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返回首页

海哥007的个人空间//www.szfco.com/?11220[收藏][复制][RSS]

日志

孝感麻糖(转帖)

已有 2058 次阅读2009-10-21 10:59|

孝感麻糖

  孝感麻糖,蜚声海外,驰名全国,它不光是孝感市的品牌,也是孝感人的骄傲!纵观孝感许多传统产品,迄今为止,还尚无超过麻糖名气的。在全国各省市,麻糖几乎成了咱们孝感的代名词。用外地人的话说:提起孝感,就想起了麻糖;见了麻糖,就想起了孝感!孝感因有麻糖,也大大地提高了在全国的知名度。
2006518日,孝感市正团麻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子清先生,在北京光荣出席了第七届全国创业之星交流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亲切接见,并和他合影留念……。 
  这则很有价值的新闻,引发了本人浓厚兴致,于是深入到麻糖的发源地八埠口,慕名采访了当今孝感麻糖业上的传奇人物李子清。在考证有关史料之余,我发现有许多美丽动人的麻糖古今传奇故事……。 
八埠口智慧先祖千熬万制得麻糖
八埠口,(含今八埠村与金星村,属孝南区卧龙乡所辖)是孝感麻糖的发源地。
  据1988年孝感市地名志办公室所著的《孝感市概况》所载:八埠口的得名,是因为古澴河在此处分为两支:一支流去西北,一支流向西南,形成八字形,因李氏宗谱记载,李省八公之与埠头之及三汊河口之,三字连谐而得名八埠口,此地元朝末年麻糖即问世矣。后来,此地竟在全国出了名,是因为产出了世间的佳品——麻糖,而享誉盛名至今一千多年。
  麻糖,最早是怎样制成的呢?传说是因为一场偶然的家庭事故引起,将错就错歪打正着而成。
  很久很久以前,此地有一家李姓爹爹婆婆。大麦丰收打场以后,在晒场上将风干扬尽的上风尖子精心筛选出来,准备留作来年的麦种。婆婆叫爹爹将一撮箕麦种先端回去,倒在一只木桶里存放。爹爹端着大麦种钻进自家低矮阴暗的小茅屋,一时粗心,也未检看木桶,便倒了进去。谁知,这只木桶平时很少装水却偏有小半桶水;婆婆装的水,只顾着忙乎又未跟爹爹提醒。于是麦种被水浸泡竟不知晓,后来发现时,麦种却都生了芽。
  一撮箕干、饱、白、净的大麦种泡了汤,做种是不能了,而且吃不能吃,喝不能喝,老俩口互相埋怨了半天,婆婆怨爹爹:做事粗心不检查,爹爹怨婆婆:明知有水不做声。最后还是婆婆让了步:吵归吵,还是要想个法子让它能吃才行。辛辛苦苦种点粮食不容易,这好的麦种把它倒掉叫人蛮心疼的!爹爹也舍不得倒掉,围着麦桶急得直打转转。婆婆见了,突然灵机一动:老头子这样的打转转,不就象在转磨子吗?于是招呼爹爹说:办法有了,就把这生了芽的大麦用磨子磨成浆,熬羹喝。爹爹听了喜得夸婆婆:好点子!于是借来石磨,老俩口把生了芽的大麦磨成了浆,并舀了其中一部分熬成了羹。
  晚上,打短工回家的儿子喝了这羹,问:妈,这是么羹喏?咋这甜呢?还蛮好喝哩!老爹说:这是你妈制的麦芽羹!好喝就行,还有不少,够你喝几天的!儿子一听不高兴:老爸,我每天干的是重活,光喝羹么样出力呀?妈插言说:这样吧,还有一碗剩饭,我现在就用羹把饭拌着,你明天上工前,放在锅里一热,吃了再走。于是他妈把剩饭倒进一个瓦钵子里,舀了一瓢麦芽羹,用筷子一拌,盖上盖子,顺手放在了灶台上。
  不想,天气热,灶台上温度高,麦芽羹与剩饭一夜就糟得发了酵。当第二天儿子揭开钵盖时,一股浓烈的酒香扑鼻,只见钵内饭粒发胀,颜色淡黄,粘结相连,浮于钵面,象稀粥又不同于稀粥。因为用筷子把表面上的饭粒一拨,下面尽是黄汤。儿子当然不知这黄汤就是米酒汁和麦芽糖汁的混合液。黄汤既甜又做酒味,儿子不敢多喝,只是把钵里的米饭(实际叫酒糟)捞起来放进锅里一热,吃了临走时嘱咐妈说:那钵子里的黄汤可是好东西,您可别倒了哇
  儿子嘱咐了,妈当然不会倒。早起,便把这黄汤倒进锅里一热,热着热着,用筷子醮起来准备尝,只见筷子上滴下一溜长长的须子,将这须子放进口中一尝,不觉失声惊叫:好甜啦!老头子,我们的麦芽羹与剩饭糟成了糖须子!随着水份与酒气的蒸发,糖须子越熬越浓,越熬越甜。
  可是,熬干了水份的糖须子却不能用锅铲盛,也不好用碗装,老俩口只好用筷子在锅里搅起来,一砣一砣地吃。吃着吃着,婆婆吃出了新花样:将搅起来的一砣糖须,用筷子象扯麻花一样换着扯,扯着扯着,只见黄黄的糖须子越扯越干,越扯越白,越扯越好吃。老俩口又将剩余的糖须子都扯成了糖棍(这就是后来所称的打白糖),准备留给儿子回来吃。为防相互沾连,婆婆又将糖棍放在面粉上一滚,既好存放,吃来也方便。就这样,生了芽的大麦种,不光未倒,还误打误撞成了打白糖。
  晚上儿子一边品尝糖棍,一边对妈寻根问底。聪明的儿子听后一拍大腿说:何不继续熬制打白糖呢?这可是个生财的好门道啊!家里还有那多的麦芽羹,明天再多蒸些米饭,还是继续照这法子依葫芦画瓢,准成!
  儿子一提醒,老俩口一拍即合,经过两天的依葫芦画瓢,果然制成了更好的打白糖。婆婆用篮子提着到热闹的集市去叫卖,结果,当时少见的白糖棍,又因风味独特,竟被一而空,而且卖了个好价钱。婆婆买了些油盐和应用之物,一路上高高兴兴。心想,儿子这个生财的主意不错,从此家里再也不会为缺油盐钱犯难了
  自此,李家设起了熬糖的小作坊,自家的麦、米用完了,便外收别家的大麦、稻米、糯米继续做。为了增加糖份,又试着掺些砂糖一起熬制,打白糖的品质也更高了。几年工夫下来,李家那个阴暗的小茅屋便改建成了大瓦房。儿子也不再出门打工,就在家跟着父母熬制打白糖,并且娶了个贤慧媳妇,生了个白胖的儿子。那时候,这一带的农民,见李家熬制打白糖发了,纷纷上门取经。善良的李家就倾囊相授,于是一些人家也学李家一样,熬制打白糖到集上去卖,有的还以此作为家庭主要副业。这个时候的"打白糖",实际进步成了尔后制作麻糖的主要原材料。
  家里成天制作打白糖,李家五岁的儿子又特别爱吃,明吃多了怕大人说,只好偷着吃个砣把两砣。一次,儿子躲在房中偷吃打白糖正上劲,不想父亲进了房,害怕得顺手将糖塞进了身后的芝麻罐子里,结果父亲还是看见了,从罐子里抓出那砣糖来。只见好好地一大砣糖,粘满了生芝麻,扒又扒不掉,丢又舍不得,气得撵着儿子要揍人。这时聪明的媳妇一边护着孩子,一边说:沾了芝麻打什么紧,给他拿去放在火上烙熟了不是一样吃!儿子见老子依了娘的话,果真在这砣糖中插根筷子放在火上烤。谁知,这砣沾满芝麻的白糖被烤得满屋喷香,更加香甜酥口,馋得一家人你咬一口,我咬一口。
  不久,李氏糖坊经过多次试验,把熟芝麻掺入熬好的糯饴糖里,(有时还另加点花生仁、桂花等)不断地揉和拉扯,然后在案板上盘成寸许厚的长条,用刀切成一块一块的薄片,冷却后的味道比早先做的打白糖更好,便起名叫麻糖。于是,八埠口的糖坊竟相仿制(《孝感文史资料》载)。
  八埠村、金星村的熬糖先祖就象李氏糖坊一样,凭着智慧、灵感和勤劳的双手千熬万制,竟把麻糖制得全国出了名,而且竟上了康熙34年(1695年)的《孝感县志》:麻曰脂麻,和糯饧以为糖,曰麻糖;处处有之,而孝感独著;然饧师迁乎别地,而弗能为良,盖水土使然也!今且以邑名糖矣!此史书的记载,不仅对孝感麻糖的原料、制作及得名的由来作了扼要的概述,还告诉世人:麻糖虽然许多地方有,却超不过孝感。纵是孝感的麻糖大师被请到外地制作,以同样的技术,也达不到孝感的水平。因为孝感麻糖的贵处就在芝麻、糯米必须孝感南垸所产,熬糖的用水必须取自孝感城南门桥上游的水。否则如同桔生淮南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麻糖就会变味了。
                  皇太后喜食麻糖引发孝昌孝感
  有人说:麻糖与孝感,孝感与麻糖,恐怕早就粘合在一起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不仅十分赞同这个观点,还能为这个观点提供历史佐证。
  公元454年,南朝刘宋孝武帝,在古安陆县辖内的东南方向,另辟一新县,取名为孝昌县,以示倡行孝义之意。此县当时与安陆县同属江夏郡所辖。可几百年以后,孝昌县名却被改成了孝感县,据传是因为麻糖而引起的。
  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了后梁国,从此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朱温的主要对手是北方入主中原的沙陀贵族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及孙李存勖。李氏祖孙借着官封晋王的权势最后灭了后梁国,而建立了后唐国。公元923年,李存勖继承祖业,在魏州称帝,继而迁都洛阳,自封为后唐庄宗。
  李存勖可不是个好皇帝,《中国通史》对他的评价很坏:横征暴敛,大肆搜刮是一个穷奢极欲、贪得无厌的皇帝。可他却很讲孝心,尤其对在兵荒马乱年头里,把他抚养大的祖母(李国昌之妻)孝心更甚。所以,只要是搜刮来的奇珍异宝、美味佳肴,常常要与祖母分享。
  传说,公元924年(即后唐同光二年)元宵佳节的那一天,李存勖与皇祖母共进晚膳,同时打算膳后扶皇祖母同观元宵灯会。在膳后饮茶之际,李存勖命人端来一盘形似切糕的副食,并说:这是人间少有的佳品,请皇祖太后品尝。皇祖太后从盘中拈出一块,瞅了瞅说:这不是芝麻、白糖、花生仁、瓜子仁拌做的吗?怎么切工如此精细啊!放入口中一嚼,连说:好吃,好吃!色、香、甜、薄、脆、酥俱佳,这是什么糕点?你又是从哪儿搜刮得来的啊
  李存勖连忙分辨道:……这不是搜刮来的,是外臣进贡来的,这糕点叫麻糖,您看,形同玉梳薄如璧,色如银霜甜似蜜,的确是世间难得的佳品,它产自湖广江夏郡孝昌县,是孝昌县令送来的。怎么样?品味不错吧!
  李存勖本想得到祖母的夸奖,不想祖母突然阴沉了脸,反问道:什么?你说那县名叫孝昌县?孝昌、李国昌,那不与你祖父同名吗?真是岂有此理!?养儿不记祖,不如养猪狗!不是吃麻糖,我还不知有个孝昌县。这个孝昌的县名,一定得改!现在就改!马上就改!你听到了吗?吓得李存勖连声说:是,是,是!现在就改!马上就改!见李存勖转身要去,皇祖太后又叫住他,换作笑脸安慰说:这孝昌的县名,是好几百年前就有的,从古叫到今嘛,不是孙儿你的错,但是要改,怎么改,你召集大臣们商议一下。还有,这地方的麻糖却是我爱吃的,以后每年你必须给我弄点来
  身为皇帝的李存勖被骂得狗血淋头,如丧家犬一样惶惶地逃出后宫,连夜召集大臣金殿议事。一年难见的洛阳元宵灯会,包括皇上在内,谁也不敢去看了。
  金殿上,众大臣为改名之事各抒己见,甚至争得喋喋不休,最后才确定把孝昌改为孝感,理由是,这个地方出的孝子多,东汉时,就出了三个:不光有卖身葬父的董永,又有寒夜为父温被的黄香,还有隆冬为母哭竹的孟宗,他们的孝行感动了天地,所以由此取孝感之名。
  李存勖将大臣们议定的县名,连夜禀报皇祖太后,祖太后终于露出了笑容:这样改好,既未犯皇祖之讳,又未使董永诸孝子行孝的历史典故在县名上所埋没
  皇祖太后这一闹,倒把孝感麻糖闹得都出了名。从此孝昌改成了孝感孝感的县名沿袭至今已一千多年了。而孝感的麻糖自此以后,也成了历代宫廷的贡品了。
  其实,当初孝昌县令进贡的那麻糖并非形同玉梳,而是四方块。传说是侍侯李存勖的贴身小太监暗中搞的鬼:麻糖送进宫来,是小太监代为收进深宫的,只待元宵节那天晚膳后送与祖太后品尝。只因麻糖那浓浓的香味,诱惑得小太监直流口水,趁无人之际,他偷偷将一块麻糖咬掉了两个角,觉得太好吃,忍不住又这样咬了两块。慢咽慢嚼中,陡然感到大事不好:偷吃送给皇上的贡品,那还了得,岂不有杀头之罪!亏得这家伙机灵,索性把一盒方方正正的几十块麻糖小心翼翼地以齿修理成一个样,全如木梳形状。心想,反正皇上也不知这麻糖是方是圆,或许能蒙得过去。结果果真被他蒙过去了。于是才有了李存勖对皇祖母形同玉梳薄如壁,色如银霜甜似蜜之说。如若不是正逢皇祖太后发火,转移了视线目标,这赫得冷汗直冒,两腿打颤的小太监,恐怕难逃杀身之祸了。
  后来,皇上的这两佳句传出了宫外,制作孝感麻糖的先祖们得知后,为了告诫儿孙,又在后面加了两句:能成贡品真难得,传于后世莫走移。于是,皇宫内外的两佳句便珠联璧合成了流传至今的孝感麻糖赞美诗
                形同玉梳薄如璧,色如银霜甜似蜜;
                能成贡品真难得,世代相传无走移!
  至今孝感麻糖的好多食盒包装上,都有类似的诗句。
                李子清巧逢骂街承祖业发愤改行
  如今年过五旬的李子清,是今卧龙乡金星村人。当初,他并未继承祖业学做麻糖,而是外出学手艺搞建筑。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起,在二十多年里,因为他精明强干,慢慢地自己拉起了队伍,当上了工头,后来渐渐地办起房地产开发公司,又当起了总经理。以至财力雄厚,在武汉建筑业同行中颇有名气,已经拥有了好几个工地、200多人的建筑规模。在一次巧遇武汉人买了麻糖骂大街的情况下,他愤然地改了行——弃工经商,重操祖业,办起了如今麻糖公司。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97年春节期间,李子清准备前往自己的施工工地,工地正好就在武汉铁路局附近。只见前面有个老者吵吵嚷嚷,旁边围着一大堆人正看热闹。只听老者嚷:什么孝感名牌?什么正宗麻糖,完全是狗屁,简直误死人!我多年不回老家河北去,这次探亲,我在站台上买了一箱麻糖,满以为给亲朋好友带点湖北特产作礼品,送给他们,他们一定很高兴。你们猜,怎么着?拆开包装箱一看,一箱孝感麻糖全部结了块,一砣一砣的。咬,咬不动;撕,撕不开;就是撕开了,咬动了,可沾在牙齿上半天进不了喉,让我在亲戚面前哭笑不得。如今的孝感人麻糖越做越缺德,完全不把老祖宗留下的名牌当回事!李子清听到这儿,不敢再往前走,因为他认得这老者,是武汉铁路局的某处长。而且这个处长不光认识他,还晓得他就是麻糖发源地金星村的人。他怕被这个正骂人上劲的某处长看见了,自己更难堪,并掉转头,逃一样的回到了自己的公司办公室。
  这场偶然的路遇,使他很窘迫,很尴尬,很恼火,心灵的震动也很大。事后,他对自家兄弟说:人在武汉,听到武汉人骂孝感,就好比人在外国,听到外国人骂中国一样,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莫大地伤害。尤其是被人骂了还不敢还嘴!虽然骂的是孝感人,不是指着我骂,虽然骂的是做麻糖的人,更与我搞建筑的无关,可我感到比挖我的祖坟还难受!我们弟兄四个出身于麻糖发源地,有责任顶起门户,保住祖先千百年来,世世代代辛苦创下的传统名牌;有责任振兴孝感麻糖业,岂能让那些乱七八糟的水货麻糖充斥市场,继续有辱我们的先祖?我打算改行,回孝感去办麻糖厂!老大子清说了,小弟们只好赞成。
  李子清是一个有远见卓识和强烈自尊心的人,他的改行并非赌一时之气,而是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分析和深思熟虑的。
  通过市场调查他发现:历史悠久的孝感麻糖,曾是特定自然条件限制下,小农经济时代的佳作。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操作上现代工艺已取代了过去的手工作坊;在原材料的和用水上经过技术处理后,外地芝麻、糯米和地下水同样可制成有孝感风味的麻糖。加上孝感麻糖属过去皇帝不容易吃的,当今老百姓仍然视作佳品馈赠亲友,而走俏全国。由于走俏,带来麻糖厂大上马,高峰时仅孝感就达200多家,但有些厂却回到老祖宗熬制麻糖的手工作坊去了。有的麻糖商为了牟取暴利,产品质量低劣,也冠以孝感麻糖以劣充优,以假乱真,于是才坏了孝感人的名誉,有损祖传的名牌。调查中他还发现,孝感麻糖不仅受到本地水货的冲击,还出现了强有力的外地竞争对手——嘉鱼人也在做麻糖,而且麻糖师多为孝感人,大有鲸吐孝感麻糖之势。不过,令他欣慰的是,祖传孝感麻糖,仍处于优势,在一个较长时期里,孝感麻糖的殊荣还不会被外人夺走。
  在调查的基础上,他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孝感麻糖被消费者骂大街,当然不能怪消费者,只能怪那些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羹的少数麻糖商,他们不光有管理、技术上的原因,更有文化心理上庸俗的原因!在他们的心目中,麻糖只是被卖的普通食品,不是卖的孝文化的结晶品;麻糖产品的优劣,只是体现普通食品的兴衰,与孝感的名誉是否受损无关;麻糖只是极为普通的食品,既不能代表孝感,更不能振兴孝感……等等。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李子清给自己出了道题:假如我来当老板,我会怎样看麻糖?他的回答是:
麻糖,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一份文化遗产。这遗产,那些唯利是图者是不能继承的!麻糖,是孝感进入全国的媒介,是连接社会的桥梁,生产正宗的麻糖,就是源源不断地制造孝感的知名度。麻糖是孝感的名牌,名牌无论对企业、对城市、对国家都是无价之宝。所谓无价之宝,就是不光受到广大人民的信赖和赞美,还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即购买)。因为达到名牌的麻糖产品,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产品,而是已附上了文化色彩。附着文化色彩的麻糖产品,一定会比单纯的食品更具有影响力。办企业若达到了这个境界,何愁无销路,何愁无钱赚呢?!
  笔者采访他,听了这席话,由衷地发出感慨:多么博大的企业家胸怀啊
正团公司齐努力神龙牌再创辉煌
  李子清耐心说服跟他从事多年建筑的胞弟子华、子如、子宏,以孝感大局为重,以弘扬祖先名牌为重,告别了二十多年驾轻就熟的建筑业,选择了一切从头干起的麻糖食品业,毅然决然地变卖了建筑资产,离开繁华的武汉大都市,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孝南区卧龙乡金星村。仅凭四兄弟这一点,就是他们思想观念上的飞跃——“弃熟就生前途未卜,没有超越常人的勇气,是迈不动这一步的。
  办公司,公司叫什么名字?卖麻糖,麻糖叫什么牌子?兄弟四人一合计,公司的名字叫正团正团既是大哥子清的大名,又取再创业兄弟四人必须真正团结之意。麻糖的品牌叫神龙,既有祖居卧龙,牢记先祖品牌之意,又含新创品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飞则如神龙升天。他们一开始取名,就摆开了团结起来创名牌的架势。
团结起来创名牌,是李家四兄弟共同的创业口号,他们凭着顽强的吃苦精神、出色的管理才能,再加上弘扬祖先名牌的决心,终于成功了!他们也的确达到了真正的团结——心往一处想,资往一处投,劲往一处使,继承祖业不到5年时光,不仅使正团公司兴旺发达,神龙品牌还再创了祖先的辉煌。
1997年夏,正团公司开业时,还是一家小厂,五年来,厂房面积扩大到24亩。不光祖居地八埠口金星村有生产基地,车流如织的107国道(汉孟路168号,熊咀市场旁)上还建有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化作业流水线,都以新式设备成龙配套。如今,完全发展成了一个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生产麻糖、米酒、饮料等产品的大型责任公司。
  武汉人买麻糖骂大街,此事对李氏兄弟们刻骨铭心。所以产品的质量,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并不断告诫全体员工;为了让现代化的食品高科技与传统的糖坊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产品质量锦上添花,公司从祖居地金星村,请来了在各个关键工序上的权威师傅,激励师傅们珍爱祖传名牌,不能给老品牌抹黑。老师傅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都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技术,生产比正宗还要正宗的孝感麻糖。公司对招收的新工人,先培训再上岗,员工的工资、待遇也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在明确规定的基础上还一再提醒三不准:原材料不合格不准选购;成品不达标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产品不合格不准出厂。并投巨资引进一流的质量检测设备,建成了高标准的产品质量检验室。如今,神龙品牌的质量,是一步一个台阶,日新月异。
麻糖虽好,如果没有人要怎么办?许多企业就是因为产品积压、资金呆滞、员工发不出工资、机器运转不灵,而热热闹闹地开锣,冷冷清清地收场。可正团公司这方面却有高招:一是推销新鲜产品,二是推销企业形象。
  在推销新鲜产品上,公司规定,凡销售额达到一定标准的经销商或营业部将给予不同档次的奖励,有的奖柜式空调、奖电脑,有的奖红包,等等。通过这些形式的奖励,进一步激发经销商们立足本地,走向全国,更为广阔地开辟营销市场。同时,公司还在武汉、广州、湖南、北京等十多个省市的商场辟有专柜,专卖神龙麻糖米酒产品。法国家乐福等外国食品公司还与公司签订了营销合同。迄今为止,还是当今孝感麻糖业上第一个大胆与洋人做生意的企业。
  在推销企业形象方面,正团公司舍得花钱,做广告、立标牌、上电视、上广播、上报纸,而且是经常性地、不遗余力地借助这些宣传媒介,来推销自身企业和品牌的形象,使正团公司的神龙产品附上浓厚的文化色彩,更大地吸引人们对神龙产品的诱惑力和购买力。仅最近两年,为推销企业形象,公司所投入的广告宣传费就达十几万元。赚进了腰包的钱,哪里舍得白拿出去!这个广告费数目,在孝感的同行业产家中,是极为少见的。因为,只有精明的正团知道,附上文化色彩的经济产品,一定会比单纯的经济产品更具有吸引力!
  如今,正团麻糖有限责任公司和它的神龙可大大地出名了。2000年至2002年,孝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全市几十家麻糖企业的专项检查中,正团各项指标全部合格,连续三年名列前茅;孝感日报以正团”“质量过硬销售有方实现跨越式发展为题连续三年作过专题报道。从2003年起,连续多年被省、市工商局命名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神龙牌8种包装外观设计享有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专利权神龙牌麻糖作为名优食品,被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授予推荐品牌2004年上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畅销产品奖2005年北京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从2003年至今,神龙麻糖在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连续三届授予中国优质食品称号。李子清先生也多次在自己的产品展销大厅和颁奖台上,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姜春云、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湖北省长罗清泉等领导的亲切接见。20051017日,第三届北京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吴仪副总理在湖北展厅,握着李子清的手高兴地鼓励说:我早就知道孝感麻糖米酒,你们现在质量提高了,包装也精美了,希望你能做得更好2006518日,李子清光荣出席了第七届全国创业之星交流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里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亲切接见,并和他合影留念。深感正团人骄傲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与李子清先生合影的巨幅照片,至今仍高高挂在正团公司二楼的迎客匾上……
  如今,神龙牌麻糖的八大产品,采用优质麦芽、芝麻、糯米、白砂糖等原料,运用传统工艺、先进设备和现代生物技术精制而成,具有香、甜、薄、脆、酥的独特风味,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它以十几种精制的包装形式,如神龙一样畅游全国,飞升海外,而驰名天下。
  而孝感麻糖业的传奇人物李子清呢?也荣登了全国各条战线的精英谱2006年底出版的,全国大型系列丛书《共和国骄子》一书中,就有一篇题为《湖北孝感麻糖大王李正团》的文章,就是本人受聘于该书编委会后慕名采访而成的。

  有关孝感麻糖的传说、故事,过去所读,多为零星、散碎、不成系列之作,让人总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憾。被中央首长接见过的人,引起了本人的慕名采访,于是借机盘根问底,到处考古求证,力求本篇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孝感麻糖故事,能让更多的孝感人知道咱们麻糖的来龙去脉,吾愿足矣!掷笔于案时,我不禁叹道:
  孝感麻糖,古代是享誉全国,如今是驰名海内外,难道这不是孝感麻糖的古今传奇么?更可贵的是,李子清弃工经商再创业,继承了麻糖传统的绝技,刷新了先祖的名牌,铸造了麻糖史上的辉煌,也弘扬了悠久的孝文化,更是功不可没!孝感麻糖的古今传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神龙牌麻糖,必将久留香!

发表评论评论 (2个评论)

回复 羚羊 2009-10-21 11:11
我已经享用过了,去武汉公司出差回来的人常来回
回复 雪绒花 2009-10-21 11:40
我们老家管“油条”叫“麻糖”。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GMT+8, 2024-6-16 22:45, Processed in 0.03466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Discuz!X3.4Licensed

? 2001-2017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