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你在机械行业呆了多久?
1、"一毫米"在机械行业是个相当大的尺度,甚至在整个制造业都是。如果哪天在电视上看到类似于“精确到毫米级”之类的广告词,记得把这家公司拉黑。(嘿嘿!)2、自动化"不等于"机器人化",会使用机器人的通常只是自动化流水线的一小部分。为什么?因为暂时没有必要;另一个是成本原因。
3、机器人极少直接用于加工工序,尤其是金属切削。因为切削金属的反作用力能把大多数机器人的手臂给撅了,去毛刺这种细活除外。
4、镀铬(ge),一般学机械的都知道是读du'ge,因为读du'luo用拼音打不出来字。但是日常使用仍然是du'luo,因为是要把铬和镉区分开来。
5、淬(cui)火,行业内日常口语一般用“蘸火”,因为是为了和“退火”区分。有一次一个车间一位老师傅读zan huo,刚毕业的新人相互对视而笑。
6、机械行业还有一个字:锪(huo)孔这个字我也不敢给出声调,我在不同单位的机加工车间听到过不同的声调,有人读四声,有人读平声;还有人读锪(hua)孔,读二声的音,hua孔的读音是我大学毕业在车间实习听车间师傅读的。很有年代感的读音,现在一代代新人更替,估计没人读“hua孔”了。
7、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的量产中大多暂时还只能处理处理生产(大?)数据。
8、3D打印(快速成型)是一项实际产生于30多年前,然后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挖坟的技术。这项技术现阶段的进步基本取决于材料学的进步。
我们老板准备把部分需要开模具的零件都用3D打印做。
9、很少有机器做出来以后能一丝不差地按照设计的样子工作,这种时候就需要现场调试。
10、一项必备技能了,机械行业干久了,眼睛都能当尺子用,真的能不拿尺量就一眼看出来手里的螺栓规格长度,还有用多大扳手。家里窗子要买套窗帘,我基本说的尺寸都差不多,孩子问:为什么你眼睛就能看出大致尺寸?我说:谁在这行干久了都一样。
11、没有电力的时代,机床是怎么动起来的?比如,八路军在山洞里的军工厂怎么生产,没电啊。
原来没有电的时候,每个工厂都有一个锅炉房,用蒸汽带动蒸汽机,然后带动一个皮带轮,皮带轮上带动几个巨大的皮带,每根皮带传到一个车间,然后在每个机床上面皮带带动一个小皮带轮上面栓一个小皮带,早晨工人来了把这个皮带和自己机床上的皮带轮连上,那边锅炉一烧就可以工作了。
很多过去老厂子的锅炉房都叫动力车间,现在估计没有了。
:handshake 机械行业呆的越久,越感觉自己弱小无知:'( 本帖最后由 晓昀 于 2021-10-5 10:06 编辑
kayex 发表于 2021-10-5 09:59
机械行业呆的越久,越感觉自己弱小无知
思维越来越封闭,思想越来越僵化,固执,倒是真的。尤其在大厂待一辈子,没出过差,没与外单位和外界做过交流的。
有些单位老板不让技术与外单位,外界甚至同学,朋友进行交流,或许就是要把你变成对外界啥都不知道的所谓只知道埋头干活,不提要求,不敢离职的“傻子”。(这个说的是不是有点过分?,现实中确实存在。)
就最后一个不知道 没电力的时候车床是用手摇的。做学徒就是从摇车床开始。:lol :handshake
铬,英文名chromium,早先在中文语境中读作” keluomi ",如果你能见到很老很老但还健在的老师傅,也会跟你说“ 镀keluomi” ,洋气点的也会带出英语的语调,但图纸文件的标注只会写成“ 镀铬 ”,于是,“铬” 与“luo”就建立了联系。 :handshake 老师傅