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机械工程师该是什么样子
本帖最后由 zmztx 于 2018-3-11 13:38 编辑主要想谈谈这个必威APP精装版下载里,有一些不理性的想法
1)XX专业是机械类还是电气类,诸如这一类的想法
其实我接触过的优秀的机械工程师,他们不仅在机械专业非常出色,其他方面也很出色。比如能设计电路(甚至在电类专业带研究生);能编写规模比较大的应用软件;能画人物画,不比专业画家差多少。
有人说,学机械的就是万金油,哪都能抹。这话太有道理了。干机械的多数是做辅助工作,即不在纯机械行业工作。想要做好工作,势必要跨专业学习。这样一来,何必非要分机、电,分是什么专业呢?
2)不愿意做实验,或者不知道怎么去做
不止一次看到,问材料力学中各种“惯性矩”等三次、四矩该怎么算?问题是这种东西除了计算,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得到吗?当然,学机械不会算这些“矩”确实不应该。即便忘了也该知道在那本书里找啊。就算是几何形状复杂,也该有个思路。
问题是,除了苦逼式的计算,还有做实验也可以得到啊。精度差点可是能解决工程需要。
类似的问题,如加工精度、机构问题、等等
我体会,实验能力差,还是基础没有打好,概念不清,也就无从下手。注意,实验不是都要高级的设备【在郑兆昌写的机械振动中,有不少简单实验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到矩】
有没有动手能力,决定着你能不能混在机械行业
3)不着边际的想法
机械是科学,也是经验。它进步的历程是继承和发展。
做梦想出一个前无古人的工艺,凭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新的机构。那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否定一种存在多年的机构。
比如,现在机械人关节用的RV减速器。先是中国工程师朱景梓先生,根据齿轮啮合原理提出了一种周转轮系方案,后来日本人改了零件,就成了现在RV减速器
还有,说谐波减速器被淘汰了。怎么可能?!就算有了更新的形式,也是在原有基础上改进的。更何况在实际中反复证明是对的、可用的东西,它在某些应用场合可以被新东西代替,但不能彻底废弃。
4)判断是否为好工程师的简单方法
看他会不会烧菜
好的机械工程师必定会烧一手好菜,不过能烧一手好菜的不见得都是工程师
逐条回复:
1、楼主讲的是事实,但是造成机械工程师万金油的原因是多样的,万金油固然好,但也不要否定一个只精通机械领域的工程师。
2、严重同意!!!
3、哈哈,想法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楼上又开始胡言乱语了
现在的问题连传承都没有,何谈创新。先别说那些疯话,把已有的知识装到脑袋里先。 强烈赞同!1、机械、电气、电子和材料都是不分家的,属于传统工科领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不可能只了解自己那一小块,只有相互合作,充分为完成项目着想,才能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2、质量、惯性矩,转动惯量、抗弯截面系数、材料力学四大强度理论,互换性测量,机械设计手册等这些都是机械工程师应该知道的基本常识,一个机械工程师,最少配备游标卡尺,螺旋千分尺,内六方扳手,一字十字改锥,高度尺,手电钻,丝锥角钢,粗细砂纸,酒精,丙酮等一些常用的工具;3、机械行业有经验也有创新,就像最近几年在半导体,液晶屏行业生产线上比较火的TCG零背隙滚轮齿条产品,新产品也是在原有齿轮齿条结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结构,解决了传统齿轮消隙的困扰! 本帖最后由 zmztx 于 2018-3-11 11:13 编辑
魍者归来 发表于 2018-3-11 10:41
逐条回复:
1、楼主讲的是事实,但是造成机械工程师万金油的原因是多样的,万金油固然好,但也不要否定一 ...
不着边际的想法
举两个例子,是我见过的
1)轴承内环不圆,或者超差(小)。结果老板老板用一个钢球挨个过一遍内环,当时基本都合格。然后老板美滋滋的说,我聪明吧
我直接告诉他,你他妈的就是一个奸商,而且是土鳖奸商。中国造为什么是狗屎,就是因为有你这样的奸商。他到没生气,问这方法不行吗?我跟他解释了很长时间
面对这样的事情,机械工程师该是什么态度呢?
2)10毫米的细轴变形。
一家企业专门给人家代工。工艺和材料,说不上规范,但也没有太离谱。但有一道工艺我没有弄明白:“烧料”
后来他们带我看烧料的具体操作:将截好的材料,在一个泥巴砌的炉子(或者叫灶)加热,大约是200°。然后出炉,埋到土、砂子、石灰混合后土里,慢慢冷却。好像要几天时间
我挺佩服他们的想法,估计也是什么人教的。
这道工艺,算是去应力。但肯定没有经过相变,最多也就是是快速“时效处理”。
对解决变型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这些,算是积极想办法了。比起空想、梦想好不少了。但是不合理,会出现不良后果。
zmztx 发表于 2018-3-11 11:05
不着边际的想法
举两个例子,是我见过的
1)轴承内环不圆,或者超差(小)。结果老板老板用一个钢球挨 ...
第一个例子,你就这么说老板,老板没干你啊
猛龙D 发表于 2018-3-11 10:50
楼上又开始胡言乱语了
现在的问题连传承都没有,何谈创新。先别说那些疯话,把已有的知识装到脑袋里先。
没太明白你的意思
“连传承都没有,何谈创新”。我倒觉得要理性看待“山寨”
如果说山寨就是简单照抄,还做的粗制滥造。那是不好;但是说抄人家的就算山寨,那可是另一说了。自晚清开始到现在,中国工业发展不就是抄的历史吗。周恩来有一句话非常精辟:一学二改三批四创。如果把“学”改成“抄”,也许更明白
本帖最后由 晓昀 于 2018-3-11 11:54 编辑
随着时代的发展,同一个大门类的细分专业越来越多,也就是现在研究的方向越来越细,专业深度越来越深。但是专业研究的深度不影响专业研究的宽度,知识的深度和宽度从来都不矛盾,专业之间的界限也不会分的那么清晰和明显,相反,相近专业的界限随着科技的发展却越来越模糊。比如,机电一体化、机械电子、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这3个专业机械和电气、自动化的专业基础课也学了不少,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机械的年轻人刚毕业想转互联网行业,那么顺利。再看看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机械和电气谁也离不开谁。其实不光是人工智能,现在很多的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都很高,都是机械和电子的综合应用。
不管哪个专业都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有了基本功才能在最基本的型式和结构上去创新。至于实验(试验),一般的民企投资不起,也不愿在试验或实验上花太多的时间,因为实验(试验)会产生时间成本、机会和市场成本,也就是耽误不起,不是说民企不想做实验(试验)。国内有实力的民企也非常厉害,也舍得在实验(试验)上投资,但是,大多数民企因为实力问题,不敢在实验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不想在实验(试验)上耽误机会。
不着边际的想法也不能完全否定,正因为有了某些天才不着边际的想法,才有了创新。有一句话说的好:只要敢想,就能做出来。比如,有些农村的发明家,不是也一样搞出来发明么?求同存异,才会百家争鸣。
yangjunjie3 发表于 2018-3-11 11:22
第一个例子,你就这么说老板,老板没干你啊
他不是我的老板,可他要叫我老师 zmztx 发表于 2018-3-11 11:05
不着边际的想法
举两个例子,是我见过的
1)轴承内环不圆,或者超差(小)。结果老板老板用一个钢球挨 ...
我在广州花都一家小工厂看过,他们用一个油漆桶做的简易炉子,底层烧上蜂窝煤,然后把冲压模的模块放进去烧,烧多久忘记啦,炉温也没想到去测,反正他们看烧红啦就放到冷水里冷却。问过他们干嘛呢,他们老板说让模块变硬点儿。然后我无语的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