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为什么工艺尺寸(工序尺寸)的公差要按“入体原则”标注?
在《机械制造工艺学》等教材里,多次提及工艺尺寸(工序尺寸)的公差要按“入体原则”标注,即将尺寸标成单向偏差,如34.5 0-0.1、26.4 0+0.6,而在加工中又多希望将尺寸往中差干,如34.45、26.7,既如此,将工艺尺寸(工序尺寸)的公差按“入体原则”标注的意义是什么?美观?请教:为什么工艺尺寸(工序尺寸)公差要按“入体原则”标注?
{:3_50:}工艺不是太懂,难道是因为好算?! 前排学习。在设计中经常没考虑过工艺问题,就是因为不太懂 我的理解是:
第一个强调是基准概念;
第二个强调偏差, 加工由于装夹,不可控因素会造成偏差, 公差取中, 上下偏都可能在公差范围之内. 正因为加工中,往往有走中差到最大实体的习惯,所以特别强调一下,以给后续尺寸腾出应有的公差位置。否则,那就会出现装配时的互换性危机。 这主要是为了便于对零件的装配,老的工艺要求装配的零件尺寸,孔大外圆小才能正常装配,所以孔公差为+,因为这种公差标注都是在工称尺寸基础上再去除一定的实体,固有公差标注方向都是再切除一个范围量,就是向实体方向再切削(入体原则)。另外还有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不遵循这一原则 我起初看一些老的工艺后也是不明白,明明工艺上要遵循入体原则,但是都是公差取中, 照顾操作工的习惯,便于使用,减少犯错概率而已。如轴径D34.5,-0.1 。操作时按图将刀对到D34.5,再根据机床精度,继续进刀0.02,或0.03 ,或0.04……。不用计算。换个标法D34.45 +/-0.05,就会多出一种操作方法。方法一:做个计算,回到D34.5 .-0.1 。方法二:按标注对刀到34.45,再根据机床精度退或进刀若干,而退刀操作必然遇到丝杠回程间隙补偿问题,需要多退一点再进到目标,何其麻烦!
人工操作时代,避免无谓损失,这个原则是有效的。但数控和标准化刀具时代,对于自动化的大批量加工制造,是否依旧刻板执行是需要推敲的。
简言之,对于轴,其尺寸越加工越小-------这样对于轴,其尺寸上偏差取0,下偏差为负-----------是为‘入体’(即入材料体),即其尺寸越来越小。
对于孔,其尺寸越加工越大------这样对于孔,其尺寸下偏差为0,上偏差为正--------是为‘入体’(入材料体),即尺寸越来越大。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