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他高中毕业,借来10万开始创业,如今身家74亿!
它不打算上市,但众多PE与VC趋之若鹜,50万元只为和它的掌门人共进一顿晚餐。它曾与电子商务保持距离,但它的老总却令马云两次相约并称为最佩服的人,在电商与物流矛盾重重的当下,却有人说:给你三年30亿,你也砸不出一个新的顺丰。
顺丰快递,这家目前占据全国快递行业18%比例,仅次于EMS的
全国第二大快递物流到底有何可取之处?
这家公司是如何悄然壮大?
其掌门人王卫又是如何起家?
王卫,作为顺丰的总掌舵人,和他所带领的企业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
小工出身
王卫,1971年出生于上海,香港人。
父亲曾是一名空军的俄语翻译,母亲则是江西一所大学的教师。7岁的时候,王卫随家人移居到香港居住,但全家在香港的生活过的相当困顿。高中毕业之后王伟没有继续升学,十几岁就开始在香港叔叔的手下做小工。
深港线上的挟带人
(挟带人)
1992年后,“前店后厂”模式在深港指尖形成。深港线上的货运商机,是那个黄金时代的缩影。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跨国企业在两地之间的贸易增多,但政策环境有限,香港与内地指尖的物流成了瓶颈。这期间,很多通港货件被私人以携带的方式运送到内地。
一些专业的“挟带人”出现,每天往返于深港之间。看到这一商机的王卫也加入到“挟带人”行列。
借10万,6个人创业
(这用背包和拉杆箱作为载体的模式,被称为“水货佬”。公司成立之初,王卫不仅是老板,也是“挟带人”,亲自上阵送货。)
当有了足够经验之后,王卫向父亲借了10万元,联合其他5个人,于1993年3月26日,在广东顺德注册成立了顺丰公司。并在香港太子砵兰街(Portland Street))租赁了一个数百平方米的地方作为公司用,专替企业运送新建给珠三角地区。
那时,包括王卫在内,没有人知道这家小公司会走向何方。
顺丰的快递是深港货运的“自然延伸”,最初的产品基本是深港件,需求增长很快。
顺丰象一块海绵,疯狂吸收着快递市场无处不在的养分。
很快,顺丰以顺德为起点,将网络的触角延伸至广东省以外,通过向长三角地区复制业务模式,进而扩张到华中、西南、华北。
曾被质疑是老鼠会
1996年,顺丰开始涉足国内快递。
1997年,顺丰已经在局部垄断了深港货运,在顺德到香港的陆路通道上,70%的货由顺丰一家承运。
“别人70块一件货,顺丰收40块”,王卫“割价抢滩”的策略吸引了大批客户,甚至带旺了冷清的钵兰街。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顺丰很快将触角延伸到广东各地。当时,顺丰每建一个点,就注册一个新公司,分公司归当地加盟商所有,这使得顺丰在几年的时间内,便将珠三角一带的快递市场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上。但也因这样野蛮的增长方式,顺丰一度被业内称之为“老鼠会”。
霸气收权,曾遭死亡威胁
加盟模式推广后,处于利益驱使,一些顺丰的加盟商擅自在货运中夹带私货,有的加盟商更是自己开始延揽业务当上了“土霸王”。王卫开始强势收权,想继续留在顺丰的,产权一律收回,否则拿钱走人。当时,曾一度传言有可能让王卫付出生命的代驾,时至今日,王卫走到哪里,总有几位随行的保镖跟从。
从用钱来解决问题,经过两年的“整顿”,顺丰的架构和各分公司的产权明晰起来。为了将代表话语权的所有资产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便是在创业中跟随他十几年的人,王卫也不分给一分钱的股份。据说,在这个过程中,他甚至将曾经供职于公司的父亲与姐姐拒之门外。
2002年,历经人员大清洗、组织结构大变革的顺丰,终于成立了自己的总部。此时的顺丰,从上到下完全成为王卫“一个人的企业”。
抓住SARS期的商机 奠定江湖地位
2003年,是顺丰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SARS疫情爆发,不过这次令人恐惧的公共安全危机反而成为了快递行业迅猛发展的一个契机。
疫情期间,航空公司的生意非常萧条。
2003年初,借航空运价大跌之际,王卫顺势与扬子江快运签下包机5架的协议,第一个将民营快递业带上天空,为顺丰奠定了江湖地位。
别人还在跑他已经飞起来了
全货运专机让顺丰在时效性方面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王卫明锐的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顺丰申请建立航空公司并一次性购买两架属于自己的飞机。
正是在王卫发表“末日演讲”之后不久——这也是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第一次拥有自己的飞机。
2009年底,民航总局发布了一条不起眼的公告,宣布顺丰航空正式获准运营。
在其他同行还在地上“跑马圈地”的时候,王卫已经“飞”了起来。
成民营快递带头大哥
2013年顺丰物流业务收入达257亿。截至2014年7月,顺丰已拥有近29万名员工,1.2万多台运输车辆,15架自有全货机及遍布中国大陆、海外的9100多个营业网点,成为民营快递的龙头。
马云:他是我最佩服的人
王卫不仅为PE所青睐,就连当下炙手可热的马云几年前也曾在香港数次约见王卫,但都被婉拒。另外,马云也承认自己很难管好快递,他最佩服的人是能治理七万基层员工的“顺丰”老板王卫。
不会为圈钱而上市
王卫认为做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做成一个平台。
而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
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
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
我做企业,是想让企业长期地发展,让一批人得到有尊严的生活。
上市的话,环境将不一样了,你要为股民负责,你要保证股票不断上涨,利润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
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
创新与工作狂
在顺丰优选的前总裁刘淼看来,王卫是他见过的最有钱的工作狂,这多半源于王卫创业初期保留下来的职业习惯。
20年来,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再正常不过,还定期到一线收发快递。有高管说王卫是那种很有危机感的人,三个月没有创新和变革,就会让他有危机四伏的感觉。
破天荒出让股权
2013年8月19日,顺丰与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签署协议,后三者总体投资不超过顺丰25%的股份,令顺丰二十年来第一次引进了外部股东,也让顺丰购置土地扩张中转场和航空枢纽,以及自动化系统和自动化设备有了更丰厚的资金支持。
而这也让王卫用了实现其更大野心的资本。
嘿客来袭:“烧钱”还是“远谋”?
2014年5月,顺丰的“嘿客”便利店全国启动,计划2014年全年要铺开3000多家便利店,顺丰的这一笔重要布局将实现
顺丰速运+顺丰优选+顺丰移动端+金融+必威体育网址O2O服务平台+农村物流...全线整合。
这无疑加速了顺丰速运及其电商平台顺丰优选的发展。
不过对此业内争议颇多。有人把顺丰此举称为“烧钱”,也有人认为顺丰深谋远虑。
终极难题
现如今,顺丰速运年营收已经达到257亿,员工总数也高达35万,在全国县区已开通2515个营业网点,以及17989个乡镇网点,已经成为仅次于中国邮政的第二大快递公司。
随着顺丰速运的快速成功,王卫的身家也达到了12亿美金(约合74亿人民币),在福布斯2015年公布的富豪榜中,位居298名! 这些例子的确好,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并不适用,还是脚踏实地工作吧
现在去创业做快递,给你100万也玩不来吧!一个时代成就一批公司。 不上市是假的,顺丰准备上市啦。就近两年能上市。
我一朋友在顺丰工作,说今年年初顺丰就开始为上市而裁员。现在好多员工都是派遣工,在找各种理由开除正式工。 有些事情只看到一面 野蛮成长的年代,随便干点啥都赚钱 时代不同,现在的50万还是钱吗。。。。。 又增长了点姿势{:2_36:} 时代不同了,现在很多机遇都没法用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