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德国和日本式的创新,而不是美国式创新
转一篇关于中国游客赴日本抢购电饭煲和马桶盖事件的文章为啥要去日本买马桶盖?
家里养小孩的人大都有从日本海淘花王尿不湿的经历,而一旦熟悉日淘之后,就发现有太多东西值得从日本淘了,甚至包括马桶盖。
日淘马桶盖可不是为了便宜。日本马桶盖售价约2000元人民币,但有抗菌、可冲洗和座圈瞬间加热等功能,最大“痛点”是,适合在所有款式的马桶上安装使用。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专栏中写到,很多朋友去日本旅游都会买马桶盖回来,免税店的日本营业员用难掩喜悦的神情和拗口的汉语说,“只要有中国游客团来,每天都会买断货。”除了马桶盖还有很多东西值得一淘。很多人买了吹风机,据说采用了纳米水离子技术,有女生当场做吹头发试验,“吹过的半边头发果然蓬松顺滑,与往常不一样”;
很多人买了陶瓷菜刀,据说耐磨是普通钢的60倍,“切肉切菜那叫一个爽,用不到以前一半的力气,轻松就可以把东西切得整整齐齐了”;
很多人买了保温杯,不锈钢真空双层保温,杯胆超镜面电解加工,不容易附着污垢,杯盖有LOCK安全锁扣,使密封效果更佳。
据吴晓波所见的冲绳那霸机场,小且精致,规模堪比国内中等地级市的机场,购物团的人涌进去,顿时人声鼎沸,不多时,在并不宽敞的候机大厅里,便满满当当地堆起小山般的货品纸箱,机场的地勤人员大概已然习惯,始终面带笑容、有条不紊,这样的场景大抵可以被看成是“日本制造”的一次小规模逆袭。
有一阵子,到日本旅游顺手抱一只电饭煲回来成为“时尚”,前些年在东京的秋叶原,满大街都是拎着电饭煲的中国游客。
“日本的电饭煲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吴晓波在参观美的产品馆时询问陪同的工程师。工程师迟疑了三秒钟,然后实诚地回复说,日本电饭煲的内胆在材料上有很大的创新,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会黏糊,真的不错,“有时候我们去日本,领导也会悄悄地让我们拎一两只回来。”“我们在材质上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找到办法。”美的创办于1981年,是全国最大的电饭煲制造商,从1993年开始生产电饭煲,与日本三洋合作,引进模糊逻辑电脑电饭煲项目,逐渐成为国内市场的领先者。近些年来,随着市场占比的反转,竞合关系发生微妙改变,日本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输出变得越来越谨慎,“很多拥有新技术的家电产品,不但技术对中国企业封锁,甚至连产品也不外销,比如电饭煲就是这样。”
也就是说,很多年来,“中国制造”所推行的、用“市场换技术”的后发战略已经失效了。驰骋全球市场的中国制造,而今却陷入前所未见的彷徨。
痛苦之一,成本优势丧失。
“中国制造”的成就,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大抵只有一项——成本优势,土地、人力、税收等优势,且对环境保护无须承担任何责任,因此形成了制造成本上的巨大优势。可如今,随着各项成本的抬升,性价比优势已薄如刀片;
痛苦之二,渠道优势瓦解。很多年来,国内企业发挥无所不用其极的营销本领,在辽阔的疆域内构筑了多层级的、金字塔式的销售网络。可如今,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把信息流和物流全数再造,渠道被彻底踩平,昔日的“营销金字塔”一夜间灰飞烟灭;
痛苦之三,“不变等死,变则找死”的转型恐惧。“转型升级”的危机警报,已在制造业拉响了很多年,然而绝大多数局中人都束手无策,近年来,智能硬件、3D打印、机器人等新名词更让很多50后、60后企业家半懂不懂、面如死灰;可是,那霸机场候机大厅里小山般、正在打包托运的货箱,向我们揭示了另一个道理,制造业有个非常朴素的哲学:做电饭煲的,能不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黏锅;做吹风机的,能不能让头发吹得干爽柔滑;做菜刀的,能不能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做保温杯的,能不能让每一个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热水;做马桶盖的,能不能让所有的屁股都洁净似玉,如沐春风。从电饭煲到马桶盖,都归属于所谓的传统产业,但它们是否“日薄西山”、无利可图,完全的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在这个意义上,世上本无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和夕阳的人。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滨告诉记者,中国更需要的是德国和日本式的创新,而不是美国式创新,提高现有制造业的效率与质量,要比开拓一个全新的领域,对于中国来说更现实。诚然,立足本行,精益救精,由量的扩展到质的突围,正是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中国当今的中产阶层,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愿意为新技术和新体验埋单。这一类型消费者的集体涌现,实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契机。
中国制造的明天,也许就在于能否让国人不必越洋去买马桶盖。
侃爷不是拿来干活的、不是搞来用的,是耍两片皮子的。
这篇作者也是在指望别人要能干些实事,和必威体育网址一大部分的社友一个样,
当真给让排队轮流上战场,都成了围观群众。
中国,只需要多一些干实事的人,不必去需要外国的月亮。
这些干实事的人更需要被尊重与得到和付出对等的报酬。 转型,怎么转法,很多老板是换个行业。
其实正如这篇文章说的,把现有的产品做好做精,提升品质,提升效率,提升功能,这才是真正的转型,变粗放为精细。
那美国式创新是啥 negtive 发表于 2015-2-8 09: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美国式创新是啥
这个问题提的好!武断的标题!需要不需要的主观意愿很强理想化!却说不清楚怎么回事
看了2遍,没看明白。
通篇是日本的日用品如何好,当然确实是好;德国式的创新是什么?美国式的创新又是什么?
何以得出结论--中国更需要的是德国和日本式的创新,而不是美国式创新? 老生常谈;生活文化决定了思考与行为模式 我转发这篇文章想表达的意思是,关于工业的发达程度,不仅仅体现在高端的设备精密的机械上,还有我们的生活日常,这些都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像文章中的一句话 世上本无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和夕阳的人。产品高端也罢,低端也好,主要是用心去做,真正去为受用者考虑,才能有市场。。 Pascal 发表于 2015-2-8 10: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了2遍,没看明白。
通篇是日本的日用品如何好,当然确实是好;德国式的创新是什么?美国式的创新又是什么 ...
不要纠结于一点
我懂你说的,说的很好,我的观点是:能搞航母,火箭,不如把基础材料搞好,没好材料,什么都是扯淡
我们也许不缺技术,缺的是素质,缺的是精神,缺少精神层面优良的品质,多是恶性循环,根深蒂固的为了单单的金钱利益,抛弃信仰,信用,道德,,,,悲哀而无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