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机床辩解几句话
看到有人发帖子 :为什么中国造不出高精度机床,难度在哪里?我想为中国机床辩解几句话,尤其是中国高精度机床。
机床的种类很多,直接说中国造不出高精度机床,一棍子打死人,等于直接否定了中国机床,也否定了我很多为机床行业付出努力和汗水的同事、前辈。这确实让我不得不辩解几句话。
不是说中国造不出高精度的机床(除了极个别机床我们还难以攻克),而是目前我们很多高精度机床的质量稳定性确实存在差距。我们与欧洲同行有很长时间的交流,我们也大体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原因我认为有三点:
一是我们技术积累相差不少,机床作为工业母机,欧洲已经经过300年的积累和发展,很多东西我们确实赶不上。
二是我们的企业质量和管理意识存在问题,小的机床厂净糊弄人,大的机床厂管理体制落后。最近大连机床破产,的确是很惋惜的事情。
三是我们的个人职业素质和素养与欧洲机床同行有差距。
五六十年代国内与苏联合作,使中国机床工业有了一次飞跃;90年代国内与欧美机床厂又进行了一些列合作,使得我们的机床行业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回过头去看一下过去五十年,我们一直追赶欧美的步伐,只是我们之前差距太大了。
我有幸接触过很多世界顶级的机床设备,也有幸参与了好多大型的机床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我也参与了几项,但是这些项目都是要求两三年就出成果和结题,的确有些急功近利了。
总是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例子去看基础工业,这一点很不好。互联网行业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我们和老外差距最多才十几年,所以我们能够赶上他们。而工业的差距那就是三百年呀。基础工业的落后只能沉下心去脚踏实地追赶,可是现在谁能沉下心去。互联网、金融多么吸引着顶尖人才呀。你去问问清华机械毕业的和清华金融毕业的,收入差距有多大,你说他能愿意干机械? 我以前经常去航空航天那边出差,这个问题我真是深有体会。
我的很多同事和前辈,的确是兢兢业业的工作着,有太多令人敬佩的故事,实实在在的推动了中国机床的技术发展。我们有时候说工作不就是为了生活和赚钱吗,但自己回想一下,能够做出一些使命性的事情还是很有成就感和荣誉感。
不论作为“工业之母”的机床,还是“工业之花”的航空发动机,都是人类工业的结晶,作为一个机械工程师,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中国机床的的发展。
一直在关注中国机床的发展,但是从大连机床的破产来看,似乎变化不大,不过沈阳机床倒是盈利了,就是不知道是因为技术的提升盈利的,还是因为销售做出的贡献大 决策层的思想急功近利
执行层的薪资捉襟见肘
一个人才,一边是苦哈哈油污满身的基础工业领域,一边是乐呵呵衣冠楚楚的IT金融领域,如果不是真的有梦想,是真爱,谁会扎根基础工业?
基础工业亟需政策支持啊,只靠民间力量,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好文 1不评论,技术问题是很严肃的问题。
2的话,目前而言,国企管理普遍是跟不上私企,一来是编制问题,二来是干活是有风险的,干好了升官发财,干坏了背锅倒底,不干混日子反而屁事没有
3而言,中国人由个通病,行了行了,可以了,差不多就可以了。然后就是床身是有效应力的,而且都是1年2年的起步价,你今年就铸造了100台,明年到期就只能卖100台,结果国内我管你呢,上个月床身才铸出来的,这个月都TM能上虎钳上夹具准备干活了。//www.szfco.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705/15/093232pyss8rhhf78x0msr.png 很多问题都是老生常谈,我有一个奇葩的想法是:如果机床行业像药品一样严格控制进口,只能进口样机供设计参考,中国的机床行业肯定形势不一样,高昂的开发成本由政府扶持一部分,用户因为不能进口设备国内的设备贵也只能买,这样开发的成本经费问题就解决了
加上近几十年来,人心浮躁...能安心做事的少了 个人觉得楼主说的很在理,确实不能一棍子打死,中国机床有的方面还是很强悍的 楼主说的非常好,工业方面的差距太大,精英人才又不愿意来。 本帖最后由 魍者归来 于 2018-3-19 21:32 编辑
广州粤研钟彦华 发表于 2018-3-16 08:36
很多问题都是老生常谈,我有一个奇葩的想法是:如果机床行业像药品一样严格控制进口,只能进口样机供设计参 ...
医疗机械生产出的药品是暴利,行业红利存在,同时药品是大众必需品,全社会买单。
高精机床生产出的零件是薄利,没有行业红利,非大众必需品,买单的本就是一部分生产组装企业,提价的结果就是资本能力弱的直接退出市场,甚至是全部企业退出市场。(这事儿日本当年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