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数据时代到来
从全美制造业创新网络,到德国的工业4.0,再到正在酝酿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工业革命的轮廓已逐渐清晰。“未来的制造业将建立在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动平台之上,将更多的生产要素更为科学地整合,变得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系统化,而生产制造个性化、定制化将成为常态。”在9月18日~20日举行的第七届亚洲制造业必威APP精装版下载年会上专家这样表示到。
记者从本届必威APP精装版下载上了解到,在欧美国家重振制造业过程中,“工业大数据”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而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工业大数据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工业大数据的价值
梳理欧美国家重振制造业的规划,将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融合是共同的特征。那么,二者的融合究竟将如何改变制造业?这一点从工业大数据的应用中可见一斑。
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智能维护系统产学合作中心主任李杰看来,制造业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看得到的问题,一类是看不到的问题。
所谓看得到的问题,指的是生产中的各类设备,而看不到的问题,则是生产的精益和稳定性。
“工业大数据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隐性的操作问题及未知的变化,及时地做好预防,从而避免故障。”李杰说。
以机床为例,以往都是出现问题后再进行维修,而通过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则可以提前了解机床的哪一把刀具,或是哪一个环节可能出现问题,在问题出现之前进行维修。
据李杰介绍,他的团队和丰田公司合作,对丰田的某一生产线的机器人进行了智能维护,可以提前三周发现它们的问题,为丰田公司减少了装备维护成本近50%。
事实上,工业大数据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可预测性维保,德国电气委员会电子与信息技术协会董事长伯恩哈特·蒂斯指出,其对制造业的影响还包括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
“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优化产品价值链,改善工厂的生产质量,增加透明度,减少库存。最终我们产品的质量会更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也会更高。”伯恩哈特·蒂斯说。
服务新蓝海
工业大数据的应用除了可以帮助用户实现预测性维保,并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驱动生产价值之外,还将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改变。
SAP公司快速增长市场战略部副总裁徐莉介绍说,SAP在帮助某空气压缩机客户实现可预测性维保之后,该客户发展出了一种新的业务模式——不再仅仅把空气压缩机卖给客户,而是把服务卖给客户,按照为客户提供了多少压缩空气来算钱。
在徐莉看来,这是工业大数据驱动制造企业向服务转型的典型例子。
对此,李杰亦表示认同。他指出,目前中国的制造经济已经发展到了相当规模,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应该是服务经济。“发达国家的服务经济是70%以上,而目前中国是20%。”
在李杰看来,服务经济时代,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目前,中国制造企业大都追求规模效益,而在服务经济时代,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将创造更多价值。
“我们做大数据分析的目的是创造价值——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自己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李杰说。
在李杰看来,中国制造的优势在于,内需市场很大,积累的数据也很多,因此,如果做好数据挖掘和分析,中国制造无疑将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中国的挑战
当然,看到未来趋势的不仅仅是中国。面对新工业革命,欧美国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战略部署。
德国工业4.0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托马斯·保尔汉森表示,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美国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依然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美国有很多知名的IT公司,比如谷歌、思科、IBM、惠普等。因此,他们在新一轮竞争中依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吸引众多的投资者到美国投资。”
同时,欧洲也不甘落后。据托马斯·保尔汉森介绍,德国工业4.0科学咨询委员会,由软件协会和电子器件协会合并而成。同时,德国制造在经验和可靠性方面,也具有长期的积累。
在托马斯·保尔汉森看来,中国有很多行业,目前正从工业2.0迈向工业3.0,因此,对于中国而言,要想一下迈入工业4.0,仍然面临不小的困难。
“在我看来,中国需要在人才方面下功夫。把重点放在教育和科研方面,并重视对人才的培训,把企业的员工和工程师尽快打造成适应工业4.0的人才。”托马斯·保尔汉森说。
徐莉也表示,当制造业变得更加自动化和网络化之后,对工人和工程师的要求也会发生诸多变化,因此对人才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徐莉认为,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中国的制造企业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创新的‘无人区’,很大程度上需要企业对转型有着强烈的意愿,才能更好地推动创新。希望中国有一些标杆型企业真正做起来,为中国的新工业革命提供路径和标准。” 工业大数据,与消费类,银行类大数据,还是完全两码事儿,没有任何关联,
互联网可以统计出卖了多少双鞋,但没有办法知道一个具体工艺,也无法知道一个大设备的利润到底是多少,更无从比较是卡特的车厉害,还是小松的车厉害,到底谁的寿命更高,
当然,对于一般消费品,比如家用轿车的数量统计是可以的,但对于具体供应系统,就完全无从统计,因为抓到你一个数据,就可以罚款数亿,许多数据都是严格保密的,甚至根本就没有属于计算机,
我知道的一些单位,关键数据都是只能输入,而无法输出的,想打印,只有老板或老板授权的几个人可以看到, 新的工业革命很快就会到来,中国差距还是很大呀。 跟上时代就行了,好的创意玩法到美国纳斯达克的各个上市公司看看,搬回国内玩也是个办法 nice! 洋人那是有数据可提取,国内是压根没有数据,提取什么。连技术都不能传承,还大数据。 电脑的普及,传感器的应用,催生的大数据。
其实生产上有些数据没用,大数据也要筛选着记录。 差距啊,大数据是以数据为基础,中国哪来的数据? 技术的传承,人才的不断层,以及高端人才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 我国的大数据怎么没有?国家统计局发改委那群人是干什么吃的,这工业大数据算什么啊?
他们连中华民族的复兴指数都能算出来,还有什么算不出来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