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yi527 发表于 2008-7-3 11:37:54

看看上海真正的毕业生工资水平

不要被各种官方数据忽悠了,不要相信上海=高工资!看看下面这个文章!


这天,是离校的截止日。

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小青不得不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自己将加入“啃老”的行列。

而终于赶在最后一刻拿到offer的晓宏在庆幸之余,不得不开始对未来产生了忧虑,每月2500元的税前工资,这就是她要留在上海必须面临的生活难题。

面试,兜来转去全是老面孔

赶在离校截止日前签下这份of鄄fer,对于晓宏,实在不容易。从去年11月份开始,网投、招聘会、面试,她生活里唯一的关键词就是工作。

2008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559万,上海14.9万。晓宏对这两个数字并没有直观的概念。但2007年底一场全市研究生专场招聘会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危机和焦虑。虹口足球场的招聘会场里到处都是举着简历的人头。上午10点开始的招聘会,晓宏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11点进场,招聘单位就贴出告知,简历收满,不再收了。

形势很严峻,这让已经作好充分准备的晓宏仍然有些应接不暇,为了能在毕业前把自己“卖”出去,她去房产公司尝试做文案,去网站应聘编辑,去报社应聘记者,也去培训机构做过教学策划,还分别在上海和老家湖南考了公务员。

“早高峰跟小白领一起赶地铁。被上班的人群推搡着在灰蒙蒙的通道里机械地向前走。抬头看看,周围全是步履匆匆的人,会突然想到一个词——蝼蚁。”这是晓宏在那段艰难日子里写下的体会。她说自己对这座城市充满了陌生和恐惧,反倒是面试中的友谊成了一道亮色。

“有时候特有意思,我老能在面试时遇上熟人。这个是大学的同学,那个是同学的学姐,另一个是昨天面试刚认识的朋友,兜来转去都认识。”

最后,就是这样来的。一个面试的朋友把某图书出版公司招聘编辑的消息告诉了晓宏。在离校日的最后一刻,她“卖身”成功。

跟着妈妈去拜访

同样的内心焦虑,有的人表现得积极主动,有的人则表现得消极一些,小青在这半年内投了一定数量的简历后遭到了人生的重要打击,他在离开学校的时候还是没能找到工作,于是从寝室回到了家,过起“啃老”的日子。

凌晨睡下,中午12点被妈妈叫醒吃饭,整个下午一定是开着电脑的,有时会出门到小区里兜一圈,到了晚上,打起网游直至凌晨。回家后的每一天,他都这样度过。

这天傍晚,小青正在网上“杀得兴起”,隔壁邻居阿姨来串门了。

“我儿子现在签的这家公司老好的。每个月5000多元,还有各种津贴,他们老板很看重他。”没说几句,邻居阿姨就把话题转到了自己儿子的工作上。

那孩子和小青同届,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很好。可此时朋友的父母跑来“炫耀”,小青嘴上不说,心里总归有点别扭。这几天,邻居阿姨每天都来,来了就说这事儿,小青妈妈的脸上渐渐挂不住,时不时在他耳边捣鼓:

“小青你也要快点找工作呀。”

“我不跟他比。只要我好好找,很快就会找到的。”小青反复说着这样的话,与其说是为了说服别人,不如说是自我安慰。

另一句他经常说的话是:“一个星期之内会搞定的。”

令小青颇为不爽的还有几天前班里同学的聚会。席间,找到工作的几位女同学叽叽喳喳个没完,说的都是工作的事儿,反倒他们几个没找到工作的男同学插不上嘴。最后结账,人均消费100多元,那些女同学潇洒地付了钱,小青有些吃不消了,他的零用钱,得回家问妈妈要。

这个时候,唯一能带给小青安全感的,是网络。

“我在网上的游戏里管着2000多个人呢,只要我在群里说一声,至少有5个人跳出来帮我介绍工作。”在小青内心,网游带来的满足远远超过现实中一份稳定的工作。

3000元到2000元到1500元

2007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平均年薪37007元。小青和晓宏并不知道这个官方统计的数字,但在他们刚开始应聘时,预期却和这个数字差不多——月薪3000元以上。

整个找工作的过程注定是个不断受打击的过程。临近毕业,晓宏听到的消息越来越差。同系的研究生签了某出版社,月薪1700元;学姐签了某出版公司,月薪2200元;而大家公认找得最好的那一位,薪水也不过3300元。

“我们文科类的专业也许就是这个样子的吧。”晓宏不得不把自己的要求放低、放低、再放低。毕竟,能找到一份工作才是目前最要紧的事情。可她心里也清楚,在上海举目无亲、无依无靠,面对每月上蹿的CPI,这点薪水实在是捉襟见肘。

而在上海男生小青的眼里,钱可能没有那么重要。既然大家都说工作难找,那就降低自己的要求呗。

“我的期望薪水不高的,1500—2000元之间就行了。”这是他作了调整之后的预期,边说他还边补充:“我想,刚去工作肯定没什么钱,但是做一段时间,总归会慢慢好起来的。”

到目前为止,小青所在的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有60%的人都没找到工作,他反复对记者说,比钱更重要的是工作的“性价比”,总不能随便找,不管喜欢不喜欢、合适不合适。

寝室租借十分紧俏

什么样的工作是理想的?

其实小青自己也说不清。

“既然钱不会太多,那就得找有发展的。”小青对于未来工作的畅想几乎和所有人一样,可对怎样才叫作“有发展”,他却有些支支吾吾。

妈妈也在努力,一直在向周边的亲朋好友打听,但凡觉得谁手里可能会有招聘的信息,都要提着水果上门拜访,小青虽然心里不大愿意,但没办法,得跟着。

比起他,晓宏的压力就要大一些。图书编辑的工作月薪税前2500元,可接下来却有更多接踵而来的现实问题。扣除房租、水电、一日三餐,剩不下多少,日子该怎么过?

好在不久前,她打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有师妹申请了寝室不想住,她把床位免费让给了晓宏。

“比起很多人来,我已经算很幸运的了。”晓宏说,在学校的BBS上,寝室床位十分热销。一个普通床位的出租价每月要三四百元,好一点的公寓房500多元,相当紧俏。

就这样,离校没几天,晓宏的行李又回到了这幢熟悉的寝室楼里。还是上铺的床位,还是每天打水、洗澡、熄灯睡觉,一切生活作息似乎都没有变化,只是上班代替了上课,职业装代替了休闲衫。

她心里有些怅然,这样待在学校里,从一个名正言顺的主人变成了寄人篱下的客人。

很好的梦想,很坏的现实?对晓宏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了。

接受现实,好好努力——这才是离校前后这段日子里,她得到的最大的感悟。转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看上海真正的毕业生工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