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子61961发表于 2019-9-23 18:07:45

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41:借一把扳手

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41:借一把扳手


190922

Chapter 1.
那是一个平常的周五,到了下班的时间,办公室的广播里响起了下班的音乐铃声。
办公室里的人开始收拾桌子上的东西,关闭电脑,拎起皮包,打招呼之后陆续下班。
我这里,手头还有一个油泵漏油的事情,需要确认一下,今天客户又催了。
上次客户那边漏油之后,换上了新的油泵,当时换下的旧油泵被我带回来了,
想拆开看看但是一直没时间,今天又想起了这件事情,于是准备少花一点时间弄一下。

油泵不大,跟一个魔方大小差不多,装在塑料袋里,
我看了一下,油泵端盖是用四根内六角螺栓锁紧的,需要找扳手来拧开。
我拎着塑料袋,走到办公室旁边的储物室里,
以前那里的桌子上会放一套扳手,今天却不见了,附近翻了一下也没找到。
旁边有一个工具箱,我打开盖子看了看,
里面有套筒扳手,钳子和螺丝刀,但是没有内六角扳手。
我们这里是设计部门,很少在办公室里拆东西,所以扳手这东西并不常用,
偶尔会有人会在办公室里放一套工具,我决定回办公室碰碰运气。
到了办公室,我看到小C在座位上,我知道他有扳手的,决定向他借一下。

当时他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
我走到他的桌子那里,对他说,抱歉,内六角扳手你现在有么,能不能借我用一下。
他说可以,然后把椅子向后拉开,弯腰钻到办公桌底下,
从桌子底下拉出来一个牛仔蓝的帆布包,
他打开帆布包,拿出一套崭新锃亮的内六角扳手,递给我。
我说,非常感谢。
然后他指着办公桌面上左边的桌角,对我说,用完之后放这里就可以了。
我说,好的,明白了。
因为他要下班了,所以这样说的。

谈话时,我拎着那个塑料袋,里面就是油泵。
我想炫耀一下,就把手里的塑料袋打开口给他看,说,我准备拆这个小油泵。
他把头探过来,看了看袋子里的油泵。
我会预想他会说什么样的话,
或者是,他心想着下班所以敷衍一句“搜嘎,加油吧。”
或者是,“哎,这个油泵怎么了。”我可以说两句油泵的事情。
然而他说的话,出乎我的预料。
他说,“别的工具要么。”
我感到意料之外,但我知道,他说的话是为我着想,而且是很现实的话。
估计我在接下来拆油泵的时候,将会需要活动扳手或者平口螺丝刀之类的。
他是考虑到这一点,于是才那么说的。
我想了想说,“(只借内六角扳手)估计可以了。谢谢。”
因为我记得刚才工具箱里面有螺丝刀,用的时候可以到那里去拿。
他说,这个包就放在桌子底下,如果需要用的话你可以过来找,常用的工具里面都有。
我说,好的,谢谢你,辛苦了。
然后我就拎着油泵拿着扳手去储物室干活了。





Chapter 2.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问与回答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成套的问答模式。
你向一个人说起一个事情,然后他会回应什么样的话,
这些回应的话,就是这个人的氛围,就是他给人的感觉。

在日本工作时,有时候会有这样的感受:
面对一个事情,我说完出来之后,以我的思维逻辑,我会觉得对方会怎样怎样说,
然后,实际上对方说出的是某某某某,和我预想的范围不一样,有所差异。
这种情况不会很多,但偶尔会有。
然后我会判断,如果他说的话是有意义的,那么这个方式就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
这里的“差异”,也就是所谓的Cultural Shock。

同样,在日本呆过一段时间后,思维方式会受到一点影响。
有时候我遇到一些国内来的留学生,和他们谈话的时候,也会有感到“差异”的时候。
包括在必威APP精装版下载里发言时,看到别人的回复,有时也会对某种说法感到在意,以前也提到过。
这也是一种反向的 Cultural Shock。

然后想说的是,有的时候遇到的“差异”,对方是好的方面,那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如果对方的话是偏向于负面的,那就是需要自己避免的。
所谓学习,就是去反思,去注意到那些“自己遇到的好的说法”,然后把它们借为己用。

然后分析一下刚才借扳手的事情。
我向小C借扳手,他拿出袋子提供扳手。
单纯从他的角度来看,事情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
然后他看到油泵,他的思维方式是,
第一,子子桑平时表现还好,可以为其多考虑一些。
第二,对于对方的说法进行延伸,如果是他自己做这件事情,将会怎么样,
对于“拆油泵”的事情,他在头脑里设想一下拆油泵的过程,大致需要什么样的工具。
考虑到除了内六角扳手之外,还需要别的工具。
第三,考虑一下其他的工具自己是否有能力提供。
最后,才开口提问一下,是否需要其他工具。

这里面的第二点,是值得学习的地方。
“把思维范围延伸到对方的范围去,去做具体而且现实的思考”,这是一种可贵的能力。
很多时候,会话的双方,都会把思维局限在自己的范畴里,这其实也无可厚非。
有时候会遇到,有人的思考方式会涉及到对方范围,那就会感到比较可贵。
我在工作中,有时候会与外协公司或者安装人员或者其他技术人员谈事情,
在我介绍完自己的想法要求之后,有时候对方就是说,知道了。
有的时候,对方能够说出一些相关的事情来提醒我,并且没有强加的意思。
那么我会表示感谢,并且对他的评价进行加分。

Chapter 3.
然后会想到,自己以前遇到类似的事情。
为对方着想,说起来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但是往往有时候不会被做好。
我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曾经去过山东省,
当时毕业设计的内容,有一部分要去那里的工厂去做实验。
当时还有一位师姐也在那里做实验,人很和蔼。
有一天工厂的人,拿来了几根黄瓜给我们,刚从菜市场买来的,
我拿到之后,想起了师姐,就去找她,也给她两根。
见她之前,有那么一瞬间,我想到了,这黄瓜没有洗,
如果要洗的话,需要下楼到院子里去洗,有点麻烦。
结果我还是没有洗,直接拿着去找她了。
准备给师姐的时候,她对我说,这个黄瓜没有洗,怎么吃呀。
于是我只好下楼,去院子里水池那里洗好,再拿上来递给师姐。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了,现在居然还有印象。
感觉就是,如果你不为对方着想一点,
或者,你想到了对方的事情但没有去办,
那么结果都是不好的。
那个时候还在校园里,有些事情就是没有做好。
学校里有些人是很成熟的,但我不是,
有些事情要经历过反思过才能略有长进。
现在偶尔与一些大学毕业生聊天时,也会看到一种青涩的光晕。
年龄都在增长,经历和反思各有不同,如果能够反思改进,那么才能变得更好吧。

我最初到日本留学,去的是福冈市,福冈在九州地区,是日本南部的一个大岛。
感觉那里还保留着,传统里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切。
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有时找不到路,就在街头找个人问问,
被问到的日本人,都会很亲切,会努力听我们说简单的日语,猜我们想去哪里,
然后,不是指路,而是带路。
只要被问到的人不是特别忙,都会直接给我们带路,
领到某个菜市场,某个地铁口,有的还会拿出纸笔写下站名交给我们。
那种亲切与认真,是令人感动的。

这种指路的事情,现在貌似不常见了,日本人越来越忙,精神上也没那么多余裕了。
曾经有过电视台录制节目,到各地去做实验,看看问路有没有人指路,
结果是,东京的人最冷漠或者说最忙,只有百分之三的人会指路,
日本东北地区的人会很热情,超过七成的人会给你指路或者带路。
当时福冈地区的那种感觉,让我记忆犹新,
那时候,学校里的老师,以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日本人,
有事情找他们,他们都会很认真地去想一些建议,
当然不是百分百都能适用,但是那种花心思的感觉,是令我感慨的,
后来与别的留学生谈到这些事情时,也听到过相同的感受。

Chapter 4.
然后是一个鼠标的事情。
有一次我去客户那里办事情,带了笔记本电脑,但是忘记带鼠标了。
然后有个同事还在办公室,他比我晚出发。
我打电话给他,在电话里,我说帮我把桌子上的鼠标拿一下。
同事说好的,
我以为对话到这里就结束了。
然后他说,有一个问题,鼠标的无线接收器是否需要。
我说,那个接收器在我笔记本电脑上插着,所以这次只拿鼠标就好。
他说,好的。
这种,都是为了对方而着想而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感谢的。
同时,我在回答时,即使对方的提醒没有必要,我也要委婉来说,
不能生硬地说,不需要。
如果我那样说,那么会让他觉得,他的提问是多余的,
他会感觉到善意被辜负了,是心情不好的事情,
而且以后如果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他想提醒我的时候,就会远虑一下了。
那样的话,我将会错过一些必要的提醒。
因为以上原因,所以我即使说NO,也会用平静柔软的方式来回答他,
不会让他感到任何不快。

在公司里,有时会有新进公司的人到我这里,问一些图纸上的事情。
我会告诉他,以往设备里面,哪台设备哪里哪里有相关的内容,找到相关资料给他看。
一般来说,找到图纸和资料,交给他就可以了。
然后我会想,这个组装图,结构和动作略为复杂,
如果是我,刚进公司一年的时候,单纯看二维图纸,建立实物的印象不是容易做到的。
我猜那个新人也是一样,于是我会去找一找照片,
如果找到实物的照片,我会打印出来给新人去看,这样他就会更容易明白一些。
然后,如果他能够领会到“别人对他的好意”,
在谈话的最后,能够道谢,或者表示一个感谢的眼神,
那么下一次,就可以继续去帮助他。
偶尔也会遇到不懂“别人的好意”的家伙,那样就会在心里默默给他减分。

Summary
借扳手的事情就写到这里。
我拆完油泵之后,用纸巾把扳手擦干净,
到小C的座位那里,把扳手放在桌子上,
然后我找了一张便利贴,写上“ありがとう”,贴在了扳手上。

也许有的人会说,问路指路借东西这种事情国内也很普遍,没必要特意写出来。
那当然是好事,不过这篇文字也有它的存在意义,
如果有别人能够以吸收的方式,从中得到一些参考的东西,那么也是一件好事吧。
也许有人会说,是说日本人说话都靠谱么,然后举出例子来反驳。
嗯,这句话在文章里没有写过,也不可能都靠谱。

曾经读过一本书,里面提到了会话回答的几个层次,在这里冒昧引用一下。
0级的层次是,对于别人的对话表示无视,完全转移话题,说一些无关的话。
1级的层次是,对于别人的话题,作出嗯啊的简单回应,对话题本身不去关心。
2级的层次是,只对其中自己了解的某一部分去做无谓地展开,对于话题本身并无帮助。
3级的层次是,对于对方表示关心,努力去理解对方所说的事情。
4级的层次是,以对方的视线去考虑,感情移到对方的世界去进行理解。

书里就写了上面几项,我觉得如果再往上,还可以有一个层次:
对于对方的情况进行听取把握,
然后通过自己掌握信息以及逻辑分析,
提出具体的现实的有建设性的建议,
并且使用,没有自己高高在上,没有强加,的方式,
用对方容易理解的方式,把内容传递给对方。
这样的回复方式,应该是更有意义的吧。

或者是在工作中与上级下级客户进行业务交流,
或者是在生活中与亲人朋友店员进行日常沟通,
如果我们能够注意这些表达方式的斟酌,
那么也许会使对方有所满意,
同时也会使自己有所受益的吧。

以上。感谢阅读。



matlac发表于 2019-9-23 18:53:13

子子君你写的很好,都是细节和习惯的力量。
从小到大我也碰到过1或者2个这样你说的人,除了你说的这些,他们还非常幽默,非常善于交往方式。 以前我只注意到这些优点,从来没想过你说的这些细节。
不过你说的很有用,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就是靠平时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大事累计起来的分数,有一些加分,有一些小分,谁都愿意和100分的朋友相处,不愿意结交低于60分的朋友。并且我们自己也尽最大的努力去尝试着做个100分。
我曾经有过几次案例,都是做事没有为对方考虑,做的不太好,没有给别人回馈,渐渐地被别人疏远了。
感谢子子君,你写的这些很好,虽然我做不到,不过我会多看几遍,尝试着改变自己,做一个受欢迎的人,为对方考虑的人,毕竟与人方便也是与己方便。 请原谅我们都已经以自我中心出发习惯了。

专业酱油男发表于 2019-9-23 19:19:52

谢谢子子君的分享,目前工作中与人接触较多,目前切实感觉到交流的重要性。

韩寒11发表于 2019-9-23 20:01:18

工作中接触过一次日本人,虽然语言没有交流,但是可以看出对方想要把事情进一步讲明白或者教明白的心情,和热情,和一些会点技术的老师傅有本质的区别

未来第一站发表于 2019-9-23 20:55:51

这六角扳手的球头为何和我的不太一样

晓昀发表于 2019-9-23 21:44:35

子子先生写的非常贴近现实,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是很用心的人,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会“思考”。工作中会思考的人,也就会总结,会遇到乐于帮助自己的人。

不管是工作还是平时的生活中,一句真诚的“谢谢”和“你好”真的非常重要!

菜鸟3号发表于 2019-9-24 09:05:19

写得好

xhjfbi发表于 2019-9-24 10:30:41

凝聚团队力量的就是日常沟通时的为他人着想,急人之急。细微之处见真情。

LION_CTPJT发表于 2019-9-24 11:17:25

子子大侠,有没考虑回国发展呢?

五面怪发表于 2019-9-24 12:46:24

认真沟通交流是很关键的,在工作中为别人着想的人有多少?有多人有“服务意识”?答案可能是及其少数的人是这样的。

记得当年刚毕业时候去车间见习,师傅的一个眼神就知道他想做什么,完成这道工步后接下来需要什么工具都得提前准备好。

见得多了、学的也就多了,工作中服务意识真的很重要。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41:借一把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