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不是小企业的最大困难
这篇文章靠谱。大家看看融资难不是小企业的最大困难
周其仁
日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阿里巴巴有限公司在深圳发布的《珠三角小企业经营与融资现状调研报告》。该报告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巴巴集团于今年9月在对珠三角6个城市的95家小企业11家专业市场和15家当地银行进行实地走访,并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对珠三角各地2889家小企业进行网上调研后最终形成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教授就相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经济观察报:一圈调研下来,周教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有什么看法?
周其仁:现在大家都关注小企业,主要原因是小企业非常重要,在国民经济中它虽然很小,但数量很大,另外就是它现在面临很大的困难。
因为小企业自己的特点,简单地概括就是两个方面都没有定价权。它卖产品,几百万家企业都在卖,而且全球竞争,要跟越南、印度的企业一起在全球市场竞争,没有多少自己的品牌和专利,没有多少自己独到的东西,因此叫不出价来,这是产这头,小企业没有定价权。
在生产要素方面,小企业仍然没有定价权。它要跟其他小企业争夺工人、争夺原料、争夺能源。在这个方面它是买家,仍然没有定价权,它会受到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很大的挤压。两头没有定价权,又遇到通胀摆尾的时候它就特别不灵。
所以小企业现在问题很多,但是总的问题就是在国际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内通胀还在摆尾巴这个环境下,小企业就特别困难。
经济观察报:现在有一种普遍的观点,就是希望政府出手,通过特殊的渠道或者采用一些特殊的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倾斜,但同时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政府不要介入,应该让市场发挥作用。
周其仁:中小企业融资难媒体上反映很多,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小企业现在最主要的困难并不在融资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成本压力太大。成本压力大,产品又叫不出价,利润空间收缩,开工率降低,这是目前主要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你融资干吗呢?融资是要扩大经营,如果经营的利润在收缩,那道理上就不会去扩大经营。所以对我们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呼声,我的看法是要做一些分析,要放到整个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架构里头的恰当位置来讨论。
第二,中小企业确实有融资难的问题,这个融资难还跟宏观形势没有关系,不管宏观经济是紧、是松,是宽松货币还是紧缩货币,中小企业的融资总的都是难的。我曾经讲到一个观点,什么叫中小企业,特别什么叫小企业。小企业就是不大用人家钱的企业。它小、它短,它还没有建立多少的信用基础,别人的钱怎么敢借给它,所以小企业得依靠自己、依靠亲朋好友,然后靠周围的小圈子,在这个圈子的资金支持下做产品、做服务,取得一点市场竞争地位,然后慢慢建立信用基础。
中国是国有银行占主导,大机构占主导,客观上要给草根班的小企业提供到位的金融服务就有这个困难。小企业做一笔贷款才几千几万元钱,银行的业务员也要记账、记数。
我们过去对小企业的定义当中,其实很多是非常大的企业了,把它们的贷款也算进来,叫中小企业。最近划了小企业、微小企业,情况会好一点,你把所有大银行发生的贷款数比比看,比例很低的,我相信这个情况要努力改善,但是不会马上改善,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的政府都会设立一个专门的政策项目,就是要增加对小企业的融资服务,美国、日本、德国,特别是在那些在工业、加工制造业有优势的国家,这些制度都是需要通过政策去推广的。为什么?你完全让市场找,市场有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太高事情就做不了。
至于你问到中国现在这个情况,是不是不要政府特别关照,靠市场去解决,这个观点我想还是要讨论,我的看法,不管政府怎么关注,客观上大多数企业还是靠市场。因为政府想关注,关注到的面还是很有限的,但是我并不认为政府关注不重要,因为中国政府的意向、政策导向还是有影响的,如果它已经很困难了,你再没有一点呼声,没有一点自上而下的压力、指示,那就更加困难。再讲下去就复杂了,因为我心目当中市场和政府是一体的,没有哪个市场是没有政府的,全世界没看到过有无政府的市场,政府一定要在市场里承担产权界定、服务有关的工作,没有一个市场可以完全脱离政府,因为它不在市场之外,政府是市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再进一步看小企业的融资难,从调查的样本看,融资排到了第七位,而且它的覆盖面不到20%,就是20%的小企业把融资难排到了困难的第七位。这个非常有意思,都说小企业是不靠融资的,53%的企业靠自有资金周转,有的干脆不借钱,有的根本不借正规的金融渠道的钱。即使借钱,62%来自亲朋好友,这些是非常典型的小企业。因为小企业没有信用历史,没有信用历史怎么可以随便借到钱呢?人家怎么会相信你呢?它又没有很多资产,不能抵押,它也没有过去的行为记录,所以它只能靠亲缘关系,在47%有过融资的小企业中,通过正规金融渠道的只有30%,也就是在小企业的资金总量中,只有12%来自于银行和信用融资。因此,现在说融资难,特别是正规金融融资难,这个问题要放到恰当的位置来看,不能忽视也不能扩大,如果扩大的话对症下药就会出错。
经济观察报:在当前背景下,很多人对稳健的货币政策有不同看法,认为应该放松货币调控。
周其仁:现在还是负的利率,有什么理由放开货币调控呢?而且即便开了,对小企业不会帮很大的忙,当然你简而言之,把货币龙头开到小企业借钱一点困难没有,那么,劳动力成本会怎么样?原料成本会怎么样?资产价格会怎么样?最后会进一步让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所以现在是要用财政政策、体制政策、政府服务,然后在稳健的货币前提下,把有限的货币量更多地导向小企业。
只有整个货币平稳,金融形势平稳,资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才能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从融资来说,亲朋好友的钱他买房就可以赚很多钱,他干吗借给你搞工业;工业企业的自有资金干吗用在利润越来越薄的工业,他干吗不拿去炒这个炒那个;这也是现在一部分小企业困难的由来。包括这两天舆论报道的温州很多跑路的企业,仔细看,没有是因为扎扎实实搞实业跑路的,都是因为前两年较高的通胀,然后通胀当中资产价格涨得更快,改变了相对价格,出现了一些投资的热点,出现了一些投机的热点,然后调动资金大量转移。炒房能赚一倍的钱,我借50%的利息不算啥。如果我炒某一个东西能赚两倍的钱,我借100%的利润不算啥,它还是个杠杆。风险就在这里,如果钱往那里涌,它确实会自我证明,会把价越炒越高,然后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偶发因素、随机因素影响下,它可能掉头向下,这就是大家讲的泡沫的破灭。
所以我的看法,稳健的货币政策至少目前的情况看没有放弃的必要,反过来应该坚持,因为我们总的货币存量已经非常高,70多万亿!我们一年的GDP是40万亿,这么高的货币存量来转这么一个流量的经济,怎么看这个比例是偏高的。当然,要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增加针对性,这是我认为下一步政策的难题,总量要持稳,不能因为出现一些跑路的企业、小企业的开工率下降、实业倒闭,这些要引起注意,但对策不是去开货币龙头,因为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我们自己的经验,对于经济下行的时候过大地开货币龙头只会带来一连串麻烦。我们今天很多经济当中的问题是货币龙头偏大的结果,要记住这个经验教训。
怎么增加针对性呢?正规金融对小企业就是12%,你就开出龙头也就12%,但税可是不变的。温总理在大连开会,这次在温州,都提到这个东西,这些要赶快落实,所得税已经降低了,所以所得税的影响不大,影响更大的是经营,对还在开的企业要降低它的负担,增值税、营业税,然后已经准备好的或者筹措当中想出台的加税的政策不要再出,讲了好多年要降税的政策要赶快出,这个是会普遍起作用的。虽然有偷税漏税,但每家企业都有税,降税的政策要比开金融、开货币龙头对小企业来看更有普遍性。除了税,还要降低其他的费,能减的普遍地减一点。
人民币汇率上升是硬币两面,出口的成本上升,但是我们买全球资源的成本会降低,但是你要买到国际上的东西,就会有中间的服务、中间的海关,相应的税费,包括商品检验,要把这个交易费用降下来,这对小企业会帮很大的忙。
2011-10-15
本文原载:经济观察报
“出口的成本上升,但是我们买全球资源的成本会降低.”
事实是,出口的成本上升了,而进口的原材料,资源因为被掌握在极少数权贵资本手中,执行者垄断利润,所以,资源的价格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反而随着国内不断上升的通胀增加,使小企业更加艰难。
说这句话的人或者根本不了解国内政治现状,或者故意不去看 很实在的文章
个人感觉,在制造业企业要赚钱,至少要控制得住上下游供应链的其中一环,如果一环都控制不住,小企业和大环境一起做平价竞争,在这种税负下生存压力相当大
但同时起码在短期内,对于小企业,政府可能会放宽一些限制,略微减轻一点压力,但指望有大规模的实际利好举措来扶持小企业是不现实的。抓大放小是个国策,不管有人捧也好有人骂也好,政府都会把这个策略推行下去,可能“放小”会演变成“护小”,但“抓大”是一定不会改变的,所以对于小企业只能靠自己,解决办法很明显也最困难,不管手段如何,把企业做大,大到能引来(地方)政府“招安”扶持,就像水浒传的梁山模式,由草莽变成正规军,即使不能吃饱,至少不用担心明天会挨饿,而国内那么多小企业,不可能每家都做大,阵亡率必然相当高,这也是木有办法的事。 可以简单的概括是资金回笼不到位,信誉度差 在对付国际市场大宗原料垄断上,中国可能是做得最差的,作为世界工厂,什么定价权也没有。社会主义优越性荡然无存,倒是那些资本主义国家能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最好的反证之一。 此文中,至少部分阐述反映了事实。比如,小企业贷款融资问题。比如,温州的实业问题。
9月底还去了一个温州朋友的工厂,和他谈起最近温州老板跑路的问题。他也这么说:其实,温州真正做事的人,与之前并无大的区别,还是在踏实地做事,所谓跑路的那些人,大都是因为投资问题出了事。 小企业最大的难题就是现金流。..资金都是月结的,有时还要押一个月,让不让人活 cvn_77 发表于 2011-11-1 08: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出口的成本上升,但是我们买全球资源的成本会降低.”
事实是,出口的成本上升了,而进口的原材料,资源 ...
教授怎么没有看到:但是你要买到国际上的东西,就会有中间的服务、中间的海关,相应的税费,包括商品检验,要把这个交易费用降下来
看得出教授有些话没有细说,不能说的
管理和生存 本帖最后由 驽马 于 2011-11-2 13:03 编辑
没有核心技术,没有核心竞争力,所谓成本太高,价格太低,关键是没有核心的东西,小企业的门槛低,谁都可以做,必然导致恶性竞争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