吃掉电池回收的“千亿”蛋糕仍然非常困难。其中最困难的一点在于技术水平仍然滞后,无法保证在污染排放达标的同时有一定的盈利。
以2018年为例,我国动力电池退役总量达到了7.4万吨,但 真正被回收的只有5472吨,占报废动力电池总量的7.4%。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目前真正进入报废阶段的电池,大多是最早那一批新能源汽车电池,数量并没有那么大,而且以磷酸铁锂电池居多,比较适合使用梯次利用,回收拆解效益不高。而具有更大回收价值的三元电池,还没有达到退役的高峰期,而大多数企业都还在等待这个关键时间点才肯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