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待跟进
标准化在装备制造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布后,两化深度融合正在加快推进,“互联网+”正由消费领域向装备制造生产领域拓展,以“智能制造”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正在装备制造业快速酝酿。据悉,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相关标准有待逐步跟进。 http://industrysourcing.cn/isc_files/3417eb9bbd90175c99e11e_kan_tu_wang_.jpg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10月16日主办的首届装备制造业“标准化+互联网+智能制造”国际必威APP精装版下载上,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所长梁丽涛提出,新技术与新业态为标准化价值体系变革带来了新的驱动力。围绕互联网时代的装备智能制造,与会专家就智能制造标准化及新模式下标准化的发展与未来等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研讨。科技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智能制造)专家组成员欧阳劲松表示,在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应保持冷静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需要勇气、智慧和牺牲,打破管理、行业壁垒,重新构建生产要素链和价值链,大量关键技术和内容需要进行标准化。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中心主任、中国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组秘书处胡静宜表示,标准是智能制造能否成功的关键,标准将引领智能制造深入发展。
智能制造驱动标准化体系变革
我国虽然已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但仍存在着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加强、产品质量不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弊端,智能制造是破解我国制造业发展瓶颈的重要出路。欧阳劲松认为,面对“两头挤”的严峻形势,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必然选择。智能装备产业和服务是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发展智能制造是抢占技术发展制高点的必要途径。但在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大量关键技术和内容需要进行标准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大爆发开启新智慧时代,智慧技术开始无处不在。”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组组长杨海成表示,工业互联网不仅仅是传统互联网的延伸,而且开启了一个人物相连、物物相连的大连接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通过信息物理的全面融合,将实现人、物、信息的全面统一,智慧生产和智慧工业成为主要的工业生产方式,个性化定制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生产组织、生产要素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在信息化大变革的背景下,标准化成为智能制造系统互联互通的必要条件。专家表示,实现智能制造需要构建庞大复杂的系统,信息系统、生产制造系统、自动化系统在产品的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全生命周期中要协同互动,就需要协商一致的标准作为保障。此外,标准化的术语和定义可以帮助各参与方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实现整个行业的紧密合作。
与之同时,智能制造的发展又对标准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品的智能化、装备的智能化、生产的智能化、管理的智能化以及服务的智能化要求数据信息能够在装备、人、企业、产品之间实现实时交换、准确识别、智能处理以及快速更新,必须通过制定并执行成体系的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和安全标准来完成。
我国《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2015年版)指出,“标准引领创新、标准是国家利益在技术经济领域中的体现,是国家实施技术和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面对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需要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并成套成体系的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来引领智能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针对“快”速响应的标准化价值诉求,以及多层次、多维度的标准化价值体系格局,梁丽涛提出了实现标准化价值增值的五条途径:一是通过构建标准化服务平台,整合标准化资源,封装标准化知识与解决方案,连接更多群体、提供互动机制,满足群体需求,最大限度实现知识利用。二是从标准制定、知识传递、合格评定、咨询服务等传统标准化业务流程整合延伸至品牌营销、质量提升、科技创新,构建具有延展弹性的服务业态。三是通过大数据整合与分析技术,将碎片化、模糊化、偏移化的要求整合成具有实时、可量化、可追溯的关键数据,满足个性化需求。四是通过数据离散、关系定义、模块划分、定向存储、客户定制等过程,构建全结构化的标准,实现标准的精细化搜索、关联化推送、个性化定制,构建标准云服务的新模式。五是面向标准化价值凸显领域,让标准和标准化服务成为政府的“智库”,成为企业自律的“准绳”以及消费者参与公共治理和信息透明的“途径”。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初成
标准化是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手段。与会专家表示,标准能够体现国家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国际标准之争本质是国与国之间产业实力的竞争和对国际市场话语权的竞争。
目前,智能制造标准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一个制高点,核心的参考模型、数据接口和通信协议标准则是竞争的重点。积极参与并争取主导制定智能制造关键领域的国际标准,是我国争夺国际市场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据德国标准化学会Jan Dittberner透露,德国工业4.0已在多个层面开展标准化工作。据透露,在德国工业4.0实施建议的八个优化行动领域中,标准化列于首位。标准化是创新的驱动力,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市场和供应商领先战略的手段。依据德国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德国已在国家层面、欧洲层面以及国际层面推进工业4.0标准化工作。在ISO设立工业4.0相关的战略咨询小组,规定、审核与工业4.0/智能制造相关的现有标准、使用案例及当前工作,确定是否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对TMB拟采取的措施提供建议,对其它的全国性、区域性和国际性活动进行监控,并在合作机制方面向合作伙伴、尤其是IEC和ITU-T提供建议。为协调推进相关工作,德国标准化学会与工业互联网联盟已经于2015年6月17日在柏林签署谅解备忘录。
俄罗斯航空产业联盟标准化、认证和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人Shalaev介绍俄罗斯民用航空工业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标准化情况时指出,俄罗斯围绕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在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集成商和供应商之间模型的集成、稳定性、强度、空气流体动力学计算与仿真、产品长周期归档、工艺规划和流程建模等多个层面开展标准化工作。并围绕增材制造技术全周期过程开展了标准化研究。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苗建军表示,为支撑航空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基于“航空智能制造建设思路”提出了以建设虚拟企业、数字化企业、智能工厂为目标的“航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其中,虚拟企业是指通过全球供应链管理、面向服务的制造以及分布式制造资源管理等构建全球运营价值链,数字化企业是通过在产品概念到制造、维护和报废整个过程中应用建模、仿真和知识管理实现更佳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工厂是基于工艺自动化控制、规划、仿真和优化技术、智能设备互联与自主决策技术进行灵活制造和个性化制造,实现可持续制造。
标准是智能制造能否成功的关键。据胡静宜介绍,2015年2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了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组,开展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及规划。工作组除由智能制造专家组提供决策咨询外,由TC28、TC124等6大标委会提供技术支撑。工作组秘书处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等3家研究机构承担,负责具体组织各标委会和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
据透露,工作组搭建了智能制造技术体系模型,依据智能制造标准化参考模型,构建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框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底层的总体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和上层的行业应用标准。根据标准体系框架,对各领域进行进一步细化,形成智能制造标准明细表,进而识别出待立项的重点标准。
“标准——世界的通用语言”,这是今年世界标准化日的主题,深刻阐释了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商业活动、工业活动、政治活动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与会专家表示,装备制造业“标准化+互联网+智能”国际必威APP精装版下载为国内外标准化组织和各领域装备制造业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通过共同探讨和交流,对标准化的认识、对装备制造业标准化的需求、对未来智能制造时代标准化服务的畅想、对分析判断智能制造和互联网对装备制造业产生的影响以及准确把握发展大势,以及推动中国装备智能制造与标准化发展与世界的融合、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必威APP精装版下载吸引了国际标准化组织——SAE、IHS、AIA、DIN、俄罗斯标准化院等国外标准化组织,以及中国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兵器工业、船舶工业、核工业、电子工业、汽车、机械等领域企业代表200余人出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