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哥007发表于 2006-7-22 08:32:48

文化部创办咸宁“五七”干校

 1966年5月7日,毛主席在读了林彪转送的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这位军委副主席写了一封信,大意是,部队不但要搞军事,还要多业并举,并提出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的革命化大学校的思想。 5月15日,中共中央向全党转发了毛主席的这封信。两年之后,1968年5月7日,为纪念“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黑龙江省革委会在庆安县柳河办了一所机关农场,定名为“五七”干校。10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通讯《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并加编者按,传达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外都应该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最高指示一下达,“五七”干校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向阳湖位于咸宁市郊,原属咸宁地区咸宁市(县),现属咸安区。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文化部创办咸宁“五七”干校,6000余名文化部高级领导干部,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出版家、艺术家、文博专家、学者及家属下放鄂南的向阳湖,经历了为期3年左右的劳动锻炼。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浩浩荡荡的文化大军汇集于咸宁的一隅,人数之多,密度之高,总览古今中外的文化史都是罕见的。下放向阳湖的知名人士主要有:1、文化部领导:当时的副部长有李琦、赵辛初、徐光霄,后来担任副部长的有周巍峙(曾担任代部长)、司徒慧敏、吴雪、仲秋元和顾问马彦祥等;2、作家:沈从文、冯雪峰、冰心、楼适夷、张天翼、孟超、陈白尘、萧乾、郭小川、李季、臧克家、张光年、严文井、韦君宜、牛汉、绿原等;3、评论家:侯金镜、冯牧、许觉民、阎纲等;4、翻译家:金人、孙用、纳训、赵少侯、刘辽逸、文洁若、许磊然、陈羽纶、孙绳武、蒋路等;5、画家:邵宇、邹雅、刘继卣、冯忠莲、李平凡、秦岭云、卢光照、许麟庐、张世简、林锴、张立辰、张广、徐希、范曾等;6、书法家:李长路、刘炳森、谢冰岩、佟韦、王景芬等;7、出版家:陈翰伯、王子野、金灿然、史枚、陈原、王益、王仿子、丁树奇、范用、宋木文、刘杲、薛德震、陈早春、杨德炎等;8、文博专家:吴仲超、唐兰、单士元、王冶秋、龙潜、刘九庵、耿宝昌、徐邦达、史树青、王世襄、罗哲文、谢辰生、吕济民、杨伯达、胡继高等;9、学者:宋云彬、杨伯峻、马非百、赵守俨、陈迩冬、王利器、顾学颉、傅振伦、程代熙、林辰、周汝昌、周绍良、金冲及、王士菁、傅璇琮等;10、编辑家:郑效洵、张惠卿、李侃、江秉祥、崔道怡、何启治等;11、电影工作者,如唐瑜、洪臧、季洪、丁达明、胡健、韩生义、石梅音、王君壮、楼青兰、刘建中、康玉洁、徐真,以及后来成为影星的陈宝国等;12、图书发行家,如汪轶千、郑士德、杜克等;还有书籍装帧艺术家(如曹辛之、张慈中)和曲艺家(如傅雪漪、黄非),等等。以上是据不完全统计,还有不少文化人一专多能,既是作家又是翻译家,既是评论家又是编辑家,既是文博专家又是书画家,即是出版者又是学者。他们当中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常委的为数不少,中国文联全委、作协全委亦不乏其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共有50余人,其中下放向阳湖的占了四分之一;中央文史馆馆员有30多人,“向阳湖人”占了三分之一。80年代有一篇写“将军县”红安的报告文学轰动一时,叫《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而咸宁向阳湖则可以说是“六千文化人同一片土地”。
  当年,咸宁干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军宣队”)驻校军代表全面领导。下设五个大队,二十六个连队。具体分布是:第一大队,文化部办公厅、政治部、政研室、电影局、艺术局、出版局、文物局、计财司、联络司、教育司、群文司等;第二大队,含北京图书馆(现改名国家图书馆)、文物出版社、文博研究所、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三家简称“革历博”);第三大队,含新华书店总店及北京发行所和储运公司、中国印刷公司、中印器材公司、人民出版社及农村读物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荣宝斋)、版本图书馆,以及红旗越剧团和勇进评剧团等;第四大队,含中国作协、中国文联、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北京印刷技术研究所等;第五大队,含中国电影公司及器材公司、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科学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科学研究所及洗印厂和幻灯厂、中国电影资料馆等。这些单位大都是“连窝端”下放咸宁干校,可以说,在北京,重要的文化机构里基本上都有当年的“向阳湖人”。在极左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文化人集中向阳湖这一点,是任何地方所不及的。据统计,当年全国中央一级机关开办的“五七”干校共有106所,各省开办的有1497所。如江西中央办公厅干校、河南息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干校、上海奉贤干校、湖北沙洋干校等等,都不如咸宁干校的文化人这么多,知名度这么高。因此,这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可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文化不幸咸宁幸”。
  咸宁干校总部设在甘棠“四五二高地”(海拔45.2米),即现在的向阳湖奶牛良种场。当年的向阳湖区,还包括现在的张公、宝塔,校部负责人有李晓祥、徐光霄、杨岩、聂鸣九、常萍等。先遣队下来的时间是1969年4月12日。1969年9月26日,第一批大队人马离京下放咸宁,12月19日,来了第二批;1970年5月18日,又下放第三批。建校之初,在咸宁高中(现在的咸宁师专)设有中转站和子弟学校。此外,还在武昌金口、乌龙泉两地(当时均归咸宁地区管辖)设有家属连;驻扎在汀泗桥的十三连(人民出版社)烧石灰窑,在双溪的二十六连(新华书店储运公司)挖煤。“干校”劳动主要是围湖造田,搞粮、油、肉、蛋“四自给”;同时搞学习与批判,有一段开展深挖“五一六”运动。一年之后,一批老弱病残约百余人转到鄂西北的丹江分校,即现在的文字605厂。干校初期是北京军区驻校军宣队主管,1970年6月2日,改由湖北军区军宣队接替。从1970年秋季起,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干校学员陆续调回北京,至1973年,大部分人离校。1974年12月底,咸宁干校解散,合并于文化部另一所干校——原河北省静海的团泊洼(现属天津)。直到1979年,随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党内的重新确立,国务院于2月17日发出了《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干校才成为历史名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部创办咸宁“五七”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