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居士 发表于 2011-1-11 11:55:27

回复 2266998 的帖子

998大侠,做这试验要多少银子啊,没有人出钱,必威APP精装版下载上现在有会员498335,每人出10元就有500万了,每人出100元就有5000万了,不知道够不够,出钱的可以随时去看试验过程和结果,学习技术:lol

2266998 发表于 2011-1-11 12:19:15

回复 单车居士 的帖子

哈哈,单车大虾说笑话了,玩这个,得国家玩,或者房地产商玩,或者中石油玩,其它玩机械的家伙是玩不起,俺呼吁过怎么玩,还给人家写过一个详细方案,但大家都以为俺吃饱了撑的,从来没有一个人出来具体评论过阿拉的东西在技术上有什么问题,有什么缺陷,只是认为这种做法是‘白痴做法’,哈哈

太阳雪 发表于 2011-1-11 13:22:22

主要是你不是 胡主席 ,如果大侠是胡主席的话,即使你放个屁,那些家伙也笃定是香的,中国就是这个国情,怪不得任何人。

包工头 发表于 2011-1-11 13:57:22

本帖最后由 包工头 于 2011-1-11 13:57 编辑

高端轴承瓶颈 “十二五”有望率先突破
       作为我国科技部“973”项目主要内容之一,“高性能滚动轴承基础项目”由中科院、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6家科研单位承担,瓦轴是惟一参与此项目的企业。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王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性能滚动轴承基础项目”主要针对数控机床、高速铁路、航空发动机主轴等我国重大装备所配套的轴承,目前这些轴承百分之百依赖进口。“973”项目之所以被列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是因为该项目完全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方向。如高速铁路是国家未来几年重点发展的项目,但轴承却成为一个严重的瓶颈。欧美国家目前高铁轴承能满足时速350~400公里的需求,而我国目前的高速轴承仅能满足150~180公里的动车组,如此大的差距,如果按照以往我国采取的以大项目来带动基础件的发展,显然时间上来不及,况且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方式也是不成功的,因为轴承在任何一个主机上,所占成本微不足道,但其作用却非常大,这种低成本高风险的事情,主机厂都不愿意做,因此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加速研制的步伐,抢在时间的前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说,高端轴承研发涉及材料、油脂及润滑、制造、设计、轴承制造装备、检测与试验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还涉及接触力学、润滑理论、摩擦学、疲劳与破坏、热处理与材料组织等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我们必须在产业发展政策、技术发展规划等方面作出重点布局,解决装备制造业中高端轴承发展滞后的问题。也只有组织多方面力量共同攻关、做好产学研结合,才能完成向高端轴承迈进的任务。与会院士和专家建议,中国工程院应组织院士和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就我国重大装备对高端轴承的需求、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技术发展路线图、产业发展政策与环境等问题调查研讨,形成咨询报告,作为国家制定有关产业发展计划和规划的参考意见。
  据瓦轴集团董事长王路顺介绍,作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轴承“973”项目参与企业,瓦轴集团正与西安交通大学等其他8所参加单位打造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企业将生产技术与科研成果有机结合。目前,瓦轴集团已经自主研制了高速动车轴箱轴承。轴承拥有良好的密封性,高速高温下润滑的稳定性,特制的优质渗碳钢材料,确保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已完成的台架性能试验效果良好,正在进行耐久性试验。同时,瓦轴集团开展了机床轴承的设计、制造、检测试验技术的研究,成功开发了高档数控机床配套轴承,为国内多家知名机床公司配套。特别是在重型机床轴承的开发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crab22 发表于 2011-1-11 16:13:38

轴承在任何一个主机上,所占成本微不足道?我一种机器,成本5万,轴承占5600元,不知是不是微不足道,当然用的又是鬼子的东西

一两酒 发表于 2011-1-12 19:18:57

本帖最后由 一两酒 于 2011-1-12 19:19 编辑

太阳雪 发表于 2011-1-11 10:24 http://bbs.cmiw.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一两酒 的帖子



那么请以您比较专业的方式说一下,你比较了解的高速列车的轴承是什么材料的?谁能生产?技术参数等等,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告诉我这个非常想知道的人,也让广大的社友明白车轮轴承的原理,我先多谢啦。

我算不上什么专业人士,就是一个混世之徒。你说的那些事轴承钢的一般要求,这个,找一些轴承钢的书上面有非常全面的论述。

有网友转帖: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说,高端轴承研发涉及材料、油脂及润滑、制造、设计、轴承制造装备、检测与试验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还涉及接触力学、润滑理论、摩擦学、疲劳与破坏、热处理与材料组织等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我们必须在产业发展政策、技术发展规划等方面作出重点布局,解决装备制造业中高端轴承发展滞后的问题。也只有组织多方面力量共同攻关、做好产学研结合,才能完成向高端轴承迈进的任务。与会院士和专家建议,中国工程院应组织院士和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就我国重大装备对高端轴承的需求、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技术发展路线图、产业发展政策与环境等问题调查研讨,形成咨询报告,作为国家制定有关产业发展计划和规划的参考意见。

看看院士们的风格,这段话,来个字符置换,把轴承换减速机,保证没有任何问题,话说了跟没说一样,就是废话。

我理解高铁轴承的难点(我不是和院士相比,我就一混世之徒,随便一说):
高铁轴承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速度非常高,二是拉人的。
1、高铁轴承速度非常高,几乎达到4000-6000RPM,DN非常高,极高速度下,轴承的润滑很难实现,润滑油一进去,不能一下吹跑了,怎么设计轴承内部结构,让滚动体,滚道能得到良好的润滑,很麻烦,还有高铁轴承应该是自带密封的,及高速下怎么能实现有效密封?而且,极高速条件下,轴承腔体内外的气压平衡,很重要,这可不是开一个通气孔那么简单,高铁轴承内部气流对于轴承的热平衡至关重要。
就是做了这些努力,高铁轴承的工作温度还是非常高,所以设计者对于轴承的热平衡必须有极为精确的把握,哈哈,这就不是网上很多人大嘴一张,轴承就是材料+热处理了,得向998大侠那样,跑个几年,跑坏为止,否则,P都不知道。
2、高铁轴承是拉人用的,上面是人,不是生猪,不是木材,所以,安全性是第一的,轴承寿命不是简单的90%通过,100万转,6-西格玛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各个大厂的高铁轴承的寿命预测都是采用内部的模拟计算+长期试验,整个的设计理论体系和普通轴承区别非常大,比航空还苛刻,喷气发动机一次能飞多长时间,20?30小时?就通过了,高铁要跑多长时间?不一样的,实际高特的很多零部件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没有类似的经验,都没地方下手。

本来不想说的,只是看到我们的四代机飞了,估计中国四代机计划从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了,因为我在80年代末的《知识就是力量》上面就看到过美国的STOVL计划介绍,中国肯定有人在那时,甚至还早的时候做预研,那时我们和人家的差距多大,我们的前辈,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在几乎看不到希望的年代,他们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的托起我们的四代机。那些前辈们,人家说技术问题,肯定不是张嘴就是轴承=材料+热处理,或者像咱们现在的院士样,套话连篇,如果那样我们别说四代机,就是J10都不知道在那儿,正是那些前辈的执着,奉献和敬业给了我们发展的基础。

太阳雪 发表于 2011-1-13 09:34:24

回复 一两酒 的帖子

酒侠,恕我直言,通过帖子可以看到您的浮躁,因为您的语言中充满了讥讽和不屑的语气。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就好比我们大家知道的东西比作一个圆的话,那么我们的外边会有更大的圆包围着。你所说的这些不能说没有道理,只是我觉得是个明白人都知道。另外,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知道对不对,但是我觉得挺有道理的,那就是,一件事物越是接近核心的人越是沉默。我们之所以在这里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无非就是想证明自己比别人强那么一丁点或着强很多点。我认为实在没有必要。

小牛bj 发表于 2011-1-13 17:19:55

咱们的基础工业不是很落后,而是太落后,就拿钢材等原材料说吧,性能如何?要求高的的场合不都是用小日本啊德国鬼子的吗?更别谈啥热处理技术了,(国)家养的研究院啊、院士啥的大多光想着挣名、利。。。。。。方舟子同志不是帮咱找了典型了吗!
学者们别生气,没有针对性,工厂小员工发发慨。。。。。。

一两酒 发表于 2011-1-14 02:12:59

本帖最后由 一两酒 于 2011-1-14 04:43 编辑

你所说的这些不能说没有道理,只是我觉得是个明白人都知道。

大侠误会我意思了,已经事先打过招呼,就一混世之徒,根本不是什么核心内部人士,轻浮气躁是很自然的,那些话只是随便一说,绝无跟大侠争个脸红脖子粗的意思,更没有证明比谁强的问题,哈哈。:lol:lol
再说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去争什么,哈哈。:lol:lol
我言多了,言多有失,有冒犯之处,这是必威APP精装版下载,大侠不用多心,哈哈。:lol:lol

镜博士滚压刀 发表于 2011-1-14 10:51:53

这是中国税收制度造成的结果!!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外资垄断我国动车组轴承装备 技术攻关十年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